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1|回复: 6
收起左侧

當代科學無法解釋的6個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0 0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海洋為何發出「噗通」聲

1997年,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錄下海洋發出的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很奇怪,還非常大。兩個相隔4500公里的麥克風分別錄下了這種怪聲。後來這種聲音被稱作「噗通(Bloop)」,聽起來不像任何以正常速度傳播的聲音。NOAA最終證明,這個聲音的傳播速度是標準音速的16倍,聽起來就像糞便掉入馬桶的聲音。科學家確定,這種聲音的波型說明它是由一種動物產生的,而不是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住了空中的飛機。

科學家為什麼無法揭開這個謎底呢?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體型或者聲音大到可以產生那種聲音的動物,既不是藍鯨發出的聲音,也不是一隻大喊大叫的猴子發出的聲音,更不是一個受到驚嚇的十幾歲女孩發出的聲音。NOAA將這個聲音上傳到網站上不久,美國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的粉絲們,很快確定這種「噗通」聲是他《克蘇魯神話》系列圖書裡描寫的遠古邪神克蘇魯發出的。克蘇魯是一種體型巨大,外貌既像魷魚又像龍的兇惡怪物。


2-「巴格達電池」給什麼供電

「巴格達電池」是考古學家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發現的古電池,這些電池的製作時間可以上溯到幾百年前。考古學家是在一個偶然機會發現這些電池的,他們起初認為這只是一些用來儲藏東西的普通泥罐。這種理論很快就站不住腳了,因為每個罐子裡都有一個銅棒,這些銅棒上都有被酸腐蝕的跡象。這意味著這些泥罐裡曾裝有一種液體,這種液體可以與銅發生反應,產生電荷。如果這種猜測是正確的,那就說明,第一個已知的近代電池,其實是在幾百年前產生的。但是遠古人類到底用電池做什麼呢?

為什麼科學家無法揭開這個謎底呢?如果我們在那裡繼續挖掘,並不能挖出遠古時期的攜帶型攝像機。一些石雕被稱作「丹德拉神廟燈」,有人認為這是電動弧光燈,可能需要一些像「巴格達電池」的東西給它們提供能量。然而其他一些人認為,這個理論根本不可信。更多合理的說法認為,電池可能一直被用來給物品鍍金。其他一些人則表示,懂得醫術的人可能通過電擊的方式,用這種電池產生的電給人治病。這些電池被陳列在巴格達博物館裡,一些對此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將有機會每天研究它們。

3-哥斯大黎加大石球從何而來

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一些地區分佈著很多巨大的石球。它們的表面非常光滑,是完美的球體或者接近完美的球體。有些石球相對較小,直徑不到10厘米,有一些卻非常大,直徑可達2.5米,重達幾噸。這些巨大的石球是用現在人們不知道的方法雕刻而成的。哥斯大黎加到處都有這種石球,但你猜不出它們是如何出現的,有什麼用途。當地一些人希望從這些大石球裡找到金子、咖啡豆,甚至嬰孩,於是他們將這些石球打碎。一些石球滾來滾去,但有些的確太重,即使用推土機也推不動。

為什麼科學家無法揭開大石球之謎呢?科學家通過實地考察,得到的最可靠資訊是,那些大石球附近沒有任何採石場。這些大石球是由誰雕刻的,又是怎麼運到這裡的呢?

4-青海白公山大鐵管來自火星?

在中國青海柴達木的一個沒有人生活的地方,卻有工業留下的痕跡。科學家在那裡的一座名叫白公山的山頂上,發現數百根銹跡斑斑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鐵管,至今科學家也不清楚這些鐵管來自哪裡。其中一些鐵管深深插入山中,還有一些躺在附近的鹽湖裡。鹽湖裡的鐵管更多一些,而且大部分都沿著東西走向的湖岸放置。一些較大的鐵管,直徑約有40厘米,它們的尺寸相同,而且看起來好像是在有意擺成一些圖案。

考古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鐵管出現的時候,人類還正在努力想出如何在不燒到頭髮的情況下把肉烤熟。可想而知,那個階段的人類很難鍛造出這樣的鐵管。

為什麼科學家無法揭開這個謎底呢?儘管這些管子出現的時間比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出現的時間還早,但它們與周圍的碎石截然分開。這說明它們並不是被簡單地擠壓到地下的,而是利用了一些特殊方法。上面我們提到過,這座山完全不適宜人類生存。

有人認為,這些鐵管所在的地方曾是一個遠古天文台,或者是地外生命留下的飛船發射地。這種猜測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這些管子中二氧化矽的含量與火星上的二氧化矽含量非常接近。但科學家至今仍無法揭開這些鐵管的謎。

5-「安梯基齊拉機」有什麼用

安梯基齊拉機是一個古老而複雜的計算器。1902年,考古學家在希臘小島安梯基齊拉(An-tikythera)附近的失事船隻上發現了這個儀器,它的製造年代可以上溯到西元前100年。

為什麼科學家無法破解它呢?首先,人們在有關安梯基齊拉機是在什麼地方製造的,以及誰設計了它的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器械是希臘人發明的,因為不管什麼時候,它所指的方向都是希臘。我們要實現這種驚人的結果,至少需要花費100萬美元。

