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3
收起左侧

日本稀土囤积量够用数十年 仍高调要求中国贱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1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9月04日 09:46:20  来源: 大河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稀土矿(资料图片)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在1992年说的一句话。然而,比石油还珍贵的稀土,却未能为中国换来可观的财富。倒是日本、美国等稀土资源使用大国,通过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战略储备。有消息称,日本存于海底的稀土至少可供其使用20 年。
  当中国决定限制稀土出口时,日本却三番五次地要求中国扩大稀土的出口。对这种不合理的要求,中国方面予以了明确回绝。
  日本高调对华施压
  所谓稀土,指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La)、铈(Ce)、镨(Pr)、钕(Nd)等共17 种稀有金属元素。稀土可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手机、超导体和精确制导武器等各种高新技术领域,因而有着“21世纪黄金”的美誉。
  自2007年起,中国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开始减少稀土出口。今年,商务部下达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比2009 年骤减了40%。据悉,中国明年的稀土出口配额将会继续缩小。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措施,引起了美欧日等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应。去年6 月,美国和欧盟就中国限制稀土等战略性物资出口上诉世贸组织。近来,日本也高调加入向中国施压的行列。
  日本经济产业省8 月中旬宣称,自中国今年7 月宣布减少出口稀土以来,一些稀土元素的市场价格已经上涨了20%。日本媒体也附和说,中国的稀土限卖令,以及由此引发的价格上涨,让日本许多相关企业“感到紧张”。在上周于北京举行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日本方面更是锲而不舍地在多个场合向中方提及稀土问题,要求中国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称突然减少稀土出口正在“影响全球生产链条”。

