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克格勃独门杀人暗器大比拼(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4 0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格勃独门杀人暗器大比拼(图)
本文由 一个中国人 在 2007-5-30 22:34 发表于: 倍可亲.美国 ( backchina.com )



  为方便特工在境外执行任务,克格勃还研制了各类无声手枪,其中包括PSS型7.62毫米口径无声手枪。这种手枪体积小、结构简单,许多克格勃特工都很钟情这款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俄罗斯特种部队装备使用的匕首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伪装成钢笔形状的“钢笔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口红枪

1991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告别了历史舞台,但曾经活跃在全世界的克格勃间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克格勃的不少独门暗器仍是各国军事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杀人“口红枪”

美国首都华盛顿F街800号有一座国际间谍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着世界各国研制的几千件“间谍兵器”。其中,苏联特工使用的暗杀兵器在藏品中占了一定比例。在众多藏品中,有件展品格外引人注目。从外形看,这东西很像支普通的口红。其实,这是克格勃为女特工研制的一款微型手枪,绰号叫做“死亡之吻”。女特工只要摁下开关,口红就会射出子弹。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西方情报人员在搜查一名进入西柏林的苏联女特工时,才发现了“口红”的致命秘密。

为方便特工在境外执行任务,克格勃还研制了各类无声手枪,其中包括PSS型7.62毫米口径无声手枪。这种手枪体积小、结构简单,许多克格勃特工都很钟情这款枪。

克格勃有时还将手枪伪装成手杖、烟斗、香烟盒等物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ss手枪

◆致命“毒气针”

1957年10月,流亡西德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列夫·列别特猝死在自家的楼道里。尸检证明他死于心力衰竭,因此,西德情报部门并未对其死因产生怀疑。直到上世纪60年代,苏联特工斯塔申斯基叛逃西方,西方情报部门这才了解了列别特的真正死因。

据斯塔申斯基讲,他是用了一种致命的“毒气针”暗杀了列别特。“毒气针”的针管与人手指差不多粗细,约20厘米长。底部一节有一个发射栓点燃炸药,推动中间一节的金属杆,金属杆又将管口装有毒药的小玻璃针管撞破,毒药以气雾的形式从金属管的前端喷射出去。毒气只要在0.46米之内喷到人脸上,或被人吸入,受害者的心脏就会立即停止跳动。斯塔申斯基还说,执行完暗杀行动后,他自己立即打碎装有解毒剂的玻璃瓶,深深吸了口解毒剂后,才不慌不忙地离开了现场。

◆夺命“毒雨伞”

1978年9月7日清晨,叛逃到英国的前保加利亚特工乔治·马尔科夫正去上班。他走到伦敦滑铁卢桥时,右脚突然一阵疼痛。原来是一名年轻男子把雨伞戳在了他的脚上。马尔科夫看年轻人一脸愧疚,也就没说什么,继续赶路了。他并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但晚上下班回家时,马尔科夫感到右脚疼痛难忍,脚面上还出现了一个小红点。然后他发烧了,体温高达40度。4天后,马尔科夫在医院不治身亡。

英国医生解剖发现,在马尔科夫右脚的肌肉里有个微小的空心金属球,里面装着一种毒素。球上有两个针尖大小的小孔,原本用蜡封着。金属球刺入马尔科夫身体后,他的体温将小孔熔化,毒素从球里流出,要了马尔科夫的命。

据英国化学防御研究所检验,金属球中放着的是蓖麻毒素,毒性极强,1克就能杀死1000多人。英国警方当时虽然怀疑此次暗杀行动是克格勃所为,却一直没有抓到犯罪嫌疑人。直到前苏联解体,保加利亚情报部门才承认,暗杀行动是由苏保两国特工共同策划的,执行者是保特工科采夫。

◆剧毒“杀人信”

苏联解体后,俄联邦安全总局取代了克格勃。在反恐行动中,为消灭作恶多端的车臣匪首,俄罗斯特工沿用了克格勃特工的一些手法。

2002年4月,流窜在车臣境内的约旦人哈塔卜被俄联邦安全总局列入暗杀名单。行动前,总局特工经过仔细研究,认为哈塔卜诡计多端,要想干掉他绝非易事。为确保行动成功,俄特工收买了哈塔卜最信赖的心腹易卜拉欣·阿里,让他将一封涂有神经毒素的信件面呈哈塔卜。据说,哈塔卜打开信件后不到5分钟就毙命了。

据报道,这种剧毒神经毒素一经接触人的皮肤,就会被皮肤所吸收,引发当事人心脏病发作并窒息而死。哈塔卜死后,联邦安全总局虽承认这次行动由他们策划,但却拒绝透露毒剂的化学成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8 15:02 , Processed in 0.01312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