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Negro
收起左侧

原帖沉底,过期作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遗夜风雨声 于 2008-9-24 17:12 发表
对于印尼惨案,是中国人都感悲愤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入了印尼国籍,这又要从毛周对于双重国籍的否定开始的,在印尼以前的多数华人都有双重国籍,但是中国政府拒绝双重国籍,那些印尼的当地华人显然是被祖国抛弃的一类人一样[我不知道当时政府是出于何种考虑,中国人太多了还是管理不了?不得而知],不得已只能持有印尼籍,也就是说他们多数是印尼人!



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所提到的国籍问题,让我想到1949年以后,大批华人回归中国,以前一直认为是冲着“新中国”回来的,现在看来,不完全是。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20: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2: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9-24 01:36 发表
对于解放战争时,国民党还不至于是残兵败柳之类吧,他们跑到大西南也就是为了保存实力,最后还是被打败,小米加步枪打败新式装备飞机大炮的稀奇事还真在中国发生过,对于说蒋打日本人才消耗当然是有的,但是整个黄埔军校其实多数人都是归了他领导的。


1946年到1948年之间的国民党军队固然还不是残兵败将,但中共却也绝非小米加步枪!
你真的相信 ,仅仅是小米加步枪,就能打败国民党?——这个弥天大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23: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别费劲了,LZ是专业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23: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反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0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的帖子

呵呵——
“专业” 、

“反共”!!!

就这类老掉牙的  名词  吗?还有没有新鲜一点 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6: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看LZ的陈腔滥调看地有些不耐烦了,无他。求求你换些新鲜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2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美女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gro 于 2008-9-26 22:15 发表
换个美女如何????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4 15: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negro兄看此转贴,有详细的抗日死亡将领名单

转自《世界军事》2008 10 作者:杨民青


从“九一八事变”,到对日量后决战,中华民族至少有414位将领捐躯,其中中共武装206位,国目党军189位,民众武装19位。



早年,有史学者考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捐躯的将领至少有127位;也有学者考证,为国捐躯的中国军队将领有212位。


近年,经海峡两岸学者努力,分别考证,殉国的抗日将领共为414位。其中,中共武装力量将领206位,国民党武装力量将领189人,民众武装力量将领19 位。国民党武装中,包括57名牺牲后被追认的将领。在国民革命军中,旅以上职务军官可被授予少将,全面抗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除极少数相应职务者被授予军衔外,大多没有被任命和授


衔。也有学者考证,国民党军队殉职的旅以上军官为217位。公允地说,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殉职的旅以上军官大体相当,前者略多。

在189位殉国的国民党将领中,时为国民革命军军长,或上将或被迫晋上将者有12位,按牺牲时间顺序,他们是:


佟麟阁,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

赵登禹,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师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郝梦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饶国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师长;

王铭章,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师长;

冯安邦,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二军军长;

张胥行,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

陈安宝,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唐维源,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周 复,国民革命军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

李家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如果说,以前人们对上述英烈尚感陌生的话,那么,如今人们对他们的名字越来越熟悉了。现在,大陆抗战史学者亦不讳言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作出的贡献,不讳言那些阵亡将士创造的业绩。


张自忠是抗日将星中职位较高的位。这位山东汉子,早年曾参加冯玉祥部队,1933年长城抗战,时任前线总指挥。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中,先后任军团长、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率部对日军作战时,张自忠中弹殉国,时年50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今,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武汉等城市,均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对他,中国共产党人充满了崇敬。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在百忙中专程看望了张自忠的母亲,向老人家表达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对抗日英雄张自忠的崇高敬意。


以前,有人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殉国将军最多,尤其牺牲的军职上将者,非国民党军队莫属。然而,如不带偏见地研讨抗日战争史,人们注定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为抗日献身的军职干部,已超过国民党。他们虽未被授予将军军衔,却是光耀民族历史星空的将星。按牺牲时间顺序,共产党军队中,正军职以上干部18位, 他们是:


童长荣,东北东满游击队负责人;

张文偕,东北革命军第四军政委;

胡泽民,东北中国国民救国军副总参谋长;

朴翰宗,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夏云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

王德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理 琪.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

李学福,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李延平,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洪麟阁,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路军总指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祁致中,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

