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际观察:北冰洋消除一根冲突“引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9 0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4月28日 17:18:1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奥斯陆4月28日电(记者李国荣)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7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会谈后令人意外地宣布:两国就巴伦支海划界问题达成了协议。当天下午,斯托尔滕贝格和梅德韦杰夫正式在协议文本上签字。
    根据协议,挪威和俄罗斯同意把双方有争议的17.5万平方公里巴伦支海水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个部分,西侧归挪威,东侧属俄罗斯。至此,两国间长达40年的巴伦支海争端终于得到解决。海底资源丰富的北冰洋地区因此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冲突因素。
    坚持谈判 终成正果
    巴伦支海是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北部的一片北冰洋海域,总面积14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挪威和俄罗斯有争议的17.5万平方公里海域不仅鱼类资源丰富,而且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为解决争端,挪威和苏联1970年开始谈判,1975年双方达成暂停勘探、开采争议地区油气资源的协议。1976年,挪威提议就巴伦支海临时捕鱼安排进行谈判,双方达成了规范6万平方公里海域捕鱼活动的《灰区协定》,该协定于1981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88年,苏联方面提出同挪威共同开发巴伦支海资源。
    1991年苏联解体,谈判中断。1995年,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挪威,把石油合作和边界谈判联系起来。2002年,俄挪领导人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公报,在需要划界的海域加强渔业和石油合作,并于2005年提出确立两国在石油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2005年12月5日,两国恢复边界谈判。2009年5月,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访问俄罗斯,主要目的还是同俄方讨论如何解决巴伦支海争端。
    经过多年谈判,两国终于就解决巴伦支海划界问题达成协议。
    出人意料 反响热烈
    虽然梅德韦杰夫这次出访挪威之前在接受一家挪威报纸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国解决巴伦支海争端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挪威相关专家仍认为,考虑到这一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高度敏感性,不应对梅德韦杰夫访问期间达成相关协议抱太大希望。
    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在27日的新闻发布会后接受挪威媒体采访时说,当梅德韦杰夫26日抵达奥斯陆时,能不能达成协议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协议终于达成的消息确实出乎许多挪威人意料。
    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说,“这是一个将载入史册的伟大日子。”
    巴伦支海秘书处秘书长拉斐尔森表示,两国达成海上划界协议的这一天将成为挪威-俄罗斯关系史上值得庆贺的一天。
    斯托尔滕贝格说,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海上边界划分,更关系到两国睦邻关系的发展。
    但挪威也有人认为,由于这项协议还有待两国最高立法机构批准,俄罗斯杜马能否以及何时批准依然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
    一根“引信” 终被拔除
    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盖逐渐融化消失,其近海海底油气开发具备了比以往更好的条件,夏季通航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随着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多少世纪以来只有少数探险家光顾的北冰洋逐渐成为沿岸国家争夺的焦点。
    据俄罗斯和挪威有关方面估算,北极地区原油储量约为2500亿桶,天然气储量也达80万亿立方米。美国专家也估计,北极地区原油储量在1000亿桶至2000亿桶之间。
    北冰洋沿岸国家——俄罗斯、挪威、美国、丹麦和加拿大等国近年来在包括北冰洋在内的北极地区动作不断,以各种形式展开激烈争夺,挪威和俄罗斯在巴伦支海的长期争端只是这种争夺的一个典型实例。
    巴伦支海是俄罗斯北方舰队潜艇出入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其重要性对俄罗斯来说不言而喻。挪威虽只有几百万人口,但它是北约成员,背后有北约撑腰。如果双方继续各不相让,北冰洋就有可能成为引发地区冲突的火药桶。
    挪威和俄罗斯就巴伦支海划界问题达成协议,拔掉了北冰洋这个潜在火药桶上的一根引信,不仅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深化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北极地区局势的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2 10:13 , Processed in 0.0119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