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6 18:22 编辑
请不要随便自称为“汉人”.
1.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汉人视气节为生命之本,重义轻生死成为汉文化熏陶下普遍的社会风气. 可歌可泣的气节不绝于世:
豫让自毁其貌,三刺赵伯,最后碎衣自刎,矢志忠贞;
西汉5000汉军碧血疆土,除李陵不及自尽又400余人突围还朝外,余皆不屈战死;
东汉耿恭率士困守孤城,面对十倍于己匈奴宁死不折,内无粮草,外无强援,弦断刃裂,人皆身被数十创,饥餐胡虏肉,推诚同死生,及生入玉门关者,仅13人;
苏武牧羊北海,风如刀割,冰似铁,孤守节杖19年,归国犹言:苏武不敢死者,惟汉节耳;
然史书不及载者又何止万千!
尝有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则可天下大治.
可真正的汉家文臣岂止仅仅不爱财,一样的视死忽如归. 东方朔宣室横戟拦武帝,朱云泪溅朝堂攀断栏杆,海瑞买棺直谏逆龙鳞,强项令董宣执法犯帝颜;
此类事举不甚举,”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再如史可法,文天祥,岳飞,陆秀夫等自是妇孺皆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气节之彰显,感人泪下.那汉家铮铮的铁骨至今让人高山仰止………
而今日之民,
廉耻尚且不知,更何谈气节.
笑贫不笑娼,为宝马香车是瞻,
民懦于外,逞强于内,斗狠于下,献媚于上,
不知礼,不读史,唯图财,
所谓”学者”折节卑膝,虎伥于上,
道德伦理无纲无常.
怎可自称汉人?
2.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家的自信彰表无疑,甚而带有几分霸气,汉之号令天下,四夷请表,明之远涉北非,藩臣影从.天朝上国,世之中央……..
反观今之社会,讳言藏南,不语南海,堪疆定界竟不与国人知晓.两相比较,何以配之为汉人?
3. 天工开物,格致之学,于汉人之世,远逾西洋,
汉人发明火药之用途,并非某些不读书却妄言的人所说仅在于烟花,
早在宋代,军队已开始大规模装备火器,有史可查的人类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乃是宋军发起.
指南车,混天仪,地震仪,水漏,造纸术,司南,火药,印刷术,人类的第一次飞行,冶炼技术,建筑学,九章算数,几何学,文学艺术...无一不领先世界一两百年以上,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天下仰慕的天堂,……..
再回眸如今,除了人口第一(注:汉族人在骤减),
科技创新几近于零,诺倍尔奖则为零,但并不影响”中华民族”的对此莫名的骄傲,
因为可以用阿Q精神宣称得奖的有不少”华裔”,所以很是高兴,却不深究为什么同样的DNA,却只能在国外开花结果?
凭此劣绩,何以”骄傲”地自称为汉?
1644年前后,最后的两千多万汉人在满清和汗奸的屠刀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由和不屈,
他们高贵的鲜血最后一次染红了这片曾因为他们而熣灿无比的河山热土,以自己的热血和从容化作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壮落幕.
至此,不再有汉人,后来虽偶尔闪过一两点复兴的火光,却旋即消逝.
汉人,渐渐尘封于历史之中,他们的灿烂文明永远地成为了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一个可以不再问山西黑窑后续,可以不再理会毁掉古迹事件下文,可以拉岳飞下马,可以让秦侩站立,可以不再大规模祭奠七●七,可以每每首先示好于日等等的民族
有什么资格自称汉?
所以请不要自称汉人好么,留给已逝去的英雄们最后一点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