汪雅臣,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

魏拯民,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兼副总指挥;

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兼副总指挥;

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许亨植,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柴世荣,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


以上这些英烈,不包括曾任共产党军队中副军职、师职,按国民政府可追授上将的将领们。如:新四军著名抗日将军彭雪枫,1907年生,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


还有: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副军长张甲洲、抗日同盟军总指挥部参谋主任武止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杨太和,以及众多身为共产党员的军、师职干部和当时职务等级不明确的干部。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曾经追晋的陆海空军少将有57名,如:“八一四空战”英雄飞行员高志航、率八百壮士抗击日寇的团长谢晋元等。这些将军牺牲时,大都为国民革命军中团长或相当团长职务的军官。而众多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联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部队中,牺牲的团长和相当于团长职务的军官,却没有在追晋范围,这显然有失历史公允。


从这点上说,将抗日的国共军队旅以上军人视为将领,理所应当,恰如其分。如今,海峡对岸的同胞,尤其是不持历史偏见的严肃史学研究人员,也这样坚持认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发抗日武装力量中的将领们,为人们熟悉者寥寥,包括《义勇军抗日军歌》最早的创作者、为抗击日寇献身的两同胞将军。


在全民族抗战中,民众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发挥出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最艰难的日子,这些武装队伍或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或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引领,在各地燃起抗日烽火,与正规军、游击队等一道,陷敌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人们不会忘记领导这些武装力量的先烈们。他们主要有:


徐达二,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八路军司令;

田霖,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司令;

白子峰,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副总司令;

景振卿,东北民众救国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邓铁梅,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张锡武,黑龙江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司令;

孙永勤,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军长;

苗可秀,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参议;

唐聚五,东北游击司令等。


这里众多将领的姓名,人们十分陌生,甚至闻所未闻。令人感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可谓每个公民耳熟能详。然而,人们却不知道,最早参与创作《义勇军抗日军歌》的词作者,是两位同胞兄弟、民间抗日将军——孙铭武、孙铭宸。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孙铭武、孙铭宸,分别于1889年和1894年生于辽宁省清原县。“九一八事变”当天,孙铭武目睹国耻,失声痛哭,面见东北军的老友黄显声将军,要求抗战。黄显声面对国民政府不抵抗命令,痛心地说:“我是坚决抗日的,可我要执行命令,你可回去组织民众,组织义勇军抗日! ”


在黄显声的帮助下,孙铭武变卖家产,购置枪枝,策动辽宁地方武装,与弟弟孙铭宸组织起了义勇军。1931年10月,起义前,他们二人在自家的孙家大院,创作了《义勇军抗日军歌》——“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


这支由孙氏兄弟领导的队伍,开始只有400多人,但很快发展到千人,其战斗足迹遍及辽宁、吉林的新宾、清原、柳河、通化、桓仁等地。1932年1月,因寡不敌众.孙铭武等20余将士,被包围于柳河杀害。孙铭武为儿子留下遗言:“父今为国而死吾子必继父志,父死九泉瞑目矣。” 孙铭武牺牲后,孙铭宸率部与敌激战3天3夜,部队被打散后,他赴北平,在救国会帮助下,重建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后在天津被捕,敌人用尽酷刑,孙铭宸大义凛然,惨遭日军杀害。


但愿今后国人,在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日寸,记得这两位《义勇军抗日军歌》最早的创作者,他们用生命与热血实践了自己誓言。


首位殉国者为十九路军少将滕久岳,最后一位殉国者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桂干生。


414位殉国将军十,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名将领面对强敌,宁死不屈,英勇白尽;有40多名将军在与日军血肉搏杀中。流尽鲜血,他们都以壮烈之举,书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七—匕事变”后,中国掀起全面抗战,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将军是佟麟阁。1937年7月,在北平南苑保卫战中,佟麟阁率部与日军短兵相接,遭敌机轰炸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为纪念他,将原来的北京市宣武区国会街,改为佟麟阁路。


然而,多年来,许多人不知道,白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位牺牲的将领是滕久岳。滕久岳殉国前曾任陆军上海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牺牲时年仅33岁。


