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0|回复: 16
收起左侧

★总第四期★ 汉服吧吧报 3.15专题之汉服打假!(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0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翮 于 2010-11-15 03:15 编辑

这是汉服吧第四期吧报,专题介绍汉服与戏服、影楼装等的区别,对深入了解汉服有帮助,特意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吧报导读  

本期主要内容:3.15专题之汉服打假  

第一版:【3.15专题】汉服打假(上)  

第二版:【3.15专题】汉服打假(中)  

第三版:【3.15专题】汉服打假(下)  

第四版:【明代武术】简述大发展时期的中国武术  

第五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一)  

第六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二)  

第七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三)  

第八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四)  

第九版:【吧友访谈】汉服多元化推广实践的深入思考  


封面图编:保尔
页一.jpg
封面的这位孙异同袍可是位人物哦,今后我会专门开帖向大家介绍他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3: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版:【3.15专题】汉服打假(上)  

文:月曜辛  

图编:保尔  

  
  长期以来,总有人拿着某张戏服/游戏装等问“是不是汉服”,更有甚者,因买到做错形制的“汉服”而后悔不迭的。今天,我们也来谈谈汉服的“打假”问题。

  新人们初接触汉服时,总觉得看见什么都像是属于汉服,只要是稍微和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等特征沾边的,都常常会被划拉成了汉服。然而虽然我们强调汉服的特征,汉服款式也虽然很多,但并不代表这些似是而非的衣服都能来山寨一把了。

  首先要明白,“汉服”一词的基本概念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平常生活中所穿的传统便服,正式场合所穿的传统礼服。这种传统服装,在任何一个民族中都会有一个“模子”存在,这就是民族服装的感性“印象”。但是一些过于夸张,变形的,不仅古人不会穿上街,在现代人眼中也“胡闹、不严肃”的服饰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3: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版:【3.15专题】汉服打假(中)  


  首先需要“打假”的,便是被划拉到汉服系统里的“古风影楼装”。诚然,在汉服运动刚开始时,由于资料、裁缝制作工艺的缺失,许多同袍都以影楼装为汉家衣裳的替代。但是在汉服运动发展到各种款式皆越来越正规、考究的此时,还将影楼装当作汉服,甚至一些商家仍在上架贩卖,名以婚服、袔子裙等,就不应该了吧。

  这些影楼装经常打着的标牌是“唐朝”,猛一看似乎也很像唐朝汉服,但是认真追究下来,唐朝女子除了在刚出浴时,是没有大袖衫(明衣式)直接套袔子裙(况且袔子与裙连在一起的做法貌似无出处)的穿法的。在唐朝的正式场合,女子都是交领、对襟的齐胸或齐腰襦裙,再外套大袖衫。宋朝虽然有褙子套抹胸与裙的穿法,但也和这种“影楼装”相差甚远。还希望大家仔细鉴别。


注:明衣是指浴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3: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版:【3.15专题】汉服打假(下)

  然后点名SD娃娃系、动漫游戏、走秀系的“汉服”,它们都属于汉服的衍生物。娃娃本来就是一个寄托梦幻的产物,为了梦幻,即使打着“中国古装”“中国风”的旗号,也仍是蕾丝花边、透明纱料等层层往上叠加,花哨且制式十分混乱,穿在娃娃身上好看,但如果制成真人衣服,请商家还是标明此乃中国风COSPLAY娃衣,而不是汉服吧。

  动漫游戏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特别是需要强调主人公或者重要人物时,自然不能让他们穿得和路人一样,所以动漫游戏里设计出来的“汉服”,式样更是离汉服本身越来越远,与传统、生活无关。在动漫游戏发达的鈤本,也没见人穿着动漫里设计的和服出席正式场合。

  而如今的古装影视也越来越向动漫游戏靠拢,虽然不乏一些导演明白“符合历史”四个字,但更多的服装师还是对“设计”十分着迷,其实他们可以转职中国风时装走秀,只是,都请不要说自己设计出来的是汉服,大家也请不要把那些衣服当作“汉服”。

  穿汉服,是为了融入生活,而不是脱离实际。再次说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3: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版:【明代武术】简述大发展时期的中国武术  

文:令狐不死  

文编:52wind  


  有明一代,是整个中国武术的大发展时期。
  
  明朝初立,明ZF一扫蒙元统治时期禁止汉人习武的恶规,大力扶植传统技艺如相扑,武术等。民间出现了很多以教拳为生的拳师,以及大量叫卖武术书籍的书商,最著名的文武双全的圣贤王阳明年轻时便请过拳师来教习武艺。这段时期由于得到ZF的支持,武术有了蓬勃的发展空间。

