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0|回复: 14
收起左侧

带您走进青田,了解青田石文化(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4 0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illa的天好蓝 于 2010-2-14 02:15 编辑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东接温州,南连瑞安、文成,西临丽水、景宁,北靠缙云。全县有23个乡,10个镇,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人口48.7万。

  青田县历史悠久,自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原来隶属处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温州专区。1963年5月改属丽水地区。2000年7月,丽水撤地设市,青田县隶属丽水市。

  据县志记载,青田因太鹤山下田产青芝,而取县名叫芝田,后改叫青田。青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3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747毫米,无霜期279天。冬暖回春早,气温垂直分布明显,小气候环境多种多样,适合于多类野生植物生长。
      青田是“石雕之乡”,石雕工艺,源源流长,巧夺天工,蜚声海内外。
      青田是“华侨之乡”,数万侨胞,漂洋过海,闯荡世界,足迹遍五洲。
      青田是“文华之邦”,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各领风骚。
      青田是“旅游之地”,山青水秀,风光绮丽,气候宜人。

下图为晨雾中的青田县城---山城全貌


1.jpg (239.2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jpg (402.7 KB)

滨江公园一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jpg (183.56 KB)

山城夜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jpg (141.05 KB)

刚建成的高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jpg (509.14 KB)

江边的大榕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jpg (427.57 KB)

青田石门洞--洞口景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jpg (268.95 KB)

横贯山城南北两岸的瓯江大桥(二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2: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illa的天好蓝 于 2010-2-14 01:57 编辑

青田山口的封门矿区
1.jpg (258.4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jpg (272.68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雕刻家


林如奎      他出生于1918年,是青田山口人。其父也以石雕为业。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对民间工艺有着深厚的感情。12岁即随父学艺,勤习苦练了数十个春秋,打下扎实的石雕技艺基础。
       林如奎以农作物为题材,开拓了青田石雕创作领域,他雕制的一批表现农作物的石雕艺术品,如《五谷丰登》香炉,被选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1972年他雕的《高粱》,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誉为推陈出新的佳作。1982年他创作的另一件《高粱》,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并由国家征集收藏。同时,邮电部也选作邮票印制发行。他在积极创作之余,还带出一批新秀,培养青田石雕接班人,受到同行的尊敬。
倪东方  
     1928年10月生,青田县山口镇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5岁开始习艺,擅长选用名石取色雕刻花果、动物,极具开拓创新精神。名作《谷子》、《瓜熟豆香》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称赞其“俏色用得好”。杰作《秋》、《秋菊傲霜》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与第六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与一等奖,并由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花好月圆》被摄制成邮票发行。晚年创办惜石斋,陈列精雕作品100余件, 奇石500余方,斋内作品多次被选送海内外展出。
等等一批雕刻大师

1.jpg (231.7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jpg (113.47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jpg (508.8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jpg (529.3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jpg (727.5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2: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第二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上,作为国石之一的青田石力压群芳,喜获中国印石最高奖。
    具有百年历史的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始终代表着国际印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引领着印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据介绍,本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包括“中国印石精品暨民间珍藏展”、“中国印石奖评选”、“金石论坛”等活动。中国印石奖评选成立了由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挂帅的评奖委员会。
    在众多的候选国石印章中,青田石雕投资发展公司选送的青田石受到评委的青睐,成为最大赢家。其中青田旅意大利侨领王泽厚收藏的封门青印石摘取金奖;青田旅西班牙侨领郑碎雄收藏的封门蓝星印石、青田旅意大利侨领周建民收藏的封门蓝带印石获得银奖,显示了青田石印章的在中国印石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下面欣赏由一青田华侨近千万元人民币收购收藏的石雕摆件(黄金耀)---万马奔腾,现在的身价更升值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火车站广场  青田面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江南风貌

1.jpg (258.84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jpg (107.4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jpg (114.27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江边的夜酒吧(青田酒吧比较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鹤城(青田县城又名:鹤城)


4.jpg (282.53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jpg (269.02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江南风味的青田乡村风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jpg (441.88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jpg (534.6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jpg (569.57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jpg (223.57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jpg (205.2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jpg (154.83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jpg (171.51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古屋欣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119a1db63d956b1b93d8VH8hpGQKOtBd.jpg (614.38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483f34a93c32ccd190a5c9yZjWHzDoo7.jpg (691.77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632b288a9522a0facb5dUyiBYPKDW5fy.jpg (462.82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34483395f2d29d590784Vjkgwtoh5Uuy.jpg (654.29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35035671184b9d2a11b6VXUnosDOVJAu.jpg (776.6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e6869a4bdced82db74674CwWqih2izLc.jpg (350.83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雪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1_e6869a4bdced82db74674CwWqih2izLc.jpg (350.83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田石产区风光

