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知道近代英语对汉语的影响很大,却较少知道汉语也同样对英语有不小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伴随国际交流的增加和移居海外华人的剧增,汉语对英语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来自汉语的词汇被直接引用到英语中,而且一些本来被人取笑的中式英语也逐渐被接受,成为英语中的习惯讲法。据全球语言监测机构曾经的统计,英语新单词中,约20%来自汉语或中式英语。《牛津英语词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汇有一千余条,涉及范畴包括饮食类、生物类、宗教哲学类、政治类等。Chinglish这个单词由Chinese和English这两个英语单词结合生成,是“中式英语”的意思,它和“海啸”、“禽流感”等一起被全球语言监听会公布为全球最流行的十大词汇。 目前这个单词虽然还没有被收录入《韦伯大词典》,但其已经被欧美英语国家普遍接受,并已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日益流行的英语“新品种”——Chinglish。Chinglish在近些年被国内的各界广泛关注,在一些涉外城市已经泛滥成灾。在层出不穷的Chinglish给人们带来独具特色的幽默笑话的同时,也成为很多涉外城市、宾馆、饭店的尴尬话题。当然,Chinglish也不是完全都是错误的,已有一些简捷实用的Chinglishi成为英语的习惯用语,丰富了英语的世界,成为英语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形式。例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是典型的按汉语习惯逐字构成的英语短语,但由于表现方式简捷实用,已被广泛接受。
Guanxi(关系),这是最令人汗颜的汉语输出单词之一。与英语中的relationship或relation的意思截然不同,它表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西方人在社会生活中很少需要“拉关系走后门”,因此没有表示这种“关系”的单词,只能从汉语中引进——想起来有点丢人。中文“关系”(guanxi)一词是典型的以中国特色打入英语的中文词之一。虽然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会或多或少讲究一些“关系”,但象中国这样处处需要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的情况,在西方还是很少见的。即使也有人际间的私人关系和基于私人关系的相互帮助,但西方与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假设比尔·盖茨介绍一个年轻人到另一家电脑公司去工作,如果这是家美国公司,那么那美国老板会想盖茨介绍来的人,素质一定不错,留下;如果这是家中国公司,中国老板会想这可是盖茨介绍来的人,我不雇用他岂不是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吗?这样的词汇,把中国特色直接引入英语,不管来源是否值得骄傲,但确实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英语输入了新鲜血液。
类似这类的汉语影响还有不少,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