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7|回复: 16
收起左侧

【请看第15楼!】---------- 当 和/谐 撞上 和/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03: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唯野视界 于 2011-7-28 18:33 编辑

专家称冻车信号系统难被雷击 人祸大于天灾!
   
1、为什么前车反而追娓后车?

分析:在列车时刻表上,D301应该先于D3115十五分钟进温州南站,而实际情况相反。在温州南站之前,D3115被D301追娓了。D301这趟车,是北京南开往福州的冻车,出北京后走京沪高铁、过沪杭高铁再上沿海铁路。以我国目前的铁路运营能力,因低等级列车避让高等级列车(这里指冻车避让高铁)而晚点实在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D301究竟为何晚点,目前原因未知。

2、如果前车突然停止,怎样防止后车追娓?

分析:冻车信号控制系统目前运用的是CTCS2或CTCS3。D3115是CRH2型,D301是CRH1型。这两个型号的车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TCS-2列车控制设备。该系统包括地面列控中心TCC、地面应答器、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等,车载系统是ATP,这一套相当完善的系统遵循“故障导向安全”的原则,即列车遇到任何危险,系统自动切断电源,使列车停止运行。而且在正常或非正常情况下的制动距离都能满足后续列车安全停车的目的。

CTCS-2控制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连续检测前方道路情况,随时获取信号提示,并自动制动,确保列车安全。

在一切正常的状况下,7.23的夜晚应该是这样——

当前车D3115因未查明的原因(无论是雷击还是“旅客拉闸”)停车后,其下方轨道电路将自动检测到有列车占用,并将此信号传给信号机,信号机向后方打红灯。同时,轨道电路再将此信号传给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将前方的情况传给后方的信号机,当后车D301经过后方的信号机时,其车载天线将自动接收此信息,并做出相应自动调整,减速或者立刻停止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设备的冗余性和安全性极高,无论遇到何种状况,基本很难完全瘫痪。

比如,哪怕是铁轨断裂,轨道电路也会传递红灯信号;如果信号机坏掉,甚至地面控制中心完全坏掉,当后方列车连续无法正常接收地面信号时,将会自动把速度降低。

目前来看,D301并未减速更没有停止运行,其可能性有两个:一是整套CTCS系统出现重大故障,二是D301司机已经关闭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在正常状况下,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

3、官方的“雷击”解释站得住脚吗?

分析:中国的冻车号称是全天候的。既然是全天候,也就是说除了地震、海啸外,像雷电、风雨等气象情况都应在防范范围内。雷击导致冻车动力系统失灵,可以说概率非常非常小。因雷电导致停车从而造成追娓的说法,缺乏可信度。

前方的车停了下来,即使是没电了,哪怕车载电池也用完了,无法传递出列车的停车信号,后方的车也无法接收到任何信号,这时,难道两车就会相撞吗?显然在列车的设计上,早考虑过如此巨大的安全漏洞。当两车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哪怕后车司机在睡觉,后车载的ATP系统也会自动发出制动命令,冻车会立刻减速至停止。…

4、冻车追娓的事故责任在谁?

分析:1、若信号系统正常,责任在后车司机。即使前方D3115被雷击,失去动力。后方列车也一定能收到前方区间被占用的信号,后续列车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避免列车追娓。从现场看,D301列车司机在驾驶室里遇难,胸口被闸把刺穿,说明当时D301确实做出了紧急制动。但是这个紧急制动来的太晚,当小于最短制动距离时,列车不会完全停下。

2、若信号系统不正常,责任在铁路调度和前车司机。D3115列车被雷击,失去动力时,后方列车若因故未收到前方区间被占用情况的信号,后车将继续正常通过该区间,必然造成追娓。

5、调度为什么没起作用?

分析:甬温线铁路全程属于上海铁路局管辖,所有行驶在这条线上的列车调度都由上海铁路局负责。而之前网上盛传因为两列车分属不同铁路局造成调度失败,是不准确的。

而在列车调度那里,所有列车的当前运行情况都会实时显示出来。D3115临时停车后,正常情况下调度肯定知道,而且很有可能还是调度下命令让D3115停车的。当最后D301发生了冒进,这时候调度也应该看得很清楚,调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两次提醒后车注意的机会,可这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没有抓住。分析下来有两种可能:其一,后车司机完全和外堺失去了联系;其二,负责调度的人员玩忽职守,没有尽到通知后车的义务。

6、掩埋破损车厢是为了毁尸灭迹?

