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2|回复: 9
收起左侧

《金刚经灵异记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6 17: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 独目金刚尼



明朝万历年间,归德府城外,有一座水晶庵,庵内有位年老的比丘尼,因为以金刚经为常课,并且自幼失去一目,所以别人都尊称她为独目金刚尼。她天性淡泊,以粗米粗食度日,别人如有馈赠,她都分送给别人。



有一次,她讲经说法,善男信女环集于侧,一位士子问道:‘金刚经何以有三十二分?’她答道:‘一以贯之,不论儒家佛家,皆是如此,那里分得许多段落?’



她遂说偈:



‘佛说金刚妙出群,一言了悟绝声闻,

有人解得金刚意,四八何须逐段分。’



一位和尚问道:‘何以称为金刚?’她答道:‘金刚是人人都有的,何须如此问?’



她又说偈:



‘金刚果信是金刚,百炼千锤永不伤,

粉碎虚空些子在,只今惟见佛毫光。’



又有人间:‘师父您通晓佛义,何以不现男身?’她答道:‘形体有男女的分别,佛性是不分彼此的,不要作差别观。’



她又说偈:



‘男女何须辨假真,观音出现果何人?

皮囊脱尽浑无用,试问男身是女身?’



她的辩才无碍,随问随应,灵敏异常,远近来皈依她的人,不可胜数。



她活到七十多岁,往生之前且预先指示坐化的日期,鼻端有火,并说偈:



‘荼毗一去永归空,著处寻空便不空,

我去我来仍是我,电光泡影一般同。’



说完偈,遂端坐瞑然而逝。这是河南一位祥光和尚亲眼所见,亲口告诉余居士的。



二 免堕犬身



宋朝苏州朱进士,平生只读儒家书籍,没有听闻佛法。有一天偶游虎丘山,听到佛印禅师讲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四句,心中非常惊喜,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于是就想参究全经意旨。



有一天午睡,梦见青衣人押著五个人,朱进士跟在后面,走了约二里路,来到一条大街,再进入巷内,有一青色布帘的人家,在厨房里置放一个木桶,桶内有汤,那五人都喝了,朱进士也想喝,青衣人大声阻止说:‘听闻佛法的人不可以喝。’就惊觉苏醒。



朱进士信步走到大街,进入巷门,果然有一户人家与梦中所见完全一样,朱进士叩门进去,询问厨房可有发生什么事?



主人说:‘厨房刚刚生下六只小狗,其中一只已经死了。’



朱进士吓得惊怖流汗地说:‘如果没有听闻佛法,早已经堕入犬胎了。’



从此专心持诵金刚经,到了八十九岁八月十五日,邀集所有道友向他们告别,然后登上后园树枝上说偈:‘八十九年朱公,两手擘破虚空,脚踏浮云粉碎,立化菩提树东’然后跃身而下,落地后马上化去。



语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朱进士聆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中叹未曾有,恰如经中所说:‘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持经不但可以灭罪,而且由于种下般若种子,依此渐渐修行,到达因圆果满,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然失此人身,不仅受苦无穷,等到大业满时,又不知转生何趣!持经功德可转罪报而得佛果,金刚经实在殊胜无比。



三 天垂华盖



张元素,唐朝洛阳人,少年时持诵金刚经。



天授初年,任黄梅宰邑,家有厄难,常应念而消。到了七十岁,身体不适,忽见到空中垂下华盖,就洗澡沐浴与家人诀别,奄然而卒。



四 舌如金石



明朝相城地方,有位皮工,名叫严江,中年时辞去工作,到佛寺担斋饭,专心修持金刚经,并念阿弥陀佛,声不绝耳。



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断食一个月,平日只饮水数杯,向别人说:‘我在某日某时去。’届时,他更衣沐浴后,跏趺坐化,焚化得到舍利子数合,舌头坚硬如同金石,用手敲它,铿锵有声,这是正德三年的事。



五 公卿富贵不能比



明朝天启初年,京师正阳门,有一位老军人,看守一间舡铺,鳏居无子,每年可领到十石米粮,他留存四石供日常食用,将剩余的六石变卖,购买薪柴蔬菜等,闲居无事,每天焚香诵金刚经。



当朝的宰相韩爌,每次身穿锦衣,乘坐大轿,前面有随从开道,浩浩荡荡的经过那儿时,一听到老军人的诵经声,往往慨叹说:‘他要诵经很容易,而我却很难,我享受不到他这个福分。’



老军人后来活到七十三岁,无疾而终。虽是炎热的六月,尸体却毫不臭秽,更没有飞蝇聚集,京师里的贵人看了都惊奇赞叹,大家出钱为他择地安葬。



韩公素称贤能,他的话可说真实不虚。处于太平盛世,不求闻达,又能无事一身轻,得自由身,所得足够一身温饱,乃是人间仙福,更加持诵金刚经,修最上乘法,为出世正因,岂是一世的公卿富贵所能相比?



