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1|回复: 32
收起左侧

两个时态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6 16: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个时态是指直陈式indicativo中的 pretérido indefinido 和 pretérido imperfecto,中文好像翻译成一般过去时和未完成过去时。首先声明这两个时态很多时候用错也没关系。比如你说 Yo vivía en Italia 5 a?os.听者就知道你是想表达我在意大利住了五年,应该说 Viví en Italia 5 a?os.白痴也不会因为你搞混时态就把五年误解成六个月,意大利误解成土耳其。总之说好一门外语的第一要务是沟通信息无误,所谓信息当然是时间地点人物等等。不敢多写,先发这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7: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帖子真是麻烦,幸亏保存了。

这两个时态分别对应中文了和着。比如我在意大利住着五年,听起来当然不顺耳,而要说住了。其实这是个很讨巧的结论。不想听长篇大论的人看到这里就受用了。

但是的确有些情况可能会造成误解。比如说Su mujer era/fue profesora.这两个句子语法上都是正确的,(注意:Vivía en Italia 5 a?os 语法上是错误的!),但是语义上就有区别:用fue表示现在不是老师了,甚至可能他lp已经死了,就像中文悼词中常用的XXX曾任。。。;而era则表示现在可能还是老师,可能不是,事实是他也不知道,也许他俩已经离婚分居,长久未曾互通有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7: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举一个例子。我问过一个学了8年西语的美国女孩: Mi escuela era/fue bonita?.她脱口而出era. 她说得的确有道理,因为按照常理的确是era,况且大家如果听多了也会发现用imperfecto远多于另一个。但是这两句话在语法上都是成立的,单就她脱口而出的情势,我冒昧推测,她只是学了很久建立了足够的语感,而要详细解释原因她未必胜任得了。因为其英文My school was beautiful是看不出任何端倪的,如果非要用英文解释,那或许应该是My school was beautiful then和 My school used to be beautiful的区别。不过又扯远了。

从中文来看,我的学校那时很pl和我的学校曾经是pl的,语义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前者只是对过去的描述,而对现在未置可否,即现在可能还继续pl,但是后者却是说现在学校已经是另一番景象,pl已经成为历史了,也许学校已经被夷为平地了。这两个例子很可能引起很多人的异议,因为“是”本身是不是一个动词很难讲清,就像哈姆雷特说的to be or not to be中文译成生存还是死亡那样令很多人反对,但能给出更好译法的笔者还没听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0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赞同lz观点~~~用错了也没关系那咱还学什么。2楼的解释倒是说到了点上。3楼用era是因为imperfecto用于对环境的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6: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有人捧场,希望本人只是抛砖引玉,要是能讨论起来就好了。

书接上文,既然是是个特殊动词,我们就来找寻一下一般动词的规律。一个动作一定要有开始(一定吗?)和结束(不一定),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过程就是所花的时间(存在不花时间的动作吗?)。关于动作和时间的悖论或许应该属于哲学讨论的范畴,但是作为语言学习者,要领会时态的基本含义,想必有两个问题是需要弄清楚的: 1. 时态指的是时间还是动作?比如pretérido indefinido (以下简称p. ind.) 指的是过去已经结束的时间还是过去已经结束的动作? pretérido imperfecto (以下简称p. imp.) 指的是过去“未完成”的时间还是过去“未完成”的动作??这里未完成加引号,是因为上文说过对imperfecto翻译成未完成持保留意见,但既然这个名称大家都晓得,本人也不想再细究。 2. 结束和完成是一回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说过,不想不想听长篇大论的人,只要知道两个时态分别对应中文哪个字就好了。但是如若有想深入问题的,就要把时间和动作的关系探讨明白。因为在汉语这个没有时间概念的语言里,什么动作都可以不依附时间而存在。在学习英语时可能已经领略到时态的不可理喻: 居然多达16种,而西语时态只多不少,甚至可以说西语的大部分语法都是围绕动词时态做文章的。除了名词形容词单复数阴阳性,代词谁先谁后,para和por等用法稍嫌杂乱的个别介词之外,西班牙语语法还剩下什么呢?攻克了动词,不就等于攻克了西语?不仅如此,顺便连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也攻克了(大家还知道什么语言是以动词展开的?),何乐而不为?