分析:有人提出,在救援工作并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掩埋破损车厢,难道不会造成幸存者被活埋吗?昨晚一幸存小孩获救似乎更加佐证了上述观点。对此,鉄檤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两点回应:其一,鉄檤部认为“小孩的获救是奇迹”;其二,事故现场有泥潭,车头埋在里面是为了方便救援。

现场记者证实,车厢并没有被掩埋,只是在24日上午埋了车头,所以不存在掩埋装载乘客车厢的情况。


希望调查结果早日公布,以解公众之疑惑,以慰遇难同胞家属。

点评

现在是什么意思?连动-车 两个字都成敏感字了吗?!要改成冻车?有意思吗?改了谁不知道啊,防止论坛遭殃?真是悲哀可笑  发表于 2011-7-28 22:2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0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觉 于 2011-7-26 22:04 编辑

往福州方向两列动车温州境内追尾 已致35死192伤!
  2011-7-24 22:39:1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人民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事故现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救援现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月23日,从铁道部获悉,23日20时50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
中新社发苏巧将摄图片来源:CNSPHOTO
  人民网温州7月24日电(记者 项锐)今晚22点45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布会在温州水心饭店召开。发布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5人,受伤192人。目前,仍有132人分布在温州11家医院住院治疗。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
  据记者观察,发布会会场聚集了国内外33家媒体,110多名记者到场。境外媒体包括法新社、路透社、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鈤本每日新闻等均派记者参加。
  中新网7月24日电据中鞅电视台报道,经过再次确认,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共造成34人死亡,191人受伤,12人情况危重。19名遇难者身份确认,其中有两名外籍人士。
  中鞅电视台最新的报道是援引来自温州市卫生局的消息。此前的消息称,此次事故造成35人死亡,210人受伤。
  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115次列车2节车厢坠落桥下,另1节车厢悬挂半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月23日21时40分许,救援人员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全力抢救伤员。

7月23日20时50分,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在浙江温州境内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事故发生后,消防和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和当地群众从四面八方赶到事故现场施救,紧张而有序地抢救伤员。  新华社发(余根铃 摄)

  新华网温州7月24日电 题:中国发生严重动车事故伤亡200多人 救援仍在继续
  新华社记者章苒 李亚彪 张和平
  23日晚发生在浙江温州境内的动车追尾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数上升至35人,有19人身份得到确认。遇难者中有10名女性,有外国籍人士2人。
  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
  受El presi Hu总枢记、El presi Wen总理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温州,指导“7·23”动车追尾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发生时当地正值雷暴天气,下过暴雨。记者凌晨2时赶到事故现场时,现场一片泥泞,积水最深处达30厘米,加上该路段本来就在修路,堆满了碎石,挖掘机、工程车、救护车等救援车辆艰难前行。
  在事故现场,记者看到D301次列车的第一、第二节车厢从高架上坠落后叠在一起,最下面则露出动车的子弹头,第四节车厢像蜡烛一样直直插在地上。高架上还有两节车厢的车体由于巨大的撞击力已经嵌合在一起,消防官兵说,这是D301次列车的第五节车厢冲进D3115次列车最后一节车厢所致。
  温州市长赵一德介绍,截至凌晨1时,跌落桥下的车体已经完成第一轮搜救。但是两节挤压在一起的车体里可能还有乘客,因此消防官员不顾生命危险,携带生命探测仪,用绳子吊着进入垂直吊挂着的车体中进行检测,但未发现生命迹象。
  温州消防支队排长余作帅说,他们9点不到就赶到了现场,由于事发地点位于温州市区,围观和救援的群众很多,现场喊声一片,夹杂着旅客微弱的呼救声和哭泣声。


余作帅带领28个官兵进入横卧着的一节车厢,由于是高速行驶中撞击坠落,车厢严重破损变形,用辟斧等切割工具才能进入,车厢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许多旅客是被座位和行李压迫在下面,有的人是挤压死的。旅客的呼救声很微弱,因为被压迫得无法发出声音。

