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Negro
收起左侧

原帖沉底,过期作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要鉴别,不是什么资料都可以完全相信。

举个例子来说,大陆拍了部电影《血战昆仑关》,而国民党那里却有“昆仑关大捷”之事,就说明,这个事情基本属实。
再举例来说,央视拍过电视剧《延安颂》,里面就有关于山地游击战和运动战的争论,在大陆98年代的中学历史教材里都有提到山地游击战。
而,毛的文选还有许多官方修订党史里面里也提到过。在《延安颂》这部电视剧中,彭德怀等诸将似乎持有异议。就说明,该资料的作者指出的党内关于抗日的军事路线上存在差异的事实,应该没有瞎编。

这种例子太多,不胜枚举。但说到鉴别,就要看你所掌握的信息量,如果你看得资料,各方面的资料比较多的话,你才有可能对资料进行自己的分析,才有可能做出比较接近事实的判断。
也就是说,判断力及个人观点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信息,信息的质和量、种类。

我之所以说,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这就是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00: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youbeskeS 于 2008-9-22 00:08 发表
这个吧好像有好多反GCD的贴诶~~      我觉得历史已经过去就让他过去吧    只要我们后辈知道这段历史       迟早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的!!


一个“反”字,如何了得!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3 21: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23: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到顶尖人才,其政治取向确实值得注意。比如欲望老兄提到的陈赓,便是一例。

其实,在黄埔一期中,与陈赓齐名的的杰出人才还有蒋先云、贺衷寒,此三人号称“黄埔三杰”,陈赓排名第三。当然,这个排名主要是根据黄埔军校中师生的评价。



蒋先云,1921年加入gcd,时年19岁。1927年,受命武汉政府,参加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5月28日,战死于临颍。蒋先云死时,年仅25岁。从参加zg,直到北伐殉国,前后6年。


贺衷寒
      早年曾是劳工代表,1921年赴莫斯科学习,时年21岁。
      1925年12月,在广州建立“孙文主义学会”,与gcd的外围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 对抗,时年25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贺衷寒号召军校同学发起中国复兴运动。成立“三民主义力行社”、“革命青年同志会”、“革命军人同志会”及“中华复兴社”。 1935年后主要负责国民党军队的党务 军事训练、新闻检查工作。
        1936年。西安事变”,贺衷寒发动青年将领170余人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要求“张、杨”释兵自缚.请罪京门”。
       贺的一生,主要从事宣传、组织、及
政训工作。因身患骨癌,于1972年在台湾病卒。
       贺衷寒在1924年之前,有左倾迹象,甚至加入中g 都有可能但后来思想发生了转变,此后终身追随蒋介石,矢志不渝。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00: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0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是——

     1920年秋,贺还加入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最早的青年团员之一。同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他作为武汉学生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翌年1月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解放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后来因得罪了张国焘而被开除团籍。

     贺在苏联考察,先后共7个月。回乡时途经武汉,昔日在武昌各校读书的朋友为他洗尘,他告诉同学们说:
      经过西伯利亚铁道沿线车站时,看到许多俄国男女讨乞食物,得到一针一线也跪地叩谢;到达莫斯科及各都市时,仍然是物资缺乏,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到处有乞丐、娼妓、小偷;政府对地主、资产阶级、贵族进行杀戮、清算、斗争,极为“悲惨”。他认为,中国革命不应采用苏俄的方式来进行。


     这位参加过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五四运动的热血青年,回国后,还参加过早期gcd党人恽代英组织的社团。终因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
       很快他又创办“人民通讯社”,以下资料说的就是以后的事情——

   “从事各种大胆的报道,经常发表评论,抨击当时军阀横行、政治腐败,阐扬民主、自由之可贵,积极鼓吹革命。
     不久,即被军阀查封。继而前往长沙,再创“平民通讯社”,并改名贺衷寒,继续批评时政,提倡民主,主张革命,同时兼任长沙宏图中学国文教员。
     在长沙,他曾联络失学、失业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并征求各学校社团的意见,拟成立湖南公民选举监督团,揭露赵恒惕督政府进行虚假“民选”的阴谋,得到社会胁同情和舆论界的赞许。
      当时,湖南第一纺纱厂发生工潮,工人代表、青年团员黄爱和庞人铨被湖南督军赵恒惕派人逮捕杀害,贺衷寒闻讯,冒着生命危险,以极大的义愤撰写了《黄庞案之真相》一文,对赵恒惕大加抨击,替死者呜冤。
      赵恒惕恼羞成怒,下令将贺衷寒逮捕,关了3个多月。在狱中,贺衷寒受尽折磨,几乎命丧囹圄。后经岳阳县的两名省议员具保获释,才幸免于难。这次入狱、使他更加认清了中国黑暗社会的现实,更加体会到了封建军阀的残暴:更增强了他“改造”中国的决心。