  明朝中叶,两件事深刻影响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倭寇问题困扰明朝几百年,沿海百姓深受其苦,为保自身,以船战为主的南派武术发展了起来。当时的船拳,以及后来南拳著名流派咏春拳、洪家拳、白鹤拳、五祖拳均是以这种船战为主的环境下确立雏形。器械上南派著名的枪棍也是以剿灭倭寇的战术,其前身是船夫手里的撑船用的长竹蒿。

一位名将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就是戚继光大帅。倭寇凶悍倭刀的锋利令沿海的明军苦不堪言,戚继光开始在军事战术上和技术上寻找办法来对抗倭寇。战术上他选择了鸳鸯阵,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技术上他选择吸取中国武术中的优点来训练士兵,于是他编制了著名的戚家三十二式长拳。并且他学习倭刀的技术,打造戚家刀,编制了著名的辛酉刀法。

这两个举动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形成了极深的影响,拳法上戚家长拳影响了明清拳法很多流派,著名的就是陈王庭的太极拳,其招式几乎绝大都是从戚家拳里直接借鉴了。类似倭刀的戚家刀和辛酉刀法又成为后世著名通背刀,苗刀的前身。

到了明朝末年,国家覆亡,满清入关,衣冠尽丧,同样武术在民间也被扼制。但这时也又有个现象,那就是文人习武。以前大约是文人轻视武人,轻视军事,明末社稷沦丧,读书人们痛心疾首,认识到这就是轻视军事轻视武术的后果,于是很多典型的文人,甚至从中年弃文从武,如有《围炉诗话》的作者吴殳便是一代枪术高手,做有《手臂录》。明末大儒黄宗羲,他的爱子黄百家并没有随他继续修习文化,而是拜了武当著名的武术家王征南学习武术,王征南逝世后,黄宗羲专门写了一篇墓志铭来JI念这位武术大师。

  明代武术由散乱演化为独立完整,很多著名的拳种都在这个时代创立延续,相对清朝时的武术隐秘神秘,明代武术开明,简练,实用至上,绝不浮夸的风格,至今让我们获益匪浅,极大弘扬了国人的尚武精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一)

文、图编:宋军遗民


简单的知识介绍,不足之处请多指教。感谢wingsmm 和洛梅笙的帮助——宋军遗民


民族服饰  

汉服,即“汉民族”的“民族服饰”。那么,怎么样的服装才能称为汉服?才能符合民族服饰的范畴呢?只要是具有一般汉服特点就是了吗?我们首先要了解“民族服饰”的概念。民族服饰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中,按照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  

1、她必须是溶于生活、体现生活的存在

2.她必须是“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的内涵表现。  

3、她必须符合其民族服饰的某种特定制度,而非单纯以某服装元素决定。如交领右衽。  
  
  只有符合了这些条件,汉服才能称为“汉服”,才能是真正的 “民族服饰”。

  古代的汉服的服装体系:汉服在商周时期便逐步形成完整的服饰体系。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并反映在服饰上。从功用分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按职业分有皇家服饰、官吏服饰、军士服饰、宗教服饰、平民服饰、乐舞服饰等。这些服饰适应了汉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社会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二)  


礼服、常服、便服  

  古代汉服的礼服主要围绕在五礼范围,并根据阶级和职位的不同有着各种规制的汉服。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军礼: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嘉礼: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因为按百姓的阶位来说,除了嘉礼中有昏服、冠服。凶礼穿丧服外,其他皆为通常的礼服、常服。(军礼基本与百姓无关)。这里要有个理解,古代礼服、常服属于正式场合服装,便服才是日常服饰。  

  现代社会,民族服饰作为日常服饰的作用已经逐渐稀薄,日常服饰都日趋西化。民族服饰逐渐仅作为礼服而存在,在节庆和重大场合穿着。而我们复兴汉服的重要点不在于汉服大规模应用于日常生活,而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场合,发挥应有的作用才是复兴的全部意义。  


现代的汉服的服装体系:  

  民族服饰发展到现代,已经没有了阶级区分,只有具体功用之别。服装有中衣和外衣两大类。  

  中衣,即衬衣。有中衣、中裤、中裙、中单袍服等,起护体、保暖、整形的作用;  

  外衣,由于穿着场所不同,用途各异,品种类别多样。外衣基本分有:  

  礼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百度)会等礼仪场合穿着。(礼服中,除了通常款式的礼服外,根据功用的不同,还有婚服、冠服、丧服等。)  

  常服: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  

  便服:日常的居家便装,劳作服。  

  现代汉服中还有不少行业分类,如僧道服、武术服、戏曲舞乐服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4: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三)

