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5
收起左侧

柏林墙倒塌 新老照片对比看变化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国家地理网11月7日报道 20年前,也就是1989年的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到了。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刊登了一组照片,照片将柏林墙倒塌前和现在的柏林进行对比,看看几十年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1. 国会大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十年前和今天的国会大厦对比。
2.Bernauer大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张照片摄于1968年,和今天的Bernauer大街(下图)相比,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那时候大街被柏林墙截断了。
3. 勃兰登堡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张照片中一群游客在柏林墙前拍照,摄于1989年6月6日。下图为20年后的今天,不同的是勃兰登堡门上面的国旗不见了。
4. Ebert大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摄于1989年6月6日,照片中的大街是Ebert大街,可以从侧面看到勃兰登堡门。下图为今天的Ebert大街和勃兰登堡门。
5. 查理通关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1968年6月时的查理通关口,是东德、西德之间的通道。如今,通关口早已不见了(下图),周围景观已面目全非。
6. 查理通关口重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1961年冷战时期的查理通关口,2000年8月13日,随着东、西德统一而消失了的查理通关口又现柏林,如今的通关口只是为了纪念柏林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修建的复制品。
7. Zimmer大街和Charlotte大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东柏林Zimmer大街和Charlotte大街的交口,看看20年的变化有多大。
8. 夜幕下的勃兰登堡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9年11月9日,东、西柏林的市民们庆祝着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许多人高兴地爬上了勃兰登堡门前的柏林墙(上图)。下图为今天的勃兰登堡门。
9. 查理通关口旁的柏林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年前,东德的群众正在拆除查理通关口附近的柏林墙(上图);今天,人们经过这里时,还会不会想到,他们正在跨越东、西柏林呢?
10.热烈与安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9年11月9日晚,穿过边境的东柏林市民受到西柏林同胞的热烈欢迎(上图);20年后,这里的晚上特别安静(下图)。
11.消失的柏林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9年11月10日的柏林墙(上图),许多德国人在勃兰登堡门前熬了一晚,见证历史。所谓拆除柏林墙只是在11月9日当日建立了几个新的通关口,而并非马上就用推土机铲掉了柏林墙,直到1991年,柏林墙才真正被拆除。下图为1999年的勃兰登堡门。
12. Invalid大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9年11月9日,西德市民在Invalid大街的通关点欢迎东德同胞(上图);2009年7月21日的Invalid大街。
发表于 2009-11-7 17: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英街的照片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6: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墙倒塌摄影记录:两德边境的"死亡地带"

整个20世纪80年代,约根-里特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东德边境的摄影上。在柏林墙倒塌数年后,他又手握相机回到相同的地点。近日,他接受《明镜》采访,并分享了该地区当年和现在的对比照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查理检查站,1982年。林市中心弗里德里希的著名边境过境检查站。只有外国人可以从这里过境,在东德和西德之间穿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查理检查站,2007年。以前的过境检查站现在已经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遍布兜售日常用品的小贩和汽车租赁站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边境!止步!”, 1984年:阿斯巴赫图林根镇的边界标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足球场,2006年。边界栅栏小时,这里现在是一片宽阔的足球场。
11月8日报道 整个20世纪80年代,约根-里特(Jürgen Ritter)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东德边境的摄影上。在柏林墙倒塌数年后,他又手握相机回到相同的地点。近日,他接受《明镜》采访,并分享了该地区当年和现在的对比照片,以下是访谈的部分摘选。

“自由”这个词曾经很迷人

我一直都想通过做一些什么来表达自己对这条边界的抗议。1981年3月上旬,我有了这个主意。当时我买了两个短波无线通话机、各种详细的地图、当然还有我的照相机,乘坐妻子开的车来到萨克森州的施纳肯堡小城,这里位于东德和西德的边界附近。我从那里出发,沿着边界石和白色边界线一路向南。

在那之前,我一直都在面对这条边界——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军人,以及各种政治讨论的参与者。这条分裂国家的边界线每天都存在于我的脑海中。现在,我决心沿着走完整条边界线。从早上到晚上,我有足够的时间去面对它。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的思绪,只有我和这条边界。