滕久岳,贵州省都江县人(现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19年,毕业于贵州陆军讲武堂炮兵种,历任黔军排长、连长、营长。黔军曾被人谑称为身不离烟枪、火枪的“双枪”军,滕久岳对旧军阀部队时有不满。1926年,毅然脱离黔军,赴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曾先后任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官、潮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后调任十九路军。


1932年1月28日, 日军借口保护侨民,向上海闸北中国军队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驻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抗日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的率领下,和上海市人民—?道同仇敌忾,奋力抵抗,、


2月4日上午10时,口军集中飞机24架、军舰13艘,向吴淞要塞中国守军发起进攻。顿时,吴淞变成一片火海,中国守军阵地布满丈余深的炮弹坑。此时,滕久岳坚守阵地,指挥炮兵猛烈反击。——枚炮弹片击中他的左臂,鲜血流淌不止。卫兵请他暂时离开危险的阵地,滕久岳大声喊道:“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他的话音未落,敌炮弹片炸掉了将军的右手,穿透胸膛,将军当场壮烈牺牲,, 滕久岳殉国后,蔡延锴悲愤写下“血战吴淞”条幅,以志英灵,激励将十。1984年,政府批准滕久岳为革命烈十:


历史似有巧合。在抗日战争中,首位殉国的将领是国民党军队的,而最后一位牺牲的将领却是共产党军队的。后者就是身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桂干生原名桂本宏,河南罗山县桂店村人。他出身贫苦,17岁投身鄂豫皖地区农民运动,任赤卫队队长。]929年,他加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队伍,先后任红军九卜二师营政委、团政委、师政委,1937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抗口战争全面爆发后,桂:[:生作为八路军—二九师高级参谋,跟随师长刘伯承挺进太行山、是年冬,他带领30多名干部,在冀西地区的的敌占区奔波,组建抗日武装———八路军—?二九师游击队,成为这支游击队的首任支队长,桂干生指挥的游击队伍,在铁路沿线破朝;敌铁路,袭击敌据点,摧毁敌寇运输线,很快,冀西便成为太行山抗战的坚强堡垒。1940年5月,桂干生调任新九旅旅长兼冀南军区四分区司令员。在当年7月的6天时间里,他指挥的部队刘?敌作战21 次.毙伤敌人数百之众,创造了平原地区伏击战的经典战例。在“百闭大战”中,桂干生所部隐蔽运动到敌后,—举歼灭口伪军一个中队。 1945午7月8日,就在抗日战争接近胜利之际,桂干生在从延安前往大别山的征程中,在同蒲铁路线上,与数千名日伪军遭遇。激战中,他为掩护同志,不幸中弹,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光荣牺牲。刘伯承、邓小平闻知噩耗,痛惜不已,称桂干生是“战功卓著的一员骁将”。


“七七事变”前的抗战中,45位将军殉国,九成先烈将热血抛洒白山黑水;全面抗战之初两年,中国将星殒落最多,达104位。


从口寇占领东三省,直到“七七事变”,中国展开全民族抗战,近7年时间中,除滕久岳将军牺牲于上海吴淞、武止戈将军牺牲于当时的河北顺义、民众救国军副军长赵四川和民众救国军参谋长王殿臣牺牲于河北遵化外,其余41位抗日将领,均将热血抛洒于白山黑水间,、


据日军统计,从“九…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日军在中国东北伤亡人数达17.2万人,主要被东北抗日武装歼灭,如:东北抗日联军、民众抗日救国武装力量。此外,日军承认,由于东北地区抗日武装的存在,致使侵华日军60万部队难以出关。


抗战前两年,中国军队有104位将军在战场献出生命,这段时间里,中国将星殒落最多,可见战争程度之惨烈,抗日决心之坚决,率先垂范之英勇。这些牺牲抗战将领中包括赵一曼,她是其中的唯一女性。


抗日战争初期,河北、山东、山西、上海、热河、江苏、江西等地,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战场;,山东、山西是中华将星殉国较多地区,据有学者统计,分别有23位和18位将军捐躯:在保卫江苏和上海战斗中,分别有9位和8位将军殉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坚守长达3月,重创日军,歼敌多达4万人。上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将领牺牲最多的大城市,有8名将军献身。黄浦江波涛永记中华将领英名——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汉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


