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2
收起左侧

过 小 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7 0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小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是中国过年风俗传统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也不同,有的地方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过“小年”)。过“小年”俗称有: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由于中国原始古代传统生活习俗形成,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五谷类主食,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每家必须都有一个炉灶。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在古代中国先民绝大部信仰的是道教,一般每家在灶台近边都贴有“灶神”画像(有的地方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在一年的最后几天里,要把旧像揭下換上新的。沿袭攸久的传统,由此产生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司命灶君”(又称:灶君、灶王爷、灶王)是玉皇大帝派驻在每家的监督神,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里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在这一天的“子时”时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请玉皇大帝赏罚。玉皇大帝就根据“司命灶君”的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


        由于各家的生活条件不相等同,贫穷的人家为来年有个好收成,故在“祭灶”时,把各类甜食摆在“司命灶君”前,有的甚至将甜食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司命灶君”就尝到了甜头,他就不会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有的地方“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而在我们温州风俗中基本上都是由家庭主妇来操办摆案。具体操作方式:把“司命灶君”旧像揭下,用一块黏稠的甜食或者是糖果粘在他嘴上(意在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用稻草扎成的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就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人间在这几天没有“灶神”的监督时间内,人们就轻松地、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过“大年”,放量暴饮暴食、参与聚众赌博娱乐,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行为。

       “祭灶节”实际上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故而形成“祭灶节”这一节日,实际上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后的日子里,人们在精神上开始放松、没有约束,从此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过“小年”,也是“扫尘日”(又称:掸新),在这段时间,各家各户将户内户外各个的角落的垃圾清扫,将所用傢俱用品清洗干净,在干净的环境气氛中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大年”。


        在我们温州过“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习俗,吃“毛芋”“脖荠”是必不可少的一食习俗,各家将“毛芋”仔、“脖荠”带毛皮放在锅里煮熟后,合家在一起(将毛皮剝去后醮调料)就食,意在来年如“毛芋”生长一样,合家团圆,万事如意;“脖荠”意在来年蓬脖生财。“毛芋”和“脖荠”在温州的习俗中,寓意深奥。就连嫁女时,必将此两样放几个在皮箱或傢俱的抽屉里。意在子孙生旺,财气茂余,合家和睦。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1 收起 理由
yotranquilo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7 03: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叫  祭灶 。。。。还有灶料吃(很多种炸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03: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小时候去温州亲戚家,人家说西角西角的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一直当跟西瓜差不多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13:31 , Processed in 0.00841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