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收起左侧

如何帮助“离二代”摆脱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18: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帮助“离二代”摆脱困境
2010-05-12 17:33    来源:欧华报       记者:沐泓 近年来,有不少在中国离了婚的人来到西班牙发展并在当地重组家庭,这部分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接到了西班牙。

  近年来,有不少在中国离了婚的人来到西班牙发展并在当地重组家庭,这部分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接到了西班牙。虽然是重组家庭,但在初来乍到的孩子们眼里,亲生父母依旧是离了婚的人,完整家庭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残缺不全,即便有了新的家庭,但他们仍旧将自己设定为“离二代”。很多人认为,把孩子办出国是幸福,但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那幸福无异于纸上谈兵。

  切忌拿“离二代”当工人

  青岛人崔姐十年前在国内老家百货商场做售货员,因老公“吃喝嫖赌”而离婚。思前想后,她撇下幼子独自一人来到西班牙讨生活,在经历了程式化的“打工赚钱、办居留、搭铺、结婚开店”后,崔姐将已经分别了十年的,现年十七岁的儿子小赵接到了西班牙。

  一般而言,孩子从十六开始,家庭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基本定型,崔姐十七岁的儿子小赵正值花样年华,思想单纯,以为“新家”会比“老家”更温暖,但出国后的新生活却令他不知所措。

  崔姐和现在的老公以前在同一家餐馆工作,06年结婚后开了一家小餐馆。男方依靠亲戚朋友筹集了资金,女方负责日常的管理运营。07年的时候,他们又生了一个男孩。小赵出国后,自然就有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兄弟。

  来到西班牙,小赵本以为会在家长的关心下,上大学,然后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但结果是,他被继父告知,必须在店里帮忙。

  “这和妈妈在电话说的不一样啊!”小赵有些委屈,“妈妈告诉我,说让‘叔叔’给我办到西班牙,然后上学,不会在中国无所事事了,我开始很高兴,我爸爸也说,男人应当出去见见世面,还让我不要学他,要顶天立地地做人!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

  据小赵讲,来到西班牙的第一个星期,他就走进了厨房。刚开始,母亲和“叔叔”以生意太忙为由,坚持要他帮忙,说等年底帮他联系上学的事。但过了好几个月也没有下文,心生疑惑的他和母亲说了自己想上学的意愿后,得到的答复却是:“工作赚钱要紧,你叔给你开工资,你怕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上学。”

  小赵还有一个难言之隐:他在餐馆打工的时候,其他工人不冷不热的态度,让他仅有的一点“皇亲国戚”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妈妈为了这个家也不好说什么,有了小弟弟之后,对我的感情却是淡了,这个是现实,没有办法,我只能不断地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小赵无奈地说。

  在经历了现实的洗礼之后,这样的“离二代”倒让人觉得越发成熟了。

  经济话语权要平等

  在旅西侨界,因“经济利益”重组家庭的数目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南方男+北方女”的组合尤为突出。在“南北组合”中,因为地域、宗亲和人脉的关系,北方人的融资能力较差,在直接导致重组家庭的经济话语权落在了南方男手中,再加上目前大多数因经济利益的结合,婚后双方往往都会在感情和经济上有所保留。这也决定了北方女的二代在家庭的情感和利益分配时处于从属地位。

  “没有婚前财产公证、也没有实行AA制,我怎么好意思给我儿子争呢?”来自天津的赵姐现在非常苦恼。

  在马德里经营两家小食品店的赵姐和自己的福建老公认识多年,说没有感情是假的,但更多的则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求。夫妻俩在国内都有各自的原配和孩子,现在结合之后,将一南一北的两个孩子放到一起,每天有处理不完的麻烦和矛盾。

  “孩子都这么大了,好歹得给交个全保吧?可我儿子就只有半保,他却给他儿子上个全保,理由是我儿子年纪小,不着急!”赵姐也很无奈,但没有经济控制权的她也只能如此。虽然不能为自己的儿子去争,但当妈的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福建老公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的思想是:长大了去国外赚大钱;天津老婆的孩子则截然相反,他认为出国是要学习并且享受生活的,价值观的不相同以及福建“继父”有意或无意的偏袒,让赵姐的儿子经常生闷气。

  赵姐说:“儿子总想上个好学校,可我又拿不出太多钱来,只能先让他边在店里帮忙边上学,顺其自然吧,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又一次,赵姐的儿子放学回店里,饿了拿点吃的,却被继父的儿子说了一顿,理由是“太奢侈”;双方吵了几句后,继父的儿子脱口而出:“你妈妈都得听我爸爸的,你算什么?!”

  最后,家长出面了解了此事,但双方心里从此又结下了一个疙瘩。好在,这位福建继父心地还算善良,最后决定送赵姐的儿子去上学,不用在店里帮工了。

  记者解析:

  再婚后,“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再婚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冲突,也是影响再婚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在婚姻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这种特殊关系的处理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因此,各自有子女的再婚双方,在组成新的家庭之前,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甚至在未走到一起之前,就应开始协调各种伦理及经济关系,为今后在一起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某些华人在家庭重组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没有注意和对方的孩子培养感情,无法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因此,当新家庭各自成员突然面对这样的问题,自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心理上有排斥很正常,这需要有一个从排斥到相容的过程,孩子们年纪还小,没有足够的能力担负并解决上述所遇到的困境,这需要再婚夫妻本着关爱心境去分享孩子的快乐,消解孩子的消极情绪,在经济上更要给予呵护、照顾,走到了一起就是一家人,本着这样的再婚态度才不会让重组家庭再次分裂,才会给自己和再婚配偶的感情上进行升华,才会令重组家庭的天伦之情得以重续,更会让那些对家庭失望的“离二代”们重新体验到温暖。

(欧华网编辑:紫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2 12:23 , Processed in 0.0066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