 对于日方的密集施压,中国政府予以了有理而有力的回应。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期间强调,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是出于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以及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中国不是仅仅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而是对开采、生产、贸易的整个链条进行限制,这样的做法是符合世贸规则的。
  记者注意到,对于中国政府此次针对日方在稀土问题上施压的回应,以及中国近期实行的稀土战略,中国网民几乎是一致叫好。有网友留言说: “早该这样了,限制稀土出口…… 关系到国家的命脉啊!”还有网友说:“支持限制出口,不能总是我们卖什么,什么就是廉价货的代名词!”
  日本占尽中国稀土便宜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如此敏感,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日本近九成的稀土从中国进口,是中国廉价稀土的最大受益国。
  中国稀土业内人士指出,日本目前是世界上利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到其消费总量的 90%以上。通过从中国进口价格低廉的稀土原料,然后再出售经过加工的高新技术产品,日本可从中赚取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经过加工后的稀土价格往往堪比黄金和钻石。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当前的产量却占到了全世界的95%。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开采稀土并出口,在低廉的开采成本(未考虑环境成本)下,中国廉价的稀土统治了世界市场,大部分国家因此停止了稀土的开采。
以稀有金属镨、钕为例,中国南方稀土公司的生产成本在每公斤30美元左右,而此前美国被封存的芒登帕斯矿生产成本则高达每公斤40美元。当产品价格维持在每公斤35美元至40美元时,美国就没必要自行开采稀土资源了。
  虽然中国稀土占据了95%左右的世界市场,但由于中国稀土企业未能形成规模,缺乏统一的监管,无序竞争和走私盛行,致使中国“第一稀土大国”的地位未能相应地转化为稀土的定价权。在1990至2005年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虽增长了近10倍,平均价格却跌至1990年时的一半。难怪网友普遍慨叹,中国珍贵的稀土卖的是“泥土”或“白菜”的价格。
  就在中国廉价且不加限制地出售稀土之际,日本等国趁机收购并储存了大量稀土。内蒙古一位业内人士估计,日本储存的稀土资源甚至已够用四五十年。对此,有中国媒体指出,30年后,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地——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可能将无矿可采;而一直依靠进口中国稀土发展电子工业的日本,到时却坐拥充足的稀土资源。中国到时也许要花比现在高数百倍的价钱,从国外进口稀土!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比石油 中国明确回绝日本扩大稀土出口要求
2010年09月04日 09:42:55  来源: 红网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在1992年说的一句话。然而,比石油还珍贵的稀土,却未能为中国换来可观的财富。倒是日本、美国等稀土资源使用大国,通过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战略储备。当中国开始对过去无序的稀土资源开采进行反思,并决定限制稀土出口时,欧美日等国却不干了。在刚刚结束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日本三番五次地要求中国扩大稀土的出口。对这种不合逻辑的要求,中国方面予以了明确回绝。(9月3日《世界新闻报》)
  稀土拥有“21世纪黄金”之美誉,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的97%,号称“世界第一稀土大国”。只是这个“世界第一”却没有换来与之相对应的财富,监管缺失,无序竞争,让稀土沦为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产业。中国的稀土资源日渐枯竭,因开采稀土令环境日益恶化,而日本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却趁此低价收购,大量储备。
  不要忘记了,中国虽然号称“世界第一稀土大国”,但是稀土储量仅占世界的36%。一些国家不是没有稀土资源,但是当看到中国用“白菜价”不加节制的出口稀土后,他们笑了:既可以保护本国矿藏,又能廉价的使用中国资源,何乐而不为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做出了限制稀土出口的决定,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能眼睁睁看着本国的稀缺资源被如此糟蹋,本国环境因这种糟蹋受到的致命破坏。
 但是一些国家却沉不住气了,频频在国际舞台上给中国政府施压,妄图继续吃“免费的午餐”。这种打着保护本国国家安全和企业利益的旗号去损害别国利益的行为,实乃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3%、19%和3.6%,但其产量却均为零。日本虽然稀土储量匮乏,但是却收购并储存了大量稀土,据业内人士估计,日本储存的稀土资源甚至已够用四五十年。一方面自己家里有却不开采,目的无非有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却要求中国继续提供廉价的资源,而不去关心别国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恶化。真的无语了,这天下还有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虽然面临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但是自从中国政府做出减少稀土的决定后,就引来了众多有识之士和民众的交口称赞和大力支持。如果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不能引起重视,过度开发,肆意污染,还谈什么发展和民生?一些国家对中国稀土政策的高度紧张折射出的是对清醒后中国的恐惧。长期以来,任劳任怨的中国一直以低廉的劳动力和高昂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给一些发达国家的舒适生活提供着保障。但是,正如人一样,谁都有一个长大、成熟的过程,中国已经为自己的无知和懵懂交足了学费,现在已经到了独立思考,快步奔跑的年龄,看别人脸色行事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日欧竞相囤积储备稀土 联手施压中国廉价出口
2010年09月03日 13:02:24  来源: 国际在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中国稀土价格低廉,美国10年前关闭了芒登帕斯稀土矿。


  欧美日都建有自己的稀土战略储备,并联手施压中国
  由于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特殊特性,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是许多电子产品和武器系统使用的关键材料,且与石油一样属不可再生资源。与中国稀土战略近年刚刚起步不同,美欧日各方早已着手进行稀土的战略储备。它们一边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表示抗议,一边把“自家”稀土好好封存,或者大量购入中国廉价稀土弥补储量的先天不足。
  美日欧联手施压中国
  自中国近年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后,日本和欧美国家的抗议就没停过,纷纷以“中国拥有世界绝大部分稀土储量”为由,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在中国近来加大稀土出口限制力度后,西方的这种抗议声变得更加刺耳。
  2009年6月,美国与欧盟联手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声称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包括稀土在内的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
  今年3月,美国众议员麦克·考夫曼称,中国拥有“挟制美国的市场支配力”,呼吁政府向中国表示抗议。6月,欧盟发布一项报告称,由于像稀土这样的原材料“对欧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相关产业因中国稀土出口锐减,“承受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曾任欧盟贸易委员的凯瑟琳·阿什顿称,中国对原材料施加的出口配额和出口税等出口限制扭曲了竞争,抬高了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令欧盟企业在当前金融危机条件下处境更加艰难。甚至有欧洲经济学家说,可以拿提高对中国产品进口的限制来威胁中国。

