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1
收起左侧

华尔街有帮“乌鸦嘴” 中国也成唱衰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 1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8月01日 08:49:29  来源: 北京日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纽约华尔街,华盛顿雕像的手臂指向晨光中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申宏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努里埃尔·鲁比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吉姆·罗杰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卫·卢森博格


  7月25日,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美国经济不会二次衰退,预计经济复苏会在一两年内逐渐增强。27日中国央行报告也指出,未来中国经济放缓趋稳的可能性较大,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然而在华尔街,却有这么一群人,仍在不断预言世界经济将崩溃,毫不隐讳地“唱衰一切”——
  进入7月以来,“末日博士”鲁比尼的悲观言论频繁出炉。他不但放话说“欧元区目前存在发生第二次金融危机的风险”,还预测“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麻烦之中”,成为“停滞的火车头”。在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有很多像鲁比尼这样的悲观主义者,他们被称为“空头帮”。
  ■十大著名“乌鸦嘴”
  华尔街空头和多头的交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自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无疑给“空头帮”带来了更为显赫的名声。其中风头最旺的,就是预言金融风暴的“末日博士”努里埃尔·鲁比尼。
  鲁比尼是美籍犹太人,1959年3月25日生于土耳其。是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世界知名的专家,现任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学院经济学教授,也是华尔街最好的咨询公司——鲁比尼投资资讯公司董事长。他因成功预测2008年次贷危机而被无数媒体称为最知名的“乌鸦嘴”。尽管目前风暴已经过去,但是鲁比尼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美国失业率高涨等问题逐渐暴露,他认为“希腊发生的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美国股市再度崩盘的风险与日俱增;工业化经济体将继续面临严重的发展制约,包括高失业率和过度负债等等。

  大卫·列维则是另一个著名空头投资人。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称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之时,他却认为,美国在一年之内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约为60%。他同时还预测2010-2011年的经济衰退将比2008-2009年的萎缩造成更加可怕的后果。
  华尔街著名投资人、股市必读文本《荣枯及崩溃报告》的发行人马克·费伯更是在这一问题上“不甘人后”。前不久他曾毫不隐讳地说自己“看衰一切”。而早在今年2月份,费伯就曾在CNBC的采访中放言,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最终将会因为债务问题而崩溃,主权债务危机将会使得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此外,华尔街的著名空头还有理查德·罗素、大卫·海夫蒂、亚瑟·拉弗、吉姆·罗杰斯、约翰·哈斯曼、大卫·卢森博格等人。《福布斯》杂志将他们合称华尔街的“十大著名乌鸦嘴”。
  ■中国也成唱衰目标
  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自然也吸引着“空头帮”投资人的注意。在这十大空头帮里,有不少人对中国经济提出了警告。“唱衰一切”的风格也延续到了中国股市、楼市。
  马克·费伯对此最为忧心忡忡。他已经撰写了多篇文章,并且在许多采访中警告说中国的经济将放缓,并可能在未来9至12个月的时间内崩溃,同时强调不断下跌的股票和商品价格预示着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而“末日博士”鲁比尼日前也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经济有可能陷入麻烦之中,而麻烦的根源则是美国经济的不振。鲁比尼说,美国人习惯于过度消费,而中国的生产则长期过剩。由于经济危机,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愿望都大为减少,因此中国的产能过剩无法消化,这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大问题。由此,中国的经济可能会成为“停滞的火车头”。

