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1
收起左侧

丑陋的心态:部分俄罗斯人叫嚣拒绝售华先进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1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jpg (60.81 KB)
2009-12-4 16:04



中俄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是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的大事。双方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边关系在合作中不断磨合,向着双赢的这个目标前进。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俄仍然将面临着不少共同的问题与挑战。携手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对于双方争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然而,中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双边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不谐音总是时不时地出现。近段,借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访问俄罗斯一事,又有不少人出来兴风作浪。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俄罗斯部分媒体和个人对双边军事交流不负责任的表态。

    俄罗斯的部分媒体和所谓专家正对中俄之间的军贸往来指手画脚。他们一再叫嚣,不能向中国出口任何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其理由很简单,就是中国获得俄罗斯的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后有可能促进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最终成为俄罗斯在军事工业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实事求是地说,俄罗斯的媒体和所谓专家的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速度的确可以用风驰电掣来形容。因而,中国也就在军事工业甚至是武器贸易领域对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形成了一些挑战。这种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增强。
只不过,俄罗斯的媒体和所谓专家并没有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固然与引进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是分不开的,可是最重要的因素却不是它。事实上,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才是中国国防工业崛起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不可能支撑起一套全面、系统和先进的国防工业体系。因此,中国国防工业的崛起是伴随着中国崛起的一个必然历史进程。来自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却也没有俄罗斯媒体和所谓专家想象的那么大。

    可以说,俄罗斯媒体和所谓专家不负责任的言论的背后暴露了部分俄罗斯人的丑陋心态。苏联曾经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的经济实力从来也没有达到过美国的水平,正是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工业和武装力量,苏联才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可是随着苏联的解体,这样一种大国荣耀也日益流逝。一部分曾经经历过那个光荣岁月的俄罗斯人难以接受这种事实。作为俄罗斯的邻国,中国的崛起恰恰从另一个角度刺激了这一部分俄罗斯人。为了挽救苏联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抹荣光,他们的内心不允许中国的国防工业对俄罗斯实现赶超。甚至俄罗斯的部分决策者也受到类似心态的影响。

    显然,这样一种心态不利于中俄关系的发展。中国和俄罗斯当前是战略伙伴的关系,双方互为大后方。在国际政治领域进行着广泛而有效的合作。作为同样面临着来自美国压力的大国,这种合作对于双方都是弥足珍贵的。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仅仅是在损害中国的利益,同时在也损害俄罗斯的利益。

    当前,俄罗斯军工疲软的事实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俄罗斯国防部每年在武器装备上的花费并不足以支撑俄罗斯庞大的军事工业。因而,俄罗斯军事工业一直面临着人员流失和研发停滞的窘境。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从根源上来说,只有一个,那就是资金。想要最大程度挽救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就必须尽可能地争取资金注入。

    遭遇经济危机之后,俄罗斯军事工业面临着一个雪上加霜的困境。而来自于中国的订单,在之前很多年里,一直是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对于其度过难关的意义不言而喻。当然,如果仅仅从打压中国军事工业的角度来考虑,不向中国出口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本就不应该是打压中国的。至少也要能够看到打压中国会产生惊人的利益才值得这样做。

    中国军事工业的起飞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个事实以前就有,现在也有,以后还会有。这一点,不是俄罗斯少提供一点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就能够逆转的。毕竟,虽然中国引进了不少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但中国国防工业体系的发展思路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导的。学习和参考国外先进的军事技术说到底还是为了加速发展,是在用金钱换时间。这并不是说,没有来自国外的技术,中国的国防工业就不发展了。资金实力摆在那,中国不引进来自俄罗斯的技术,也同样能够实现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充其量也就是速度上稍有延迟。


然而,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中国方面。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对中国国防工业的意义绝对不如中国的资金对俄罗斯军事工业的意义。这是一个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关系。如果从总体上看,对中国出口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确实是双赢的。只是部分俄罗斯人没有把握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俄罗斯在技术层面存在顾虑。因此,俄罗斯方面也一直通过一些手段来尽量将对中国出售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负面影响降低。一般来说,俄罗斯都是在中国有同类的技术积淀时才出口相对应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因此,中国很多武器有俄罗斯的痕迹,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进行自主研发。不少情况是中国研发到一定程度之后,通过来自俄罗斯的技术来加快装备研发的速度。显然,俄罗斯的举动是希望最大程度保持本国军事工业的领先时间,并从中国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类似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国家,首先都是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因此,这些年来,双方的军贸往来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问题大概在于,现在中俄的军贸已经走到一个临界点。中国国防工业的奋起直追已经开始对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形成最直接的压力了。俄罗斯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小。甚至于,中国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贸易有兴趣的点也只有那么有限的一些,而且全部集中在俄罗斯最尖端的领域。这一点,从四代机的研制上最能看出来。包括俄罗斯航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都承认曾经向中国方面提出过共同研制第五代战机,最后没有回音。从最近中国方面关于四代机研发的一些信息来看,中国也确实日益具备在国防工业的前沿领域赶上甚至超越俄罗斯的信心和能力。部分俄罗斯媒体和所谓专家不愿意面对中国军工的可能赶超,因此就极力鼓吹不要对华输出先进技术。
对于这种封闭自守的理念,本身能否起到预想的作用还很难说。毕竟,中国获得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是要付出足够的资金为代价的。资金注入到俄罗斯的军事工业里,又会对俄罗斯军事工业的技术研发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如果按照部分俄罗斯人的心态来进行军贸决策,那么无疑是对中俄双方的一种伤害。从更高的层面来考虑,中国和俄罗斯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是战略层面的敌人。甚至于双方还有共同的战略对手。俄罗斯军工在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只是中国。只有加大军事技术研发的力度,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挽救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否则,即便是延缓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俄罗斯的市场仍然要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甚至是意大利和以色列给侵蚀掉。能获得多少资金,将决定俄罗斯军事工业未来复兴的起点有多高。

    与其说这部分鼓吹不向中国出售先进武器的人是在为俄罗斯的利益考虑,倒不如说他们是因为内心的脆弱而罔顾俄罗斯整体国家利益的大局。这种声音之所以最近甚嚣尘上,大概也与中国曝光四代机有着一定的联系。巨大的压力和失落,或者也只能用这种无力的手段来宣泄。只不过,这种声音,会让俄罗斯在中国民众里的亲和力下降。从长远来看,这种伤害有可能通过中俄关系反馈到俄罗斯的身上。害人害己,即可怜也可恨,让人不知道是否值得同情。


军队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国防工业则是国家的脊髓。虽说仅仅是部分宵小的叫嚣,但其心态无异是在恶心中国。仿佛没有了俄罗斯,中国的军工就要失去未来一般。面对无端叫嚣背后的丑陋心态,中国军工更应该奋发图强,加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然,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些非主流的叫嚣而对引进技术设置人为障碍。争一时之长短也就同样落入类似那部分叫嚣者的狭隘心态。资金原本就是军事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中国人的钱也不是抢来的。只要确实有必要,该引进的还可以引进。时间不等人,引进的技术只要吸收消化并融入整个中国国防工业体系就是中国的!终有一天,要用成果让那些人彻底地闭嘴,挣回中国人的尊严!(封立鹤/四代重歼
发表于 2010-1-18 20: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b就别买
人家叫嚣你也的忍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01:19 , Processed in 0.00732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