余作帅带领的官兵救出了10多名乘客。
  据了解,由于这两次列车分别是从北京和杭州开往福州的,因此车上很多都是福建人,还有一部分温州人。
  来自福建泉州的冯老太62岁,事故发生时,他和老伴、孙子在D301次列车的4号车上,这节车厢是二等软座包厢,她是带14岁的孙子从北京回家。
  “车开着开着,灯突然黑了,先是左右晃,后来就是上下翻,人在车厢里不停地翻转,老伴大声喊,抓住东西,我什么也没抓住,”冯老太说,“等到停下来,老伴趴在最下面,我在中间,孙子在上面。”
  “当时我们不知道什么情况,心里一个念头就是赶紧逃出去,我跟孙子说,你快跑。”冯老太一家人把包厢移门打开,这时外面已经有乘客把窗户敲碎,救援人员大喊:有没有,能不能出来?冯老太说,当时根本不知道下面有多高,但是直接就往下跳。
  福建人孙女士当时坐在D3115次车15号车厢,背对行驶方向,5岁的女儿坐在怀里。孙女士回忆,列车先是临时停20多分钟,列车员称是因为雷击临时停车。再次运行后不久,孙女士感觉到非常强烈的撞击,车厢内灯刹时熄灭,一片漆黑,怀中的女儿也不见了,她在黑暗中大喊女儿的名字,又趴在地上摸索,原来女儿已经被甩出去,滑落到对面座位底下。“如果不是对面就是车厢尽头,女儿不知道要滑到多远。”孙女士的女儿胸部受到撞击,眼部受轻伤。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受伤旅客很快开展自救。事故发生后,有旅客大声喊镇静,不要动,有旅客拿安全锤敲窗,但是根本敲不开。后来D3115次列车13号车厢的车门被打开,旅客们排成长队自发疏散,没有人争抢,现场很有秩序。
  赵一德说,据初步估算,发生事故的两辆列车中,前面一列大约有900多人,后面一列有500多人。目前,死伤者被分送到附近及温州市区的8家医院。
  消防官员介绍,事故发生时有的车厢在高架上,加上车体巨大,每节车厢四五十吨,移开也很难,需要大马力工程车。此外,有两列车厢挤压成了一辆车厢,由于车体破损严重,车厢之间相连的挂钩有的也已经断裂,用牵引办法把车厢移开十分困难,因此接下来的救援难度相当大。
  赵一德说,接下来的救援重点是挤压在一起的车体,如果牵引失败,考虑对车体进行切割,铁道部门的大型吊车也已经赶往事故现场。“总之,我们会以最大努力保证每一个生还者被抢救到。”  

据了解,为了抢救重伤病人,浙江各地已就近派出多支医疗队火速弛援温州。
  据南昌铁路局相关部门介绍,受事故影响,23日晚福州、厦门开往浙江方向的部分动车折返。

铁路部门已安排沿线各站点,对折返动车旅客实行全额退票措施。同时,铁路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滞留旅客的解释、安抚工作,及时为旅客办理改签、退票手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04: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唯野视界 于 2011-7-25 03:15 编辑

温州数千村民成首批救援力量 新衣撕碎结绳救人2011年07月25日05:05京华时报易靖我要评论(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7月24日航拍的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月24日,人们在家属接待处,查看温州动车事故伤亡人员名单。新华社发

23日晚上,两列绝对不该有交集的动车在温州市鹿城区发生剧烈追尾。

事故发生后,消防战士、医护人员、逃生的乘客、居民、游客等,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从四面八方汇拢来,通宵达旦地参加救援,为了营救最宝贵的生命。

■英雄村

老百姓成首批救援力量

“7·23”甬温线特大事故两列动车追尾并坠桥的地方,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下岙村东北方,村民加上附近鞋业加工厂的工人,有近万人,谁也想不到,正在桥下乘凉、散步的这些老百姓成了救援的第一批力量。

