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2
收起左侧

专家称近期地陷多为人祸 天坑定义不正确(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6月07日 14:44:29  来源: 羊城晚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周五,陷入南昌街头塌陷路面上的小轿车被吊离现场 新华社 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危地马拉地陷惊动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周五,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出现大坑


危地马拉、宜宾、衢州、南昌……地陷频频出现,专家指出———


  近期地陷与地震关系不大
  与“天坑”定义有别,多是人为造成
  近日,国内各地屡现“天坑”。而地球的那一端似乎也不平静,南美危地马拉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而出现此坑不久后,这里就发生了火山喷发。“天坑”的出现,是否就是某种灾难的预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张珂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揭毅教授,他们认为,此次频现的“天坑”其实是地陷,与地震关联不大,“人祸”要大于“天灾”。
  地陷多是“人祸”
  近来“地陷”频发,特别是宜宾地区7天来连续出现26个大坑,原因何在?
  张珂认为,如果塌陷比较集中,往往是受人为因素干扰所致。比如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溶洞形成负压,加速了塌陷的过程。“四川宜宾长宁的塌陷,就很可能与附近煤矿抽取地下水有关,这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浙江衢州高速公路上的塌陷,可能是高速公路下原有溶洞坍塌所致。”张珂分析。
  此外,在河谷地带,如果地下水流动加速,或过量抽取地下水,会使土壤在水位变动和重力作用下,发生塌陷。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等地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据报道,崇州怀远镇还进行过地震勘探测量,为了产生人工震源,实施了爆破等操作。这一爆破,致使砂砾石层松动,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了塌陷。因此,也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而南昌赣江马路塌陷,可能是因为公路修建在河漫滩等松散层上的原因。除此之外,最近我国塌陷比较集中,还可能与降雨较多有关。
  对发生在危地马拉的地陷,张珂分析认为,该地区曾经多次发生过塌方。今年的塌方,可能与热带风暴袭击和暴雨有关。
很难视作地震前兆
  对“地陷”后会发生地震的传言,张珂并不认同,他说:“如果塌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应当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当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特别是地震后如遇暴雨,会造成大量塌陷。但据我所掌握的资料,塌陷作为地震前兆,似乎极为少见。”
  揭毅介绍,在建造房屋时可以提前排水让地面下沉,然后在下沉的地面上构筑房屋,从而避免“地陷”。广州市的居民应该无需担忧这个问题,因为广州地区的地下是花岗岩,去掉风化层再做地基就会十分稳固了。
  专家解读:地陷与天坑有别
  根据地质学家朱学稳论文《喀斯特天坑略论》定义,天坑是发育在碳酸盐岩层中,从地下通向地面,四周岩壁峭立,深度与平面宽度(口部或底部)从百米至数百米以上,底部与其发育期的地下河连接的陷坑状负地形。
  在揭毅看来,最近各地频频出现的其实应该称为“地陷”。他说:“严格地说,地陷与天坑二者不是一个概念。地陷是地面塌陷,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的专属名称。”(记者刘玮宁)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0: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西贺州市平桂黄田镇长龙村出现“天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川宜宾“天坑”洞中有洞。

“难道2012真的要来了吗?”大自然恍若使用了圆规,鬼斧神工之作让人联想到电影《2012》的场景。

  无巧不成书———4月份四川宜宾相继出现27个“天坑”,5月31日危地马拉惊现“明星天坑”后,6月我国浙江、广西等地相继频现大小不一“天坑”。一时间,猜测出现“天坑”的原因,成了网友们最热衷的事。

  面对恐慌和汹涌的网络民意,地质专家指出,“天坑”频现,与地震等并无直接关联。南方日报记者也专访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夏青,他指出除了地质自身因素外,“天坑”频现更多是由于人类高强度活动所致。

  夏青说,预防“天坑”最主要的工作,是减少人为性扰动。“很多时候我们一味追求工程进度,工程风险评估却不够重视。”

