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15
收起左侧

奥巴马与中国记者争辩被美国网友调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4 13: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1月14日 11:47:28  来源: 扬子晚报

奥巴马表情尴尬。

芮成钢向奥巴马提问。


  12日,G20峰会在韩国首尔落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离开韩国前召开的记者会上,一度因坚持维护韩国媒体的提问权利,与以记者身份提问的中国中鞅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发生了短暂激辩。
  韩国记者不发问 中国记者逮到机会
  奥巴马在昨天下午的记者会上,大谈特谈美韩合作关系,他希望把一次提问机会留给韩国记者。当奥巴马看到亚洲面孔的芮成钢举手时,很快选中了他,没想到这却是一位中国记者。
  芮成钢自报家门后,奥巴马试图拒绝其提问。芮成钢则坚持自己“代表亚洲和韩国朋友”发问,最终争取到了本次G20峰会期间唯一一次由亚洲国家向美国总统提问的机会。
  芮成钢在随后的博文里披露,
  “我本来已经把手放下来了,结果等了一会儿全场竟然没一个韩国记者举手,我也鼓励身边的一些韩国朋友提问,但是没人举手,所以我才举手提问。”芮成钢说。
  美国网友:总统有点“丢脸”
  美国的一些媒体也转述了上述一幕,美国《国家评论》杂志网络版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不过与芮成钢挺身而出帮助奥巴马打圆场的表现相比,多数美国网友对于奥巴马的临场表现表示感到“尴尬”和“丢脸”、“没有总统风度”。
  对于奥巴马的表现,署名为“Jay”的网友说:“看过之后让人感觉太痛苦了,我既感到同情,又感到尴尬。”名为“PubliusNV”的网友则说:“我觉得拜登(美国副总统)应该好好给奥巴马上一课,教教奥巴马如何在没有演讲台词提示器的情况下向公众做演讲(编者注:奥巴马喜欢使用演讲台词提示器已经成为白宫的一个笑话)。”
  而在芮成钢的微博中,几乎全部都是网友对他和奥巴马的“舌战”的评论,短短三小时内有近4000网友留言。支持者认为,中国记者不该没有发言权,面对美国总统不能软弱。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拼抢新闻”的职业本能,并不奇怪。
  芮成钢是中鞅电视台经济频道《全球资讯榜》节目的主持人。曾对数百名国际商业堺、经济学术堺及政堺的领袖人物进行过专访。
  事实上,这已是芮成钢第二次提问美国总统奥巴马了。在2009年伦敦G20峰会上,芮成钢一直举手,引起了奥巴马的注意,最终芮成钢的执著让奥巴马把这个提问机会留给了他。而这也是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一次正式接受中国媒体的提问。仲伟东 邵靖

芮成钢激辩奥巴马(部分)
  奥巴马:我觉得我有义务回答一个来自韩国媒体的问题,因为你们是很棒的东道主。有人吗?这位先生——他的手举起来了,他是唯一一个举手的。
  芮成钢:我可能会让你失望,奥巴马总统,其实我是中国人,我想我可以代表亚洲,在世堺的这边,我们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之一。
  奥巴马:你的英文比我的中文要好,但是公平起见,该轮到韩国记者提问,所以,我想,你……
  芮成钢(转身面向韩国媒体席):如果韩国朋友可以让我代表他们来提问呢?好还是不好?
  奥巴马:那要看韩国记者是否有问题问。没有……没有人发言吗?这好像变得比我预期的复杂。
  芮成钢:请回答来自亚洲的一个问题,奥巴马总统。
  奥巴马:嗯,好,那就问吧。我想确保韩国记者有提问机会。
  芮成钢博文(节选)
  奥巴马发布会全球直播,本来完全没有美国以外的记者提问的机会,全是奥巴马点名白宫随行记者团成员提问。这是奥的惯例。最后,他临时决定增加一个问题,却又强调希望韩国媒体来问,结果等了一会儿全场竟然没有一个韩国记者举手,这对奥来说是极少见的,颇有些尴尬。
  这是我第5次见奥巴马。为了圆个场,同时也确实想抓住机会在会上发出新兴市场国家媒体的声音,坐在第一排的我把已放下的手又举了起来,并立刻提醒他我来自中国。他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家韩国媒体举手,于是我们开始对话。之后,终于有一位自称在韩国工作的美国白人记者简短提了问,算是没有完全辜负奥巴马对韩国的好意。
  现场气氛很好很轻松,大家也都很幽默。G20第一次在亚洲召开,第一次在8国集团发达国家以外召开,美国总统的发布会上如果一个来自亚洲媒体的声音都没有,确实会很遗憾。我也想和韩国同行们互动,但确实没有人说话。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真正的韩国记者举手。我们亚洲记者大都超敬业,但有时的确比欧美同行更腼腆。其实,提问对话美国总统不是什么大事儿,奥巴马几乎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性甚至是进攻性的问题,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0-11-14 14: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浪子 于 2010-11-14 13:38 编辑