有人推測,安梯基齊拉機是用來確定天體位置的。然而令科學家難以理解的是,在這個儀器被製成的時候,還沒有人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或者天體運行的方式。換句話說,安梯基齊拉機擁有當時的人顯然無法理解的功能,但沒發現它具有那個時期任何一種單一機械的功能,如為船隻導航。

6-「伏尼契手稿」沒人能讀懂

伏尼契手稿是一部至今內容不明的神秘古書。1912年,美國書商伏尼契在羅馬附近一所耶穌會大學的圖書館裡,找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發現:一份厚達230多頁、以奇特字體寫成的手稿,手稿中還有許多植物、天體和出浴美女等奇異圖片。它看上去並不像是一些蠢人胡亂塗寫的一連串廢話。事實上它是一本條理清晰的書,擁有前後一致的筆跡、清晰可辨的結構和詳細的插圖。這顯然是一種真正的語言,只是人們以前從沒看到過。它肯定記錄了一些東西,但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是誰寫了這本書?是在什麼時候寫的?至今科學家的意見也沒有統一。
/align]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130 收起 理由
冰摩卡 + 130 好文章!特此授予社区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0 02: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上还有很多的迷无法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15: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上的不解之迷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20: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9 0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质疑内容的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9 17: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个已经有解释了,是自然形成的,偶也看过视频,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包括对管子的成分,成因等分析
摘录一些话
据兰州晨报报道,白公山山脚下依次分布着三个岩洞,中间的岩洞最大,而其余的两个已经被坍塌的碎石掩埋。记者看到,中间的洞离地面约有2米,洞深约 6米,最高处约8米。与通常所见的岩洞不同,它有点儿像人工开凿的洞。洞内上下左右都是纯一色的沙岩,除了沙子之外,没有任何杂质。令人吃惊的是一根直径为40厘米的大铁管从山顶斜插到洞内,由于多年的锈蚀,现在只能看见半边管壁。另一根相同口径的铁管从底壁通入地下,只露出管口,可以量其大小,却无法知道它的长短。洞口处有十余根直径在10到40厘米之间的铁管子穿入山体,铁管之间距离不等。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凿好洞后放进管子,而好象是直接把铁管插入坚硬的岩石。其余处的铁管都有这个特点,可见施工安装技术非常高超,实在令人赞叹。

  洞口对面约80米处就是波光粼粼的托素湖,就在离洞口40多米的湖滩上,又有许多的铁管散见于满滩裸露的沙岩上。这些呈东西向延伸的铁管,直径较山下的小,从2厘米到4点5厘米不等。从残留的铁管形状上看,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纺锤形管等,形状奇特,种类繁多。最细的铁管内径不过一根牙签的粗细。虽经岁月的腐蚀、沙子的填充,但细管内并没有被堵塞。

  奇怪的是,还有一些铁管分布在湖水里,有的露出水面,有的隐藏在咸涩的湖水里,形状与粗细同滩上的铁管相类似。 

揭密!

  终于,准确破解谜团的转机出现了:高军平通过野外考察,发现铁质管状物内有植物碳化后的残留物。周德安、高军平据此认为管状物是植物被沉埋后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植物化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

   高军平在“外星人洞”的管状物上分内外壁取下两份样品,送到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化验,通过一种精确度能够达到10-9次方的等离子发射光谱测试,得知组成管状物的有数十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同郑剑东等人在北京的测试结果一致,有机物含量相差不多,但样品中钾和铁含量的渐变规律,却有利于管状物是植物化石形成的观点。管状物内壁向外壁,铁含量增加,钾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相差无几。专家们通过观测,虽然没有发现树干、树皮等植物结构的显微镜下证据,但从宏观上却发现了树状的同心圆结构,这些结构酷似树木年轮,并且有的管状物从外部状态看,呈现出树状结构。如果这些管状物曾经就是树木,那么,今天已是戈壁的柴达木,昔日众多的树木又是来自哪里呢?

  揭开神秘面纱

  距今数百万年前,柴达木处于亚热带环境,当时青藏高原还在隆起,边缘却有高山围绕,印度半岛的暖湿气流进入盆地,使柴达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断。激流携带泥沙覆盖了树木,大树从此进入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后来,喜马拉雅山急剧升高,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雨水被挡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干变冷,水面逐年缩小,而诺木洪一带是盆地的低洼处,后来湖水枯竭,青藏高原的隆起带给柴达木盆地沙漠化和干旱。托素湖一带的地层开始了剧烈的沉积作用,使大树被土壤和砾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这个过程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地表下的树木经过脱水,自由氧逐渐消耗,环境由氧化转为还原,这是铁质管状物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状物周围的铁质,由三价铁变成二价铁,逐渐向疏松多孔的木质结构流动。按照地质理论,地层下每一千米深度,温度就要增加33℃,在这样的温度和化学的条件下,树木发生了一种有趣的变化:疏松的木质部逐渐腐烂,铁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在了不易腐烂的树木韧皮部,这就是铁质管状物最初的形状。

  托素湖外星人遗址之谜经历了天上、人间、地下的一波三折,最终还是从人类难以企及的星外,演变到了柴达木久远的历史长河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0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9 05:59 , Processed in 0.0101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