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8-30 12:08 编辑
《南少林之谜》第二集解说词
相传,康熙十三年,清王朝突然下令火烧福建南少林寺。自此,千年古寺燃为灰烬。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少林寺究竟在哪里呢?
方金辉:林泉院就是历史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南少林寺.
林少川:从民间世代相传下来的它就说南少林在泉州。
随着南少林故事,频繁出现在香港武侠小说和电影之中,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南少林的热潮。莆田人最先开始了他们的寻找,他们欲把历史的传说和现实的发现结合起来。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由于泉州的介入,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少林遗址之争”。
东禅寺,位于泉州东门外凤山之麓,始建于唐乾符年间。
清乾隆的《泉州府志》记载:“镇国东禅寺,广明年赐今名。宋德祐和元至正两次遭火,后复建。明宣德十年重修,后废。”
东禅寺的始建年代和废弃的年代,与传说中的南少林大致相符,最重要的是,这里曾经存在过一块清朝年间《少林古绩》的匾额。从这块匾额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东禅寺就是少林寺的古代遗迹。只是,令人不解的是,它为何不直接称为少林寺呢?
采访周焜明:在我们民间,口头上大家不叫它东禅寺,就叫少林寺。泉州的寺庙有这么个特点,它往往有两个名称。比如开元寺,又叫做紫云寺,承天寺又叫做月台寺,东禅寺可能又是另外一个名称,就叫做少林寺。
采访方金辉:以前的文人墨客好像把寺庙、把和尚僧人,老给少林挂在一起。因为少林,少林寺是我们禅宗祖庭.我总觉得这个少林古迹这个题词不一定属实。
当时,泉州的同志提出来,南少林寺,它的依据,一个是丽史里头,有一段话,我们后来去查了,丽史只是一部爱情小说,如果根据小说里面有些东西,作为古迹的一个证据材料,我觉得这个好像不足。
这些日子来,陈泗东正为《丽史》的证据不足而苦恼。
突然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电话里的人告诉陈泗东,晋江东石人蔡春草,有本的世代相传的手抄本,名为《西山杂志》,书中大量的篇幅,记载着泉州少林寺的故事。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陈泗东兴奋异常。
他决定前往晋江寻访这本《西山杂志》。然而,当他找到蔡春草的小店时,却被告知蔡春草出了远门,可能两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正当南少林遗址之谜,被海内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时,人们看到《福建侨报》发表一篇刘福铸撰写的文章,由此引出福建省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人们纷纷议论,前两座城市经过层层的论证,最终还是无法证明,南少林遗址的所在地。福清,这座城市能找到神秘的南少林吗?
据近代武术名著《少林拳秘诀》中记载:“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中州’指的是嵩山少林寺。而‘闽中’则指福建的中部。
从福建的地图上看,莆田和福清都属于闽中。
宋代学者曾巩在《道山亭记》中称:福州府的地理位置均在福建的中部,所以称为闽中。
福清,属福州府的管辖范围,依此推断,福清也属于闽中。
刘福铸的文章中写到:在福清的新宁里有座少林院,然而,现今的地图没有新宁里的标志。那么,新宁里会是在哪里呢?
俞达珠:我们去找乾隆版的福清县志,我们去找那个地图方位,它是标在福清的西南,福清西南看到了方位,大约在福路以下,在金玉南山这代,我们三个人去找了好几次,跑到山上去找,没有。当地的群众也不懂得少林寺,也没有那个少林寺的地名。所以我们感到不在这个地方,如果有这么大的寺院,可能会有影响,老人都会知道就没有。
没有找到少林寺,专家们不免有些失望。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
1993年5月,专家们在《三山志》的福清县寺观中找到:“新宁里,少林院。”紧接着,清朝乾隆年间钦定《四库全书》同样记载着“新宁里,少林院”。
如此看来,宋朝到清朝的几百年中,福清新宁里都存在着一座少林院。
然而,这座少林院会是在哪里呢?专家意识到,要寻找古福清的少林院,只能依据古代的地图。
5月下旬,专家们再次踏入福清档案馆,然而,他们翻遍了旧版的福清地图,始终找不到“少林“的标志。
不料,就在他们打算放弃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一张解放军总参谋部绘制的《东张》地图,上面标注着“肖林”。
陈华光:这个“肖林”跟“少林”有差异,它是福清方言谐音。
为了确定古福清是否真的有座少林院,几位专家决定重新翻看那些古代地图,期望能从中再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就在此时,档案馆管理员送来了一张民国二十年版的《福清县全图》。陈华光意识到这是一张他们从未查看过的地图。他紧张地查找着地图上的每一个标注。果然,在新宁里西北部位置上,标注着 “少林”。
陈华光:那么这样我们就明确了,就准备按照地图去东张新宁里去查少林的遗址。
两个月之后,陈泗东再次来到蔡春草的小店。幸运的是,蔡春草已经回到了晋江。
然而,当陈泗东向蔡春草提出想亲眼看看《西山杂志》时,蔡春草犹豫了,面对着这位陌生的来客,他很怀疑,陈泗东会不会怀着什么不良的企图?
蔡春草的七世祖伯曾随郑氏抗清,遭到清朝政治迫害,祸及蔡氏家族未能科举登仕。祖先蔡永蒹只好转航海经商,后又遇海难船破,则到异乡设塾授徒,偶然的机会在吴氏家读万卷藏书时,接触到一批珍贵的书籍,根据这些资料撰写的《西山杂志》。
此时的陈泗东看出了蔡春草的疑惑,他诚恳的劝说,并告知想看此书的目的,纯粹为了学术上的研究,而且答应决不做对该书有任何毁坏的事情。犹豫再三的蔡春草终于拿出那本家传的手抄本。
《西山杂志》是蔡永蒹在清嘉庆年间撰写的手抄本。该书中赫然记载了:唐初,嵩山少林寺派救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智空前来福建兴建分寺,而这座分寺就坐落在清源山麓。
泉州北郊有座远近闻名的清源山,而先前提到的东禅寺正好坐落在清源山上。那么,具有《少林古迹》之称的东禅寺,会不会就是《西山杂志》中的泉州少林寺?
续文链接见下:
http://www.xihua.es/bbs/thread-62617-1-1.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