国民革命军团长谢晋元等“八百壮士”扬名天下,固守上海四行仓库4天4夜,以英勇行动鼓舞全国抗日烈焰。如谢将军诗中写道:“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可惜的是,谢将军没有死在日寇手里,却于数年后死于叛徒、汉奸手中。


在南京保卫战中,7位抗日将军血洒金陵。守卫南京城光华门的少将易安华所部,在缺少炮火支援下,接连打退日军疯狂进攻。光华城门后被炸开,日军蜂拥而入,易安华浴血坚守至深夜,终寡不敌众被三面包围,仍不退缩,直到头部、右臂、腰部多处中弹英勇牺牲。国人在秦淮大地上无法寻找其遗体,但是将军英魂却永驻钟山。


在南京保卫战中,国民革命军中将萧山令、高致嵩,少将朱赤、姚中英、李兰池、司徒非,以不同方式壮烈殉?%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4 15: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negro兄看此转贴,有详细的抗日死亡将领名单

转自《世界军事》2008 10 作者:杨民青


从“九一八事变”,到对日量后决战,中华民族至少有414位将领捐躯,其中中共武装206位,国目党军189位,民众武装19位。



早年,有史学者考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捐躯的将领至少有127位;也有学者考证,为国捐躯的中国军队将领有212位。


近年,经海峡两岸学者努力,分别考证,殉国的抗日将领共为414位。其中,中共武装力量将领206位,国民党武装力量将领189人,民众武装力量将领19 位。国民党武装中,包括57名牺牲后被追认的将领。在国民革命军中,旅以上职务军官可被授予少将,全面抗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除极少数相应职务者被授予军衔外,大多没有被任命和授


衔。也有学者考证,国民党军队殉职的旅以上军官为217位。公允地说,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殉职的旅以上军官大体相当,前者略多。

在189位殉国的国民党将领中,时为国民革命军军长,或上将或被迫晋上将者有12位,按牺牲时间顺序,他们是:


佟麟阁,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

赵登禹,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师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郝梦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饶国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师长;

王铭章,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师长;

冯安邦,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二军军长;

张胥行,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

陈安宝,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唐维源,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周 复,国民革命军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

李家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如果说,以前人们对上述英烈尚感陌生的话,那么,如今人们对他们的名字越来越熟悉了。现在,大陆抗战史学者亦不讳言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作出的贡献,不讳言那些阵亡将士创造的业绩。


张自忠是抗日将星中职位较高的位。这位山东汉子,早年曾参加冯玉祥部队,1933年长城抗战,时任前线总指挥。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中,先后任军团长、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率部对日军作战时,张自忠中弹殉国,时年50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今,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武汉等城市,均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对他,中国共产党人充满了崇敬。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在百忙中专程看望了张自忠的母亲,向老人家表达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对抗日英雄张自忠的崇高敬意。


以前,有人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殉国将军最多,尤其牺牲的军职上将者,非国民党军队莫属。然而,如不带偏见地研讨抗日战争史,人们注定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为抗日献身的军职干部,已超过国民党。他们虽未被授予将军军衔,却是光耀民族历史星空的将星。按牺牲时间顺序,共产党军队中,正军职以上干部18位, 他们是:


童长荣,东北东满游击队负责人;

张文偕,东北革命军第四军政委;

胡泽民,东北中国国民救国军副总参谋长;

朴翰宗,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夏云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

王德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理 琪.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

李学福,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李延平,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洪麟阁,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路军总指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祁致中,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

汪雅臣,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

魏拯民,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委兼副总指挥;

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兼副总指挥;

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许亨植,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柴世荣,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


以上这些英烈,不包括曾任共产党军队中副军职、师职,按国民政府可追授上将的将领们。如:新四军著名抗日将军彭雪枫,1907年生,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


还有: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副军长张甲洲、抗日同盟军总指挥部参谋主任武止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杨太和,以及众多身为共产党员的军、师职干部和当时职务等级不明确的干部。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曾经追晋的陆海空军少将有57名,如:“八一四空战”英雄飞行员高志航、率八百壮士抗击日寇的团长谢晋元等。这些将军牺牲时,大都为国民革命军中团长或相当团长职务的军官。而众多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联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部队中,牺牲的团长和相当于团长职务的军官,却没有在追晋范围,这显然有失历史公允。