■不全是“空穴来风”
  华尔街“空头帮”和“多头帮”之间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在美国经济目前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的时候,人们自然更希望看到积极的一面。因此,对“空头帮”唱衰全球经济,人们尽管难以忽视,但喜欢他们的人肯定不太多。
  “空头帮”的言论仍然时常登上美国主流媒体的版面,毕竟在千变万化的市场,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有的意见也都有表露的空间。但媒体在报道“空头帮”的消息时,往往会加上几句尖酸刻薄的评论。前些天,“末日博士”鲁比尼又在著名商业网站“商业观察”上发表文章唱衰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而网站编辑在报道中加上的导语则是“‘末日博士’已经消停了好几天了,可是你们不会以为,他就此转性变得乐观了吧?”
  不过尽管“空头帮”的言论不太讨人喜欢,但仍旧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时候他们指出各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也的确是一针见血。例如在欧洲债务危机等问题上,“空头帮”早有分析和预测,应该说他们的“空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正看到了一些危机的隐患。因此不少分析人士仍是相当关注他们的意见。有网友评论说,对于他们唱衰各国经济的一家之言不用过于悲观,重要的是对他们指出的问题引起重视,及早打好“预防针”。
  ■他们并非“预言家”
  在当前全球经济仍不稳定的形势下,“空头帮”显然拥有一定的市场。然而,他们也经常有预言不准确的时候。例如鲁比尼最早在2004年预言,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以及油价和利率上升导致危机逼近。这未成现实。2005年,他再次预言衰退。结果还是风平浪静。他又把灾难预期改到了2006年。那年,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讲话,并称房市崩溃将至,他说:“美国可能面临百年一遇的房市崩溃……并最终走向深度衰退。”但一直到2008年,才出现了真正的危机,而美国房市也没有彻底崩盘。其实,作为“空头帮”,唱衰是他们的一贯论调。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好,“空头帮”的声音可能又会逐渐微弱。(韩曙)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11: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房地产不是华尔街式泡沫
2010年07月29日 13:47:52  来源: 环球时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北京,没有什么话题比房价更能让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一起乐此不疲地讨论了。每次我从意大利返回中国,都能听到各行各业的朋友谈论中国的房价问题。“中国房地产泡沫”与“中国经济大崩盘”仿佛是一些人眼中即将被引爆的炸弹。然而,我并不认同那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首先,“泡沫”与“崩盘”是华尔街的流行语,是金融资本投资过度的产物,但中国没有出现实质的金融资本过度投资“泡沫”,用华尔街的语言预见中国经济并不靠谱。21世纪初,美国出现了IT投资泡沫,大量毫无盈利表现的.com 网络公司被包装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圈钱”。最终,这个大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的金融资本开始追逐房地产行业,2007年美国金融资本对收入不稳定的人群货款过度,最终导致次级贷款的大泡沫破裂。这两个事件是典型的“投资泡沫”。那么,中国是否普遍存在与这两个“投资泡沫”本质一样的事情呢?大多数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

其次,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会带动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继续向前发展。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不是不可持续的,也不是没有发展空间的。在北京,不少人指着长安街边的楼盘跟我说,中国的房价高得离谱,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泡沫”。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中国不是“五环内”的中国,中国也不是“黄浦江边”的中国。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二线、三线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四线城镇需要发展。那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之后,必定带动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如果把眼光放长远,放宽广,而不是局限在一个芝麻大的地盘,那么很显然,没有人会否认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空间。泡沫完全是“无中生有”,崩盘也是“过度紧张”。
  再次,中国可以借鉴欧洲发展“社会保障房”的方式,缓和低收入劳动者对房价的不满。很多中国人跟我说,普通劳动者凭借工资现在越来越买不起房子。这个现象在欧洲其实也存在。意大利的社会保障房过去的平均售价是3000欧元每平方米,其中包括建筑成本1000欧元,另外2000欧元是土地的价格以及其他费用。如今,意大利的社会保障房是大概2000欧元每平方米,甚中1000欧元的建筑成本没有缩水和偷工减料。在这个情况下,更多人可以买得起房子。

最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加强局部细节问题的改善后,还会获得更多“以人为本”的实际好处。比如,中国的房子非常容易“老化”,我们的研究发现,主要原因不是建筑材料问题,而是不善于通过独立的物业管理公司来维护建筑。新建筑很快变旧、变坏、变老,原因通常在于对建筑公共面积管理的疏忽绝大部分中国民用建筑的公共走廊、公共电梯、公共楼梯、公共水电缺少专业的维护与照料,这就会很快让建筑衰老。此外,如何充分利用室内的科学设计,把室内热量储存下来用于取暖是中国北方城镇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如何在建筑设计上降低对传统电力的依赖,把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水平,这又是中国南方城市需要面对的现实。

    总之,我不认为中国的经济会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崩溃。如何让中国的农村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的差距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步缩小,而不是迅速拉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看看欧洲中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我想对中国未来15年的发展前景,我们至少不会像华尔街的一些人那样惶惶不可终日。
    (马西莫·罗依
作者是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意大利波捷特公司总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3 19:37 , Processed in 0.00835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