  贺衷寒出狱后,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相互见面,百感交集。他父亲要他在家乡教书,免得在外面惹是生非。
     1923年,贺衷寒向家人一再表明自己投身“改造”中国之决心后,又返回长沙继续从事新闻事业,担任长沙青年服务社教务主任,仍兼中学课务。
     不久,又被聘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继续用他的笔杆和嘴舌,抨击军阀统治,揭露社会黑暗,鼓动青年爱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接下来就是1924年,之后考入黄埔,贺从此步入了中国政坛。

        从一个单纯的热血青年,最终走上了自己重新选择的道路,中间经历了一个痛苦、郁闷,不断的重新思考,如何救国,哪一条路才是救国的正道。这个人的故事,是个典型。


        可惜,这样的故事那时代不多,更多的是功利心在驱使,或者“咸与维新”,或者是随波逐流,就如徐志摩的诗句—— “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剩下的天空,就成了阴谋家的舞台。而无数热血青年在追逐时代风潮的岁月中,慢慢丧失自我,直到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甚至是牺牲品。

        因为历史早已用无数的事实证明了一件事——所谓真理,其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00: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0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悲,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断。”

                                                                                                          ------------蒋中正
这句话就是个致命错误,尤其是逆来顺受这句让人愤愤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01: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还历史真相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蒋和毛的功过自有后人评,他们的所作所为终不会不清不楚。对于解放战争时,国民党还不至于是残兵败柳之类吧,他们跑到大西南也就是为了保存实力,最后还是被打败,小米加步枪打败新式装备飞机大炮的稀奇事还真在中国发生过,对于说蒋打日本人才消耗当然是有的,但是整个黄埔军校其实多数人都是归了他领导的。
下面为转贴
蒋公失败原因分析

    1、最重要的是当时世界上的总的政治气候是倾向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提出的人人平等,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口号对生活在困苦在的广大民众有相当的吸引力,尤其在不发达的落后的国家里号召力非常大,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倾向共产主义,所以从政治号召力上讲不可否认共产党方面大的多,这一点蒋公当时是对此无能为力的。
    任何历史人物在历史大潮中都是渺小的,不过话说回来了,任何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政治愿望都要注定失败的,共产主义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2、蒋公没有毛泽东对中国的客观情况理解的深,蒋公是从上而下的去看待中国的问题,而毛泽东是从下而上的看待中国问题,所以蒋公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基础不牢,而毛泽东正相反。两者长时间的较量毛泽东当然要占优势。
    3、政治腐败也是蒋公失败的重要原因,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他的政党必然要腐败,政党会成为政客捞钱的工具,中国国民党当时没有提出长期远大的政治理想和目标,他的政党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就象现在的某些人物由于对共产主义的幻灭,入党只是升官和发财的途径,腐败不可避免。
    4、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不可否认抗日战争救了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抗日战争,蒋公率领几百万军队去消灭陕北的一小块红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正因为抗战的爆发,形成了全国上下一致反对内战的呼声,蒋公无可奈何只能停止对共产党的进攻,共产党得以喘息,并通过抗战不断发展自己,通过游击战避免了自己力量的消耗,而蒋公率领的国军由于是国家主导力量为了不亡国当然必须全力抗日,结果大大的削弱自己的力量。
    5、蒋公打内战操之过急,抗战刚完,全国思和平,国民党形成了对共产党的主动攻击态势,人民当然反对他了,当时抗战胜利,蒋公在全国人民中的形象是民族英雄,如果那时收揽民心,发展经济,稳定时局,过四五年再打的话,蒋公的胜算会大的多了。
    总之,由于蒋公自身的原因和当时客观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失败

有件事情要澄清的是: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如果没有马林的建议,我看中国没有了黄埔军校,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悲,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断。”

                                                                                                          ------ ...

