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9|回复: 9
收起左侧

末日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02: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illa的天好蓝 于 2009-7-14 01:13 编辑

天宇破,星辰落,
巨石火雨灭世堕。
百川哆,山河和①,  
城池田野人海惑。

海水啸,浪儿嚎,
百丈挪起港湾没②。  
大山怒,岩浆吐,
森林烧着虫兽焦。

末日劫,狂人疯,
复仇心起核战扩,
江河血,江山尸,
豺狼吞噬空城池。

天无日,天无月,
寒风吹下灰白雪。
静世界,净世界,
末日劫!


写于公元2009年7月sevilla。

①和,读huò,混的意思
②没,读Mò,淹没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03: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illa的天好蓝 于 2009-7-15 10:07 编辑

末日劫前,世界人口67~69亿左右
末日劫后,世界人口10~15亿左右
世界生态惨惨惨,动物500多种在的灭绝,植物也有400多种灭绝。。
世界各地地理都将有很大的变化,海水将上涨百米左右,
各沿海城市都建成为海底城市。如,东京,纽约,上海,等各大国际都市都将成为海底城。
50%岛国都将沉没。倭寇岛国领土减少80%,富士火山的岩浆洗刷了四周。由于岛国曾受到严重的核垃圾污染,100年内被人类遗弃,成为无人岛。鬼岛。恐怖岛。
地壳的挪动,地形的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继续升高,最高峰招过9千米。



相关连接:
减灾白皮书披露自然灾害状况 地震灾害风险增加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一日电(记者张希敏)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布《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有所增加。

  白皮书认为,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灾害种类多。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过。

  二、分布地域广。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城市、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五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六十九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三、发生频率高。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七个热带气旋登陆。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四、造成损失重。一九九0——二00八年十九年间,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三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三百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九百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一九九八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二00六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特大干旱,二00七年发生在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二00八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均造成重大损失。

  白皮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可能增多,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地壳运动的变化,地震灾害的风险有所增加。


新华网平壤7月8日电(记者高浩荣 姚西蒙)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15周年中央追思会8日在平壤举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席了追思会。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在会上发表讲话说,朝鲜党、军队和人民将继承和发展金日成建立的革命传统和业绩,掀起新的革新和飞跃,以期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5: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撒?
今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5: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徒?诺亚方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8: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9-7-14 18:50 编辑

建 议 你 将 这 首 诗 翻 译 成 西 班 牙 语 或 英 语,用 这 个 恐 怖 的 未 来 去“教训”一 下 现 在 的 那 些 虚 伪 的 西 方人;最 好 谁 可 翻 译 成 阿 拉 伯 语 ,用 这 个 恐 怖 的 未 来 去“ 教 训” 一 下 现 在 的 穆 斯 林 好 战 分 子;而 绝 不 是 真 正 的 汉 人 后 裔,世 界 上 唯 有 真 正 继 承 华 夏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种 族 才 会 真 心 实 意 的  追 求 和 平,带 来 和 平。

基 督 徒 想 复 仇,说 是 上 帝 的 意 思;穆 斯 林 想 复 仇,说 是 真 主 发 怒。。。。。
只 有 汉 人 想  为 死 难 同 胞 复 仇 的 时 候,就 会 出 现 无 数 的 阻 拦,方 法 各 式 各 样,理 由 也 是 千 奇 百 怪。。。。。。。


即 使 未 来 真 有 什 么 大 灾 难,也 只 有 那 些 有 血 性 、有 勇 气、有 真 正 的人 道 和 最 朴 实 的 同 情 心、且 有 高 度 智 慧 的 物 种 才 能  获 得 重 生、 复 兴 ! 那 些 像 蝼 蚁 一 样 懦 弱、或 虚 伪 、或  极 端 自 私 、无 情  的 群 体  根 本  没  有 继 续 生 存 的 机 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5 0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Sevilla最近加入了玛雅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1: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署2009年鉴打造绿色经济范例

