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3
收起左侧

八零后皇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9 16: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貌似已经很久没写过历史类的文章了,估计再不写都有点对历史没感觉了。但实在不知些什么题材的好,思忖许久,忽想起“八零后”这个题材来,又联想到古代的皇帝,便以此写篇《八零后皇帝》吧!加上双龙老兄的征文活动,这一主题应该与皇权有些关系吧!

    自秦始皇创“皇帝”之称号,“皇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尽管秦二世而亡,但这一称号一直使用至清,时间跨度为BC221——AD1911,长达2133年,期间江山数度易主,然皇帝亦一直变更者,朝代一直更替着...

    自从有写《八零后皇帝》的念头,我就大致回想了下记忆中历史上皇帝们的出生日期,突然发现——八零后的皇帝非常少!于是只好细细搜集资料整理。

    由于所谓“八零后”指的是一个世纪中的xx80年——xx89年出生的,所以起算皇帝的年龄起码是公元80年出生的,所以公元前的皇帝一概不计,故秦朝及西汉皇帝不计入内,起始朝代应该是东汉。

    东汉自光武建国,凡十三位帝王,“八零后”的皇帝只有一位,说出来倒也让人啼笑皆非,这便是东汉末代皇帝,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即位时年9岁。汉灵帝刘宏的儿子,汉少帝刘辩的弟弟。公元189年,董卓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废少帝而立九岁的刘协为帝。 196年,曹操迎刘协到许昌,但刘协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曹操虽利用刘协以实现他统一的目的,却不敢取而代之。刘协也曾试图谋杀曹操,却未能实现。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自认地位已够稳固,便逼迫刘协实行“禅让”,建立曹魏,刘协被封为山阳公。退位后的刘协倒也平安,234年54岁时去世(他的生卒年和诸葛亮完全一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八零后”皇帝,竟是一位亡国皇帝!岂不让人唏嘘!

巧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八零后”皇帝正是废黜前一位“八零后”的皇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魏文帝曹丕。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天,他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史称魏文帝。

    尽管为后人诟病对曹植之冷酷,兄弟间之手足相残,但全面的看,曹丕可以说既是一位不错的政治家又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是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曹丕即位后,颁布了“九品官人法”,这是对过去曹操选拔官吏办法的一种改变。曹丕在位时实行的某些政治措施,在当时还是有一定进步作用的,如对宦官、对外戚在政治上实行限制。他主张轻刑罚、薄赋税,反对厚葬和墓祭,比较重视兴修水利和发展农业生产等等。总的说来,曹丕还是一位不错的皇帝的。

作为一位文学家,曹丕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上都有成就。其中《燕歌行》是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首工整的七言诗,对诗歌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现附如下: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同时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了作家的气质才性和作品的关系,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著作现存《魏文帝集》和《魏文帝诗注》。可以说,,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丕是一位很不错的文学家。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6: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第三位“八零后”皇帝是谁呢?建安十八年,曹操进攻合肥时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诚然曹孟德是很欣赏孙权的。没错,孙权也是一位“八零后”皇帝。

    孙权(公元182—252),(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兄孙策病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08年,赤壁之战中,孙权与刘备联军,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大败南下曹操大军。公元219年,吴将吕蒙奇袭荆州,并生擒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次年,曹操病逝,世子曹丕代汉。孙权向魏称臣,曹丕授予孙权九赐。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而后起兵伐吴,争夺荆州。孙权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于彝陵“火烧连营”,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北伐,遂联合东吴,共伐曹魏。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东吴政权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率军出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公元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有几位“八零后”皇帝,由于此期间割据政权众多,政权更迭频繁,遂很多皇帝便一笔带过。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公元306—311在位),字丰度,西晋的第三代皇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306年司马炽即位,改元永嘉,311年六月刘渊之子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马诠被杀,史称永嘉之祸。后封为会稽公,并被囚禁。313年为刘聪鸩杀。



安帝司马德宗(382—418)(公元396年—418年在位),孝武帝长子。在位期间,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不绝。418年,为刘裕所杀。
    恭帝司马德文(386—421)(公元418—420年在位),安帝同母弟,在位2年,420年为刘裕所废,421年被杀。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公元499年—515年在位),在位16年,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公元515年去世,时年33岁。





南朝齐海陵王萧昭文(480—494),公元494年即位,郁林王萧昭业弟,在位4个月被杀,时年15岁。

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483—501)(公元498年—501年在位),明帝第二子,他荒淫无度,残忍凶暴,嗜杀成性,挥金如土,终为萧衍杀死,时年19岁。