说到动作和时间,如果能把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故事深入思考一下,或许对理解时态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9: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扯得这么深远。。。哲学这东西我不懂。。。
就语言学习而言,这方面的辨证关系讨论得再清楚也没用啊。说白了,语法其实大家就算都学了,口语还不是照样乱用。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只关心说出来别人能理解就好了。记得以前一个老师跟我说过,西语你想让别人知道你想说什么很简单。就算你变位时态都不会他们老外都能理解,有词汇量就行了。想说到perfecto,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6: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ls,就是说想要沟通的确没有必要琢磨我说的这些问题,所以我前文已经抛出结论性的东西节省大家时间,料想大部分人也懒得看这么忧愁悠长的东西。

我问过的两个问题,是我通过看现代西班牙语第四册中某几课语法时才发现以前从未思考过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懂烟圣这个老头,原谅我,猜测他对这两个时态也未必一清二楚。因为要是他已经搞清楚,怎么还会写出那么含糊不清的,有些甚至不经推敲的结论,况且有些根本不是结论,只能说是例句而已?或者也很有可能:语言实在是复杂的人文现象,任何一个所谓“结论”都会有例子来反对它,所以老头干脆来个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让你读罢觉得好像收获不小,可到用时又漏洞百出,末了还怪自己理解得不够深入,而非原作者语焉不详。呵呵,又扯远了。我想说,我自己有了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在这里想和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分享,但是这个结论性的东西是经由我对语言学习经验的积累得来的,如果能把这个思维路径呈现出来岂不是更好?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6: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结束和完成是一回事吗?答:不是。(动作)结束不一定完成;完成一定结束,但是完成之后可以再开始一遍(该动作)。比如我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是说我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但是如果说结束任务,则有可能是尚未完成既定目标,但期限以至、或情况有变,o lo que sea,总之是要告一段落。

举个例子,动词acertar是什么意思?这个动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运用直觉思考,二是得到正确答案,中文对应词应该是“猜对”。那么结束acertar这个动作和完成该动作是一个意思吗?显然,结束它(terminar de acertar)是指停止猜测,不管猜没猜中,而完成它(terminar acertando)是指结果猜中了。

这个问题是为了说明,有些动作已经结束但尚未完成,有些动作已经完成一遍,但又重新开始,所以尚未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6: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懂楼主的意思,不过我觉得西班牙语是人家的,我们是在学人家的语言,这个语言的语法是很复杂,不过也不是学不会的,不能因为我们觉得难学就对此有意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7: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还有点概念,现在越看越糊涂了。那到底应该怎么样准确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有人回应。我写的是自己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已经尽量多用具体例句而非理论来说明,但可能还是不够明白晓畅。其实理解时态在我看来是理解西语动词的关键,而动词又是西语词法的重中之重,而西语的句法并不太复杂,所以多花点精力在时态上对整个西语语法的学习还是有相当的必要的。(语法99%==句法+词法)

上文我们已经得出一个问题的答案,至于另一个问题,手边有语法书的翻开看看就可以。但其实我看过的语法书在时态是时间的态还是动词的态这一点上表述都比较模糊。按照中文“时态”来咬文嚼字应该是时间的态,况且西语tiempo本来就是时间的意思。当然看似这么显而易见的结论,我也不敢妄下定论说就是这样子的,因为不然的话,为什么没有语法书明确写出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2: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董老头第四册从89页开始的天书了。很遗憾如果你手边没有此书,我无法把全部信息都贴上来。但网上还是能下到pdf 版。董老头先给我们介绍了几个概念:完成体动词和非完成体动词(原文用的是“未完成体”,笔者不同意。),以及完成体时态和非完成体时态。

  完成体动词:动作一经开始必有结束,如saltar,gritar
非完成体动词:开始后不一定非要结束,如conocer,respectar

以上是董的部分原文,但是他也承认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如conocer当认识讲时是非完成体,当结识讲是完成体。所以给出这个概念除了让大家更加混淆之外并无它用。

但如果大家有接触过一些语言学,就应该熟悉“体”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如果我没搞错的话)是在俄语教学中引入的。大家随便google一下就可以看到,俄语的每个动词都有两个形式,学习俄语的同学同样抱怨不知何时用完成体何时用非完成体。而老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也是重复一些已经把我们耳朵磨破的陈词滥调:非完成体表示习惯,完成体表示一次性。

今天笔者刚好求证了一个俄罗斯mm,正如我估计的,她说俄语的非完成体过去时的确基本对应西语的pre.imp.; 完成体过去时基本对应pre. ind. ,所以她对这两个时态基本一步搞掂。要知道俄语和汉语一样,只有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概念(时态)。如果我们能在中文中找出完成体和非完成体,问题不就迎刃而解??