这是策略,老兄!
关键,注意一个“先”字,一个“暂”字。

至于“以待国联公理之判断”,为什么就不能利用一下国联呢?后来的国联组成一个调查团,去东北调查,虽然没有结果,却也让日寇头疼。这叫做“借力”!
而后来的事实也表明,日本人并非全无顾忌,一步步蚕食中国、试探中国,也一步步的试探英美国家的态度,一边做战争准备。

当时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当时内有军阀残余(尤其是大西南)及各处红军,内战不止,外有日寇苏俄的野心,那样的形势,就算是秦皇汉武再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明明打不过,为什么就不能先拖一下跟对方决斗的时间,让自己有了更好的准备再打呢?不顾自己的实力和身上的病痛,胡乱跟人拼个鱼死网破,这叫“蛮干”!

这种情节在武侠小说里实在太多了。逞一时之快的结果,是不但报不了仇,反而彻底丧失了报仇的能力——你首先要活着,才有机会去复仇!


所以蒋介石说:“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我们希望和平而不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在庐山讲演中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之决心!”



这段话说得够明白了,如此清请楚楚的抗日态度、含义!
为什么今天的人,非要把这段话理解成“不抗日”呢?这显然是各种政治宣传的刻意误导,所谓先入为主,有色眼镜戴了很多年了,而如今要大家摘下来确实很难,让大家一是一,二是二的去理解这段中文的本义,反倒成了极其困难的事!


蒋介石暂时“忍痛含悲”,拖时间,为抵抗未来的侵略争取时间, 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该政府抗日的决心、事实以及巨大的牺牲,却仍然得不到一部分人的充分理解!
反观当代中国,空有海空作战的现代化国力,面对一个国力远远不如自己的印尼在家门口屠杀华人的禽兽行径,却也要“逆来顺受”,至今,在和平的空气下已经歌唱自己十二年了,这样的“韬光养晦”,反而却可以得到一些人的谅解!边疆领土,继续在割让,国家利益,不断的被出卖,却反而得到很多80后甚至是90后的理解,这不是宣传的功劳是什么,不是洗脑的作用又是什么?

当时人类发展到20世纪,公理与和平 ,虽然仍处于下风,却已经是历史潮流。
那时候蒋介石说“以待国联公理之判断”,想起如今的中国,其国力与国际地位比之蒋介石时代真可谓云泥之别。居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位,却时常放弃拒绝的权力,甚至卖国求荣,被欺侮的时候,甚至是连所谓的抗议都显得小心翼翼,如此说来,现在当权的衮衮诸公其实还远不如蒋介石!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16: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9-24 01:36 发表
不过还历史真相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蒋和毛的功过自有后人评,他们的所作所为终不会不清不楚。对于解放战争时,国民党还不至于是残兵败柳之类吧,他们跑到大西南也就是为了保存实力,最后还是被打败,小米加步枪打败新式装备飞机 ...


对于这种问题,记得前面有人说了,成王败寇,如此而已。
每逢改朝换代,谁不够流氓,不够狠毒,就要下地狱,谁够狠,谁够毒,就有可能赢。
两个集团对垒,两种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双方都有些人才,各有优势,谁能赢?就只能看谁更毒更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李宗吾的《厚黑学》是怎么说的——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甯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維妙維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雲:“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此外還有一個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後來曹操、劉備、孫權,相繼死了,司馬氏父子乘時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劉諸人的薰陶,集厚黑學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婦孤兒,心之黑與曹操一樣;能夠受巾幗之辱,臉皮之厚,還更甚於劉備;我讀史見司馬懿受辱巾幗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歸司馬氏矣!”所以得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就不得不統一,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17: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7: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为什么?

因为帝国的制度,专制、独裁的集权制度历时太久,已经演变成我们这个国家的一种积习,渗入了人的骨髓。
为什么电视总是播那些勾心斗角的片子,尤其一而再的播放那些宫廷斗争和政治倾轧,而老百姓却乐此不疲?

看完之后的感觉是什么??

——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阴谋!
老百姓就爱看阴谋!阴谋!阴谋!
就爱看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杀!杀!杀!


于是阴谋被理解,杀人被理解,再狠毒也被理解!
不但理解,而且,还振振有词的告诉你——不这样,不行!不这样,就当不了皇帝!
                                                                     ——正常!
                                                                   ——历朝历代都这样,现在也一样,全世界都一样!

更多的人是欣赏这些——阴谋!阴谋!阴谋! 还有—— 杀!杀!杀!

不是吗?!! 现在的影视圈,不就好这一口吗?!没有广大痴迷于阴谋剧的看客,又何来这么多热播的垃圾!!!


这就是“厚黑名家”得以繁殖的温床。于是,我们中华的前途和命运,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一个个“厚黑家”们操纵着!