 美国稀土矿封存多年
  距离美国加州拉斯维加斯西南1小时车程的高原上,有一条由火山岩构成的峡谷,这座深120米的加利福尼亚山口峡谷曾经拥有世界上主要的稀土矿———芒登帕斯稀土矿。该矿占地约22.3公顷,估计含有2000万到4700万吨矿石。20多年前处于开采高峰期时,该矿每年生产的2万吨稀土氧化物几乎相当于当时美国全部稀土产量及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使美国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应国。
  进入90年代,中国的廉价稀土进入国际市场,稀土储量居全球前三的美国自然乐于封存自己的矿山资源。2000年左右,芒登帕斯稀土矿关闭,美国开始从中国进口廉价稀土,成为最早建立稀土储备制度的国家之一。
  随着中国开始限制稀土产量,美国众议员麦克·考夫曼3月份提出的议案建议,在价格上升前从中国购买足够5年使用的稀土,并将之纳入国家储备,同时要求国防部和其他联邦部门振兴美国的稀土工业,确保美国国内市场的自给自足,实现采矿、加工、冶炼和制造多元化。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唯一的稀土矿业公司莫利矿业公司表示,计划筹资5亿美元,重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稀土矿。
  另外,美国爱达荷州的稀土勘探工作重新活跃并取得成果———爱达荷州戴蒙德河地区及爱达荷州与蒙大拿州交界处的莱姆哈伊山口发现了大型稀土矿。但由于开采稀土矿代价高昂,美国要在本土开采稀土矿,重建切实可行的美国稀土供应链,预计需要15年。
  分析人士指出,麦克·考夫曼的议案及业界的相关举动,其目的主要是强调要将稀土资源储备上升至战略高度。

 欧盟建立稀土战略储备
  同样是世界稀土主要使用大户的欧洲,正把稀土当作驱动低碳经济的新动力。
  在欧洲,只有一度将稀土储量和产量数据列入国家机密的俄罗斯有稀土大矿,储量为1900万吨,占世界19%。欧盟国家几乎没有具有开采效益的稀土矿。因此,旧电路板、电脑、磁铁、废弃车辆……全部被当作宝贝一样回收提炼稀有金属。但欧盟要充实自身战略储备,则只有依靠进口,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欧洲人几乎第一个就跳了起来。
  欧委会主管原材料政策的官员表示,欧洲需要进口约40种稀土原料才能保障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其中14种原料很快面临供应短缺,这14种原料只在中国、刚果(金)、南非和巴西等少数几个国家开采,特别是稀土材料几乎100%来自中国。
  其实,欧盟拿中国稀土等稀有资源出口说事,无非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企业利益以及加强海外资源争夺战略。2008年11月,欧盟委员会就出台了原材料整合战略,确保欧盟在全球市场上寻求建立更好、更不易遭受破坏的原材料获取渠道,同时欧盟将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缩短循环利用周期,以减少欧盟的原材料需求量。今年年初,欧盟宣布建立稀土战略储备。11月,欧盟还将公布长期确保原材料进口战略文件,以更好地保障高技术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供应。
  专家视点
  中国仍未掌握稀土定价权
  澳大利亚、巴西两个铁矿石大国,目前牢牢把持着铁矿石的定价权。作为稀土产量占世界市场95%以上的稀土大国,中国却不掌握稀土的定价权,这是中国人心中之痛。

 负责管理稀土出口企业的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贻南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表示,按照国际贸易规则,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世界资本的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定价的话语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争取来的。中国稀土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加工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很难一下子就改变。
  尽管任重道远,让人欣慰的是,酝酿多时的国家稀土战略正在提速。从今年5月开始,工信部对稀土行业的生产布局条件、生产规模、能源消耗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稀土矿主要分布地点,内蒙古和广东、广西等南方五省一起行动起来,进行稀土专营或联合监管。本月13日,五矿商会受商务部委托,召集各主要稀土企业共同商讨明年的稀土出口工作安排。
  刘贻南对本报记者表示,以上举措表明,中国在控制稀土开采上终于迈开了步,下一步将要提高加工的集中度并形成贸易集中度。当开矿、加工的产业链条全都集中在某几家大型企业手中时,中国的定价话语权就指日可待了。(本报记者/李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14: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典型的为他人做嫁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4 13:00 , Processed in 0.0082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