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自治区、广大城镇,许多文化团体、众多知名的艺术工作者、政客、记者纷纷对这项决定表示不满————南部的安达卢西亚自治区政府(La Junta de Andalucía)甚至要求将“斗牛”列入“自治区文化财产保护名录”加以保护,东部纳瓦拉(El Gobierno de Navarra)自治区政府还通过立法允许该广告牌的继续存在。反对党人民党更是借“斗牛”招牌一事对执政的社工党内阁口诛笔伐,传媒舆论也一边倒,有着善于渲染夸张、长于过分联想、容易较真性格的西班牙人(这一点上,自诩高人一等的加泰罗尼亚人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斗牛”标牌的问题上将愤青情绪挥发得淋漓尽致,闹得执政党灰头土脸。反对派还借题发挥,强烈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查清作出撤除“斗牛”标牌令的幕后主使,矛头直指社工党。执政党的执政管理能力遭到社会各界广泛置疑。迫于各方压力,社工党内阁向社会作出公开澄清,舆论似乎私底下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马上钻出来对内阁大加挞伐,指责内阁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1996年成功扳倒社工党赢得大选胜利的人民党,上台之后拨乱反正,纠正了许多社工党执政期间制定的错误决策,“奥斯伯尔尼斗牛”问题的解决时机日益成熟。1997年12月西班牙国家最高法院(El Tribunal Supremo de Espa?a)作出终审裁定:“奥斯伯尔尼斗牛”反映出了西班牙作为一个国家特定的精神面貌及文化内涵,其广告牌应予保留,原有的拆除令宣布无效,并在法律上对“奥斯伯尔尼斗牛”的地位加以巩固。西班牙人额手称庆。一朝扬眉吐气的“奥斯伯尔尼斗牛”,挟民意战胜公权之余威,从此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许多人还在汽车尾部贴上“奥斯伯尔尼斗牛”标签,以示对“奥斯伯尔尼斗牛”的声援,其事实上的精神象征意义已不言而喻。
“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 ,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加泰罗尼亚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要拿出独一无二的东西来标榜自己与西班牙王国的势不两立。不幸地,无辜的斗牛,在一个错误的时机,错误地充当了加泰罗尼亚人狂泄民族主义情感的“土耳其人的头颅”(cabeza de turco,西班牙语中另有所指,意为替罪羊。这个说法,很容易让我联想起水浒传里宋江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为晁盖祭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