2月16-20日第25届 环境署政府理事会/全球环境部长级论坛


内罗毕, 2009年2月16日 - 于今天启动的2009年环境署年鉴两大亮点:实现全球绿色新政的重要性和向低碳,节能,绿色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根据环境署理事会编写的年鉴展示了难以否认的现实和令人忧虑的趋势,同时强调了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些已经进入实践的具有改革意义的创新想法。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先生说:"年鉴对于国际社会是一个提醒的作用,从北极冰盖下的甲烷气体不断冒出到耕地的持续缩小来告诉大家为什么绿色经济如此紧迫。"


"但它同时也显示出乐观的一面和积极政策将带来的效果:通过仿造白蚁城堡的结构达到自我冷却的非洲建筑,一些国家和城市正进行先进的工业共生-将商业和工业同区布局,以达到将废物重新循环成原材料再利用,节省有限自然资源,节约上百万美元,最终拯救这个星球。"他补充道。



年鉴亮点

废物治理

. 全世界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废物,发达经济体每天每人抛弃的固体废物达1.4公斤

. 虽然数量巨大,但这已经是减少废物和循环利用措施实施后的结果

.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经济体正在产生更多的废物,比如按现在的趋势发展,到2030年中国每年将产生5亿吨固体废物,印度则为2.5亿吨每年。


建筑土木

建筑部门正积极发展,节能效率提高,目标是减少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30-40%的建筑能耗。

. McGraw-Hill建筑分析所进行的全球调查发现三分之一工业专家相信高于10%的国内建筑正在走近高节能


. 另外50%的专家则说在未来5年内,他们将在其他60%的建筑上使用高节能标准


. 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等几个国家均启动了让建筑能源中和的项目-通过太阳能或者热量和能源系统综合产能。


. 比如英国启动自愿工业协定,以期减少现有建筑物废物填埋量的一半(1250吨)。如成功可以将重新利用将近10亿美元的物料。


年鉴突出了复制自然-仿生学-可以提供非常吸引人的解答。津巴布韦Harare的Eastgate大厦就是模仿了白蚁土墩的自动冷却系统。


这个大厦混合办公室,商店,和停车场,自从1990年开始开业以来,和同样面积建筑相比,平均节省了90%能源达350万美元。


材料替代是另一个最近涌现的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科学家正进行研发竞赛,水泥和混凝土生产现在只需要1000摄氏度就可以制成。


. 麻省理工学院正寻找镁制化合物-许多工业程序程序中产生的废物材料-来作为混凝土的含水硅酸钙盐的替代品。


. 其它人则从煤灰和炼铁炉渣作为硅和铝的替补。他们有减少水泥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20%的潜力,同时能重复利用工业废渣,最终产生对气候较小的为害-符合综合经济和环境效应的绿色经济计划。


Dematerialization是另一个在工业生态学中涌现的新领域,简单来说,消费者可以要求对产品使用较少包装。如没有经过漂白的棉花生产商,使用更少资源却有可能卖出更高价格得到更多利润。


工业共生,或者中国所称的循环经济,都是从这个概念发展而来。利用这种方法企业和设备的废物能为其它相近部分作为原材料。

. 英国的工业共生项目超过8,000家公司参加


. 400万吨的废物从填埋场转移到再循环


. 从环境上消除了350,000吨有害废料


. 减少了900万吨废物,以及少利用630万吨天然原材料,减排450万吨二氧化碳


. 参与者销售增加2.08亿美元,节省1.7亿美元开支


. 美国芝加哥,中国上海也有同样的工业共生项目


中国的循环经济计划同样也关注贴牌制造,包括资源消耗。如果使用"禁用"名单上的程序,材料,以及技术将会予以重罚。


. 如果使用"禁用"单上的物品,政府可能没收设备,材料或 产品; 强行罚款达30,000美元或关闭企业

. 进口的"禁用"单上的物品将会强制返还,根据计划,可能将罚款15万美元

. 如果进口商不能辨认,承运商需要对退回物品负责并且对他们的处置进行支付

. 银行或的其他金融机构禁止支持生产,进口或分销"禁用"单上的项目


交通

. 西班牙公司,处理300km高速公路在圣保罗状态,巴西设计了路 集中雨水入250个遏制水坝以容量2百万立方米。系统允许雨水慢慢地渗出到地面,协助重新补充Guarani蓄水层,当存金钱用术语时减少的路维护。


当获得一些成功时,年鉴强调面对世界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结尾的挑战.