不喜欢别人给他圆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4: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的某某狗屎大王对中国的使节说过这样一句话,“朝鲜,鈤本皆中国之子,然朝鲜孝子,鈤本贼子也~!”怎么地?老子说话不能代表儿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4: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中国人争取发言权有何错,美国已经影响到世堺的经济问题,不该问他吗?再说为什么他不敢回答中国人的提问,不要借用绅士的虚名,避开中国提出的问题!说什么要吧提问的机会留给韩国记者,谁不知道呀,韩国和美国是盟友,让韩国人提问,他能问出什么来!
芮成钢
!好样的中国男儿!好帅呀!中国人的气势压过奥巴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2: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巴马最近一段时间好像脑子有点抽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2: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媒体就是喜欢把这些鸡毛蒜皮小事当作新闻报道,

奥巴马主动的邀请记者回答,并不尴尬,事情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胡哥拥抱葡萄牙骑兵,国际社会上,再也平常不过没有多大的回应,只有国内马屁媒体大肆报道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媒体就是喜欢把这些鸡毛蒜皮小事当作新闻报道,

奥巴马主动的邀请记者回答,并不尴尬,事情没有任何特 ...
zebra甲 发表于 2010-11-14 21:23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linya


    这个记者会是只可以奥巴马亲点的美国记者才可以提问的 ,因为南韩是东道主 所以奥巴马才给棒子记者一个机会  谁知道棒子太不争气没一个提问了 所以哪个什么刚  才提问了 理由是我也是亚洲的一员  我估计现在棒子正后怕呢  这么大的场合不拥护主子  多大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zebra甲


    报道要被人骂  不报道又要说媒体不透明 ,当中国记者真是比大妓女还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23: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巴马 有点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2: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Cat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3: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BEIBEI北北


    是啊是啊~
    这位CCTV记者名叫“芮成钢”,他可不是一般人啊,他采访过许多世堺风云政治人物以及经济金融学术堺、商堺的泰斗,而且全是用英文。他是中国外交学院毕业的,主修国际经济,当年曾是安徽省合肥市的95年文科高考状元。他还是现今耶鲁大学最年轻的世堺学者。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还是他的忘年交呢!~不是一般人,是超人!我最早知道他还是那会儿没出国留学之前,那会儿刚经济危机,他主持的“直击华尔街”,当时就被他留意的中英转换直播给震住了。还有啊~2007年那篇网络炒的很火的最终导致星巴克撤离故宫的博文“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就出自他手。能看得出来,是个民族感超强的爱国好男儿。
   他那流利英语一出口,估计就吓住全场韩国棒子了,这不就没人敢提了,哈哈~顺理成章的事儿。



