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6
收起左侧

坚韧中国人和海地暴民:地震中表现出巨大差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坚韧中国人和海地暴民:地震中表现出巨大差距

--------------------------------------------------------------------------------
发布时间:2010-01-21 18:20:55 【来源:天涯社区】


  看到海地地震的如此乱相,果不其然,天灾以后是人祸!想起5·12时李小萌采访一个灾区的老农的报道。今日回想起来,仍让人感动不已!更让我理解到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那是一位比我的父辈更年长的老人。遇到灾难他和所有从灾区向外走的人方向相反,他想回到自己的家。当小萌问他家里房子已经倒了,现在又不安全,回去干什么。他说想回去把麦子收一下!今天我仍深深为这句话感动!当你遇到灾难的时候,你仍然想到要去收获,而不是像现在海地一样,除了等待救援、除了嗷嗷待哺就是抢劫残杀自己的同胞。

  对于一个热带的沿海国家,还靠近美帝,这么贫穷、孱弱真是值得思考!

  一般来说,沿海、热带都是富庶的代名词,海里有鱼,雨水充沛、粮食一年3季,东南亚那些国家其实生活还是蛮滋润的!我一直觉得热带人不太勤快,后来想想,也是环境因素,不愁吃不愁冻!

  一年地里随便刨刨,下海撒两天网就衣食无忧了。

  说道底,懒!一个国家没有一个能在危急关头振臂一呼的人,一盘散沙,一帮暴民,一帮冷漠、残忍的人。对待自己的同族都如此残忍,能指望他们什么。

  刚地震时还觉得要自救、要团结,现在我对他们没有同情。

  央视李小萌采访老农

  CCTV一女记者在路上碰到了一位挑着担子,模样憨厚的老人。
  
    记者:“大爷,您这是上哪里去啊?”
  
    老人:“我,我,我回家去老(四川话,通了)。”他依然保持着刚才冷若冰霜的表情。
  
    记者:“您家在哪里啊,远吗?”
  
    老人:“恩,我,我回家去老。”估计他没听清记者的问题。
  
    记者:“我说您家离这儿远吗?您回家需要多长的时间?”记者再问。
  
    老人:“远,还在那老边。”终于听清了。
  
    记者:“您能不能放下担子,咱们聊聊?”
  
    老人不吭声地放下担子。
  
    记者:“您挑的什么?”
  
    老人:“一些吃的。”
  
    记者:“能不能打开我看看?”
  
    老人打开了一边担子上的包裹,里面露出了一些碎片饼干。
  
    记者:“哦,饼干,您在救助站领取的吗?”
  
    老人:“恩,他们发的。”说完他拿着胸前挂着的塑胶卡片向记者晃了晃,上面写着“救助证”三个字。
  
    记者:“这个证件有什么用啊?”
  
    老人:“发东西用的,发吃的,发被子,发帐篷都要用。”说完,他估计是看见了记者嘴角挂着的口罩,从身穿的那件马褂口袋里翻出了一个口罩,捏在手里。
  
    记者:“您把它戴上吧。”
  
    老人捏了捏口罩,没说啥。
  
    记者:“还是戴上吧,现在得预防传染病,注意安全。”
  
    老人:“我走过去再戴。”我终于明白,他可能是在记者面前难为情,不好意思戴吧。

    记者:“大爷您还需要什么东西吗?”
  
    老人:“我什么都有老。”估计他没明白记者的意思。
  
    记者(朝摄影机方向):“他还需要什么东西,用四川话怎么说?”
  
    摄影师(估计是):“您还需要什么帮助吗?”
  
    老人:“不需要老,现在主要是吃的,生活上用的,他们都在发。”
  
    记者:“大爷您今年多大年纪了?”
  
    老人:“我六十八老。”
  
    就在此时,路的另一边,从相反方向走过来两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皮肤漆黑,表情冷静,似乎有点茫然,他们从远处就注视这边的采访了。摄影师把镜头打向他们,他们身后路旁的一幢幢开裂显缝,东倒西歪的白色农家楼房也打入镜头,在地震前也许他们都还是新房。
  
    一男子(对着老人):“你去哪里,回家麦(吗)?那边危险得很,你不要去。”
  
    老人:“我去看看我的麦子收得收不得,去把它收老。”
  
    记者(问说话的男子)“他刚才说什么?”
  
    男子:“他说他要去看看麦子熟了没有,好把它收了,给国家减轻点负担。”
  
    记者:“你这是回去吧,你挑的是什么?”记者看到男子肩上挑的两个纸箱子(脑白金盒子那么大),把话头转到他身上。
  
    男子:“香肠,还有点其他吃的。”他边说边主动地打开纸箱,里面露出几节香肠。
  
    记者:“这边这个是啤酒吗?两瓶啤酒。”她说这话的同时已经在箱子里翻到两瓶啤酒。
  
    男子:“对对对。”
  
    记者:“你这些东西现在是你全部的家当吗?”
  
    男子:“是的,就这些老。”
  
    记者:“你的家人呢?有孩子吗?”
  
    男子:“死老,娃儿都死老。”
  
    记者:“那你妻子呢?”
  
    男子:“老婆,我老婆也死老。”他回答得很干脆利老,似乎看不到悲伤的影子。
  
    记者:“还有其他家人吗?”
  
    男子:“我妈,他也死老”,还是回答得和前面一样利索。
  
    记者:“那一家四口,就剩下你一个人了?”
  
    男子:“就剩我一个老。”
  
    另一名男子:“他们死的死老,我们活下来的要好好活。”
  
    记者:“大爷你不回家了,跟他们回帐篷去吧,很危险的,这么大把年纪了”,他忽然把又话头转向了老人。
  
    男子(首先发言的那位):“你不回去老,那边全部是坡坡,怕泥巴滑下来。”
  
    老人:“我,我,我还是要回去看看,你们先走嘛。”

  两男子告辞记者后离开了。
  
    记者:“等下,大爷我来帮你吧。”说完她赶紧帮助老人把担子往肩上扶。
  
    老人挑着担子头也不回,步履蹒跚地走了。
  
    走了两步,他缓缓地回过头来,表情显得很不自然地说:“谢谢你们操心老”,说完调转头继续了。
  
    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喷涌而出。
  
    紧接着,传来了女记者大哭的声音,声音很大很大,摄像机的镜头从老人身上转向她时,她赶紧把脸埋在胳膊肘里面转过身去,继续嚎啕大哭。
  
    很朴实的一番对话,胜过多少煽情语言啊。
发表于 2010-1-23 1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暴民们死几十万也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7: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阵子抢物资的也有,有些村官拿着一包包方便面宁愿给自己垫屁股也不发给灾民
抢物资车的多了去了,全都没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7: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肤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14: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的喉舌一向是有选择性的报道新闻的呀,对内报喜多,对外报忧多些。很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地有十几万部队在哪里
也没有人敢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emptyyuan
全都没报道,你如何知道,亲眼目睹了的,还是想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06:38 , Processed in 0.0190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