现在全球有近8.8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水源,25亿人在家的附近没有卫生所。到了2030年,近40亿人将生活在严重缺水的地区,主要是南亚及中国。


工业用水在低中收入国家中占10%,而在高收入国家中占60%。


. 一个完工的造纸厂从原有的化学和机械处理转向生物处理废水,可节省90%的水。


. 印度纺织品制造商从使用铝转为使用锌作为织品合成剂,水的使用减少了80%,而经过处理的较为清洁的废水可以用于近处的农业灌溉。


. 通过分离处理水和废水,一个墨西哥甘蔗制糖公司将水的使用减少了90%。


. 一家西班牙公司,管理着位于巴西圣保罗省的长3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将250个储水罐在高速公路沿路安放,可以容纳200万立方米水。 该系统允许雨水缓慢渗透到地下,重新补充地底的Guarani蓄水层,同时也减少了对路面的维修经费。


一些进展会被记录,但年鉴更加关注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全人类所面对的挑战。


气候变化

2008年随着夏天的解冻,北极冰盖的范围缩小到历史倒数第二位。美国国家冰雪中心发现,最小的范围发生9月12日,其面积仅仅为452万平方公里。


年鉴里说:"2008年的冰盖范围已经比2007年增长了10%,但仍比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低30%。放在一起看,两个夏天的曲线是不平行的。"

. 在第二年,在加拿大北边的海岛的西北部有一段不结冰的水道。

. 2008年在北极西伯利亚海岸的北海段同样融解打开了,这两段水道估计自从上个冰河世纪,即约10万年前都没有打开过。

. 如果格陵兰冰床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米。但现在它正以每年损失100立方公里的速度消失,远比自然融化的速度要高。

. 从1996年到2006年,南极西部冰床业已消失60%。

. 南极半岛的损失上升了140%。


在2007年,气候变化政府间议会(IPCC)估计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海平面将上升18-59厘米。但是许多研究者现在相信上升了更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格陵兰岛和北极冰层融化的新估计。


. 一个研究估计海平面将上升0.8到1.5米,而另外一个研究则称,仅因格陵兰冰盖融化,这个世纪海平面将上升2米。


. 全球海平面上升一米将导致1400万欧洲人,非洲和南美洲各800万人,亚洲1亿人民无家可归,主要是孟加拉国,中国东部和越南。


年鉴建议采取紧急遏制温室气体行动,至少是因为自然的碳存储系统或"水池"正在失去他们对于温室气体逃逸的吸收能力。


. 2008年的研究表明关键性的"水池"-海洋现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1000万吨。


年鉴也在科学家之中提高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度,例如因冰层融化,永冻土解冻而导致甲烷从北极逃逸出来,这使得北极增温速度较地球其他地区快3.5倍。 这项关注相比另外两项最近出版的研究成果还要重要。


. 一项关于北美的研究说最高达60%的碳可存储在永冻土中,较之前所说为多。


. 一项国际研究现将整个北极永冻土中的土地所含碳量调整到原估计量的一倍。


. 海洋研究员发现超过250羽状流的甲烷正在斯瓦尔巴特群岛大陆架边缘源源不断冒出来。


. 国际西伯利亚自研究 组织发现勒拿河三角洲离岸蕴含了比以前估计更高的甲烷浓度。


. 科学家计算,估计蕴含了5000亿碳的西伯利亚的永冻土一旦开始解冻,一个世纪就能释放出其中的一半。


对大气甲烷水平的监视表明其含量在近十年的稳定之后,2007年和2008年都有上升。在南北半球都发现惊人高浓度甲烷。


同时,年鉴也提出对另外一个碳吸收工具的关注-森林。温度升高有可能对树木的光合作用施加压力,从而使碳吸收在夏天变得滞缓。这样的森林同时也会变得对污染,疾病和虫害更为脆弱,从而进一步减低他们碳固定的能力。


年鉴中来自亚马逊的研究成果有:

. 二氧化碳翻了一番到达某一点的时候可能使亚马逊的降雨量下降40%。

. 总计有53%的植被生长将可能下降 。

. 森林范围减少可能将反过来导致"地区性"的温度上升,上升幅度达到8摄氏度,干旱更频,并威胁到这条蕴含世界五分之一河水的第一大河。


如果包括山顶冰川的世界冰带消失,将会触使其他危险爆发。如山顶冰川消失,供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如对于有近十亿人居住的南亚,就依靠季节性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系融水。