从这点上说,将抗日的国共军队旅以上军人视为将领,理所应当,恰如其分。如今,海峡对岸的同胞,尤其是不持历史偏见的严肃史学研究人员,也这样坚持认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发抗日武装力量中的将领们,为人们熟悉者寥寥,包括《义勇军抗日军歌》最早的创作者、为抗击日寇献身的两同胞将军。


在全民族抗战中,民众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发挥出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最艰难的日子,这些武装队伍或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或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引领,在各地燃起抗日烽火,与正规军、游击队等一道,陷敌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人们不会忘记领导这些武装力量的先烈们。他们主要有:


徐达二,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八路军司令;

田霖,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司令;

白子峰,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副总司令;

景振卿,东北民众救国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邓铁梅,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张锡武,黑龙江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司令;

孙永勤,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军长;

苗可秀,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参议;

唐聚五,东北游击司令等。


这里众多将领的姓名,人们十分陌生,甚至闻所未闻。令人感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可谓每个公民耳熟能详。然而,人们却不知道,最早参与创作《义勇军抗日军歌》的词作者,是两位同胞兄弟、民间抗日将军——孙铭武、孙铭宸。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孙铭武、孙铭宸,分别于1889年和1894年生于辽宁省清原县。“九一八事变”当天,孙铭武目睹国耻,失声痛哭,面见东北军的老友黄显声将军,要求抗战。黄显声面对国民政府不抵抗命令,痛心地说:“我是坚决抗日的,可我要执行命令,你可回去组织民众,组织义勇军抗日! ”


在黄显声的帮助下,孙铭武变卖家产,购置枪枝,策动辽宁地方武装,与弟弟孙铭宸组织起了义勇军。1931年10月,起义前,他们二人在自家的孙家大院,创作了《义勇军抗日军歌》——“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


这支由孙氏兄弟领导的队伍,开始只有400多人,但很快发展到千人,其战斗足迹遍及辽宁、吉林的新宾、清原、柳河、通化、桓仁等地。1932年1月,因寡不敌众.孙铭武等20余将士,被包围于柳河杀害。孙铭武为儿子留下遗言:“父今为国而死吾子必继父志,父死九泉瞑目矣。” 孙铭武牺牲后,孙铭宸率部与敌激战3天3夜,部队被打散后,他赴北平,在救国会帮助下,重建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后在天津被捕,敌人用尽酷刑,孙铭宸大义凛然,惨遭日军杀害。


但愿今后国人,在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日寸,记得这两位《义勇军抗日军歌》最早的创作者,他们用生命与热血实践了自己誓言。


首位殉国者为十九路军少将滕久岳,最后一位殉国者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桂干生。


414位殉国将军十,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名将领面对强敌,宁死不屈,英勇白尽;有40多名将军在与日军血肉搏杀中。流尽鲜血,他们都以壮烈之举,书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七—匕事变”后,中国掀起全面抗战,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将军是佟麟阁。1937年7月,在北平南苑保卫战中,佟麟阁率部与日军短兵相接,遭敌机轰炸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为纪念他,将原来的北京市宣武区国会街,改为佟麟阁路。


然而,多年来,许多人不知道,白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位牺牲的将领是滕久岳。滕久岳殉国前曾任陆军上海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牺牲时年仅33岁。


滕久岳,贵州省都江县人(现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19年,毕业于贵州陆军讲武堂炮兵种,历任黔军排长、连长、营长。黔军曾被人谑称为身不离烟枪、火枪的“双枪”军,滕久岳对旧军阀部队时有不满。1926年,毅然脱离黔军,赴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曾先后任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官、潮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后调任十九路军。


1932年1月28日, 日军借口保护侨民,向上海闸北中国军队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驻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抗日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的率领下,和上海市人民—?道同仇敌忾,奋力抵抗,、


