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6|回复: 21
收起左侧

上个厕所要密码,我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0 15: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挪威探亲,老姐领着玩市区,想上个厕所去麦当劳方面一下。结果先排队要了几个冰激凌拿了结账单去上厕所单子里密码按了才可以上,还好我不急啊。。。谁要是急了哪就倒霉了。呵呵

点评

很正常无不妥~~  发表于 2013-9-10 13:03
发表于 2013-8-30 15: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厕所只给在店消费的人用,真是的,碰上小孩不是尿满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班牙也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国家上个厕所要5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挺有特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德里市中心星巴克也是需要密码才能上厕所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vip 汉堡王 等都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6: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店都是这样的,星巴克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7: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5毛钱2分钟 超时了马桶自动把你弹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1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麦难民”现象起源鈤本,普遍存在于东亚地区
2006年麦当劳在鈤本推出24小时营业后,一批无家可归者因其廉价选择在店内长期留宿,媒体称之为“麦难民”,随后,中国大陆、香港和韩国等地也都出现“麦难民”现象。

“麦难民”,即“麦当劳难民”,该词最早出现在鈤本,用来形容那些长期在通宵营业的麦当劳等快餐店里过夜的人群,他们通常因收入太低而无力负担房租,考虑到与其露宿街头,不如将温暖舒适的麦当劳当做廉价宿舍。曾经,他们一度被更广泛的称为“网吧难民”,但自2006年麦当劳在鈤本开始推行24小时营业后,相比一晚数百日元的网吧,点一杯只要100日元的咖啡就能坐一晚的麦当劳显然成了他们更好的去处。

同样于2006年,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推出第一批24小时餐厅,同年12月,便有媒体发表报道,称北京的24小时麦当劳餐厅,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之家。2007年,香港、韩国等地的媒体也出现类似报道,称在经济低迷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低收入者选择廉价又卫生的麦当劳餐厅作为栖身之所。

“麦难民”多为无家可归者,但也有主动留宿的学生和游客
长期夜宿快餐店的常客各有苦衷,除无家可归的打工者和流浪者外,还有为工作方便主动选择寄居的上班族。

“麦难民”这个特殊群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成为“麦难民”的背后各有故事。长期夜宿快餐店的人群里,最主要的还是无力负担房租的低收入群体和流浪者。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有不少外来打工者白天出入高档写字楼间,从事着工资日结的兼职工作,夜晚则栖居在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等24小时通宵营业店。此外,流浪者也是常宿快餐店的主要人群,他们中有如新闻中带着孩子的未婚妈妈,也有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老人,还有无人看管、在外面流浪的孩子。

据香港媒体报道,近年香港的“麦难民”还出现了新群体,他们中居然还有不少是有家可归的上班族。这些上班族自嘲为“游牧民族”,因交通不便或工时不定,为了方便工作,他们会把个人物品放在公司,只随身带备简单衣物和清洁用品,到公共浴室梳洗,晚上下班后再回到麦当劳过夜,至放假日才真正回自己的家。另外也有人因家居环境狭窄或与家人不和等问题,有家不归,选择长期以麦记为家。

在中国,快餐店通常还是大学生的通宵自习室和游客的免费酒店。
在鈤本和韩国,“麦难民”通常被媒体视为贫富差距的缩影、就业困难的象征,被称为“隐形的流浪者”,但在中国,除因错过末班车等特殊情况而短暂逗留者,更为常见的情况却是有通宵自习需要的大学生和旅行费用紧张的游客选择临时在麦当劳过夜。

每到期末复习期间,开设在高校周边的麦当劳肯德基常常坐满了通宵备考的学生。由于国内高校开设通宵自习室的非常少,有通宵自习室的学校也因开放教室少,经常抢不到座位,学校周边的快餐店便成了学生们的免费自习室。

而对于某些自由行的游客来说,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还扮演了免费酒店的角色。据香港媒体报道,在诸如五一黄金周等长假里,大批内地旅客涌港消费,酒店多数加价甚至难订房,于是有的旅客便为了省钱或方便,干脆提着行李和血拼的战利品到附近麦当劳借宿,直接在店内的长椅上呼呼入睡,第二天在卫生间稍作洗漱便开始新一轮血拼。对于其他穷游一族来说,在国外机场里的快餐店临时住一晚也成了省钱旅行的攻略,而且还是体验生活的方式之一。