六 幢幡来迎



薛严,唐朝人,任忠州司马,平日蔬食长斋,每天念诵金刚经三十遍。



七十二岁临终时,看到幢幡华盖来迎接,他的妻子崔氏是御史安俨的姑姑,亲见薛严随著幢幡华盖,冉冉升天飞去,叫他都不应,全家都闻到异香。



七 般若一日之功



颜光裕,明朝人,世代以儒为业,有一天随同乡里的士绅耆宿,到金刚会听经,甚为惊叹敬服,极想参究金刚经的意旨,可是因为赴试未能如愿。



后来任职太和县,有一天生病,梦见两位青衣人把他拘进阴府,景象幽晦,森严凄惨,冥吏告诉冥王说:‘光裕阳寿已尽,生前好杀,喜食牛犬之肉,罪业深重。’



这时,即有无数生灵前来索命,冥王将光裕判入镬汤油煎,牛头鬼卒用刀叉将光裕叉入滚沸的油鼎内,看到光裕全身覆盖著莲华,滚沸的油鼎,顿时冷却。



冥王合掌,命冥吏查看善恶簿,告诉光裕说:‘你有持诵般若一日之功,才有这个金刚不坏之身,所以增延你的寿禄,希望你回去之后,多劝世人持诵。’



光裕已经死去七日,还阳后,每天课诵不停,并刻印金刚经六千卷施送,任官至大参。七十岁临终时,里巷的人都闻到异香,光裕再三嘱咐说:‘你们务必广为流传下去,嘱咐世代的子孙,受持这卷最上乘的金刚经。’言毕而逝,这是光裕六十六代孙,伯廉博士亲口所说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7: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专持劝化的楚石和尚



明朝正德年间,南岳有位高僧,名叫楚石,博通三藏,平日专持金刚经,如果有人向他求法,不论对方贤愚贵贱,他都大声地说:‘努力受持金刚经吧!’楚石到了一百七十一岁始坐化。



跟他同时的有白藤和尚、无极和尚,也是专门劝人持诵金刚经。白藤活到一百三十岁,无极活到一百二十四岁。



二 烛光离地三尺



陈国宝,唐朝人,他的夫人是芮公宽的姊姊,虔奉佛法,平日持诵金刚经。有一次,她正在诵经,仅剩一两页,即将诵毕,忽然觉得头痛起来,无法继续念诵,到了晚上痛得更厉害。她惟恐因此死去而不能将经诵完,遂命婢女去拿烛火,但是火种已灭,婢女空手而回,夫人见状,叹息不已。



这时,全家人忽然看到厨房中有烛光自动移动,并没有人拿著,烛光离地三尺渐渐穿过厅堂,直入夫人卧室,宛如白昼一般。夫人十分惊喜,赶快取经诵毕。



一会儿,家人取得火种,烛光即灭,夫人的病也痊愈了,从此每天虔诵五卷。



芮公临终时,夫人前往省视,芮公说:‘五姊以念经功德当得长寿,并可受生善道。’



后来夫人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三 鬼使献策



唐朝麟德元年,窦德元官拜宗正卿,奉派为扬州按察使,要坐船渡过淮河,驶离岸边不久,看到岸上还有一个人在等船。当时已是日落时分,岸边已没有渡船,窦德元看那个人脸色憔悴,心里很怜悯他,于是命人将船驶回岸边搭载他。



航途中,德元开始用饭,也分给他一份。



抵达岸边后,德元骑马,那个人跟随在后,走了几里路,德元看那人似乎不肯离去,就问他说:‘你是谁?为什么还不走?’那个人回答说:‘我是鬼使,奉命到扬州追窦德元。’



德元一听大惊,立刻下马,跪在地上,向鬼使叩头,说:‘我正是窦德元,求你指示方便,务必替我想个求生的办法。’德元边说边哭,再三的乞求。



鬼使想了一会儿,才说:‘刚才承蒙你怜悯搭载过河,又蒙赐给食物,这份盛情使我感动,所以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倘若你念诵金刚经一千卷,就可以免除此厄,等你念满千卷后,我再来通知你。’



