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收起左侧

美称霸互联网将引发"网络军备竞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 03: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时代》杂志曾就网络战争做过专题。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顶级域名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伊拉克被美国在虚拟世界里“抹去”。
    2009年4月,摩尔多瓦发生未遂“颜色革命”,因有“推特”网(Twitter)的参与鼓动,被称为“Twitter”革命。
    2009年5月,根据美国政府的授意,微软公司切断了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和朝鲜五国的MSN即时通讯服务端口。
    2009年6月,伊朗总统大选后局势一度动荡不稳。美国政府下令“推特”网站推迟网络维护时间,帮助伊朗反对派传送信息,为伊朗局势煽风点火。
    2009年6月23 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下令组建一个负责网络战的网络司令部。
    2010年1月12日,谷歌公司威胁退出中国市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随即发表声明,宣称要“维护网络信息自由流动”。
    2010年1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将三家中东电视台列入黑名单,表示将“抵制所有助长反美情绪的中东地区电视台”。
    1月12日,百度网络遭遇“史无前例”的黑客袭击,大量百度用户长时间无法登录;同一天,谷歌公司威胁退出中国市场。随即,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为谷歌撑腰,宣称要“维护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然而,希拉里以及美国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所谓“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而是“符合美国需要的自由流动。”
    美国政府经常宣称遭遇黑客袭击,面临网络战的威胁,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却是,在网络战场中,美国显然是绝对的霸主。它不仅掌控着网络世界的管理权,也是黑客的大本营;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实战的国家。
    如果说美国是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那么,在网络世界它就是“超超级大国”。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正在将触角伸向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只不过,它经常打着“维护网络信息自由”等等好听的旗号。
    主宰者:“在互联网王国,美国是绝对霸主”
    全球10多亿网民很少有人知道,从他们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从电脑的英特尔芯片到微软操作系统,从思科的路由器到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域名管理系统,互联网产业链上每个关键环节,基本上都由美国公司主宰。
    在中国信息安全专家李飞看来,“在互联网王国里,美国是绝对的霸主”。
    控制根服务器 掌握网络世界生杀大权
    网络系统的核心是它的根服务器,尽管现在网络很发达,但实际上支撑这个互联网运转的根服务器的数量仍相当有限。
    现在全世界一共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一个是主根服务器,12台副根服务器。主根服务器设在美国,12台副根服务器当中9个设在美国,一台在英国,一台在瑞典,一台在日本。
    这些根服务器的管理者都是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该机构负责全球互联网各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的管理。
    虽然ICANN自称是非赢利性的私营公司,却是由美国商务部授权的,这就意味着美国商务部有权随时否决ICANN的管理权。从技术上讲,一旦某个国家的后缀从根服务器中被封住或删除,这个国家便在互联网世界中消失。因此,可以说,美国手里握着互联网的生杀大权。
    伊拉克战争期间,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iq”(伊拉克顶级域名,相当于中文网址后缀的.cn)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所有网址以“.iq”为后缀的网站全部从互联网蒸发,伊拉克这个活生生的国家竟然被美国在虚拟世界里“消灭”了。
    2004年4月,由于在顶级域名管理权问题上发生分歧。“.ly”(利比亚顶级域名)瘫痪,利比亚在互联网上消失了三天。
  “‘脸谱’、‘推特’都是外交工具”
    谷歌这样的网络业巨头,本身在行业内就具有垄断性,与美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硅谷一位从业多年的人员曾在《华盛顿邮报》上公开称,硅谷的真正老板就是“白宫、五角大楼和国会山里面的人”,每次美国政治选举,这些企业都是大撒金钱,在谋求政府帮助的同时,“也成为美国政府一个特殊的部门”。
    美国一家网络公司的总裁杰生·利伯曼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和YouTube都是外交工具”。
    由于掌握核心技术,在信息技术研发和信息产品制造过程中,美国有关企业就根据政府意图事先做好了日后对全球进行信息控制和制裁的准备。
    早在2002年,英国媒体披露了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间谍计划。报道称,中情局寻求进入全世界各大公司、银行以及政府机构电脑系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掩人耳目,中情局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以民间身份为幌子与硅谷高科技公司合作开发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任何内容的间谍软件。间谍软件和其他软件捆绑在一起,当用户安装实用软件时,也会无意中自动安装间谍软件。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社交网站这种21世纪的“新宠”在格鲁吉亚、埃及、冰岛的抗议示威活动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9年4月,摩尔多瓦发生的一场未遂“颜色革命”因有“推特”网(Twitter)的参与鼓动,而被称为“Twitter”革命。
    2009年6月,伊朗总统大选后局势一度动荡不稳。伊朗反对派利用“推特”等社交网站传送不实信息、发泄不满、串联示威,而美国政府也认为找到了对付伊朗的有效工具。当年6月15日,当“推特”打算按计划进行系统维护时,白宫竟下令要其推迟维护时间:“伊朗正处于决定时刻,‘推特’显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你们可以让它继续工作吗?”看到网站成为美国政府的“政治工具”,“推特”老板兴奋不已。
