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1
收起左侧

孙中山民生主义语录精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5 1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生主义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像阶级战争和工人痛苦,那些种种压迫,都是由于民生不遂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照这样判断,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1924年8月3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 第355页


民生问题,今日成了世界各国的潮流。推到这个问题的来历,发生不过一百几十年。为什么近代发生这个问题呢?简单言之,就是因为这几十年来,各国的物质文明极进步,工商业很发达,人类的生产力忽然增加。着实言之,就是由于发明了机器,世界文明先进的人类便逐渐不用人力来做工,而用天然力来做工,就是用天然的汽力、火力、水力及电力来替代人的气力,用金属的铜铁来替代人的筋骨。机器发明之后,用一个人管理一副机器,便可以做一百人或一千人的工夫,所以机器的生产力和人工的生产力便有大大的分别。……机器发明了之后,世界的生产力便生出了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就是机器占了人工,有机器的人便把没有机器人的钱都赚去了……从机器发明了之后,便有许多人一时失业,没有工做,没有饭吃。这种大变动,外国叫做“实业革命”。因为有了这种实业革命,工人便受很大的痛苦。因为要解决这种痛苦,所以近几十年来便发生社会问题。
这个社会问题,就是今天所讲的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1924年8月3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 第355358页


社会系对待个人而言,社会主义亦系对待个人主义而言。英国尊重个人,主张极端的自由。德国以国家为本位,个人为国家分子,又宁牺牲而不惜也。此则以其国家政体之不同,故其主义亦因之而有异。主张个人主义者,莫不反对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者,又莫不反对个人主义。聚讼纷纷,莫衷一是。然而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而未可以是非之也。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1912年10月14日1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06507页


社会主义不独为国家政策之一种,其影响于人类世界者,既重且大。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动物之强弱,植物之荣衰,皆归之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进化学者遂举此例,以例人类国家,凡国家强弱之战争,人民贫富之悬殊,皆视为天演淘汰之公例。故达尔文之主张,谓世界仅有强权而无公理,后起学者随声附和,绝对以强权为世界唯一之真理。我人诉诸良知,自觉未敢赞同,诚以强权虽合于天演之进化,而公理实难泯于天赋之良知。故天演淘汰为野蛮物质之进化,公理良知实道德文明之进化也。社会组织之不善,虽限于天演,而改良社会之组织,或者人为之力尚可及乎?社会主义所以尽人所能,以挽救天演界之缺憾也。其所主张,原欲推翻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之学说,而以和平慈善,消灭贫富之阶级于无形。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l9l2年10月l4日至l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07508页


我国古代若尧、舜之博施济众,孔丘尚仁,墨翟兼爱,有近似博爱也者,然皆狭义之博爱,其爱不能普及于人人。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万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所以得博爱之精神也。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1912年10月l4日至1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10页


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由,社会主义之真髓,亦不外此三者,实为人类之福音。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l912年l0月l4日至l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10页


社会主义之国家,一真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也。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1912年10月l4日至l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23页


缘社会主义本与专制政体极不相能,故不能存于专制政体之下。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08页


……只有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人民才能更幸福,他们的苦痛也才能减轻。社会主义将治愈中国的疾苦。
《致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函》(1915年11月10日)
《孙中山集外集补集》第185页


社会主义之主张,实欲使世界人类同立于平等之地位,富则同富,乐则同乐,不宜与贫富苦乐之不同,而陷社会于竞争悲苦之境。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23页


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本社会之真理,集种种生产之物产,归为公有,而收其利。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予言至此,极抱乐观。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1912年10月14日至l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23页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16 01: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8: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类谋幸福,其着手之方法将何自乎?自不得不溯人类致苦之原因。人类之在社会,有疾苦幸福之不同,生计实为其主动力。去人类之生活,亦莫不为生计所限制,是故生计完备,始可以存,生计断绝,终归于淘汰。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故社会主义者,一人类经济主义也。经济学者专从经济一方面着想,其学说已成为完全之科学,社会主义系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想,欲从经济学之根本解决,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l912年10月14日至16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510页




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
《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4月1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 第323页




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三讲》(1924年8月l7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 第410页




民生的需要,从前经济学家都是说衣、食、住三种;照我的研究,应该有四种,于衣食住之外,还有一种就是行。行也是一种很重的需要;行就是走路。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不但是要把这四种需要弄到很便宜,并且要全国的人民都能够享受。所以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来造成一个新世界,就要大家对于这四种需要都不可短少,一定要国家来担负这种责任。如果国家把这四种需要供给不足,无论何人都可以来向国家要求。国家对于人民的需要固然是要负责任,至于人民对于国家又是怎么样呢?人民对于国家应该要尽一定的义务,像做农的要生粮食,做工的要制器具,做商的要通有无,做士的要尽才智。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三讲》(1924年8月17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 第411页




国民党对民生主义定了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平均地权,第二个是节制资本。只要照这两个办法,便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1924年8月10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 第377页




单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以制造国家资本,才可解决之。何谓制造国家资本呢?就是发展国家实业是也。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1924年8月17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 第393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8 21:55 , Processed in 0.0072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