南朝齐和帝萧宝融(488—502)(公元501年—502年在位),1明帝第八子,在位1年,如同其兄一般,也为萧衍所杀,南齐亡。



有隋一朝,三世而亡,且无“八零后”皇帝。

盛唐二百九十年基业,二十代君王,“八零后”的君王仅一位,但这位皇帝又是太特殊了!谁呢?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761)(公元712—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在位前期,玄宗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重用名相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韩休及张九龄等。使得赋役宽平,刑罚清省,天下富庶。此后玄宗又在行政、财政、军事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大唐进入全盛时期。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致使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盛行,农民逃亡日多,地方军阀伺机而动。并且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连续与吐蕃以及南诏开战,导致国力迅速衰弱。终于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并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病逝。

    玄宗好音乐,其作《霓裳羽衣舞》甚是出名。然为世人常道的更是与杨玉环之爱情。可以说大唐盛世是“成也玄宗,败也玄宗”!还是来回顾杜甫的那首名诗,追忆全盛的大唐吧!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6: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故不详述,仅简述如下。

后梁郢王朱友珪(884—913) (公元912年—913年在位),朱温之子。912年,杀朱温自立,在位8个月。后被其弟朱友贞杀死。

后梁末帝朱友贞(888—923) (公元913年—923年在位),朱温第三子, 913年杀郢王自立,在位10年,923年,后堂庄宗李存勖攻入汴梁,朱友贞阖宫自焚,后梁亦为后唐所灭。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926)(公元923—926年在位),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死后,李存勖袭爵。923年攻克汴梁,灭后梁,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宠幸伶人,滥用酷刑,926年兵变后为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欧阳修在《新五代史》评价李存勖还是很中肯的:“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十国吴烈祖杨渥(887—909)(公元905年—909年在位),太祖杨行密之子,905年继位为吴王,909年为大将军徐温所杀。



十国吴越文穆王钱元瓘(887—941)(公元932—941年在位)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五子。在位十年,善事后唐、后晋政权,保土安民。941年去世。



    有宋十八代君主也仅有一位“八零后皇帝”,这个人也是甚是出名,这位皇帝就是——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公元1100—1125年在位),宋神宗第十一子,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因无子故由哲宗弟赵佶继位。给钦宗在位期间,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期间联金灭辽,引狼入室,导致1125年金兵灭辽后迅速南下,赵佶无奈传位于其子赵恒,自称太上皇。1127年(靖康二年),为金兵俘虏北去,囚禁于五国城,并最终于1135年死于此地。尽管宋徽宗不是个当皇帝的料,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如果说北宋实亡于徽宗之手,那可以说徽宗是历史上“四大亡国皇帝之一”了,另三个为南陈后主陈叔宝、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

   



西夏190年历史中有两位,现简述如下:

西夏崇宗李乾顺(1084—1139)(公元1086年—公元1139年在位),夏惠宗李秉常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于1139年去世。



西夏献宗李德旺(1181—1226)(公元1223年—1226年在位),夏神宗李遵顼次子。即位后力挽面临灭亡的西夏,但西夏已民生凋敝,经济疲弊,他根本无力回天。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李德旺亦于1226年惊忧而死。

   

    元朝,包括忽必烈改国号前的蒙古,一共有三位“八零后”皇帝,其中还有一位也很是出名。

元太宗孛尔只斤.窝阔台(1186-1241)(公元1229年—1241年在位),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和华北。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随后进攻南宋,同时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并使他们臣服,西线方面,蒙古大军完全控制了波斯,并继续西进,占领了除诺夫哥罗德以外罗斯诸国的全部,以及波兰和匈牙利的全境。1241年,窝阔台因为酗酒而突然暴毙,以致西征进程被迫中止。死时年56岁。其时当时大军正朝往维也纳推进,但为了赶返参加位于蒙古的库里尔台大会而急忙撤军,自此以后,蒙古大军再也没有踏足这片土地。

元武宗孛尔只斤.海山(1281—1311)(公元1307年—1311年在位),元世祖太子孛尔只斤.真金之孙,父孛尔只斤.答刺麻八拉。因海山凭借军事实力取得帝位,故而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于1311年去世。

仁宗孛尔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公元1311年—1320年在位),武宗之弟。仁宗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使元朝政局有所改观。于1320年去世。

  

    有明一代“八零后”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其人命运多舛,此人便是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1620年即位,在位1月,年号“泰昌”尚未使用便病逝。明神宗朱翊钧长子。由于系宫女所生,故不为神宗所喜,当太子期间地位摇摇欲坠。即位后由于纵欲过度,后因误食“红丸”而亡。有意思的是,明朝三大疑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均与朱常洛有关。



    有清一代,也仅有一位“八零后”皇帝,然此人给中国带来的是毁灭性打击,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八零后”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绵宁(1782—1850)(公元1820—1850年在位),清仁宗爱新觉罗. 颙琰之子。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徒以俭德著称,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由于无知,鸦片战争开战后竟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在屈辱中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导致了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开始!天知道,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八零后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13: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转载他人文章,应该有标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9 03:02 , Processed in 0.00916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