    1月21日,希拉里发表演讲称,要让互联网信息自由地流动。就在希拉里大讲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之际,美国驻各国大使馆纷纷举行“座谈会”讨论。
  一边鼓吹信息自由 一边封杀中东电视台
    但在黎巴嫩,美国使馆官员遭到了与会记者的炮轰。因为,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一个法案,将黎巴嫩“阿·马纳尔”电视台、巴勒斯坦“阿·阿克萨”电视台、叙利亚“阿·扎瓦拉”电视台列入恐怖主义支持名单,表示将“抵制所有助长反美情绪的中东地区电视台”。
    “阿·马纳尔”电视台说,美国向阿拉伯世界的舆论攻势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民主和言论自由这两个口号。现在看来,这不过是美国又一个用来骗人的幌子而已。
    很显然,美国所谓的“网络信息自由流动”,实质上就是让互联网信息按照美国的需要“自由流动”。
    此外,凭借在信息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和英语“网络第一语言”身份,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宗主国”。据统计,在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流量中,超过2/3来自美国,位居第二名的日本只有7%,排在第三的德国有5%。而中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流量中仅占0.1%,输出流量更只占0.05%。
    在日本亚马逊网络书店排行榜上,畅销书《日语灭亡之时》的排名近年来一直靠前。日本《读卖新闻》评论称,在这个美国人用英语构造的网络世界中,上了互联网信息便蜂拥而入,这也使许多人对互联网时代的日语是否会灭亡非常担忧。
    好战者:对网络战兴趣如“宗教狂热”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问题专家余万里认为,美国决策者目前意识到,互联网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事件上可以成为达到美国政治目的、塑造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有效工具。
    而在美国国防大学军事史专家丹尼尔·库尔看来,美国对网络战的兴趣已经达到了“宗教狂热”的程度。
  关闭古巴等5国的微软聊天软件
    2009年5月30日,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和朝鲜5国用户在登陆MSN时出现了这样的提示:“810003c1:我们无法为你提供NET Messenger服务”。原来,微软公司遵从美国官方的意志把这5个国家的微软聊天软件关闭了。美国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担心这5个所谓的“敌对国家”会以某种方式危害到美国的国家利益。
    其实,当别的国家还在传统战法上为飞机大炮而发愁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开始利用网络为国家利益开天辟地。
    曾任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托马斯·雷德2004年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曾诱使苏联盗取一个改写过的软件。正是这个软件在1982年引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3000吨当量核武器爆炸。
    2009年5月29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怀特曼在接受采访时说:“对美军来说,网络空间就是一个作战领域。”对美国来说,组建“网络部队”乃是情理当中的事情。
    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发布第16号“国家安全总统令”命令组建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
    2004年夏天,布什签署秘密文件,同意国防部对敌方电脑发动“黑客式毁灭性”袭击。
    2008年初,布什又就赋予国防部更大的网络战反制权表态,允许美军主动发起网络攻击,破坏对方指挥控制,甚至控制对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
    2008年9月18日,美国空军成立网络司令部,称其任务是保卫自己的网络安全和进攻他国网络。
  组建全球第一个网络司令部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期间也一再强调互联网对美国的重要性,被称为“网络总统”。
    就职不久,他要求有关部门对美国网络安全做出评估,并要为更大方位地实行信息霸权做准备,继续完成控制新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的工作。
    为占据网络战中的优势地位,2009年6月23 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正式下令组建一个负责网络战的网络司令部,并推荐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陆军中将基斯·亚历山大出任该司令部首任司令。
    2009年10月,美军网络司令部正式挂牌,下属军种司令部也相继组建,这—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个三军统一的网络司令部一时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人才问题是美军网络司令部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为此,他们盯上了昔日被政府追捕的黑客们。
    美军网战部队人数近9万人
    美军招募网络战士的基本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刊登广告招募“网络真人”。因为经济衰退,众多一度只去硅谷求职的青年才俊,开始加盟“政府网络黑客”这一队伍。
    二是每年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全球黑客大赛和不同级别的黑客竞赛中选拔人才。每年8月,黑客大赛都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陷市面上最强的杀毒软件,谁就能赢得高额奖金和“超级黑客”的称号,同时还可能在美军军方谋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
    三是对于其他国家举办的黑客大赛,美国军方也积极参与。比如2009年4月12日,韩国搭台请来全球顶级黑客同台竞技,美军就有人在现场等着挖人。
    虽然美军从未公布过网络部队人数,但根据对美军黑客项目跟踪了13年的防务专家乔尔·哈丁的评估,目前美军共有3000~5000名信息战专家,5万~7万名士兵涉足网络战。如果加上原有的电子战人员,美军的网战部队人数应该在 8.87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美军网战部队人数已经相当于7个美军精锐101空降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06:45 , Processed in 0.0077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