2月4日上午10时,口军集中飞机24架、军舰13艘,向吴淞要塞中国守军发起进攻。顿时,吴淞变成一片火海,中国守军阵地布满丈余深的炮弹坑。此时,滕久岳坚守阵地,指挥炮兵猛烈反击。——枚炮弹片击中他的左臂,鲜血流淌不止。卫兵请他暂时离开危险的阵地,滕久岳大声喊道:“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他的话音未落,敌炮弹片炸掉了将军的右手,穿透胸膛,将军当场壮烈牺牲,, 滕久岳殉国后,蔡延锴悲愤写下“血战吴淞”条幅,以志英灵,激励将十。1984年,政府批准滕久岳为革命烈十:


历史似有巧合。在抗日战争中,首位殉国的将领是国民党军队的,而最后一位牺牲的将领却是共产党军队的。后者就是身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军分区司令员桂干生。桂干生原名桂本宏,河南罗山县桂店村人。他出身贫苦,17岁投身鄂豫皖地区农民运动,任赤卫队队长。]929年,他加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队伍,先后任红军九卜二师营政委、团政委、师政委,1937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抗口战争全面爆发后,桂:[:生作为八路军—二九师高级参谋,跟随师长刘伯承挺进太行山、是年冬,他带领30多名干部,在冀西地区的的敌占区奔波,组建抗日武装———八路军—?二九师游击队,成为这支游击队的首任支队长,桂干生指挥的游击队伍,在铁路沿线破朝;敌铁路,袭击敌据点,摧毁敌寇运输线,很快,冀西便成为太行山抗战的坚强堡垒。1940年5月,桂干生调任新九旅旅长兼冀南军区四分区司令员。在当年7月的6天时间里,他指挥的部队刘?敌作战21 次.毙伤敌人数百之众,创造了平原地区伏击战的经典战例。在“百闭大战”中,桂干生所部隐蔽运动到敌后,—举歼灭口伪军一个中队。 1945午7月8日,就在抗日战争接近胜利之际,桂干生在从延安前往大别山的征程中,在同蒲铁路线上,与数千名日伪军遭遇。激战中,他为掩护同志,不幸中弹,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光荣牺牲。刘伯承、邓小平闻知噩耗,痛惜不已,称桂干生是“战功卓著的一员骁将”。


“七七事变”前的抗战中,45位将军殉国,九成先烈将热血抛洒白山黑水;全面抗战之初两年,中国将星殒落最多,达104位。


从口寇占领东三省,直到“七七事变”,中国展开全民族抗战,近7年时间中,除滕久岳将军牺牲于上海吴淞、武止戈将军牺牲于当时的河北顺义、民众救国军副军长赵四川和民众救国军参谋长王殿臣牺牲于河北遵化外,其余41位抗日将领,均将热血抛洒于白山黑水间,、


据日军统计,从“九…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日军在中国东北伤亡人数达17.2万人,主要被东北抗日武装歼灭,如:东北抗日联军、民众抗日救国武装力量。此外,日军承认,由于东北地区抗日武装的存在,致使侵华日军60万部队难以出关。


抗战前两年,中国军队有104位将军在战场献出生命,这段时间里,中国将星殒落最多,可见战争程度之惨烈,抗日决心之坚决,率先垂范之英勇。这些牺牲抗战将领中包括赵一曼,她是其中的唯一女性。


抗日战争初期,河北、山东、山西、上海、热河、江苏、江西等地,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战场;,山东、山西是中华将星殉国较多地区,据有学者统计,分别有23位和18位将军捐躯:在保卫江苏和上海战斗中,分别有9位和8位将军殉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坚守长达3月,重创日军,歼敌多达4万人。上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将领牺牲最多的大城市,有8名将军献身。黄浦江波涛永记中华将领英名——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汉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


国民革命军团长谢晋元等“八百壮士”扬名天下,固守上海四行仓库4天4夜,以英勇行动鼓舞全国抗日烈焰。如谢将军诗中写道:“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可惜的是,谢将军没有死在日寇手里,却于数年后死于叛徒、汉奸手中。


在南京保卫战中,7位抗日将军血洒金陵。守卫南京城光华门的少将易安华所部,在缺少炮火支援下,接连打退日军疯狂进攻。光华城门后被炸开,日军蜂拥而入,易安华浴血坚守至深夜,终寡不敌众被三面包围,仍不退缩,直到头部、右臂、腰部多处中弹英勇牺牲。国人在秦淮大地上无法寻找其遗体,但是将军英魂却永驻钟山。