对于东西德的边界,我从小就知道,那时候我经常四处溜达,父母总会警告我说:“不要去边界处,那里太危险,会有人开枪打人。”这让我对那里充满了恐惧和好奇。从那以后,我也常常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会开枪打人?”大人们说,德国的分裂是战争的结果,是世界政治格局的结果,可是对此我搞不明白。

70年代初,我成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的成员。当时,我和党中的一些成员对于德国的分裂感触良深。对于我来说,文献中的“自由”这个词在当时真是太迷人了。但是在会议讨论上,党内的同志让我认清“这个观念已经陈旧了,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和‘那边’谈判”,这听上去就好比“在这方面我们能做的实在不多。”

“为什么?”我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在布拉格之春时期(编者按:1968年1月-8月,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变得更宽松自由),我加入了军队,但那时我还是在不断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会向自己国家的人民开枪?人民想要的其实只是自由而已啊!

所以,当我站在这条边界面前时,当我沿着边界一路远足时,当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里的一切时,我希望可以更加接近它,更接近真相。当然,我也会觉得紧张。在临行前,我曾向海关办公室报告了我的计划,并询问了联系方式。我和妻子分别持有一个无线电通话机,我将地图上的不同地区标上编码,每半个小时,我就会用无线电与妻子联系一次,告诉她我的具体位置,一旦联系中断,妻子就会立刻去往海关当局寻求帮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东柏林伯诺尔街,1982年。秋天的东柏林街道一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伯诺尔街,2008年。一辆现代有轨电车从这里经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烧毁的桥梁,1984年。梅克伦堡的易北河大桥在二战的最后几天被烧毁。1992年12月得以重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易北河大桥,2004年。新大桥与1992年重建后重新开通使用。
两年间的奇妙之旅 从波罗的海到捷克边疆

这次的行程非常顺利,每到一个地区的边界,我都会向当地的海关办事处申报。曾今还有一位海关人员有兴趣与我同行。他们对于自己领土的情况了若指掌,会告诉我很多经验,让我受益良多。我每到一处都会利用相机记录那里的情景,边境周围的环境、人物,一切我觉得重要的信息我都不想放过。

周末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会沿着边境徒步而行。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和地形,我每天大概会走20-30公里。晚上在青年旅馆住宿,第二天又从前一天的终点处出发。沿途经过森林、沼泽、乱石堆、荒野、长满荨麻的山坡和杂草丛生的小径,我尝试过爬围墙、趟小河、在湿地泥浆中跋涉……两年后,我终于完成了整个“死亡地带”的旅途:从波罗的海到捷克斯洛伐克边疆。这是多么奇妙的感觉!

第二年,我去到了柏林墙附近,多次拍下了这里的几处景点,并将这些照片展览出来与人们分享。

80年代的照片展览

那时,我所拍的德国边境照片中包括被拆分的街道、河流、铁路房屋、教堂,以及边防人员。这些照片在15个城市展出,参观者约达85,000人。当时我将展览称之为“德国-德国的现实”。


有人向汉堡市市长建议应该把我的照片放在市政厅中展览。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讨论后,市政厅中的展览最终得以举行,但只展出了一小部分大尺寸照片。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开幕式,没有任何新闻稿,也没有市长的展览前发言。这次展览的名字也做了改变,叫做“德国之伤”。

