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1|回复: 4
收起左侧

911事件八周年回顾:阴霾未散 又将走向何方(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16: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角外人 于 2009-9-11 16:50 编辑


  “9·11”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受到大多数国家同情与支持。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罹难(不包括19名劫机者):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

有人忍受不了高温和浓烟,贸然跳楼求生。

  南方日报9月11日报道

“9·11”事件已经过去整整8年了,当我们再次回顾历史的时候,不免还是要唏嘘感叹一番,灾难无国界,这些惨烈的尚未公布图片似乎让我们再次回忆起那世界末日般的炼狱景象。


  在这里,让我们看着这些图片默哀一分钟,不仅为无辜逝去的美国人哀悼,为今日世界仍然战乱不断哀悼,更为那些内心麻木、庆幸灾难的人哀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11恐怖袭击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6年前照片(左)和近照对比(右)

  国际在线9月10日报道 据英国媒体9月10日报道,明天就是911事件八周年纪念,一些911恐怖袭击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的照片被曝光。

  被曝光的这些照片据说是红十字会代表在古巴的关塔那摩监狱拍摄的,照片主要包括全程参与策划911事件的基地组织成员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和他的侄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在美国911是作为报警电话号码的。恐怖分子选择9月11号显然是对美国的挑衅。



世贸双塔变成一片废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11”恐怖袭击事件现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11”恐怖袭击事件现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11”恐怖袭击事件现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16: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世贸双塔倒下以来,美国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阿富汗这个泥潭却让美国越陷越深,据统计美军在阿死亡人数已超过了700人,而“元凶”拉登尚未抓到。在硝烟和阴霾中,后911时代又将走向何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地时间2009年9月1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遇难者纪念牌揭幕。今年的9月11日美国911事件八周年。震惊全球的911事件是美国历史第一针对美国本土进行的恐怖袭击,从此之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该事件也直接引发阿富汗战争。同时,“恐怖主义”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至今,911事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仍未消散。接下来我们用图片一起回顾911事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劫持的民航飞机撞向了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撞击带来的严重损害导致两栋大楼彻底垮塌。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罹难(不包括19名劫机者)。图为当日上午9时02分54秒,美国联合航空175次航班撞向世贸大厦。随即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发生后,有人从世贸大楼上坠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9月11日,上午9时59分04秒,世界贸易中心南楼倒塌。通过电视台的现场直播,全球亿万观众目睹了大楼的坍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9月11日,大楼倒塌后激起了巨大的烟尘。图为躲过一劫的人们在曼哈顿街头避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9月13日,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世贸大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政府在短暂的失声后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并且最终把发动袭击的目标指向了基地组织的头目——本·拉登。随即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了进攻,理由是他们拒绝交出头号嫌犯本8226;拉登。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演讲中曾表示:要把阿富汗炸回石器时代。图为2002年,抵达阿富汗坎大哈机场的大批美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战斗中的美军士兵。在开始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可谓视如破竹,同反阿富汗塔利班军事组织北方联盟一起迅速占领要地,并一个月之内占领了首都喀布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联军的进攻却给这个刚经历完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的国家带来了更多苦难。无数家园被毁,大量平民由于路边炸弹、美军误伤等原因丧生、致残。仅在2009年上半年,就有1013名阿富汗平民在冲突中死亡,而八年以来的伤亡数据,更无法详细统计。图为2002年,在阿富汗医院中的阿富汗平民,他们因为路边炸弹导致了残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2008年,一名在爆炸中北炸伤眼睛的阿富汗联军士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随着战争的展开,在荒凉和多山的阿富汗,美军逐渐陷入了泥塘——路边炸弹、自杀袭击、劫持人质、复杂的局势、宗教冲突...这是一个比大规模地面战复杂太多的战场。图为2002年,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军,正在夜间搜查可疑人员的住所。即使到现在,自杀袭击和地下组织依然是美军异常头疼的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2009年7月,美军在军事行动中遭遇路边炸弹袭击瞬间,有两人在爆炸中死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美联社首次发布了一名美军伯纳德死亡的照片。在美国全国引起剧烈的震动。美军在阿富汗的阵亡人数已超过700人。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表示,从伊拉克撤军后,将继续增加在阿富汗的驻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卷进来的还不止美国人,图为2006年,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加拿大306特遣部队,他们是联军的一部分。而随着阿富汗战争的展开,全球恐怖主义议题逐渐升温,而恐怖主义,也成为了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国家安全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6年,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加拿大306特遣部队士兵,正在吉普车内外出执行任务。有士兵曾说他们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任务,就像是在等待被炸死。足可见这个“泥塘”之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通美军士兵在战争中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图为2008年,在安东尼奥尼的美军康复中心,受伤美军士兵萨姆布朗已经残疾的手掌,他手上依旧带着结婚戒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3月21日,美国数千名反战人士当日聚集在洛杉矶,举行反战游行示威活动,纪念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要求美国政府立即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8月31日,美国国家阿灵顿公墓,一个战死在阿富汗的美军士兵的妻子,在他丈夫的葬礼上哭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9月15日,世贸中心倒下产生的巨大的烟尘仍未消散,纽约自由女神像背后天空的颜色依然没有恢复正常。在911袭击之后,世界变了。在美国国内,有人指责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侵害公民的自由;在国际上,过去以美国为主导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911的阴霾至今尚未散去,而前路,则在未知中缓缓展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2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的命运多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0 12:52 , Processed in 0.01545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