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1
收起左侧

上虞东山谢氏,六朝名门世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15: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留下的一首怀古诗,记录了东晋、南朝时期金陵秦淮河上朱雀桥和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进入隋唐以后这里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从中,我们可以听到诗人对世事沧海桑田、人间盛衰变化所发出的无限感慨。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面,是三国东吴王朝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称乌衣巷。东晋时期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尤其是谢氏家族,其势力之繁盛,经过刘宋、南齐、南梁,一直延续到南陈王朝,堪称江南第一士族。进入隋唐以后,随着谢氏家族的没落,乌衣巷逐渐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巷》的韵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却展翅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中国历史上士族文化最鼎盛、最杰出的体现,就是这个乌衣豪门最繁荣的颠峰——陈郡阳夏谢氏。
  
一提到陈郡阳夏谢氏,我们不得不介绍一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通俗点来说,就是当时的“公务员考试标准” 。负责这考试的人,叫中正,正二品。三国曹魏立中正以考察群臣,晋南北朝依然延续,隋唐时期被废除。中正给人才定品级的标准有三个: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就是要看被评者的家族名望和前辈官爵,在三个标准中,家世比较好评,可以量化比较。而道德、才能,就比较难办,只能由中正概括地写一写,也就是“概括得吹一吹,骂一骂”,尺度很灵活,当然一般也很套话。三国曹魏王朝的中正王嘉,在评价一位官员吉茂时说,吉茂虽然出身名门大族,但没有什么才能,不过德还不错。这就是所谓的套话。

根据“家世、道德、才能”三个标准,中正开始打分。分数分为九品,最高分数为一品。看似很公平,可是由于三个标准中,“家世”是绝对的重头戏(这个标准至少占了总分数衡量的90%),加之中正这个考官本人,也肯定会与一些士族挂钩,这么自然而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也就水到渠成了。
发表于 2009-4-30 18: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时学过《乌衣巷》 没想到还是讲 这么一个大氏族的兴衰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9 23:16 , Processed in 0.0081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