当然,厚黑家未必总是赢家! 遇上硬碰硬的形势就很难说了,当年,江西的hong军不是差点被消灭吗!任凭你再狠毒,也难以施展了。可惜,外敌入侵,实在是帮了厚黑名家一个大忙!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17: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7: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观当代中国,空有海空作战的现代化国力,面对一个国力远远不如自己的印尼在家门口屠杀华人的禽兽行径,却也要“逆来顺受”,至今,在和平的空气下已经歌唱自己十二年了,这样的“韬光养晦”,反而却可以得到一些人的谅解!边疆领土,继续在割让,国家利益,不断的被出卖,


对于印尼惨案,是中国人都感悲愤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入了印尼国籍,这又要从毛周对于双重国籍的否定开始的,在印尼以前的多数华人都有双重国籍,但是中国政府拒绝双重国籍,那些印尼的当地华人显然是被祖国抛弃的一类人一样[我不知道当时政府是出于何种考虑,中国人太多了还是管理不了?不得而知],不得已只能持有印尼籍,也就是说他们多数是印尼人
抛开60年代印尼反共华人对大陆华人的所作所为不说,绝大多数印尼华人已经是印尼公民,排华事件是印尼内部的种族问题,中国不可能以军事威逼印尼保护其华裔公民,否则就是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可以向欲来中国躲避“战祸”的华人发放签证,但前提是他们想来大陆,而且大陆还要承受的起。而那些持中国护照的华侨(中国人)在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脱离险境,印尼又无法保证他们安全时,中国才可以用非正常方式将他们接回大陆。就象所罗门事件时,中国接回的大部分是持中国护照的侨民,而非入外国籍的华人。
以下关于国籍问题的转贴
中國印尼雙重國籍協定
由於中華民國國籍法遺留的問題,令印尼華人在印尼獨立後,身份非常尷尬。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了爭取印尼的支持,在一九五五年萬隆會議後,於印尼萬隆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容許持有雙重國籍的華人,在條約簽署後二十年內,成年時選擇印尼國籍或中國國籍[3]。由於中國當局方面的鼓勵,不少印尼華人的子女,都選擇了印尼國籍。 而在一九六五年排華後,印尼單方面終止有關條約,令印尼華人國籍問題懸而不決,直至中國印尼復交後,在中國印尼復交的聯合聲明中,作有限度的處理。
[编辑] 一九五八年第六十二號政令
而一九五八年第六十二號政令,在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二日,印尼新國籍法通過後徹底廢除,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7: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gro 于 2008-9-24 17:10 发表
这是为什么?

因为帝国的制度,专制、独裁的集权制度,这就是“厚黑名家”得以繁殖的温床。于是,我们中华的前途和命运,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一个个“厚黑家”们操纵着!

当然,厚黑家未必总是赢家! 遇上硬碰硬的形势就很难说了,当 ...

还有老蒋是独裁制度,不要认为他会民主,他的政府他一个人说了算,有谁胆敢和他作对的都会付出惨烈的代价,要说厚脸皮,这老蒋也是一个,呵呵,人无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遗夜风雨声 于 2008-9-24 17:12 发表
中国可以向欲来中国躲避“战祸”的华人发放签证,但前提是他们想来大陆,而且大陆还要承受的起。而那些持中国护照的华侨(中国人)在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脱离险境,印尼又无法保证他们安全时,中国才可以用非正常方式将他们接回大陆。就象所罗门事件时,中国接回的大部分是持中国护照的侨民,而非入外国籍的华人。



足下忘记了一件事,民国时期,数万犹太人是如何到达中国上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7: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的帖子

老蒋一个人说了算,那如何会三次下野?

如此独裁,却还有那么多声音为ZG说话! 老蒋却不把他们都给“整风”掉或“处理”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7: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遗夜风雨声 于 2008-9-24 17:12 发表  
    抛开60年代印尼反共华人对大陆华人的所作所为不说,绝大多数印尼华人已经是印尼公民,排华事件是印尼内部的种族问题,中国不可能以军事威逼印尼保护其华裔公民,否则就是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可以向欲来中国躲避“战祸”的华人发放签证,但前提是他们想来大陆,而且大陆还要承受的起。而那些持中国护照的华侨(中国人)在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脱离险境,印尼又无法保证他们安全时,中国才可以用非正常方式将他们接回大陆。就象所罗门事件时,中国接回的大部分是持中国护照的侨民,而非入外国籍的华人。
以下关于国籍问题的转贴
中國印尼雙重國籍協定
由於中華民國國籍法遺留的問題,令印尼華人在印尼獨立後,身份非常尷尬。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了爭取印尼的支持,在一九五五年萬隆會議後,於印尼萬隆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容許持有雙重國籍的華人,在條約簽署後二十年內,成年時選擇印尼國籍或中國國籍[3]。由於中國當局方面的鼓勵,不少印尼華人的子女,都選擇了印尼國籍。 而在一九六五年排華後,印尼單方面終止有關條約,令印尼華人國籍問題懸而不決,直至中國印尼復交後,在中國印尼復交的聯合聲明中,作有限度的處理。
[编辑] 一九五八年第六十二號政令
而一九五八年第六十二號政令,在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二日,印尼新國籍法通過後徹底廢除,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这种条条框框的东西,还是留给那些“法律专家”们去讨论吧。

