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真觉 于 2011-5-13 19:49 编辑
汴河桥头的热闹场面。
泥塑版的《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生动地重现在游人眼前。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世堺级名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被后人奉为蓝本以各种形式争相临摹。如今,一位唐山市民竟把这幅画卷“搬”进了农庄,将画中那屋宇林立、市井喧嚣的场景重现在人们面前。
300米泥塑群
生动再现500多人物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常庄乡东黄各庄村东的麻龙湾庄园,一踏进坐落在这里的《清明上河图》大型泥塑文化园,即被这一艺术作品的恢弘气势、创意人的独到构想以及制作者的精湛工艺深深吸引和震撼。不禁感叹这方泥土幻化而成的独特风景,竟能给人以如此强烈的视觉美感!
这是一组长300米、宽60米的泥塑雕刻群。创作者以精湛的泥塑工艺,再现了5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50多只牲畜家禽和20多艘大小船只,塑造了城楼、拱桥、郊野、码头、街景等繁复、热闹的生活场景,把《清明上河图》中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立体生动地重现在游人眼前。
从街市中鞅的城楼上俯瞰两端,一派繁华尽收眼底,车马行人南来北往,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达官显贵流连市井,房屋漕船鳞次栉比,场面颇为壮观。徜徉其中,如同游走于那幅精美的画卷,与众多“画中人”摩肩接踵,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映相融。看着眼前怀抱孩子拉着家常的妇人,挑着扁担喜笑颜开的小贩,以及正在追逐戏耍的顽童,让人不禁想要凑上前去,听听他们的谈话,问问那时的物价,玩玩那时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