. 经大气沉降的有害物质,随着冰川融化,再次释放出来。

. 在南极海岸边居住的Adelie企鹅体内有令人吃惊的杀虫剂DDT数量

. 北美的落基山脉,有机污染物正随着融化冰川重新回到环境中。

. 因欧洲冰川融化在融水下流发现多氯化联苯 (PCBs)

年鉴讨论了自然灾害,环境退化,冲突和人类或社会脆弱性,以及灾害预警重要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些事件在我们气候限制的世界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地质灾害例如地震和火山在过去一个世纪保持相当恒定,而与氢相关的气候灾害如暴风,洪水,干旱自1950年来大幅度增长。


. 2000到2007年,这些灾害的频繁度以每年8.4%的速度增长。


. 另一项新评估则说,灾害的总数量从1900-1940年之间的每年约100件增长到90年代的3000件每年。


一项进一步调查统计200-2005年间,灾害数每年为4850件,除气候灾害外包含了"科技灾难"如火车出轨,建筑事故等。


年鉴回顾了2008年5月2日袭击缅甸风速高达215公里的纳尔吉斯飓风,灾难遇害或失踪者达14万人,240万人无家可归,受到灾难性的打击。


如同2004年印度洋海啸,环境基础的破坏使得海边社区更为脆弱。


. 在20世纪早期,红树林覆盖了Irrawaddy河流域约242000公顷的土地,但20世纪末期只剩下48500公顷。原因是人们取其为木炭,及清理红树林作为农场或虾场。


生态系统

2005千年生态系评估表示约60%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到土地,从珊瑚礁到草地,都遭到破坏或退化。


年鉴证明在2008年,这一趋势仍然继续。


依据当前系统和经济模式,对食物和农业生产增长的需求 ,导致耕作的土地大幅度增加。


. 今天,农田几乎占到了四分之一的星球陆地表面。

. 整个森林系统在至少25个国家里"有效"消失,在另外29个国家退化了90%。


海洋渔业保持了近十年的停滞状态,现在仍然继续。


. 自从60年代渔产进入工业化,大型,高市场价值海鱼种类的生物量"晃荡"着下降了90%。


. 过度开发和竭尽能力捕捉最珍贵的鱼导致2008年的经济损失为5亿美元。


生物燃料及他们对于食物生产,贫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常能激发出极端的看法,如获得不同收入的机会和利用小农模式减轻耕地压力。


在工业范围,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影响。一项新研究评估了工业燃料作物在现今增加趋势下到2030年对于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 估计北美500亿升基于玉米的生物燃料产品,将会消耗掉当地20%的灌溉用水。

. 巴西生产340亿公升的甘蔗分离生物燃料将消耗8%的灌溉用水。

. 欧洲生产油菜籽分离的生物燃料也许是消耗水最小的。生产200亿升燃油只需要欧盟1%的灌溉用水。


年鉴突出了穷人的生计问题,尤其是那些依靠健康和正常运作的生态系统的农村贫困人群。


. 估计有90%的农村贫困人群需要依靠森林作为其生活支撑的至少一部分。


. 非洲农村,小范围农业是90%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 对于全球农村贫困人群来说,基于自然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强。


土地退化与激化,现在已经影响到世界84%的耕地-健康的耕地现在有美国中西部,中部西加拿大、俄罗斯、中央阿根廷、乌拉圭、南部巴西、北部印度和中国东北,以及热带的散落地区。


一种可能性是土地和风景区管理划分如同"马赛克",则食品生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中心之一。


所谓"生态管理"可以追溯到一些上千年的案例,从欧洲的草甸,到美洲土著从森林中饲养鹿。


市场结构和金融证券也应担当一个投资与生态系服务的角色。


森林清洁面积每年继续为1300万公顷,相当于英国国土面积的一半,热带雨林损失量相当于17%的温室气体排放。


. 在"砍伐树林及森林退化而减少排放"的概念下,各国正估算资助今年下半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协定所需要的植树资金。


