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科国际是一家全球性制造巨头,2009年营收逾170亿美元。就在数年前,该公司还是一家管理不善的公司。自1991年起,该公司开始长达10年的疯狂收购,收购了12家公司,其中包括 United States Surgical。大肆收购使泰科国际长期债务高达逾800亿美元,并承担数亿美元损失。2005年,泰科国际前CEO丹尼斯·柯慈罗斯基(Dennis Kozlowski)和CFO马克·施瓦茨(Mark Swartz)因欺诈股东数亿美元而获罪。2002年,爱德华·布林(Edward Breen)出任CEO后,推动泰科剥离资产,甩掉债务。2006年,泰科净利润同比增长40%,至8.17亿美元。
4、普利司通/费尔斯通
在联邦调查员宣称福特轻卡和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采用有缺陷的普利司通/费尔斯通轮胎可能是大量撞车导致46人死亡的原因后,普利司通/费尔斯通在2000年召回650万只轮胎,并负责更换轮胎,但因供货不足,焦急的用户需要等上数月时间才能换下有缺陷轮胎。这次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展开主题为“不出差错”(Making It Right)的广告宣传,其中公司总裁、董事长兼CEO约翰·兰佩和赛车手马里奥(Mario)及迈克尔·安德里狄(Michael Andretti)为公司亲自做广告。
2005年,福特汽车董事长兼CEO威廉·克莱-福特(William Clay Ford Jr.)试图重组福特汽车,打造一个全新的“前进方向”,但他通过削减产品提高利润的改革失败了。那年,福特汽车北美运营亏损16亿美元。2006年9月,福特聘请波音前高管阿兰·穆拉里(Alan Mulally)任总裁兼CEO。穆拉里裁减了三分之一的员工,并砍掉林肯、墨丘里、捷豹等品牌,只专注于福特品牌。该公司已出现好转迹象:2010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至281亿美元;利润达到21亿美元,连续4个季度出现增长。
2002年,惠普前任CEO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试图将康柏计算机整合至其业务时陷入困境,使竞争对手乘虚而入。惠普现任CEO马克·赫德(Mark Hurd)2005年执掌惠普,支持49亿美元收购Mercury Interactive,2006年发布惠普软件项目。同年,惠普管理层遭遇丑闻,当时董事长帕特丽西亚·邓恩(Patricia Dunn)聘请调查人员确定公司泄密者。邓恩的行为引发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Commerce)的调查,她随后辞职。现在,惠普已经走出邓恩时代,2009年营收达到1170亿美元,重新成功定位为IT巨头,提供数据存储、软件设计和打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