因地制宜的消费策略制造了东亚特色的“麦难民”
在欧美,快餐店的经营策略是尽量减少顾客的停留时间,店面装潢并不适宜休息,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快餐店过夜。

在麦当劳的发源地美国,遍布城市乡村的快餐店在消费者心中代表廉价又快捷,被视为饥饿又繁忙的人们图方便,快速解决用餐的地方。快餐店的经营策略是尽量减少顾客呆在店内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周转率。在欧美,快餐店的店面设计也采用相应不适宜休息的方案,比如狭小的空间、并不舒适的硬塑料椅子等,来用餐的顾客通常用完便迅速离开,根本不会产生长时间休息的念头。偶有打盹的顾客,也会被服务人员“善意”的叫醒,提醒是否应该换个地方休息。

除此之外,美国有很多位于偏僻地方或加油站附近的麦当劳根本就没有座位提供,顾客也不会进店用餐,直接采取免下车点单快速服务,目前美国麦当劳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此类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很少有人会将如此不适宜休憩的快餐店当做过夜的地方,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或带咖啡区的书店等才是更常见的选择。

麦当劳在东亚实行空间消费策略,承担公共空间的功能,顾客逗留时间普遍长于欧美,快餐店更像是咖啡馆。

在更倾向传统饮食文化的东亚地区,以快速提供食物著名的美式快餐店似乎并没有优势。然而,为了进入亚洲市场,麦当劳肯德基们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欧美市场的运营模式,主动把快餐店打造成供顾客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在欧美人看来,亚洲的这些快餐店更像是一杯饮料能坐一天的休闲咖啡馆。

在空间消费策略下,美式快餐店迅速占领亚洲市场。在消费者的眼里,去麦当劳消费的不仅仅是食物,更重要的是消费干净整洁又舒适的空间,因此亚洲消费者在快餐店的逗留时间普遍长于在欧美的顾客。在此背景下,麦当劳们选择利用这种空间需要创造出一种公众形象,他们不仅不驱赶那些消费很少而占用时间很长的顾客,而且尽量为这些人创造环境,进而使麦当劳成为了一个社交的空间。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东亚的无家可归者才会把不会赶人、又有皮沙发的麦当劳快餐店当做长期寄宿的选择,形成了独特的“麦难民”现象。

快餐店不赶“麦难民”,公司规定要尽量容忍
虽然麦当劳们对“麦难民”有苦难言,但出于公司规定的服务理念,只要没有妨碍其他顾客,还是尽量容忍。

在麦当劳的核心经营方针Q.S.C.V中,S即代表服务,麦当劳宣称他们卖的就是服务。为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麦当劳在培训新员工时,会强调学习为顾客提供标准化服务,其中便有一条:顾客能够充分地享受营业时间,在用餐时不受干扰,即使吃完以后也不能“赶走”顾客。

针对在店内过夜的“麦难民”群体,虽然有店员抱怨他们为店面清洁带来了麻烦,但出于公司规定,并不会赶人。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没有妨碍到其它顾客,公司规定店员都要容忍,不会让顾客离店。在类似的原则下,部分快餐店稍微做了一点补充,比如要求过夜者尽量趴在桌上睡,不要脱鞋躺在沙发上,以免影响营业形象。还有的店铺只有在就餐高峰时,店员才会建议他们不要一个人长时间占用多个餐桌或椅子。

结语:离开本土的麦当劳们在东亚市场成功打造了其公共空间的品牌形象,却也引来了“麦难民”这一意外的烦恼。但烦恼归烦恼,出于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麦当劳们容忍寄宿者,并不出言赶人的人性化管理值得赞扬。

PS中国的M记有良心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30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萨这里也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2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在马德里也有些地方是这样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22: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蝶 发表于 2013-8-30 15:27
马德里市中心星巴克也是需要密码才能上厕所地

我在几年内去过N次,密码一直是一样的,没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22: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asd20030935 发表于 2013-8-30 17:31
“麦难民”现象起源鈤本,普遍存在于东亚地区
2006年麦当劳在鈤本推出24小时营业后,一批无家可归者因其廉 ...

忍辱负重的M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2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么,肯德基可是最好的公共厕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23: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9 23: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厕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2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ily8111 发表于 2013-9-9 22:25
我在几年内去过N次,密码一直是一样的,没变过。。。

是啊,很少变动,不过有一次密码换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1 21: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兰阿姆斯特丹火车站还是投币的呢! 投5毛门自动打开跟进地铁门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9-26 16:17 , Processed in 0.01361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