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6|回复: 32
收起左侧

这个你知道吗?中国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8 22: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ngHao 于 2013-5-18 22:45 编辑

我表示我以前我自己不知道有汉服这个东西!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   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鈤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太常叔孙通依据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所制定。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教神道设教的一部分。“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也成为了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的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的穿着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鈤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结构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袖、、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大衣
深衣襜褕圆领袍、衣裳、袿衣、袴褶、裲裆半臂褙子
外出、礼衣
中衣
襦裤、裙襦、反闭中单曲领
衬托、保暖
小衣
汗衣(汗衫)、褌、犊鼻褌肚兜
贴身衣服
      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着裋褐(上短衣,下长袴)。汉服是通过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变化而来的,连裳或者深衣本来是公卿诸侯燕居的穿法,自汉朝以来作为第一礼装。
形制
服名
类别
衣裳/袴
冕服、弁服、袴褶、襦袴、裋褐、襦裙、剑服
上衣下裳、上衣下袴、上衣下裙
连裳
绛纱袍、翟衣、展衣、褖衣、深衣、朱子深衣、儒服、襜褕
深衣、袍衫
连裳(通裁)
圆领袍、公服、裲裆帽衫、蜀衫、皂衫、襕衫
外披

布料和纹章       汉服用布分为:锦、绢、绫、罗、帛、布、棉、麻、纱等等。 周礼就规定有典丝、染人从事印染。传统染色材料包括:红花、乌梅、芦木、苏木、黄櫱、青矾、苋蓝、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壳、绿豆粉等等。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纁【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绯、绿、青。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纁】。
      汉服的纹章及其丰富,周礼“以纹为贵”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千古的服饰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满尊天、隆祖、明礼、尚义之义涵。黄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带有纹章的上衣,黻即指两色相背的纹章。《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发生万物、养成万物。山龙兴云雨、能适应沾物济众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强调明理崇礼精神。又如虎,严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乱。粉米粒民。黼象割断能决。韍象背拂於非义,或君臣可否相济。其次,《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章纹,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足衣汉服的足衣分为:舄、履、屦、屐、靴、鞋。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伊尹以草为履,以帛为屦。周人以麻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齿者,又称木屐。江南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草屦是黄帝之臣所做,即草鞋。靴来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首服衣冠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固定。
男子成人行冠礼常常戴等,形制多样。
冕冠
吉礼(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
爵弁
吉礼;冠礼三加
韦弁
兵事
皮弁
视朝,鹿皮为之;冠礼再加之冠
冠弁、缁布冠、玄冠
田猎,一种委貌冠;冠礼初加
通天冠、远游冠
天子诸王之冠,前有山,展筩为述
进贤冠
文官之冠,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
笼冠武弁)、惠文冠
武官之冠,以璫饰首.前摇貂尾
幞头乌纱帽
公卿常服配之
幅巾
宋明士大夫服之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已婚妇女及,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还有配饰如蔽膝披帛、袜、帔、革带、玉带、銙、腾蛇等等。
汉服劫难满清入关之后,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时间为顺治二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换算为公历则为公历1645年7月8日,也就是1645年的7月8日,满清撕下了不强迫剃发的假面具,彻底强硬的执行起剃发令来,至此展开了江阴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发的斗争,至惨至烈,难以笔尽。死亡人数无法统计。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正攵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正攵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发,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正攵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此起彼伏。长期的抵制斗争使清正攵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以及: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
满清建立后为什么要强迫汉人剃发垂辫易服?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但满洲人入关并建立清后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汉人不能接受异族统治是因汉人鄙视野蛮,接受野蛮的统治对汉人来讲是种侮辱。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文化,相比异族,汉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相比之下,满洲人文化实在肤浅,实在自愧不如。这种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满洲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萎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打掉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
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几百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像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怎样看待“胡服骑射”与“剃发易服”?
汉族应当接受外族先进的东西——但是在保留汉族的基本典章的前提下。所谓“中道”是也!——拒绝,那是故步自封;但失掉自己,那是背弃祖先!胡服,包括唐的胡服,都是在保留汉家传统衣冠的前提下,进行的。
胡式服装,只是作为方便劳作的职业服装,和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流行风尚。而作为国家典礼的祭祀、朝见、礼宾——则一律是使用标准的传统汉服。汉服一直是庄重、礼仪制度的代表;胡服,只是时尚、实用主义的流行。
胡服骑射——是指华服体系中的官方制服改革,主要是指军服改进的例子。也是汉族人灵活运用、包容外来有用文化的典型;
剃发易服——是愚昧、野蛮的统治者造成的文化灾难,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污垢,也是汉族人的奇耻大辱,被奴役的标志。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那些不知道什么汉服的去看看鈤本人怎么说我们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1516862/你们看过鈤本人穿的和服吗?你们看过黑人穿的非洲服装?
在现实中鈤本和服应该没有看过  但是在西班牙你能说你没看给黑人穿的那种衣服+那种鞋子  长长的尖尖的
仓库“大”家们买汉服吧  让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中国服装 不需要太夸张,但一定要有中国风