然而,1986年以后,我找不到地方可以参展了。打电话给市议会,得到的答复是:“你的作品很好,里特先生,可是非常遗憾,目前我们正在努力与东德的城市结盟,不能展出这种类型的照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边境!止步!”,1984年:阿斯巴赫图林根镇的边界标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足球场,2006年。边界栅栏小时,这里现在是一片宽阔的足球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柏林中心波茨坦广场,1984年。从观景平台上拍摄的照片,蛇一般的墙横跨蜿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波茨坦广场,2009年。拥挤的街道两边林立着豪华现代的事务所。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过去围墙的痕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克罗伊茨贝格附近的一段柏林墙,1982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样的地点,现在柏林墙已经永远消失了,2009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6: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波罗的海沿岸普莱沃,1986年。吕贝克半岛附近的边境曾被链条封锁,牌子上写着“边界!止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波罗的海沿岸普莱沃,2009年。过去的边界处现在成为了热门的旅游度假景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马斯汀的一个地堡,1984年。联邦208公路被边界栅栏一分为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马斯汀,2009年。围栏和掩体于1989年拆除,现在由“慢速缓行”的公路标识代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夫巴伐利亚-普劳恩的高速公路,1982年秋季,边界栅栏横穿高速公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霍夫巴伐利亚-普劳恩的高速公路,2007年。已经成为繁忙的高速公路,图为开往普劳恩的快运卡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查理检查站,1982年。林市中心弗里德里希的著名边境过境检查站。只有外国人可以从这里过境,在东德和西德之间穿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查理检查站,2007年。以前的过境检查站现在已经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遍布兜售日常用品的小贩和汽车租赁站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分拆的村庄,1982年。萨克森州齐舍丽村,在冷战期间被一分为二。图中就是齐舍丽村和伯克威茨村的边界所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齐舍丽村,2009年。2009年7月1日,统一后的齐舍丽/伯克威茨村步枪俱乐部成员为纪念统一,从东向西游行庆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容克山顶上的边界线,1984。边界线从曾经的东德林德维拉小镇开始,沿着容克山一路向上到山顶。从西德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个小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容克山山顶,2009年。现在唯一将这里的林区风景分开的就是韦拉河。过去由边界造成的“伤疤”已经慢慢愈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勃兰登堡门,1989。11月11日下午,这些德国士兵守在该地区,试图阻止试图从东德进入西德的人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勃兰登堡门,2008年。今天,柏林市中心的巴黎广场正在举行活动,惟妙惟肖的街头艺人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留影纪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齐默尔街,1984年。齐默尔街则是18岁的彼得-费克特的遇难地。1962年8月17日,他已成功攀上了柏林墙头,但就在那一刻枪响了。受了重伤的费克特跌落墙内,西柏林警察和查理检查站的盟军岗哨目睹了这一切,却无人施以援手。一小时后,他在众目睽睽下流血而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icholz边界,1984年。围栏上写着:“那边也是德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齐默尔街,2009年。彼得-费克特的死没有被遗忘,1990年建立了彼得-费克特纪念碑,上面写着“他只是想获得自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icholz无边界自由旅行,2004年。司机现在可以从石勒苏益格到荷尔斯泰因自由驾驶穿行,不再受到边界线的限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施普雷河河畔,1982年。柏林德国国会大厦附近的纪念十字架,无声的竖立在黄昏中,静静地对柏林墙发出抗议之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施普雷河畔,2008年。这里现在正在拥有一个纪念所有柏林墙受害者的十字架。东西德统一后,国家政府从波恩迁回此处。我在暗室里听到柏林墙倒塌的消息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下。当时我正在暗房洗照片,当听到广播中说“柏林边界开放”时,我正在洗一叠边境围栏的照片,我当时真以为是广播员在跟大家开玩笑。于是我继续处理照片,广播里不停地放着同样的消息。到晚上我终于上楼打开电视,才发现原来这是真的。

第二天,我和朋友们一起去往柏林。我在勃兰登堡门拍摄照片,这里已经没有人会被枪击了。我对自己说,我的任务完成了。不人道的建筑已经消失了。

我曾经被认为是个“危险分子”

之后,我经历了一次东德的陆路旅行,在这之前我都是乘坐飞机。因为萨克森州内政部曾提醒我,作为西德的摄影师,在东德陆路旅行存在很大风险,很有可能会被捕。

他们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后来我在一份东德秘密警察的国家安全文件中发现了我的名字。之前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一点。文件中将我描述成为他们国家的敌人。说我与西德边境服务顾问有密谋,假扮成摄影师,与一名电信工人都是为西德情报机构服务的间谍,密谋对东德边境进行袭击。在他们眼里,原来我是个危险分子!

但最终,我的工作并没有在1989年真的结束。边界开放15年来,我重返当年的很多地区,重新拍摄下今日的新貌。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可以让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新一代更了解这条边界。在我的照片中,你能看到过去,能看到现在,以及自由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360 收起 理由
搁浅 + 360 欢迎多多发表类似题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11: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0 13: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变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0 13:43 , Processed in 0.01137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