20070322_6d7d6b6c9b76f2eb6ebfaAlnd6kEbpQr.jpg (305.81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2_8bdf255d2d2285c5ea3c3V5Zgh2Dix76.jpg (808.89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2_090d9a9527b56196cfbejpAdbW847BTG.jpg (193.59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2_349e03dd61f962c7f6f5YRzZOy1vsgBG.jpg (345.24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2_7420a5ac49a5c2753708g02GmIonfUcu.jpg (314.24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2_63109dc458321ebed5a4RwQlJb7gNAbq.jpg (708.7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2_bc1d15a30e213822dec9tbv1yrqbEpgu.jpg (438.68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3_a1fcc85ad3fd53486fdcw6LyW9rx791R.jpg (157.57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榕群

温溪古榕群位于青田县温溪镇瓯江之畔。17丛巨榕有大叶榕、小叶榕、台湾高山榕三个品种,树龄都在250年以上,最大一株胸径270厘米,冠幅约33平方米。如此古老、多种、多株的榕树群在中亚热带地区实属罕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的榕群群落。电影《阿诗玛》、《蓝天鸽哨》曾在这里拍摄外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0115_1ae4c30ef01caeb3e468vSgFYrz42kjP.jpg (373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0115_9bfcb227671c36238f5e0rMxeLvaKjof.jpg (314.19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0115_750d80d308baa19b4524MxfFVhNxMCKg.gif (214.74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门洞风景区--摩崖碑刻

摩崖碑刻从公元423年至1964年,时间跨度长达1500多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公元423年南北朝谢灵运的诗刻《石门新营》及《石门最高顶》开始,773年有唐朝许峤《游石门山》、张愿《石门山瀑布八韵》等4处。1039年有宋朝叶清臣题记、1073年沈括题记、1126年祝公明题记、1156年虞似平题记等31处。1327年元朝郑原善《观石门瀑》诗刻、曹用题记等6处。明朝有1483年赵诚题记、1525年王棒题记、1528年郑毅《石门次韵》诗碑,1537年高汝行《石门洞一首》诗碑,张孚敬《过石门洞》诗碑,1563年陈庆《游石门洞》诗碑,1582年张佳胤《石门洞》诗碑,1573年萧廪《戏题瀑布》、《游石门洞》诗碑,1596年唐冲宇《同观石门瀑二律》诗碑,蔡逢时《石门观飞瀑二律》诗碑,任可容《游石门》诗碑,许国忠《依韵二律》诗碑,刘正亨《飞瀑》名碑,1622年苏茂相诗碑,1628年张延登诗碑等处。清朝1650年王崇铭诗碑等。清朝1763年宋作妹题记、1796年觉罗吉庆《天泉、仙境》名碑,1797年苍保《泉以名流》名碑,1860年德楞泰《圣水》名碑,1868年徐树铭诗刻,1809年张润《亘古流光》名碑,1891年张青藻《飞泉、观瀑》名碑等。民国有1918年黄庆澜《重修石门洞刘文成公祠》、《刘文成公读书处》碑等。民国23年省长鲁涤平题名、1934年赵世端《重修石门洞刘文成公祠记》碑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jpg (467.31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03: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封门石古洞 青田石上品封门青是“中国印石三宝”之一。封门青碧玉透明,产于封门洞,此洞在山口镇西北3公里。1千多年前,人们就在这里采石,日久天长,便开成很深的洞。传说,一个财主为独霸宝石,偷偷把洞口封住,将采石的山民活活闷死在洞中,从此人们将此洞叫封门洞。产于封门洞的封门青极其珍贵,一枚小小的封门青图章卖价要上万元。封门洞是考察石雕史的好去处。

20070323_7c52f88ac8e30934ec67t9HquR1h0BCp.jpg (541.82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3_333e5b2b6ce03164e76e5uqtvuWA56CE.jpg (170.8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3_b7acb0241b2d4dcdfa31290uViB9cfyQ.gif (89.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3_c9e67a64e7d98a97444cera2x8ksj62f.jpg (236.6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0323_c79f3189731c316fade1cYcSq9jJFDKB.jpg (200.5 K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18:59 , Processed in 0.01351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