在南京保卫战中,国民革命军中将萧山令、高致嵩,少将朱赤、姚中英、李兰池、司徒非,以不同方式壮烈殉国。南京陷落了,但是中华民族魂魄没有殒落,将军鲜血,唤醒了中华民族觉醒。


山西的“忻口保卫战”中,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0万将士,以血肉之躯,慷慨赴死,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奉命指挥中央兵团,镇守忻口附近的南怀化。赴战场前,郝梦龄留书家人,表示“此次北.亡抗日,抱定牺牲”。战死之

前,他在日汜中写道:“回忆先烈缔造国家之艰难,到现在华北沦落日人之手,我们太无出息,太不争气了。”郝梦龄,也许是最没有豪言壮语的将军,但是,他在战场上的壮烈之举却让后人刮目相看。面对日军猛烈的火力封锁,郝梦龄亲自率众冲锋.不幸身中数弹,当场壮烈牺牲。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麟、独立第五旅旅长郑连珍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抗日战争中,有3位中华将星血洒异国土地。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联合赴滇缅作战。卫立煌、杜聿明麾下的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展开血战。战斗中,戴安澜、胡义宾、齐学启3将军殉国异国土地。戴安澜在奉命收复棠吉的战斗中,靠前指挥,其副官受伤,卫士牺牲

。战至午夜,棠吉被攻克。随后,日军迂回包抄,戴安澜部深陷重围,撤退中突遭伏击,双方激战两天,戴安澜胸腹两处中弹,以身殉国,年仅38岁。


在抗日战争中,捐躯的共产党员将领,至少有?68位是二三十岁青年人,最年轻者仅19岁,其中,包括9位原为朝鲜籍的抗日青年将领。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正面战场频频失利,大好河山惨遭沦陷,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中共麾下武装,以及千百万民兵和人民群众,成为打击日军的中坚力量,没有他们就没有抗战的最后胜利。


身为共产党员的将星们以身许国,写就民族解放壮丽篇章。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师长彭雪枫、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均是殉国抗日将领中杰出代表人物。


然而,人们未必知道,在牺牲的中共将领中,有八成年仅二三十岁。其中,最年轻的周树东,年仅19岁。1918年2月5日,周树东生于山东平度县一个贫苦家庭,7岁随父母来到珲春,1930年考入当地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受组织派遣,参加了当地起义的旧军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他在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团任政委。1936年2月,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师师长兼政委。率部与敌周旋,巧妙伏击日军,击毙日军第二军管区副司令石川隆吉少将以下60多人。随后,成功用掉日伪数千人部队的堵截.进入临江,解除当地两个伪军武装,摧毁敌军兵营,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1937年4月,周树东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部进入吉林安图,截击敌伪运输队,利用复杂地形与敌精锐“讨伐队”周旋。战斗中,敌人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是,周树东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身为共产党员的青年将领至少有168位。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是共产党员青年将领杰出代表之一,牺牲时年仅27岁。他1913年6月14日生于吉林敦化,原为小学教员。“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加入抗日救国军。1933年,他成为中共党员。此后,长年转战在白山黑水之间。1940年12月8日,因被叛徒出卖,他的部队被日军团团包围。他战斗到最后一刻,愤怒的眼睛瞪着日本强盗。残暴的日军用战刀挖掉了 他的双眼。陈翰章大骂日军:你们可以挖掉我的眼睛,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眼睛将看到你们灭亡!恼羞成怒的日寇割掉他的舌头,可陈翰章仍直挺身躯决不倒下,直到日军砍下了他的头颅。日军原想将陈翰章的头颅送回日本请赏,但终于落空。后来,陈翰章将军的头颅存放在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供国人瞻仰。至今,东北地区流传着歌颂他的诗歌——“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在身为共产党员的年轻抗日将领中,有9位原为朝鲜籍的英烈。

按牺牲时间顺序,他们是:


朴翰宗,24岁,生于朝鲜庆尚北道,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红光,25岁,生于朝鲜京畿道,曾任东北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

韩浩,30岁,出生于朝鲜,后随家人迁移中国,曾任东北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李敏焕,23岁,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曾任东北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

李福林,30岁,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哈东游击司令员;

金根,34岁,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金正国,24岁,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柳万熙,23岁,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许亨植,33岁,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路军参谋长。


转自《世界军事》2008 10 作者:杨民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4 18: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有反共嫌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9: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党在头四个月就牺牲了1万多名年轻的军官。又怎么算呢??老兄!