各地频现“天坑”引发恐慌

  刚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假新闻———5月31日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的深达60米、直径30米的“坑”。消息被证实后,人们感叹“真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危地马拉坑”,鬼斧神工,甫一出现便成了“明星天坑”,引起举世关注。

  而随后我国各地频现“天坑”,让人们陷入不安。南方日报记者综合了解到,从4月8日到目前为止,我国广西、湖北、四川、湖南、甘肃、重庆等地相继频现大小不一的“天坑”。

  4月27日,四川宜宾相继出现27个“天坑”;6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出现深25米左右、波及0.4平方公里的4个大坑;6月4日凌晨零点25分,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江山段路面形成一个直径8.3米深6米的大洞;同日,南昌市昌南大道与迎宾北大道交叉口附近路面也出现塌陷,一辆过路小轿车被卡在洞口处。

  此外,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近日也出现两个“天坑”。其中,最深的坑有十多米。

  出现“天坑”的崇州市怀远镇达通村6组,村民老王告诉前去采访的媒体,在他们发现“天坑”之前,还看到田里一根有电线杆高的水柱冲天而起,跑过去才发现有水柱的田里出现了一个大坑。“田里的水不停地往洞里流,一直没有停过。”

  下一个“天坑”会在哪里?

  “真是不明白这是怎么了?”即便是亲眼看到“天坑”怪象的当地村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天坑”频现开始引起社会的惊慌,在没有得到地质专家科学分析前,人们纷纷揣测,这些难道与地震有关?

  记者在新浪微博上注意到,有5000多条关于“天坑”的话题。很多网友转发微博,与围脖们分享着关于“天坑”的每一个动态信息。

  看到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处以及危地马拉城的“天坑”后,一位网友感慨“天坑的坑口像圆规化的一样,“即便是人特意去挖,也不一定能挖出这样”。

  南方日报记者回览近期的大量网页发现,最初网友们探究“天坑”出现的原因,以及会不会因此带来灾难,之后便转向探讨哪里还会出现新的“天坑”。

  网友们发问:下一个“天坑”,会不会就出现在自己的居所边上?

“天坑”频现人为因素占主导

  大众对于“天坑”出现与地震有关的怀疑,专家表示可以排除这种疑虑。

  较多地质专家认为,浙江黄衢南高速公路的塌陷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路段岩溶较为发育,地下水系复杂,水量丰富,地下水的作用促使路基底部土洞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路基突发性塌陷。

  而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两地的“天坑”,也属于正常地质现象,并非地震前兆。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工程师李云贵表示,宜宾长宁县属喀斯特地貌,地下溶岩多,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天坑”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天坑”的形成还与降雨有关。李云贵指出,泥土被雨水浸泡后,其内聚力降低,容易发生坍塌。

  南方日报记者也获悉,浙江等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鬼斧神工,这同自来水管是圆形的道理一样。在溶洞型地质环境中,因为圆形阻力最小,水滴侵蚀过程中,必然采取最小阻力的路径。

  昨日,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夏青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我国各地频现“天坑”,更多还是因为其附近曾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大抽地下水等人为活动所致。

  “不加限制的高强度人为活动,地面超出负荷能力之后,便会出现这种怪现象。”

  下一个天坑能否杜绝?

  夏青说,避免“天坑”的频频产生,建设部门规范施工行为是关键。

  他认为,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进行工程风险评估,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定要研究具体地址的环境特点,考虑到扰动环境后可能造成的破坏。”

  而在评估后,施工中要做一些恢复措施。比如容易受震动的地方要提前做好减震工作,而工程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要做到及时补充地下水等。

  另外,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的“天坑”,更应该在“天坑”周围不小于3米的范围内拉上警戒线,竖立警示标志。同时,应加强监测,严防附近类似地面塌陷的产生。

  环境监测部门也指出,为了不影响生活,需要尽快回填“天坑”。但在回填之前,需要阻挡灌溉水继续流入坑洞中,以免坑洞扩大。回填时,也要避免砂土等透水性较强的土体。(记者赵洪杰 实习生王巧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2 21:33 , Processed in 0.00893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