其实这也许也是董老头的一片苦心,可是此论只应俄语有,西语又有几回闻?那汉语中到底有没有体?我想应该是有的,如果我没记错,小学语文老师就说过三个字:着、了、过。只要大家领会了体的概念,就应该得出着属于非完成体,了、过属于完成体的重要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2: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三年前他认识了这个作家,或三年前他结识过这个作家。认识是瞬间完成的动作,无法延续,可能一个hola,一次握手就把两者的关系由不认识变成了认识,即所谓“结识”。所以西语说Hace tres a?os conoció al escritor.或者Hace tres a?os ha conocido al escritor. 两句话都是说结识这个动作已经完成(结识了或结识过)。而不能说conocía, 因为中文无论结识着还是认识着都无法和三年前这个时间点相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如果说:为什么你和对象分手了?因为我虽然认识(着)她却从未猜透(过)她的心思。这里的答话就应该译成 Porque la conocía pero no la entendí.这句的”认识“是信息积累的过程,无法瞬间完成,甚至永远不能圆满完成,可能中止(ceder),但不会终止(terminar),因为保不齐哪天二人又开始对上眼儿了。

所以中文动词加上着,如同把动词切开、把横断面呈现给大家看: 如果这是个非完成体(认识着)动词,切开看到的是一个不涉及动作开始结束概念的横断面,表示动作的延续、进行;如果切的是个完成体动词(跳着,叫着),则表示习惯性多次动作。这和西语的imperfecto用法是一致的。这也是不能翻译成”未完成“的原因,因为可能已经完成一次或几次了,只是动作尚未结束;非完成才较为恰当。不知有多少人留有这样的印象: 未完成过去时用于尚未完成的动作?

问题: 当我在北京上学时...,该怎么翻译呢?因为我现在在西班牙,在北京上学这个动作已经完成,因此不得用“未完成体”吗?正相反,因为这句话其实是说:当我在北京上着学的时候... 可见未完成这个名称的害人之处。以后有机会开帖讨论虚拟式这个译名的害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长,我愣是没看懂
你是问问题还是在发表你自己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muk 于 2009-5-2 11:20 编辑

很遗憾又有人说没看懂。我就再把前面的话大概总结一下。第一:简而言之,pretérido imperfecto 对应中文的“着”;pretérido indefinido 对应“了”。

至于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我们要顺着两个思路讨论:时间和动词。具体说就是时间的“态”和动词的“体”。动词按照词义可分为完成体和非完成体;时态可分为结束态和非结束态(这个我们尚未详述)。

为什么这样分?从动词词义看,完成体动词是指可以圆满完成的,比如跳,因为跳和跳完是一个意思;但生活就属非完成体,因为无法圆满完成,只可能结束(那就是死咯),但“生活五年”是可以圆满完成的,五年一到自动完成,所以词义的嬗变可以导致动词在完成体和非完成体之间飘摇。这样区分不是为了把动词划分成两大势不两立的阵营,而是辅助我们理解这样一句显而易见的废话:动作的结束不一定代表动作(圆满)完成,而动作(圆满)完成之后又可能重新开始而显得尚未结束。这也是董著现代西班牙语第四册89页部分内容的思路。国内所有的教科书都把imperfecto翻译成未完成体,个人认为翻译成非完成体好些。因为所谓的“未完成”,其实可能已经完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我们看小说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的第一句话:El día en que lo iban a matar, Santiago Nasar se levantó a las 5.30 de la ma?ana para esperar el buque en que llegaba el obispo. 我们看句中两个使用了pre.imp.的动词 ir a matar 和 llegar.众所周知,要杀和到达这两个动作后来都完成了,但该句摄取的时间点是早上5:30主人公起床时,这两个动作尚在“酝酿中”,所以imperfecto的意义并不是指明动作是否完成,而恰恰是避而不谈,制造悬疑。所以之前我做过类似的比喻:imperfecto如同一把手术刀,在动作完成之前将其撕裂,展示横断面给大家看;大家看到的只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创口即动作的进行,而看不到机理的来龙去脉即动作的开始结束。和汉语“着”的用法相当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奉上两位得高王重的翻译家李德明蒋宗曹(有兴趣google下二人)翻译的这句话,大家领略一下两个时态在中文中的细微差别:圣地亚哥纳赛尔在被杀的那天,清晨5点半就起床了,因为主教将乘船到来,他要前去迎候。被杀无法体现时态,但是起床“了”和“将”乘船到来是不是能透露些许完成和非完成的异同?不知大家有米有更好的译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 1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ir a +verbo只有imperfecto和presente的用法。。。lz能想得这么深远还真是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2-18 16:00 , Processed in 0.01905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