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 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出自《南史 梁元帝徐妃传》,说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昭佩的风流事。据南史记载,她是前齐国太尉的孙女,梁朝信武将军徐琨的女儿。
天监十六年十二月,萧绎还在当湘东王时,她嫁给了萧绎。湘东王萧绎是南朝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当初萧绎降生的时候,梁武帝梦见一个眇目僧,手持香炉至殿前,口称他要托生皇宫,径直往宫里走。梁武帝醒来就听有宫女报告适后妃生了个皇子,萧绎降生就眇一目,武帝记起所梦,因为他很信佛教,所以对萧绎宠爱有加。萧绎自小好学不倦,博览群书。长大后高祖问他,<孙策在江东建功立业时年岁几何?>萧绎回答,<十七 岁>,高祖叹道,正是你这个年龄啊,于是封萧绎为湘东王,出镇荆州,为刺史。
南朝梁武帝,长文学,经乐律,善书法,可谓多才多艺。一门父子四人,皆为著名文学家,父子兄弟,开一代声色犬马之诗文风。湘东王萧绎亦与父亲一样,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在荆州任上时,凡军书缴文,文章诗赋。皆挥笔而就。他评介自己说,<我韬于文字,愧于武夫。>他每日身穿布衣,饮食唯豆羹粗粒,以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为乐。
武帝因侯景版乱,晚年形同傀儡,屈辱的死去。萧绎即位,是为梁元帝。妃子徐昭佩,长相一般,随出身名门望族,却无大家闺秀之风姿。因此元帝对她很冷淡,两三年才和她同房一次,她曾试图打入丈夫的兴趣圈子,因此一改常态,浓妆素抹的参加文人聚会,但文帝还是对她没感觉。依旧谈玄说道。最后徐妃无法可施,开始心灰意冷,由原来的曲意逢迎改为另外一种面孔。此后每当元帝来时,徐妃非但没有像以前那样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感觉,反而冷若冰霜。每次知道元帝要来,她便在半边脸上浓妆艳抹,而另外那半边脸什麽粉都不施,以此羞辱元帝一只眼看不见。后人有诗讽刺元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元帝一见,知她有意嘲笑,当然龙颜大怒。佛袖而去,之后累年不入妃房。徐昭佩仍然是深宫寂寞,芳华虚度,岁月流逝,她已近不惑之年。
徐妃嗜酒,经常喝醉,元帝回宫若遇见,必吐在他衣袍中,元帝更是厌恶。尽管如此,徐妃毕竟是个活生生的女人,也有七情六欲,她耐不住深宫的寂寞凄凉,荆州摇光寺中的致远面容白皙,徐妃看上了,便与他私通。元帝好读书,卷籍繁多。但读书时自己不拿书,由侍臣代执,经常昼夜不间断,所以侍臣出入随意。徐妃变选择那些容貌俊美的年轻侍臣在后宫肆淫。不久,徐妃又看上了元帝左右的暨季江,暨季江风神楚楚,玉树临风。徐妃便派心腹侍婢,悄悄引他入宫,密与交欢。每当元帝在殿上与群臣大谈老庄之道的时候,也正是徐妃与暨季江在后宫内苑尽情欢乐的时刻。宫闱密事本该讳莫如深,心照不宣。谁知暨季江竟对外人感慨道,<栢直狗虽老犹能猎,萧缥阳马虽老犹俊,徐娘虽老尚多情。>意思是说,栢直这个地方的狗老了还能狩猎,缥阳这个地方的马老了依然还有神韵。徐娘虽然老了却仍然很多情。暨季江作如此比喻,可见两人无真情可言,只是相互玩弄的关系。徐昭佩又邀请当时叫贺徽的诗人到普贤尼寺约会,贺徽却很顾忌,不肯骤然应命。徐妃便想出一个办法,自己先到普贤尼寺,设词召贺徽,贺徽只好前往。
事情败露后,元帝杀尽与徐妃私通的人,同时将徐妃幽禁在后宫。并做荡妇秋思赋。其诗本人早年读过,颇为优美,就是放到盛唐最好的诗里都不逊色。只是多年不曾温习,忆不起全诗,故不敢冒然登录于此。
徐妃性又酷妒,虽然和不被元帝宠爱的妃子都能谈的来,但只要有谁怀孕被她察觉,都会被她手如刀刃。太清三年,元帝宠妃王氏生了一个儿子,产后病逝。元帝怀疑是徐妃下的毒,逼令其自尽,徐妃不得已,投井溺死。死后,元帝令将尸体还徐家,称为<出妻>,相当于今天的离婚,与死人离婚,也算历史少见。最后以稿草裹住,葬在江陵瓦观寺侧。
史书记载,<初,妃嫁夕,车至西州。而疾风大起,发屋折木,无何,雪霜交下,帏帘皆白,及长还之日,又大雷振西州听事梁柱俱碎,帝以为不祥,后果不终妇道。>
为什麽徐妃出身名门,行径却如此不堪?其实每个人不是天生就善良或险恶,人的行为偏激多在环境的促逼,现在我们分析,她因为被元帝冷落,对婚姻生活的不满,使她往往行为出格,以至于用嘲弄皇帝的方法来发泄苦闷。岂不知,越如此,元帝越难接受,直到最后以悲剧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