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2
收起左侧

话说中国人的城市生活心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8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中国人的城市生活心结
2010-05-01 19:37    来源:欧华报         记得不久前,一位熟人的父母从国内来西国探亲,住在儿子媳妇于马德里城区的旧公寓里,两代人将就着挤居于两室一厅;没几个月小孙女出世了,三代人还是挤住在一起,那小小的空间显得更逼仄了。老人家对挤还算有足够的耐心,但对于周遭的环境则不太满意,叨叨地说:整个一个乡下。

  公寓所在的小区若按欧洲一般社区的概念来看,属于较差的区域,当初小两口是在夜间依报纸广告按图索骥找到这个公寓区,没顾得上察看环境,又图房租没贵得离谱,马上就签了租约。后来才发觉这是个南美黑人、摩楼哥人移民为主杂居的社区,街旁停的大都是旧车、破车,但小两口只一个人工作挣钱,立足不稳,也顾不上讲究了。老人虽不赚弃儿子媳妇的困境,但对这个脏乱差俱全的小区实在引不起好感,加上平时出门不方便,看来看去就是些低矮的平房和周围的穷邻居,怎么也瞧不出所谓世界现代化楷模的先进模样,没多久抱着小孙女回国了,临行前给小辈留下了一句话:咱算是知道你们在西班牙过的什么日子了,整个一个乡下人!

  虽说这对熟人父母的所见所闻难免偏颇,但新移民和留学生初来乍到时的困顿则大同小异。另一方面若照中国传统的城乡观念,不要说马德里附近这些小城市比不上现在中国沿海地区随便哪个县城气派,号称“旅游之都”的马德里市中心与中国一般的中等城市相比也寒酸得要命。几年前马德里一位记者初访中国的上海,被那儿一年盖上千栋高楼的建设速度与规模“震”得只有叹息的份。

  不过,欧美人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了社区化建设的模式和崇尚郊区、乡村生活的风气,富人、中产阶级纷纷向郊外迁移,山上海边的房子价值远远高于旧城人口密集地区,他们对当个“乡下人”可说是求之不得趋之若鹜。

  是的,对住在中国广大农村里的百姓来说,城里的生活似乎更加丰富多彩,那宽敞的马路、林立的高楼、便捷的交通、琳琅的商品,还有新潮的娱乐方式,满目的俊男美女,几乎都成了乡下人期望鲤鱼跳龙门的自由世界。

  这不,每年总有大批乡下人前仆后继的涌入中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就想我们当初奔向这座陌生的城市一样,义无反顾,毫不犹豫,费尽全力想融入到城市里,历尽千难万险,当反复确认身份证上的名字是自己后,甚至要动手掐一下自己,才能确定不是在做梦,之后,才是不能自己的狂欢。

  接下来,步入寻常而普通的生活轨迹,买房、娶妻、生子,或者是娶妻、买房、生子等等顺序自由颠倒,但种种迹象表明做城里人很辛苦,他们很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有些悲哀。悲哀的城里人,花费自己、家人、几代人的全部积蓄在城里越盖越高的住宅楼里,买下属于自己的窝,然后终老一生,整天象蜗牛一般蜷缩在自己的这个壳里,不问世事。自己不再关心,也不会想起那些曾经住在自己上下左右天南地北的邻居。

  有的人害怕自己的窝不够象牢笼,里三层,外三层焊上加密、加粗的钢筋,如此戒备森严,想必苍蝇、蚊子也难进,在这样的一套居室里,仿佛自己给自己宣判了一个无期徒刑。

  城里人在农贸市场里看到色彩斑斓、琳琅满目的各式蔬菜瓜果,硬是提不起食欲。为了城里人,圈里的猪仔从早到晚加班加点狠吃赖撑,为了让瘦肉更多,加点瘦肉精,三个月,自己的小身板就走完了以往要1年的历程,上案板之前,注点水,放在红伞下,肉是新鲜、饱满,那叫一个好。为了城里人吃上乌骨鸡,有人挖空心思,发明了用砒霜喂鸡,从头到脚一个黑呀,鸡他妈都看不出来。为了让城里人吃上肥壮的鳝鱼,有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研制成功用避孕药喂鳝鱼,长出来又肥又壮。韭菜长成木本,折耳根(鱼腥草)粗过手指头……一切长的都是空前的肥壮,怎么看怎么别扭。 城里人,一到节假日,向放风一样洒在乡村田间,农民适时瞅准时机,弄点自家种的瓜豆,整只正宗土鸡,割一挂正常生长的无公害腊肉,再刨一窝土豆,好家伙,这一上来,就是神仙下凡也别想把他们从饭桌前拉开。