鼎立峰鞋材厂阮长霄说:“当时电闪雷鸣,雷雨交加,我刚好站在四楼,看到前面的动车停了一会儿,缓慢往前开动,刚开了一分钟,后面竟然又来了一辆动车,我看着它不停地变换远近灯光提醒前车,同时慢慢减速,但是还是来不及,只看动车相撞的火花像无数道闪电,眼睁睁地看着后面的车撞了上去。”

阮长霄马上冲了上去,很快,数千村民从四面八方涌上现场,分散到各个车厢救人。“到处在喊救命,有的人身子被压,有的腿被压,我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村民张则文说,我一钻进车厢,就发现一个孕妇,被很多东西压着,一条腿骨折,不能动。张则文一个人试了试,拖不出来,这时另外两个村民也钻进了车厢,三个人小心翼翼地把她抬出来,刚抬到下面平地上,一辆停在路边的面包车拉起他们就走。

新衣服撕碎结绳救人

“事后想想都后怕,村民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救人,因为有一节车厢垂直挂下来,随时可能会翻倒,高架桥上的水泥板也随时会脱落。”一位村民从车里拉出来5个人,但他拒绝透露自己的名字,因为“大家都在救人”。

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村民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这是记者在短短十多分钟时间里记下的名字:吴阿国,当场把新买的T恤撕成碎条,用来结成绳子,光着膀子救人;不知姓名的外地人,一共连续开了5趟车,运出5个伤者;严林志,救出3个;建波和建安两连襟,救出5个;村支书阿乐、村民阿飞、徐贤芬、蔡思武、蔡利益,鞋厂工人阮长霄、帅兵、张则文,每个人都救了两到三个伤者。

“我们村前前后后救出了近百个。”一位村民说。

■运输队

现场各种车辆争运伤者

事实上,除了村民,很多死里逃生的乘客都没有离开现场,D301、D3115,几乎每节车厢都有乘客逃生后又返回车厢救人的故事。


自福州的8岁男孩小祝,一家7口人趁暑假到杭州旅游,全家人都在车上。他告诉记者,当时灯全黑了,他在车厢里被甩得滚来滚去,最后被行李砸晕。“等我醒来,车厢已经掉到桥下,翻了个底朝天,我拼命扒开压在我身上的行李、铁片往外爬,好像还踩到了很多人的身体,在黑暗中大概爬了十多分钟,找到了车门,这时候外面一个叔叔一把把我抱了出来,送上救护车。”

伤亡乘客不断从车厢里抬出来,附近的车辆自发组成了运输队。“小面包、皮卡车、农用车、出租车,第一批伤者送来的时候,什么样的车都有。”温州康宁医院是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医院,当天晚上值班护士潘晨燕说,“救护车赶过去肯定不如现场车辆送来快,是他们抢救了最早一批伤者。”

温州市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通宵没有合眼,他们告诉记者:“我们的20辆救护车都出动了,每辆车拉了两趟以上。”

■攀岩者

车厢变形过道成峭壁

下岙村村民王帅是第一个报警的人,接到他的报警后,温州消防鞋都中队只用了8分钟就到达现场。随后,温州全市22个中队、560名消防官兵赶赴救援。

由于出事车组位于高架桥上,救援的支撑点较小,动车受到激烈撞击后,坠落的车厢大量零散部件散落一地,透过车窗玻璃可以看到很多乘客在等待救援,消防救援人员携带小型救援设备,通过架设消防梯到车厢内实施救援。

困难最大的是像蜡烛一样竖在地上的D301第四节车厢,内部呼救声连连,还有“咔嚓、咔嚓”的声音,这是车厢里不断掉落的碎玻璃声。3名消防官兵携带救援包进入车厢,通过原走道扶手向上攀爬,这个时候原本平坦的车厢变成了峭壁,特别是撞击后的车厢,内部结构也变形了,“这样救人,看起来像攀岩,其实就是在刀尖上跳舞啊。”指导员陈贵说。

消防携安全绳吊放乘客

到达第5排时,消防官兵看到有人抱着坐椅瑟瑟发抖。但是要把这名乘客接出来,就像在悬崖峭壁上救人。陈贵带着安全绳上去,另外两名同志在两边保护。“不要怕,我们是来救你的,放心,都没事了。”可是不管消防官兵怎么安慰,他还是始终牢牢抱着坐椅,不愿意伸出手来。陈贵只好慢慢靠过去,牢牢抱住被困者,耐心安慰他,等他情绪安定后,利用坐膝悬垂装置将他慢慢放下,予以成功解救。

