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的确是个大问题,我回国仨月,每天在街上都得和两个以上的司机口角:
司机 "伙计,活腻外了?过马路看着点!!"
我 "恁娘!你跟我说说这是什么线来!!?"(手指向斑马线)
.....
我的朋友们也是的,回国后马上被国内司机同化:
我 "糙,你怎么比他们(国内司机)还猛?"
朋友"糙,不这么开,咱一辈子开不到目的地."
.....
商品的性价比方面也有同感,感觉要买同等的商品,有时候价格比在西便宜不了多少,有些东西还更贵:
国内的中产阶级还是太少了,除了穷人就是富人,在中间游弋的我们想找个消费归宿的确不容易...
不过,故乡就是故乡,能听到乡音就高兴.刚回青岛时,在机场里跟工作人员说青岛话,感觉亲热极了,把那工作人员弄得一头雾水,那表情好象在好说:
"这伙计没事吧?我应该不认识他..."
......
客观讲,西班牙这样的中等发达国家,目前的确是比中国适合居住,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一群涉外的年轻人,有义务去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
出门见了不认识的邻居,顺口打个招呼,虽然因此我挨了不少陌生大妈的白眼,可我还是继续打着招呼--这不是他们的错,国内社会的确是冷漠和麻木了点.
早上买油条的时候,组织组织大家排队,卖油条的那家人就是这么认识我的,说我比城管都严格.
吃完麦当劳,自觉把托盘里的垃圾倒掉,然后把托盘摆好,虽然服务员感觉好象是他失职了一样.
下馆子时,能吃多少点多少,实在吃不下的东西,有点模样的都打包,中国才刚过温饱线的人那么多,我们大鱼大肉的往垃圾桶里丢,对得起他们吗...
买完烟,顺口说声谢谢,虽然对方很可能无动于衷,咱也别太期望那句"不客气"
到火车站,看到铁老大的工作人员那不可一世的态度,该给他当头棒喝,让他明白,客户是他的衣食父母,你说话都不正眼看我,我就投诉你,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早晚让你改了态度,要不就下岗,反正我回来度假,整天没啥事干,大不了跟你耗上三五天,全当给你业务再培训了.
.....
.....
总而言之,
出国前我觉得中国很差,我恨中国恨得要命,对中国很绝望.
出国后我才知道原来中国比我想象的还要差,但是我爱中国爱得要死,也对中国充满了希望.
可能这就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