   一个法律问题就难倒了 政府? 平日里 那种 任意解释法律 的本事都到哪里去了?
   军事威逼,为解决华人问题,连个理由都说不出来,如果真是这样,不是在论证我中华无人吗?!
这种政府还称职吗?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2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8: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9-24 01:36 发表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如果没有马林的建议,我看中国没有了黄埔军校,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历史


确有其事,国共双方的记载中,对于黄埔军校的叙述基本一致。

我也补充一点,据我所知,建立军校这个想法,孙中山早就有了,但由于种种因素,1921年的时候,尚未实现。
之所以接受苏联人的建议和“帮助”,只是因为内外交困,护法运动失败,前途堪忧,不得已才“联俄容共”!

而苏联人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无非是利用孙中山而已,而孙其实逐渐的也认识到了那个苏联的真面目。

请注意,就是在孙中山决定联俄容共的1922年之后,在1924年,他系统的阐述了“三民主义”,其中就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做了他自己的评论。你看过其中的内容(最好看由大陆官方出版的,这样才客观),才会发现,他一方面联俄容共,另一方面,实际上在努力劝导无数热血青年分辨某“主义”,不要相信那种东西。

看过之后,仔细琢磨,才明白过来,原来孙中山早就知道马克思及其理论。想想,觉得自己好笑,那孙文早年在英、美都读过书,以他的好学、对社会的关心,以他的性格,怎么可能不知道当时的欧美社会主义风潮?怎么可能不去了解,去研究?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18: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8: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gro 于 2008-9-24 18:16 发表


确有其事,国共双方的记载中,对于黄埔军校的叙述基本一致。

我也补充一点,据我所知,建立军校这个想法,孙中山早就有了,但由于种种因素,1921年的时候,尚未实现。
之所以接受苏联人的建议和“帮助”,只是因为内外交困,护法运动 ...

恩,我想这孙逸仙博士应当读过马恩的著作的,不然不会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想法的,至于三民主义,至今也未曾真正的实行过,历史原因,也是人为原因吧,多事之秋的中国,不知道下一步走到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921年到1924年期间,孙中山发了多少政令,电报,要面对并处理多少国事,党务,(看看他的全集就知道了)

期间,还成立了黄埔军校,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完成了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这三年里头,他还有多少闲情逸致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部头著作,有多少时间去研究这个东西,何况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而在孙文的《三民主义》这篇鸿文里,却能够系统地论证某某主义的错误,显然,这是有基础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还要联俄容共?当然,我前面提到,这是因为他内外交困! 但这样解释,似乎还不够!

我有一个猜想,是不是孙中山还有一想法,试图通过联俄容共这一行动,不但可以帮助革命,还试图扭转当时(1921年前后)出现在中国的这股势头?把一大批热血、天真的青年从那条歧途上拉回来??因为,很明显,虽然当时的ZG只是个小党,顶多只有社团规模。但那种主义在当时对年轻一代的诱惑力已经非同一般!

有人问,你说该主义的影响力在当时就已经非同一般,你的根据在哪里——
有根据!那是在1919年,北京大学里,两个著名的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与李大钊,已经进行了一场影响全国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争论的结果,当然是,李氏那种激情大于理性的文章吸引了无数青年的注意力。
这件大事,孙文不可能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19: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这样,就很清楚了,孙文早就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运动!而且研究得很透彻!

而历史事实是,他在1924年之前,从未提到过并向国人介绍过这种东西。
他的一生,都在倡导共和,倡导三民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博爱,还倡导五权宪法,没有一次鼓吹过或倡导过“共产主义”!


[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8-9-24 19: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的政治遗嘱


孙中山的政治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澈。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9 02:49 , Processed in 0.01469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