尽管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救援,但是由于强度太大,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车厢内闷热,陆续有多名官兵脱水昏迷,送到医院抢救。其中一名战士由于在救援时肺部吸入过多的废气而导致呼吸不畅,需靠氧气瓶来维持呼吸。

■相关新闻

救援基本结束安置旅客家属

目前,搜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受伤人员已经全部送到医院,进行及时救治和妥善安置。为安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未受伤的旅客,接待前来寻亲的旅客家属,温州二十三中临时设置为乘客安置点。23日晚上安置的约2000名乘客,已陆续通过正攵府部门安排的十几辆大巴到达各自的目的地。目前,温州二十三中设立了旅客接待处,承担了受伤和遇难者家属的接待查询工作。

旅客家属接待处的工作人员说:“家属来了以后,首先我们会告诉他们到医院,如果有伤员的话就在医院,如果有人转走的话就在安置点,如果两个地方都没有的话,我们就让他把亲属的名字登记下来,把电话留下。”

善后救治咨询电话:0577——88351217;0577——88350354

■记者手记

天气影响救援

昨天上午11点,温州闷热难挡。在事故现场救援的武警、中铁建等单位的员工均汗流浃背。站在太阳下工作一会儿,就要汗湿衣衫。从桥下到出事的桥上救援,需要爬一段很陡的路,非常不便。

因过于炎热,救援人员实行轮班作业。撤下来的人就到桥下阴凉处休息。

中铁二十二局的员工负责将桥上的列车切割。该局一名员工说,将列车车体切割完后,会开来一辆作业车,将车体拉走。昨天下午1点多,桥上仍有一节车体未被切割。炎热的天气持续到下午,突然变脸。昨天下午6点左右,温州下起大雨。现场清理工作被迫暂停,原定6点单向通车的计划被迫后延。本报记者易靖

本报图文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7: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坐火车也不怎么安全呀 大家要小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 谐号这次不和 谐了。

点评

CRH目前最新的解释 就是耻辱号。  发表于 2011-7-28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门口出这样的事情,难过

点评

由于两列动车都是开往福州方向,车上很多福州人。万幸的是去年亲友曾跟这次很多人一样坐动车去浙江旅游,现在叫他们不要坐了。中国啊中国~~  发表于 2011-7-25 1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4: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牛寺警支队长坚持原地清理让伊伊得以幸存2011年07月26日05:06浙江在线杨丽 叶建良我要评论(1936)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伊伊的左腿被重物压住,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挡住了其他物品,为她敞开了一点点求生的空间。 制图 高薇

由于她是在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的前提下,救援人员在随后清理现场时发现的。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此表示,这是个奇迹!

为什么伊伊之前会被生命探测仪显示“没有生命迹象”?

昨天,记者采访了参与救援的部分消防特勤队员。

消防特勤队员说,目前的生命探测仪主要分为四种:音频、视频、红外和雷达生命探测仪。类型不同,各自工作原理也不同。

生命探测仪能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发挥重要作用。但无论哪种生命探测仪,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昨天,记者采访了救出伊伊的消防战士和牛寺警队员。正是他们的坚持,让伊伊的生命得以延续。

鹿城消防大队勤奋路中队指导员 姜建序

救出小伊伊前 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

事故第二天(24日)下午4点左右,在吊机把撞毁的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吊起来之前,我们再一次搜救。这是我第三次到16号车厢了。

车厢已经被压扁了,像纸一样。我们知道,两车追尾,后面的动车撞击到前一辆动车,掉下去的三节车厢都是压过了16号车厢然后掉下桥去的,而那节悬挂在桥上的车厢也相当于压过了16号车厢滑下去的。

我们都是三四个人一组,一点点搜救,手拿液压机、进口的切割机、双向的异向切割机等工具。

但动车车皮很厚,有两三寸,用切割机几个小时只能切一小块,我们又怕里面温度太高,一直用水枪降温。之前我在16号车厢南也就是靠近15号车厢那端,后来我又去了15号车厢北面,又回到16号车厢南,最后返回到16号车厢北。

