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4
收起左侧

炊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小看一个炊饼,它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以及相关的充满趣味的文化。
  现在一般把薄片形状的干面制品称之为饼。但在宋代,正如《靖康缃素杂记》所指出:“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烧饼现在还在叫,南方也叫做大饼,古代则叫炉饼或胡饼。汤饼当时也叫煮饼,宋代正处在向面条的转型中,也称之为索饼或博饦,面条行世前用来指面片汤。炊饼,就是蒸饼,因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宫廷上下都把蒸饼唤做炊饼,这种叫法很快传到了民间。炊饼因是笼蒸的,故而也叫做笼饼。
  相对于馒头是有馅的,炊饼则是无馅实心的。这从《庶斋老学丛谈》叙述的故事里也能得到佐证。故事说南宋时有一个妇女,在其丈夫陪同下来东阳县衙,控告某富家子弟要强暴她,将其乳头也咬伤了。知县郎某传唤那个富家子,他却矢口否认有此事。县老爷命人拿来三个炊饼,让他们三人各咬一个,但不许咬断。然后拿来与妇人乳头上的伤痕一比对,原来竟是其丈夫的齿痕。显然,只有无馅的实心馒头,咬到一半才能留下清晰的齿痕。
  在宋代,炊饼是人们的主要食品。据《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出游,开封市民都带上枣粥、炊饼与鸭蛋,“谓之门外土仪”。另据《梦梁录》,南宋临安不仅在午市上卖糖粥、烧饼、炙焦馒头、炊饼、辣菜饼、春饼之类的点心,平时大街小巷也有炊饼叫卖。《水浒》第五十三回描写神行太保戴宗作法捉弄李逵时,炊饼也成了道具:
  李逵两条腿那里收拾得住,却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脚不点地,只管的走去了。看见酒肉饭店,又不能够入去买吃。戴宗从背后赶来,叫道:“李大哥,怎的不买些点心吃了去?”李逵应道:“哥哥救我一救,饿杀铁牛也!”戴宗怀里摸出几个炊饼来自吃。李逵叫道:“我不能够住脚买吃.你与我两个充饥。”戴宗道:“兄弟,你走上来与你吃。”李逵伸着手,只隔一丈来远,只接不着。
  《本心斋蔬食谱》记载了一种名为玉砖的炊饼,其方法是“炊饼方切,椒盐糁之”,并有赞语云:“截彼圆璧,琢成方砖,有馨斯椒,薄撒以盐。”由此看来,炊饼有不同的做法与吃法。《水浒》第五十六回说金枪将徐宁的早餐是“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也许这肉食炊饼类似后来陕西的肉夹馍。
  炊饼成为不少宋代诗人的最爱。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而在另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却大打秋风,“来日作炊饼,幸寄三斤”,可见他对炊饼的喜爱。著名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题作《食蒸饼作》,前四句云:“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那种囫囵吞炊饼的猴急相,似乎无论如何与诗人的儒雅对不上号。
  在北宋覆灭、南宋重建的大转折中,炊饼竟然与一段政治史息息相关。据说,宋高宗即位前,以兵马大元帅从相州北上,途中迷了路,人饥马乏,幸亏汪伯彦给他搞来了羊羹、炊饼,才渡过了困境。南渡之初,他也是“日一羊煎肉、炊饼而已”;不久为躲避金军追击,他航海流亡到临海县章安镇,仓皇之间,在当地祥符寺只觅到了五枚炊饼。后来高宗自称“早晚食只面饭、炊饼、煎肉”,看来倒不是无稽之谈。考虑到高宗爱吃炊饼,大将张俊在家里招待这位皇帝时,在名为插食的点心里就送上了炙炊饼与不炙炊饼,不炙炊饼应该就是普通炊饼,炙炊饼大概就是烤馒头。不过,因高宗的光临,张俊仅供应给高宗禁卫的炊饼,就用去两万只。
  与高宗相比,吃的虽然同样是炊饼,其父宋徽宗却十分凄惶。靖康之变后,他沦为阶下囚,在被金军押解过浚州时,让随行旧臣以二两银子去换些饮食,卖吃食的知道是徽宗,“尽以炊饼、藕菜之类上进”,没有收银子,作为子民对故主的报答。宋徽宗也许不会知道:被他贬官南下的直臣陈瓘曾作书答京师友人,仍殷殷关切道:“南州有何事!今年好雪,明年炊饼大耳。”陈瓘关心好雪能为老百姓带来大炊饼,对自己的流放却不以为意,真是难能可贵。徽宗有这样的直臣而不能用,却信用六贼之流,后来的遭遇也可谓是咎由自取。
  民以食为天。在宋代,炊饼直接关系到小民百姓的生活。南宋绍兴末年,因金宋重新开战,导致物价高涨,“炊饼一,值数十钱”,而前线士兵拼死拼活,也只有十余赏钱,难怪他们把赏钱掷在地上,恼怒地说:“性命之贱,乃不值一炊饼也!”另据《脚气集》记载,南宋中期,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的炊饼行业已经有了类似行会的自发组织,当时称为“行院”。倘若有卖炊饼者初来乍到,没有营业的地盘和资本,这时全城“卖饼诸家,便与借市,某送炊具,某贷面料,百需皆裕”,相互之间“无一毫忌心”。于是,这个外来卖炊饼的,就有了养家活口的立锥之地。宋代诗人刘宰亲见这一现象后,极口称赞“此等风俗可爱”。
  炊饼这种叫法,元明之际还在民间流行。朱元璋起兵不久,郭子兴怀疑他,将其关禁闭,不许送吃的给他;《明史》说马皇后“窃炊饼,怀以进”,刚蒸好的炊饼把她胸口的皮肉都烫伤了。入明以后,炊饼的叫法才逐渐从大众口语里淡出,而直接以馒头来称呼原来实心的炊饼。
  (据《万象》虞云国/文)
发表于 2008-1-10 15: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蒸好的炊饼把她胸口的皮肉都烫伤了……这条乳沟有如此之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00: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水浒》里 的武大郎也是买炊饼的吧
炊饼在南宋就是当时的最好饮食或许就像现在的汉堡包一样,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5: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也有个小故事,一女子偷来一只饼放在胸前,康熙万分

感谢的说了句:“姑娘真是偷饼焦胸啊”

明朝以后就这个这个称呼就淡出,那清朝,电视剧看过也记不清了,不知道指的是不

是炊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2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现在还分不清,炊饼和烙饼有啥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8 04:54 , Processed in 0.00882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