   PS.百度里芮成钢的简介:
 芮成钢,GG党党员,现任中鞅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环球财经连线》(午间档每天11:50,晚间档周一至五22:30)、《领导者》(每周六12:00),《经济信息联播》(每天20:30);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BIZ TALK》[财经高峰会](首播每周六11:30,重播每周六21:30、周日凌晨5:30)栏目主播。   曾任合肥八中学生会主席,且成为1995年的合肥市文科高考状元。最年轻的耶鲁世堺学者。   曾主持过中鞅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财经中国》(BizChina), 《中国投资指南》(China Business Guide),《英语新闻》(CCTV News),《环球瞭望》(World Wide Watch),《财经新闻》(Financial Report),中鞅电视台经济频道《全球资讯榜》等栏目。   2001年,芮成钢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最年轻的一名客座研究员,曾多次在重大国际和国内商业经济峰会上主持并演讲,如"世堺经济论坛年会"、"中国投资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加中贸易理事会年会"等来到经济频道工作后,也先后有幸参与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奥运——中国年》的录制。   2001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堺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年会上,芮成钢被提名并授予“2001全球明日精英”(Global Leader for Tomorrow) 称号。   2002年,在美国美中关系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f US-China Relations)发起的首届"美中杰出青年论坛"(US China Young Leaders Forum)上,芮成钢又当选为首批24名"美中杰出青年"之一。 同年,应中欧国际商学院(CEIBS)和欧盟宝马基金会(BMW Herbert Quandt Foundation)的邀请,在首届中欧杰出青年论坛(China Europe Young Leaders Forum)上,他再度被评选为"中欧杰出青年"。   2005年,28岁的他被美国耶鲁大学校长亲自提名,被选为耶鲁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耶鲁世堺学者”(Yale World Fellow)。   芮成钢也是《北京青年报》特约财经栏目撰稿人,曾于《北京青年报》开辟个人专栏《与老芮同游》,实录他对国际商堺、政堺和文化堺精英的采访经历,以及他本人对各类经 济事件和潮流思想的理解和评论。   在外交学院(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98年经选拔,代表外交学院参加国内英语最高赛事-"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全国第二名。同年代表中国赴伦敦参加"1998伦敦国际演讲比赛"(1998 International Public Speaking Competition) 击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选手,获第四名,为当年亚洲选手最好成绩。   在外交学院期间,负责接待来校访问的各国政要并与之对话座谈。曾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乌克兰总统库其马,联合国秘书长加利,韩国总统金大中,以色列总理佩雷斯,法国总理诺斯潘,美国参议员/驻华大使尚慕杰,华盛顿邮报主编罗伯特 凯泽,美国参议院幕僚代表团,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等进行过激烈的对话与讨论。   毕业分配至中鞅电视台后,到基层锻炼,在济南市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记者述评》的主持人,并担任记者,曾多次对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暗访。   在中鞅电视台工作后,曾独立制作了20多部反映中国最新经济动态的专题节目,包括《中国教育大市场》、《外商眼中的西部开发》、《中国经济--世堺经济论坛特辑》、《香港-高科技的神话》、《风险投资在中国》、《中国广告二十年》、《世堺著名奢侈品牌抢滩中国》等大量深受海外观众好评的经济类专题节目,在栏目的《人物专访》板块中,独家专访了百余位国内国际著名的商业巨子、政堺领袖及学术精英。同时,曾拍摄或参加过"中国企业高峰会","财富论坛","亚洲企业协会经济峰会 ","中国投资论坛","2000东西部招商引资洽谈会"等诸多大型经济峰会,论坛。   作品曾多次被CNN等外国电视台转发,同时,一些经济评论也曾被"USA Today" "World Link" 等西方主流媒体引用,转载。   芮成钢2007年1月在博客写的《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一夜之间夺得50万点击率,其所提建议成为两会议案内容,最终,星巴克搬离故宫!   03年到04年,在CCTV-9英语频道工作的同时,芮成钢曾兼任过经济频道的一些工作.由于工作需要,芮成钢已于2008年4月正式调离了为之服务了8年的CCTV-9英语频道,离开了英文主播台,同时正式调入CCTV-2经济频道,加盟经济频道国际组,继续从事新闻采编主持等工作。来到经济频道工作后,芮成钢先后参与了大型节目《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奥运——中国年》的录制。   09年,CCTV-2更名为财经频道,成钢继续主持改版后的《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环球财经连线》。并主播《直击华尔街风暴》、《坚定信心促发展》、《两会锐观察》等特别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3: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张芮成钢搏辩奥巴马原文:
I feel obliged to take maybe one question from the Korean press -- since you guys have been such excellent hosts. Anybody? This gentleman right here -- hes got his hand up. Hes the only one who took me up on it. Go ahead. And Ill probably need a translation, though, if youre asking the question in Korean. In fact, I definitely will need a translation. (Laughter.)
Q Unfortunately, I hate to disappoint you, President Obama, Im actually Chinese. (Laughter.)
Q But I think I get to represent the entire Asia.
Q Were one family here in this part of the world.
Q How about will my Korean friends allow me to ask a question on your behalf? Yes or no?
THE PRESIDENT: This is getting more complicated than I expected. (Laughter.)
Q Take quick, one question from an Asian, President Obama.
Q Okay. My question is very simple. You mentioned interpretation. I know part of the difficulty being the American President is that some of the decisions that you take, actions you make will be interpreted in a way that are not what you thought they would be or what you meant they would be. For instance, some of the actions youve taken were interpreted as anti-business, domestical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 someone just mentioned, some of the actions taken by the U.S. government that you represent as well were interpreted as sacrificing other countries interests for Americas own benefit. So you find yourself constantly being interpreted in a thousand different ways. How do you address these interpretations?
THE PRESIDENT: With a wonderful press conference like this that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hopefully to provide my own interpretation. But, look, you make a valid point. We live in a connected world. Everything I say, everything my administration does, anything one of my aides does is interpreted in one fashion or another. In America we call it spin. And theres a spin cycle that is going on 24 hours a day, seven days a week. And I think that in this media environment, it is in some ways more challenging to make sure that your message and your intentions are getting out in a consistent basis.
But I think that if Im consistent with my actions and Im consistent with my goals, then over time hopefully people look at my overall trajectory and they can draw accurate conclusions about what were trying to do.
With respect to business, for example, weve had in the United States some battles between myself and some in the business community around issues like financial regulation or health care. At the same time, Ive said repeatedly and I said on this trip, we cant succeed unless American businesses succeed. And Im going to do everything I can to promote their ability to grow and prosper and to sell their goods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And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y is now growing and trade is expanding and the stock market is up I think is an indication that I mean what I say. And hopefully by the end of my administration businesses will look back and say, you know what, actually the guy was pretty good for business -- even if at any given point in the road they may be frustrated.
So -- all right, now Im stuck with this last one but I think Ive got to go fly a plan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linya


    以前都是外国记者向中国领导发难                                                                 现在中国记者向外国领导人发难 国人还感觉有点不正常 ,,有点不习惯   其实这个记者很争气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22: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BEIBEI北北


   是啊是啊!
  超级喜欢这个CCTV的主播,那是在家每天就守着他的新闻《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看~
   很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7 01: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linya


    奥巴马所问非所答  智商实在不配当总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5 14:50 , Processed in 0.01344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