cmr_0805002[1].jpg 很美,没有那些妆
资料转之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2: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gHao 于 2013-5-18 23:06 编辑

不要某一天  日 本衣服,朝鲜衣服取代了我们的衣服  慢慢的汉服汉人不在知道了!就知道亚洲有和服和韩服  而忘了我们的祖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2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昂 其实我也才知道 汉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23: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N年前,法国巴黎留学生办了汉服展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2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代的古装片里也有这种衣服吧。。我都看过!只不过我不把不汉服当日常衣服穿~~小孩子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2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1:} 你是汉人吗? 汉服都不知道,我家都有汉服的哦,我都有三套
国内一些古都几文化城市,元宵什么的节假日名胜古迹都会有很多人穿汉服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249311420 发表于 2013-5-18 23:40
你是汉人吗? 汉服都不知道,我家都有汉服的哦,我都有三套
国内一些古都几文化城市,元宵什 ...

兄弟  那衣服在那买啊  去买一件
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23: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Hao 发表于 2013-5-18 22:53
兄弟  那衣服在那买啊  去买一件
赞一下

都是杭州定做的,很多裁缝店专门做汉服的。
不过是要量身的。 不合身穿起来不好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u739237538 发表于 2013-5-18 23:38
汉代的古装片里也有这种衣服吧。。我都看过!只不过我不把不汉服当日常衣服穿~~小孩子都不知道 ...

我汉服一下  tnnd都是那种女的穿着露一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3: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49311420 发表于 2013-5-18 23:54
都是杭州定做的,很多裁缝店专门做汉服的。
不过是要量身的。 不合身穿起来不好看的 ...

杭州啊  啥时候回国一定买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0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捏哈哈哈   世界文化皆起始于我们大中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0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汉服,好像是从哪个游戏里开始掀起的热潮的,衣服是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望年轻 发表于 2013-5-19 01:55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汉服,好像是从哪个游戏里开始掀起的热潮的,衣服是好看~ ...

是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的,就像西班牙人大型节假日都会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庆祝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8: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唐装旗袍好看点,图里这个汉服看着像大长今的韩服啊{:soso_e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Idealista 发表于 2013-5-19 18:12
还是唐装旗袍好看点,图里这个汉服看着像大长今的韩服啊

是吗?   韩服的祖宗是我们的汉服
只是我们自己忘记了自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9: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Idealista 发表于 2013-5-19 17:12
还是唐装旗袍好看点,图里这个汉服看着像大长今的韩服啊

唐装和旗袍都改自于满清的民族服饰,是上一代满清统治者留下的遗产,并非我们汉族文化。
汉族服饰主要制式还是汉唐朝代的制式。 如今的 韩国,朝鲜,鈤本等国家民族复式都是‘山寨’我们汉民族的服装。
不过鈤本推广的非常不错,可以称为是汉文化的第一继承民族。虽然台湾不同意  港台在推广汉文化上的力度也是远超大陆的。
台湾每年都会有汉文化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9: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的传统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0: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249311420 发表于 2013-5-19 19:14
唐装和旗袍都改自于满清的民族服饰,是上一代满清统治者留下的遗产,并非我们汉族文化。
汉族服饰主要制 ...

是啊   竟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9-29 08:18 , Processed in 0.02147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