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Play商店删除180款恶意应用,因广告欺诈累计下载量超5600万次2025年3月7日,马德里讯 - 谷歌公司近日对其应用商店Google Play Store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理行动,共删除了180款被确认为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因涉及广告欺诈行为被移除,其累计下载量惊人地超过了5600万次。这一举措是谷歌为提升平台安全性和保护用户免受恶意软件侵害所采取的最新行动。 据网络安全公司Zscaler的研究人员透露,这批恶意应用主要通过一种名为“Scylla”的恶意软件进行操作。Scylla是一种广告欺诈工具的最新变种,此前已知的版本包括“Scylla第一代”和“第二代”。此次发现的“第三代Scylla”显示出更高的隐蔽性,能够绕过常规检测手段,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活动。 这些应用程序通常伪装成合法工具,例如系统优化器、防病毒软件或娱乐应用,以吸引用户下载。然而,一旦安装,这些应用会在后台偷偷运行广告欺诈代码,生成虚假广告流量,从而为开发者带来非法收益。Zscaler指出,这些应用不仅损害了用户的设备性能和数据安全,还对广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干扰。 谷歌方面表示,他们在接到Zscaler的报告后迅速采取了行动。根据公司声明,这180款应用已在2025年3月初被彻底从Play Store中移除。此外,谷歌强调其安全团队一直在持续改进应用程序审核流程,并利用先进技术来识别和阻止恶意软件的传播。2024年,谷歌曾报告称,通过加强安全措施,他们成功阻止了超过200万款不符合政策的应用程序上架。 网络安全专家对此事件发表评论称,尽管谷歌在打击恶意应用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广告欺诈类恶意软件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仍在不断进化。Zscaler的研究团队警告用户,下载应用时应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来源不明或功能过于简单却承诺过多好处的工具类应用。专家建议,用户应优先从可信开发者处下载软件,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应用权限和运行状态。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移动应用生态系统中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根据Zscaler的数据,仅在2024年,Google Play Store中就发现了超过200款恶意应用,其中38%的案例与广告欺诈有关。而此次涉及5600万次下载的180款应用,进一步表明了问题的广泛性。 谷歌在声明中重申了对用户安全的承诺,表示将继续投入资源打击恶意软件,并与网络安全社区合作,共同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与此同时,用户也被提醒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补丁,以减少潜在风险。 此事件发生之际,正值全球对数字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无论是安卓用户还是其他平台的用户,保护个人数据和设备安全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