戏曲舞乐服:  

  戏曲舞乐服的范围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及传统典礼的舞乐。因为服饰的断代,一些传统剧目的戏曲类服饰也不属于汉服,而且现代戏曲舞乐服饰也有很重的臆造成分,还需要很长时间纠正。  


汉服衍生:  

  从汉服演变产生出来的衍生产物有很多类: 影视剧服饰(古装剧服饰)、影楼服饰、表演服饰、COS服饰、行业服饰、(如服务员制服)、汉元素时装、动漫游戏绘画类等。这些服饰和绘画或多或少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不属于正常意义的民族服饰范畴。虽然不排除有严谨制作,但毕竟“民族服饰”三定义缺一不可,所以将他们归类为衍生产物更为适当。  

  归类事物是否为汉服衍生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汉文化背景,第二是汉服元素占主导。(影视剧服饰原本作为再现历史的手段,是应该尽可能的符合真实的汉服形制的,但由于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古装剧服饰都是臆造的多,而忠于历史的少,所以暂时也列入汉服衍生之列。对于上述分类,目前大多称呼为“汉服戏服”、“汉风COS”、“汉风插画”、“汉元素设计”等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4: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版:【汉服知识】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认识(四)

汉服男装:礼服、常服、便服、中衣、巾帽、鞋袜、配饰。

汉服女装:礼服、常服、便服、中衣、头面、鞋袜、配饰。

汉服男童装:礼服、常服、便服、中衣、鞋袜、配饰。

汉服女童装:礼服、常服、便服、中衣、鞋袜、配饰。

(装备流程请看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04: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版:【吧友访谈】汉服多元化推广实践的深入思考

文编:冀人行


  传统节日与日常生活的嫌隙,似乎仍旧是汉服运动依靠传统节日普及大众的瓶颈,小圈子化的聚会、活动,总让人觉得汉服实践欠缺了一点张力,一点灵性。虽然多元化的宣传一直存在,但似乎到了需要我们更多人投身实践的时候了……为此,本期吧报特别邀请来孙异与我们探讨一些关于汉服宣传的话题。以下孙异简称孙,汉服吧简称汉。


●●汉:相信听过《重回汉服》的人都能对汉服引起强烈的共鸣,能说说这首歌创作的一些情况吗?

孙:首先谢谢大家喜欢这首歌!我是从04年开始关注汉服复兴的,在05年底的时候,我看到汉网赵丰年的一首词,原名叫《在水一方》,也就是重回汉唐歌词的最原始版本,我被歌词表现的那种找寻祖先文化的强烈愿望所震撼,所以试着重新谱曲,也就是现在大家听到的旋律,后来又跟网络词人玉镯儿一起修改了很多词句,最终形成现在的歌词版本。再此要感谢此曲的另外两位作者赵丰年和玉镯儿!

●●汉:信息网络时代使得汉服的传播更快更广,你认为除了网络,还有哪些途径需要作深入宣传?

孙:汉服是一件值得全民参与的事情,网络可以加速汉服的传播范围,但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身体力行的结果。我希望知道汉服的人们都能够主动去影响周围的人,哪怕是周围的一个人。不管是记者、服装设计师、家庭主妇还是公司老总、老师、学生、邮递员……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一人一点光,汉服复兴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汉:在传播汉服理念的方法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孙: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避免向他人强行灌输汉服概念,对不接受汉服的人们我们需要耐心,也许大部分反对汉服的人只是因为固有思维,有时候缓一缓,随着环境、心境的改变,说不定人们就接受了;对于反汉服的理论,我们需要有理有节的反驳、辩证。我们的目的不是为反对者而存在,而是不断的融合中立者、寻找支持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相信迟早有一天大部分国人是会接受汉服的。再者我们复兴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质素,以优秀的传统汉文化充实自己,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

●●汉:能跟我们说说你下一步的计划吗?

孙:复兴汉服、汉文化是每个汉族人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工作生活中去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作为我个人,就是希望能在音乐中表现更多汉文化的东西,虽然我水平有限,但是我不会放弃努力,再次感谢同胞们对我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02: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转这些贴不容易啊。。。 咳咳。。




















因为我也转过。。挺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4: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zhilinweng


    多谢!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穿官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3: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sand624


    呵呵,官服的面料搞不到啊。还有前面的补子找谁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云翮


    也对哦 那就普通的圆领了哦
不过要做的帅一点哈
或者有点想童装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9: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服的面料搞的到,只要有大米。明华堂的云纹啊,口水哗哗的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1 23: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发剃了不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5 14:44 , Processed in 0.02056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