德元到了扬州,面临生死关头,不敢懈怠,马上开始诵念金刚经,日夜不停的持诵。



过了一个多月,德元念完一千卷,鬼使又来了,告诉德元说:‘你诵经已经满一千卷,再也不必担忧,我现在就带你去见冥王。’



德元跟随鬼使进入冥府,看到一位身穿紫衣的人,走下台阶向他拱手作礼说:‘你诵金刚经一千卷,有大功德,现在还不是来的时候。’遂放德元返阳。



德元醒来之后,才知道已经死了一天。一会儿,鬼使又来,向德元乞求食物及纸钱,德元马上命人拿饭菜请他,并烧纸钱。



德元向鬼使询问一生的官禄,鬼使说:‘你以后将改任殿中监,次任大司宪,次任太子端尹,次任司元太常,次任左相,享寿六十四岁。’



后来果如其言,德元并将此事奏闻高宗,高宗并下诏,命令群臣诵金刚经。此事系德元的曾孙,在梓州亲自向孟献忠述说的。



四 一念恻隐得延寿之法



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位张姓御史,已佚其名,奉派出使淮南,拟渡淮河,船将要驶离岸边时,从后面奔来一位黄衫人,自称有急事请求搭船,船夫不肯,并出手殴打。



张御史见状马上制止,向船夫说:‘让一位老百姓顺便坐船渡河,又有何妨?’不仅让黄衫人上船,又亲自拿船上剩余的食物招待他,黄衫人面带愧色地向张御史致谢。



渡过淮河,抵达岸边后,黄衫人向张御史辞别,分路而行。



一会儿,张御史到达驿站,看到黄衫人已经候在驿站门口,未免有点憎恶,心想:‘我刚才已经让你顺便搭船了,你又来干什么?’



黄衫人向张御史说:‘我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但不能让左右听到。’



张御史屏退左右后,黄衫人才说:‘我是鬼使,奉冥司之命前来抓你,本来刚才渡河之时,就应将船翻覆,让你溺死于河中,但蒙你厚意相待,不敢忘恩,所以不忍骤然下手,但是,最多也只能再让你多活一天而已。’



张御史一听,惊骇不已,立刻跪下向黄衫人求救,请他无论如何也要想个办法解救。



黄衫人说:‘你如果能够在这一天的期限里,转诵续命经千卷,就可以延寿。’说罢遂离去。



走到门口,黄衫人又回头告诉御史说:‘你知道续命经吗?就是人间的金刚经。’张御史又问:‘今天已经这么晚了,我如何来得及念满千卷呢?’黄衫人说:‘只要有人转诵的都可以。’张御史便向黄衫人再三地致谢。



送走了黄衫人,张御史立刻召集所有的属下及附近百姓,约有数十人,大家聚集转诵金刚经。



直到次日晚上,终于念完一千卷,诵毕后,黄衫人也在这时来到驿站,向张御史说:‘你已经可以免死,但是要跟我到冥府谒见冥王。’众人看到张御史跟随黄衫人而去。



张御史入见冥王后,禀告冥王说:‘我已诵读续命经千卷,是否可以延寿?’冥王命典吏勘验,经查属实,合掌赞叹说:‘功德不可思议,可以延寿十年。’张御史遂得返阳。



五 却鬼延年



王陀,唐朝人,任膺扬府果毅,颇通佛法。有一天他染患重病,知道这是宿世罪业,遂断食荤肉,发心持诵金刚经,每天五遍。



后来又染瘴疫,亲见鬼使要来抓他,王陀赶紧诵经,鬼使听他诵经就退了回去,不敢逼近。他继续念诵,鬼使远远的对他说:‘冥王命我来追你,你且暂时停止念诵。’



王陀刚一停止,就昏迷过去,胸闷欲绝。这时,又来了一位鬼使说:‘他是念经人,冥王下令暂且放他六个月。’



王陀苏醒以后,倍加精进,不敢懈怠,日夜不停地念诵。经过六个月,一直未见鬼使再来。有一天晚上,他听到空中有声音说:‘王陀!你以持经的功德,可以享寿九十。’



王陀的哥哥因病去世,几天后,王陀看见哥哥告诉他说:‘你要努力读诵金刚经,救我地狱之苦。’话未说完,看见一个人将他的哥哥推入地狱。王陀恐怖万分,疾步走回家中,有六只羊挡住去路,不让王陀过去,王陀立刻诵金刚经,他看到羊只逐渐缩小,诵经完毕,所有的羊也就消失不见了。



返回家中后,即为哥哥诵经五千遍,救拔地狱之苦。王陀又广劝大众持诵金刚经,自己也持诵不辍,后来果然活到九十岁才去世。



六 续命经



明朝嘉靖年间,归安茅鹿门的佣仆,名叫冯勤,他曾经遇到一位相士,断定他会早夭,因而忧虑不已。



他向一位老和尚请教如何才能延年益寿?



