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5|回复: 3
收起左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口普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0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1月05日 20:35:53  来源: 新华网

   特写:在华外国人首次体验中国人口普查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郑茜 张旭东)4日9时,家住山东省青岛市的孟加拉国人日瓦希为人口普查员历颜琴打开了家门。由于已在中国生活十年,日瓦希的汉语非常熟练,不到十分钟就回答完了所有问题。

    “我在中国一直遵纪守法,不会拒绝向普查员提供个人信息。我也不担心自己的信息会被泄露,因为中国已经为此次人口普查专门制定了法规。”31岁的日瓦希说。

    首次将外国人纳入普查对象的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已于11月1日正式启动。几日来,不少在华居住的外国人士都经历了中国人口普查的初体验。

    根据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凡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包括港澳台侨人员以及外国人,原则上都属于普查对象。但来华出差、旅游等在中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不包括在此次普查范围内。

    对外国人的普查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来华目的和居住时间、受教育程度、身份或国籍等11项内容。

    在山东济南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任教的美国人梅尔文来到中国已经十年,人口普查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他就完成了人口普查员的入户信息采集。

    “我在美国也参加过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中国的人口普查问题都是关于姓名、年龄一类的基本信息,完成起来很简单。”梅尔文说。

    青岛市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东海西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郑明霞说,她所在的社区共有300多户外国人,目前入户调查进展顺利,已经完成登记200多户。



   “我们一般也不带翻译,就拿着印有英语、韩语、日语和俄语等不同语言的人口普查‘明白纸’给外国人看,他们看后很配合,自己就填写了相关信息。”她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据统计,2009年,仅京、沪、穗三地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常住外国人就达31万多人,临时住宿外国人近200万。

    北京警方今年1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国人已超过11万,日均在京住宿的外国人约有40万,在京外国人和涉外机构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目前,进入中国的外国人数量持续增长。他们一方面参与了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享受中国的公共设施。因此,掌握他们的信息对于正攵府制定政策和加强管理非常必要。”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说。

    据悉,第六次人口普查对境外人员采用与内地居民相同的调查登记方法,即由普查员入户进行普查登记。普查内容方面,要求境外人员填报的项目少于中国居民,对中国居民和境外人员的普查内容都不包括收入、宗教信仰等。

    不少接受采访的外国人对普查体验表示满意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人口普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之前听说中国此次人口普查是第一次涉及外国人,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但是当周二我来到学校,发现所有的表格都已经填好,自己只需要确认签名时,确实有些失望。”68岁的美国人杜大卫说。

    现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的杜大卫,199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就已深深为中国文化所吸引,并且以能够为中国发展出力为荣。他不仅在学校和社区担任英语教师,还积极参与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中国各项事业。他希望在人口普查中能够像普通中国公民一样,接受全面的信息采集。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普查表上问题不多,他只匆匆浏览了一下,确认信息正确,签名,五分钟不到就完成了。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登记工作细则》,对于境外人员较为集中的学校、外国专家公寓等场所,可由学校、公寓单位同意负责组织填报。

    “这或许是对我们的照顾,不想让我们太麻烦吧。”杜大卫说。

    而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多的鈤本人长谷川英树,目前还没有接受人口普查。但是普查前的摸底调查和社区宣传已经让他对中国正在进行的人口普查有了第一了解。他告诉记者:“我已经准备好了。”
发表于 2010-11-6 12: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老外在自己国家很少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12: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们一生出来就落实户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23: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到 这次能不能超过14亿    辽宁的很多城市人口都负增长了    其中 鞍山最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5 07:55 , Processed in 0.0126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