当然,我相信94楼的资料基本属实,中共的军队,确实有不少军人是真心抗日的——毕竟,中华多壮士。彭德怀领导下的八路军总部,其抗战的战绩,更是要值得肯定的。 但是,所提供的中共将领牺牲的地点,时间,大部分都没有。如果确有其事,军队里应该都是记录的。但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地方部队在打击日寇!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最可笑的是这一句——
“山西的“忻口保卫战”中,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0万将士”——这个提法真简直是在玩文字游戏了!
就连大陆的央视《八路军》都承认,只是129师、120师属下的部队参加了奇袭阳明堡、拦截辎重、七亘村等小规模战斗,配合保卫战,对敌人造成了一些麻烦。“忻口保卫战”的大战场,是国民党大将卫立煌率10万中央军在浴血战斗,共产党八路军以及阎锡山的晋绥军都是配合作战,所以都没有一兵一卒参加“保卫战”。不要告诉我这个贴的“原作者”想否定央视!如果说,整 个保卫战中,国共双方都参加了,这可以说得过去,但是,那“10万将士”里,实是找不出一名杂牌的武装啊!
当然,这几次战斗,都是抗日的。一样为国流血牺牲,我们要予以肯定。尤其是奇袭阳明堡,确实帮助了正在浴血奋战的国民党中央军!

东北抗日,我知道,你提供的资料很具体,我基本承认。可惜的是,我想告诉你,这些跟后来延安的指挥或是指导上的功劳,几乎没什么关系。他们的抗日救国行动,基本上是自发的。
话又说回来,众所周知,关外的抗战,虽说国共双方的人都有参加,但是抗日主力明显是留守的东北军(这些残余部队的原军阀部队军官,有一些后来被中共拉进了党组织!)。
至于九一八,之后的数年时间,他中央红军还远在南方呢,正忙于打内战,“国中之国”啊,说党中央在指导抗战,后者很多党员牺牲,简直是笑话一个!我们的 “M主席 ”要是知道了后人这么胡扯,也会脸红的!
大陆80年代普通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说得羞羞答答,却又说得清清楚楚,连编教材的人(80年代全国统一教材,编者自然是中央的人)都不好意思把东北抗联、抗革都说成是GCD,,,可叹现在的网络愤青或“专家”脸皮之厚,简直无出其右!—我说的是这份资料的原作者!

最后,在《话说“九一八”》这个主贴资料面世之前,国民党的名单都已经公好布几十年了,国内外的新闻界、文化界、政界从未提出质疑,中共方面,在他建国之前也是满口承认的,在当时就拿不出一个像样的抗日阵亡将领名单,既然要打天下,既然要得民心,而且又这么喜欢做形式主义的文章,开一个大会都要好几个月,难道就舍不得公布名单?为什么不在当年就及时公布名单!如果说当时统计有困难,难道数十年之后统计起来反而更容易!
你的资料,是在近年历史真相频频曝光的背景下才出来的,其中的缘由,不需要我点明了!

反正后来坐了江山,怎么说都行啊!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10-4 2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9: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一边说自己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当接触到与他以前认识的历史不同,甚至完全迥异的时候,就受不了了,意识形态开始占上风,不是大叫“此人反共”,就是惶惶不安!
看看这个论坛里,有不少这样的事情!

没意思,反正,不用理睬这些事,这些发帖既短而且无聊,其所谓发言,和真正的历史讨论没有一点关系。
他们应该去“政坛军事”,或许给他们另外开个吧,叫做“思想政治版”!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10-4 19: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4 2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几十年看看历史是怎么些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7: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已经开始变化了,尽管很微小。。。涓涓细流,终能汇聚成大海
温总理不也说了,政府的职能要转变,服务型的!这句话就是万千水滴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搁浅 于 2008-10-4 18:44 发表
这贴有反共嫌疑啊!!!!!!!!


你才有嫌疑! 30万网警,和你是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9 00:09 , Processed in 0.01894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