在渔业中授予渔村和渔民权力及责任也将是一个可行之路。


. 对于以多种权利为基础分配调查上,如加拿大,智利,新西兰,墨西哥及美国,表明了他们将减少渔业生态系统崩溃的危险,同时促进鱼类繁殖。


有害化学品和有毒废弃物


2008年是食物和产品污染危机年。


3月,受二恶英污染的无盐干酪事件震动了意大利,二恶英与癌症相关,是一系列工业过程如燃烧的副产品。


这一个案件主要发生在卡拉布里亚,当局追踪到污染源头来自牧场。


9月,中国卷入了奶粉事件,婴儿配方中含有有毒化学品三聚氰胺。


10月,日本两大公司在发现杀虫药残留后召回面条等产品。


近几天,日本的最大肉加工厂发现某个靠近东京的工厂使用地下水后残留氰化物后进行产品召回。


12月,在二恶英污染饲料后,爱尔兰当局召回猪肉产品。


在过去20年来,砷污染在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中发现。


. 孟加拉约30%的私有井砷含量较高,为0.5毫克每升,超过该国数量一半的行政单位正受到污染饮用水的影响。


水银是本届全球理事会/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该种金属及其相关化合物都是臭名远扬的有毒化学品。他们来自多种渠道,包括燃煤发电站,金矿,现在甚至从融化的北极中释放出来。


. 年鉴表明亚马逊砍伐森林情况加重。这里的森林土壤比牧场包含三倍多的水银,二砍伐森林则将水银传递给空气和河流中。

信息来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http://www.unep.org/Documents.Mu ... cleID=6080&l=z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1: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玛雅教。
我没有加入。

不过我是崇拜太阳的。玛雅教也是崇拜太阳的。

对了,2012年,太阳十分活跃,有太阳黑子带着太阳风暴袭击四周,对地球十分的威胁,对于地球天上的卫星估计是一个灾难,卫星导航系统将有可能工作不顺畅,我们的网络系统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假如太阳风暴携带着宇宙尘埃来袭,那就成更大的灾难了。。。流星火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00: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illa的天好蓝 于 2009-7-15 23:23 编辑

新华网快讯:印度尼西亚松巴岛附近海域13日发生里氏6.4级地震,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新华网惠灵顿7月15日电(记者黄兴伟刘洁秋)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报告,新西兰南岛南部西海岸15日晚发生里氏7.8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

  地震发生在新西兰当地时间15日21时22分(北京时间17时22分),震中位于图阿塔皮里西北150公里处,震源在地表以下35公里处。

  南部奥塔哥地区有明显震感。当地居民说,地震持续了数分钟。地震发生后,部分地区断电。

  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发布海啸警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0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上半年发生地质灾害1894起 直接损失6.4亿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最新统计,中国1~6月共发生地质灾害1894起,其中滑坡1042起、崩塌 577起、泥石流91起、地面塌陷132起、地裂缝45起、地面沉降7起;共造成103人死亡、64人失踪、62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4075.14万元。

  国土资源报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了78.15%、18.14%和30.06%。

  与此同时,1~6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8起,避免人员伤亡270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542.03万元。58起成功避让的地灾中,29起发生在6月。

  6月份灾情统计表明,地质灾害分布在23个省(区、市)。发生数量最多的依次是湖北、湖南和广东等;造成的人员死亡、失踪数较多的依次是重庆、贵州和广东等;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严重程度排序,依次是重庆、贵州和湖南等。

  专家称,今年6月地灾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地灾发生数量明显减少。共发生地质灾害921起,是去年同期2820起的56%。其中,灾害发生数量最多的湖北省有278起,占总数的30%。第二,以自然因素引发为主。921起地质灾害中,由降雨、重力作用、地震、冻融等自然因素引发的地灾占总数的94%;因削坡、采矿、水库蓄水、大量抽取地下水等人为因素引发地灾的占总数的6%。第三,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占总数的91%,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类型。小型地灾占总数的95%。第四,中南地区灾害数量多,西南地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有关人士特别提请注意,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7月份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总体预测7月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较6月偏重。多数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南和中南局部山区,同时应注意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会对东南沿海地区带来影响。


作者:赵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11-26 01:24 , Processed in 0.0115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