之前,在16号车厢,我看到有个小男孩的内脏流出来了,一个女人的脸扁了,搜救出来的3人,只有最后一个中年男人有微弱的呼吸,但不知道他现在可好。

后来我在15号车厢与16号车厢之间还救出一个人,15号车厢被冲击力冲得卷起,两节车厢像个人字,他就缩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

救出小伊伊我们一点也没想到,小伊伊之前,我们几个人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其实,我不大想得起来,我也不想去想,因为太惨了。

特别是有两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吧,弯曲着身体,头朝下,这么安静,好像是睡着了,可是他们没有呼吸了,人也变形了……

遇到小伊伊前,我想可能没有希望了。我只亲手从这堆废墟里救出过2个生命……我觉得很难过,也很无奈。

这是一个高温的密封环境,大约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你稍微动下就是汗,在阳光的折射下,却这么悲凉,人都恍惚的。

我们一点点搬着上面的东西,在一个缝隙里,不过三四厘米吧,有只小手在动!

我们不知道是个女孩,但估计是孩子,她趴在火车的地板上,身上盖着那些被撞毁的铁皮,腿上压着东西,那些大人遇难者有的压着她,等大人们被抬下来,才看到了她!

我们马上喊有人有人!

但这个角度太刁钻了,小孩子只缩成五十多厘米的样子,上面只有10厘米左右的一条缝,是边上一根铁杆子样的东西撑着,敞开了这么一点点让她求生的小小空间!

一不小心,上面的重物就可能会压到她,也不能用工具,万一碰到了怎么办?你知道那种旧书的纸吗,它们轻轻一吹就会碎的。

我们要避免第二次伤害,我们用手一点点把小东西先搬掉,可万一大东西压下来怎么办?我们几个人用手抬着。又有几个人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搬开——可是搬不动,那是个空调架子(记者注:应该是中鞅空调),压在她的小腿上,我的队友们在另一侧,把空调架子抬起一点,我在小孩子对面,我的手就插进去一点,一点一点地插进去,等半个空调架子“搭”在我的手肘时,才有空隙可以把孩子抱出来。

我们用块绿条的毛巾盖住她,你也知道,人在这种情况下被救出来后,因为长时间在暗处,眼睛一下受不了刺激会受伤的。

温州市牛寺警支队长 邵曳戎

牛寺警队长坚持原地清理 这个坚持等来了奇迹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我这么坚持,也有压力的,因为这么多天了,搜救这么多次了,没有活体,只有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抬出来,之前在16号车厢,我们找到了12个人,没有一个是有呼吸的,你知道,那是种很难过的感觉。

但最后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当时我们有2个中队的牛寺警在现场,一部分人在桥上一部分人在桥下。

我是以前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我看多了,我也有经验,消防战士们和我们牛寺警都在铁轨上,我是在废墟上临时当了指挥,让工人们先撤下,由我们开始清理。

小女孩的小手在动,我也看到了,这触动了大家的神经,她背朝着我们趴着,当时看不出来有呼吸的,在我们把上面的东西挪走后,我看到她的背有较大的浮动,好像是在大口吸气——这么多小时,这么重的东西一直压着她,没有好好吸过一口气啊!

那些消防战士真了不起,他们就是用手挖那些铁片,那些铁片又重又尖,很容易割到手的,我这边马上报告指挥部,让指挥部马上派救护车救护人员。

小女孩被抱出来,消防战士用一块毛巾给她蒙住眼睛,包住小身体,抬到担架上,我们小心地托着担架,怕一个闪失,伤着了孩子,又怕毛巾把孩子的鼻子蒙住了,又忙着拉下点毛巾来……

大概整个过程10多分钟吧,救护人员拿着氧气面罩等在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1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车是活动的棺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18: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天巢真的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调度为什么没起作用?