  农民在数钱之余也许会纳闷:这城里人真搞不懂,我们是削尖了脑袋要往城里挤,城里人是一有空就往乡下窜。那里有成片刚成熟的桃园、杨梅园、樱桃园……哪里就有城里人的车队。敏锐的商家,看准了城里人的热乎劲,在山间开垦几片荒山,向城里人出租菜地,体会山野农夫的感觉。

  城里人,憋足劲买了汽车,成为汽车一族,不想街上的车是越来越多,任何时候,都是黑压压的一片,本来是体会驾驶、享受舒适的,眼看着旁边的自行车风一样的穿过,自己只能向蜗牛一样慢慢腾挪,还要提防机会主义者乘机插队,是既靠技术又靠耐心,这个时候,开奔驰的和开奥拓的没有区别,看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焦躁不安。都是堵车闹的,以前骑自行车上班时,还可以吃完早点,再坦坦上路,时间由自己把握,现在开车了,比以前走的更早了,反而连早点都吃不上,即便这样,路上的时间,自己无法掌控,不要碰不要擦已是谢天谢地了。

  给爱车找住处也是够闹心的,买个固定住所吧,太贵,租个场地吧,太累,整天想着自己的车位被那个缺德的给占了。遇到闹油荒,拍个几天几夜,终于轮到自己了,油站说不好意思,没油了,肺都气炸了……悲哀的城里人,城市越来越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多,却彼此间越来越陌生,娱乐越来越多,内心却越来越空虚,东西越来越多,吃的却越来越少,睡眠越来越少,赘肉时越来越多,房间越来越大,寂寞是越来越强……总之中国特有的城市与乡村的相互歧视到处可见。城里人和乡下人如此这般的悲哀,是无法一一赘述的。

  当然,笔者所说的“乡下人”概念与那对国内来的老人口中的“乡下人”的概念其实大相径庭。

  换一个角度来说,大概除了巴黎、伦敦等大都市和阿姆斯特丹那样的都市还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城市概念,尤其到夜里霓虹灯闪烁出一派声色犬马之相,似乎够刺激的标准;至于如欧洲所有大都会区的卫星城市,那儿的夜生活简直乏善可陈,夜幕下的清冷寂寞如何可与上海、北京及中国许多沿海城市的辉煌相比?这样来说,那对华人移民的父母说欧洲这边是“乡下”、儿女跑到欧洲来成为“乡下人”也不无道理。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沿海城镇繁荣的奇迹,诱惑愈来愈多的乡下人挤进城里,城里人、乡下人之间的观念逐渐缩小,但城乡之间的差别依然悬殊。人员流动、户籍制度虽然渐渐放宽,但人们向往做个城里人的欲望更加无边。

  就连在此发了财的浙江籍华侨也迫不及待地去上海买房子,无非想要沾上一个大都市生活的身份光环。如今中国大陆沿海每个中等以上城市人满为患现象的症结,大概就来自大批人源源不断想要做一个城里人的渴望。

  目前的中国正加速推进城市化,中国社会正在由农村为主体向以城市为主体过渡。大量的农村人涌入城市淘金,少数城市人生活在乡下人的世界里也是事实。其实,城里人到乡下去见什么都新鲜,乡村人对城里人的生活也有不少“想不通”。

  就拿高房价来说,就是无数中国年轻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这段时间,国内房价疯涨令人心神不宁,北京、上海,杭州这类大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甚至连美国《时代》周刊日前也发表文章称,现在房地产的这种繁荣,对中国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也许,这里的好消息暂时属于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而坏消息则留给了普通的购房者。现在高房价已经带给人们深深的挫败感,其中就包括白领阶层,他们开始逃离大都市,移居到二三线城市,说到底,都是城市生活成本居高的无奈选择。

  记得,当年法国的卢梭在给狄德罗的信中说:人们是在乡下才能学会怎样爱人类,为人类服务的,在城市里,人们只能学会鄙视人类而已……。要我说,套用作家钱钟书的著名小说来说,城市生活更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要冲进去,里面的人想要冲出来。

  人再怎么要强,不愿服输,也只有一辈子。假如人们看问题的角度稍稍这么一变,那么价值观也立会随之改变。不是吗?往往以前认为很重要的东西现在变得无足轻重了,相反,以前觉得不重要的东西现在忽然觉得宝贵起来了。

  也许,目前十几亿中国人在城乡之间或国内外进进出出停停留留的过程,就是国人一生最现实最精彩的心路历程。

(欧华网编辑:小胖)
发表于 2010-5-8 22: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都知道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作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2 12:21 , Processed in 0.0079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