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虎虎 于 2010-6-25 14:34 编辑
梅子,你问我关羽与曹操是不是心心相惜,英雄惜英雄。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觉得关羽是因为这种心态而放走了曹操。要说关羽与曹操之有没有惺惺相惜,我们不得而知,但所谓的放走曹操可不是表面上看来:关羽念旧、不忍,如此的简单。且将“华容道”放一边,先分析一下曹刘之“煮酒论英雄”。
刘备被吕布兵败於徐州,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投靠了曹操。刘备寄人篱下的日子可不好过,要活命还得看人家脸色,可谓落魄至极。说刘备当时是一只丧家之犬也不为过,可曹操却非要说他是:唯一可与之匹敌的英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里固然有安慰、威胁、试探、笼络、自夸等等原因,但这些都是次要的顺带而已,我个人分析:曹操是要通过对刘备的口头夸奖,来暗示对刘备地位的默许,这才是其主要的目的。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欢迎阁下加入瓜分天下集团”。“曹操不是一直对天下虎视眈眈么?怎么会允许凭空多一个竞争对手呢?”也许你会觉得此举太不可理解,其实这才是曹操真正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之处。岂不闻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镇压黄巾起义、经十八路诸侯讨董、到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十余年,刘曹之间时敌时友、或和或战,两人的关系也就十分微妙,彼此对对方的习惯、能力、秉性等等情况也都了若指掌、相当的了解。就曹操而言,当时曹处中原、北有强敌袁绍环视、西有英勇马腾掣肘、东有雄主孙权威胁,可谓强敌林立,而其中又以袁绍最为难对付。要最终实现天下一统的宏愿首先就要剿灭袁绍,但又没有实力南北两线同时开战。思来想去,扶植刘备是最佳对策,即可帮他牵制孙、马势力,自己则又可集中兵力专心对付袁绍。与其天下纷争诸侯辈出,还不如把有限的地盘归于少数几个懂得游戏规则的,能力又不及自己的英雄手中要来得划算。一旦袁绍被击败,将来亦可徐徐图之。一旦自己被袁绍击败,则可为袁绍多树敌人而保有斡旋余地。于是他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己知彼的“敌人”~~~~“英雄”刘备。就算刘备一不小心真的成了气候,按能力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曹操对刘备是有绝对战争主动权的:想练兵了就跟他玩玩,想对付其它诸侯了,刘备还是同盟。只手翻天,有这样的敌人可不要太幸福了!当然,后来出了个诸葛亮则另当别论了。
纵观整部三国,我个人认为其实都在围绕一个主题——敌人:如何尊重你的敌人、如何消灭你的敌人、如何利用你的敌人、如何培养一个有利于己的敌人。尤其这最后一条是最难理解的,於矛盾中求统一,在困顿中谋出路。大智大慧啊!反观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情况是比比皆是,学会了这招,“狗熊”大概也会变英雄!打个比方吧:假设你与张三、李四在同一城市经商,又是同行,其中你占有70%的市场份额实力最强但没有能力一下子垄断整个市场,张三占有10%的市场份额实力最差、为人机智能力较强但明显不如你,李四占有20%的市场份额,为人懒散又不上进。这种局面,那么你觉得要吃掉他们两家好呢?还是这样继续维持下去好呢?
如果要吃掉他们,似乎也不难,但是在你没有足够能力彻底垄断整个市场之前,会不会又有其他人来见缝插针分一杯羹呢?或许这个后来者的能力、实力还在你之上呢!这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么!与其费尽千辛万苦吃掉熟悉的老对手,又来一批陌生的新对手,还不如维持现状。象这种情况,非但不要轻易与之为敌,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你还要适当的予以帮助。一来心胸宽阔之美名远播,二来使他们拥有少量的份额,起到市场饱和作用,以抵挡其它势力的介入。名利双收,皆大欢喜!
回过头来再说华容道。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周瑜要杀曹操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却不敢,不愿。因为曹操固然一役兵败,但其根本实力没有因此而动摇,与其杀了曹招来报复,还不如嫁祸刘备而保全自己。此计虽高明,但同是英雄豪杰的刘备岂会不知!所以,曹操只可放,不可杀。换句话讲:关羽不放也得放,只不过你知我知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我觉得大家如果都来讨论也不失其乐融融快事一件!梅子,我把回复发在这里,你没意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