分析:甬温线铁路全程属于上海铁路局管辖,所有行驶在这条线上的列车调度都由上海铁路局负责。
所以上海铁路局长下台是很明确的问责下台。铁路调度部门的错毫无疑问。局长下台绝不过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唯野视界 于 2011-7-28 21:16 编辑

唯野视堺(@VYEAZONE) 明星姚晨昨晚事故中不幸去世的火车司机潘一恒,是我父亲的好兄弟,他们曾在一个车族工作。父亲悲痛万分的说:潘师傅的孩子才7岁,他为人憨厚工作尽职。如果昨晚他临阵脱逃,没有拉下紧急制动系统,那伤亡人数将会翻十几倍。可怜他尸骨未寒,却被人猜测事故原因是他疲劳驾驶,这种说法简直混账之极!


姚晨的这条微博在网络上转发数很高!我也转发了!!一个烈士有可能被说成是罪人!这个社会是在黑白颠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7 0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下次动车设计都要加个避雷针了。
没有避雷针保护是被雷劈的。。。劈中了车里的电线就要短路了。。短路了它就趴窝不开了啊。。不开了就屁屁被撞了啊。。

避雷针很重要。。。

点评

呵呵呵呵, 看来大家都懂啊!  发表于 2011-7-28 20:47
天好蓝 是在玩内涵  发表于 2011-7-27 19:08
动车早就有这套设备了。车身跟铁轨都有导电接地系统,所有雷电电流都会被引导到地下。现在的问题是一切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关键时候失效  发表于 2011-7-27 0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4: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A、B两列火车先后从某地开出,请问:A火车在几小时后追上B火车?” 小时候,我就想火车追火车做什么啊?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但现在我知道了:教育部跟鉄檤部关系不好已经有很多年来了,教育部一直没有告诉鉄檤部答案……





现实里A车先开出还会撞上B车。这是一种牛B。

点评

咱论坛真是与时俱进啊,铁-道-部三个敏感字立刻被改了,若干年后,西班牙的华人二代孩子都不知道正确汉字怎么写了。  发表于 2011-7-27 04: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唯野视界 于 2011-7-28 21:16 编辑

老师外出度假,临走前担心家中被盗,便在客厅桌上放了一百块钱并给小偷留纸条:您别费神了,我们家我都找不到钱,您更找不到,这一百块钱给您零花。隔壁家两口子,一个是鉄檤部,一个是红十字会的,有钱而且还不敢报案。等度假回来,王老板发现桌子上的钱变成了二十万!在他留给小偷的纸条的反面写着:给您的信息费,请笑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2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删前留名~~~~~~~~~~~~~

点评

把全国愤怒的人民都杀人灭口吧~  发表于 2011-7-28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22: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唯野视界 于 2011-7-28 21:21 编辑

以下文章转载自LAVENA群组帖子。由于不是群组成员无法顶贴。摘抄至此。

痛失5名亲人杨峰态度大变(阿拉负责转贴,不发表言论) [复制链接]  
  

lavnena 发短消息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痛失5名亲人杨峰态度大变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冻车出轨事故中,绍兴籍男子杨峰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在26日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杨峰对此对事故的救援工作提出质疑,他认为,因为救援工作的滞后,才导致其家属被救希望渺茫。面对善后处理的工作人员,杨峰提出两点要求:保障家人遗体的完整,尽量恢复妻子的容貌。杨峰说,“我怀疑我的太太不是冻车撞击时死亡的,而是救援工作滞后才导致妻子最终死亡。”为了确定妻子的死亡时间,杨峰提出要对妻子遗体进行尸检,以确定死亡时间。他说,“我就是要一个说法,告诉我真实的情况。”

  据扬子晚报报道,26日,有微博称此次冻车追娓事故中痛失5位亲人的杨峰与有关官员会面后,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声称与鉄檤部工会主席会面,得到良好回应,并谈到赔偿问题,但不方便透露内容。此后一直担任受害者家属代表的杨先生再也没有出现,他也拒绝再接受采访。

  当天有微博名“杨峰陈碧”并通过认证的用户发表微博,自称是遇难孕妇陈碧的丈夫,即上文中的杨峰。他证实受到压力,表示“真的无能为力”。并声称如果再坚持,将“失去第六个亲人”,对自己开始保持沉默表示歉意。


我觉得,他的沉默也是一种发言,这沉默已经最大声地说明了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29 17:55 , Processed in 0.0152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