老和尚说:‘如果是卑下的人,无力积德,可以拾焚字纸,并且念续命经,这样就可避免夭折。’



冯勤问道:‘何谓续命经?’



老和尚告诉他说:‘续命经就是金刚经。’



冯勤闻言大喜,向老和尚拜谢,立刻付诸实行,他准备了竹夹子及竹笼,打算沿街拣拾字纸。



从此,他白天走遍大街小巷,将路上秽恶的字纸,拣取置放于箱中,洗涤干净后,晒干焚烧,烧存的纸灰,包妥丢到清流水中。他做得很仔细,纵然只字片纸,也不敢疏忽遗漏,晚上则跪诵金刚经一卷,并且回向。



冯勤天天如此,习以为常,后来他渐渐知书,略通文义,鹿门对他也尊敬有礼。冯勤的家道逐渐丰裕,育有二子四孙,享寿九十五,无疾而终。



七 善神拥护



魏恂,唐朝钜鹿人,曾任博州司马。神龙年间,加三品,官拜右监门大将军,平日持诵金刚经。



这时,京城有位名叫蔡策的人,暴死几天后又苏醒过来,他说:‘我被冥官审讯时,看到一位鬼使回禀冥官说没有追到人,冥官要鞭打鬼使,使者说,将军魏恂受持金刚经,有很多善神拥护,围绕数重,追他不得,并不是故意纵放。冥官又换了别的使者前去,回来禀告的话仍是一样,追魏恂之事遂告作罢,冥官与鬼使同声赞叹。 ’



魏恂知道这事以后,从此更加精进持诵。



八 阶下停刑



唐朝时,江陵开元寺般若院有位和尚,法号是法正,每天持诵金刚经二十一遍。



长庆初年,他年已六旬,有一天病死入冥间,冥王问他:‘师父生平作何功德?’法正回答道:‘经常受持金刚经。’



冥王一听肃然起敬,向他拱手作礼,请他在绣座念经七遍,冥间的侍卫们合掌静听,阶下也停止行刑,冥王特别走下台阶说:‘上人增寿三十年,希望你勤诵不辍,命终必能出离生死。’



冥王派一位冥吏送他返阳,他走了数十里,看到前面有一大坑,深不见底,冥吏从他背后将他推入坑中,于是就醒了过来,已经死去七日,唯有面部未冷。



荆州的常清和尚,亲眼看见他复活,直到八十多岁仍然活著。



九 一分功德祝庇冥司



董进朝,唐朝人,时常持诵金刚经,并祝祷说:‘愿以一分功德,回向祝庇冥司。’



有一天晚上,月色皎洁,他站在城上,看到四个身穿黄色衣服的人,聚集在城下谈话,他听到自己的名字,好像是要被追捕的样子。他们互相说:‘董进朝常持金刚经,并以一分功德,祝庇冥司,这么久以来,我们蒙受他的恩惠,现在怎么忍得下心来杀他?’其中一人说:‘他家对门有一位同姓同年的人,寿命即将结束,可以由他代替。’说罢,一转眼四个人都不见了。



次日清早,听到对门传来哭泣声,进朝询问其故,死者父母说:‘我的儿子昨夜暴死了!’进朝听完不禁感动流泪,并说出昨夜的经过。除了协助将死者殡葬外,并供养死者的父母到老。董进朝后来出家,法号为慧通,住在兴元唐安寺。



十 增世寿一倍



智藏和尚,梁武帝时吴郡人,住钟山开善寺。有位相士对他说:‘师父虽然聪明盖世,可惜寿命不长,只能活到三十一岁。’



这时智藏和尚年廿九岁,于是不再讲经,竭诚持诵金刚经,礼佛忏悔,昼夜不辍。



到了卅一岁时,有一天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本来你的寿命已尽,因般若的功德力,得以增加一倍的世寿。’



后来再度遇到这位相士,相士惊奇地说:‘现在夭寿之相已经全部没有了。’并向智藏探询原因,智藏说出持诵般若的因缘,两人齐声赞叹说:‘经力不可思议!’



智藏后来活到六十多岁才去世。



十一 善神拥护,抓她不得



张无是,唐朝人,居于布政坊。天宝十二年冬天,他从远地回来,已经半夜。这时城门已闭,只好蹲伏在桥下休息。



一会儿,忽见数十人骑著马停在桥边,说要派一个人到布政坊抓张无是的妻子及同里的富翁王某,另外一人则到某处抓某些人,张无是闻之大惊。



没多久,派出的人都回来了,其中一人说:‘要抓的人都已抓到,唯有张无是的妻子,正在诵读金刚经,善神拥护在侧,抓她不得。’



接著,他们将抓来的人一一唱名,无是识得王某的声音,也听到王某应诺。



张无是返回家中后,看到妻子端坐诵经。她看到丈夫回来,就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赶回来,所以诵经等待你。’天亮后,听到南邻传来哭声,原来是富翁王某死了。无是将桥下所听到的经过说出,夫妇二人大为惊恐,遂发誓受持长斋,日诵金刚经四十九遍。张无是的妻子暂得免于一死,夫妇两人都得长寿。



十二 烈火成灰



唐朝易州有位参军田某,平时喜好打猎,他饲养一只凶猛无比的猎犬,每次出去打猎都利用它追逐猎物。



天宝初年某日,田某又带著猎犬外出,偶然在田野间,看到它咬著一本书,田某取来一看,原来是金刚经,就携回家中。从此每天都取出读诵,受持数年,诵了二千多遍,然而仍照常打猎。



有一天田某死后来到冥府,看到众多鸟兽围拢起来向他索命。当时跟他同行的有十多人,冥王一一予以审问,其中有一个人,冥吏命他张嘴,用一丸投进他口中,马上化成烈火,很快地将那人烧成灰烬;一会儿又迅速恢复原状。这样审问了六七个人,到了田某,投了三丸都没有化成烈火。



冥王感到诧异,问田某在世曾做什么福业?田某说:‘我起初喜好打猎,后来偶得一卷金刚经,已经读诵二千多遍。’



冥王合掌称赞说:‘善哉!诵金刚经可灭除无量罪业。’命令冥吏检查田某的福簿,果如他所说,于是叫他当场念诵。刚一开始,殿中所有的鸟兽都消失无踪。冥王对他说:‘般若功德不可思议!你可以延寿十五年。’于是放他还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7: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借佛堂诵金刚经



邵园客,明朝顺天府人,素来崇信佛法,家中佛堂布置得非常精致整洁。



万历庚申年春天,邵园客偶然扶乩,有一位自称是慧珠子降乩说:‘我想向你借佛堂诵金刚经,为期一年,诵满五千零四十八卷后,我就会自动离去。’邵园客慨然答应。



随后邵园客就将佛堂封闭,不再入内诵经。此后每到夜深人静的晚上,佛堂就传出木鱼及诵经的声音,他偶尔伸头往佛堂中看,却不见任何人影。



一年期满,诵经的声音停止。至此,邵园客才相信连神仙也要皈依三宝,于是对金刚经就更尊崇有加。



楞严经中,佛说有十种大仙,不修正觉,别修妄念,纵然享寿千万岁,隐迹于深山海岛,绝于人烟之境,然而等到仙报享尽,依旧还要改头换面,散于诸趣之中。金刚经破相显性,河沙功德不可比喻,足以度脱仙伦。



昔时吕洞宾被黄龙禅师点化之后,才了解道家浅薄,不如佛门高深,因而皈依禅师座下,成为虔诚的三宝弟子,并写下一首诗:‘摔破瓢囊掷碎琴,如今不炼汞中金,自从遇得黄龙后,始悔当年错用心。’以志其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7: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灵异事迹呢,看来我要好好读金刚经啦,这里信佛的人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6 23: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几年好好读佛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04: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读心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1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帮我也读了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读心经。
钗堕无声 发表于 2009-12-27 03:08

你要是在怀孕期间读就更好,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处于太平盛世,不求闻达,又能无事一身轻,得自由身,所得足够一身温饱,乃是人间仙福,更加持诵金刚经,修最上乘法,为出世正因,岂是一世的公卿富贵所能相比?

绝对赞同啊,我老了就要这样,读读经,念念佛,百事不操心,求个好死!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2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老也是可以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0 18:08 , Processed in 0.0165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