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落泪的星星
收起左侧

【男仆团第一红楼】为重振昔日灌水雄风盖楼~~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4 15: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历七月初七天气炎热,骄阳似火。有个叫郝隆的人脱去衣服,露出肚子,仰睡在太阳
光下。
人家问他:“你这是干什么?”
他说:“我在晒肚里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晋惠帝在华林园里,听到蛤蟆的叫声,就问身边的人说:
“这叫喊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百姓私人的呢?”
侍中贾胤回答说:“在官地上叫的就是官家的,在私地上叫的就是私人的。”
当时天下正闹饥荒,老百姓饿死了许多,晋惠帝听说后说:“他们也太无知了,没有粮
食,为什么就不能煮肉粥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艾口吃,说自己的名时,总是艾艾个不停。
晋文王一次戏弄他说:“艾艾为几艾?”
邓艾巧妙地答说:“凤啊凤啊,原来还是一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国有一人力谏齐景公,景公大怒,令把劝谏者支解,威慑说:“再有敢谏者,同样下
场!”
大夫晏子上前,左手揪住劝谏者的头,右手拿着刀,仰着头问景公:“自古圣主明王众
多,支解人是从他们中哪一位开始的?”
景公醒悟,遂释放谏者。叹道:“罪在寡人,不在谏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长康吃甘蔗,总是先吃甘蔗的上端,再慢慢地往下端吃,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他
说:“这就叫渐至佳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齐高祖的姐夫尉景仗势欺人,贪污受贿,民愤极大,高祖派宫殿演员石动筩去讽劝他。
一天,石动筩见了尉景,二话没说就去剥尉景的衣服。尉景莫名其妙地问:“你干吗要
剥我的衣服?”
石动筩答:“你能够剥百姓的,难道我就不能来剥你吗?”
高祖认为石动筩说得有理,就劝尉景说:“可不要再贪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元帝一只眼瞎,宠爱徐姬。但徐姬特别讨厌,后发展到怨恨元帝的地步。每次梁元帝
召她去,她总是只化妆半个面孔,意为元帝仅一只眼睛,看不到全部脸面,以此辱元帝。
后为梁元帝察觉而斩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陈的虞寄从小聪明。一天,有人对他开玩笑说:“你既然姓虞,一定不聪明吧。”
虞寄说:“先生,您连‘虞’和‘愚’都分辨不清,怎能说您不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长源因为从前对皇上有恩德,做了宣武军行司马,韩愈做宣武军行巡官,在同一府署
共事,有人见了他俩年龄相差这么悬殊,就以言讥讽,陆长源听到后说:“老虎和老鼠,同
为十二生肖之一,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500只猕猴,在树林里走,来到了一棵树下。那儿有口井,井水里有个月亮的倒影。
领头的猕猴见了,就赶紧对同伴说:“月亮掉到井里去了,我们应当共同把它救出来。
这样吧,我先抓住井上面那根树枝,然后,你们一个个抓住尾巴往下吊,这样就能捞起月
亮。”
众猕猴一个连一个,挂成一长串。差一点还没到达水面时,猕猴的重量超过了树枝的承
受力,只听“叭”一声,树枝断了,猕猴落井内挣扎不已,井中的月亮也“失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只老虎,到野外觅食,见一只刺猬仰面躺在那里。以为是块肥肉,张嘴去叼,一下被
刺猬卷住了鼻子,老虎受惊猛逃,跑得疲惫不堪,不觉昏昏睡去,刺猬这才放开它的鼻子走
了。老虎一觉醒来,走到一株橡树下,看见一个橡斗(橡树结的果子,浑身硬刺),提防地
侧着身子说:“早上我已见过你的父亲,你还是走开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老和尚买了10个饼、一瓶蜂蜜,回来后一个人躲在屋里吃起来。吃饱后,把剩下
的饼放在钵盂里,把蜜瓶藏在床底下,然后对徒弟说:“我有事出去,你把饼给看好;床底
下那瓶是剧毒药,只要沾上一点马上会死的。”
小和尚待师傅走后,把饼端过来,蜂蜜倒出点沾沾饼,美餐了一顿。
晚上师傅回来见只剩下两只饼了,教训徒弟。徒弟说:“师傅走后,我闻着饼香,实在
馋得忍不住了,就吃了几个,后来,怕师傅回来责怪,就把瓶里的毒药也喝了,心想死了算
了,可不知怎么搞的,这毒药到现在还没有发作!”老和尚更火了,大骂道:“你这畜牲,
把我的饼全吃光了,还说”
徒弟听了,伸手把余下的两个饼拿来也吃了,一边吃还一边说:“这两个都吃了,才算
吃光哩!”
老和尚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时,卢思道受命出访陈国,陈主得悉,恐国情外泄,即下令:“在卢思道所经之地,
任何人不得跟他讲话。”
卢经过一寺庙,和尚招待他,但都不敢讲话,只嘱咐卢自己吃罢了。过了一会儿,和尚
又端来蜜茶请饮,并介绍说这种放蜜的茶多吃,大脑会变聪明。卢思道故意尝了尝,笑着
说:“法师久服蜜茶也未显效,怎么还用来劝他人服用呢?”
和尚顿觉已违主令,又惭又惧。
卢到国都后,拿着隋主的信去见陈主,陈主就故意用《观音经》中的语句来捉弄他说:
“是哪来的商人?还带着贵重的宝物。”
卢思道立即也用《观音经》中语应道:“突然间遇到恶风,故漂堕到了罗刹鬼(恶鬼
名)国。”
陈主反被人讥笑,羞惭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侯白机灵敏捷,一次与杨素并马而行,路旁有棵槐树,憔悴欲死,杨素说:“侯老兄,
你有办法使此树活吗?”
侯白说:“取槐子悬树枝上即活。”
杨素问:“为什么?”侯白答:“《论语》中说:‘子在,回(槐)何敢死。’”
(“子”指孔子,“回”指弟子颜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朝时有一人很聪明,就是口吃,杨素很喜欢跟他开玩笑。
某冬的一天,他戏弄这人说:“有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一丈,把你放在里面,你有什
么办法出来?”
这人问:“有梯吗!”
杨素说:“没梯,如果有梯就不用问了。”
这人又问:“白白白日,夜夜夜夜里?”
杨素说:“怎么要问白天夜里?只说你怎样出来。”
这人就说:“如果不是夜里,眼睛不瞎,怎么会走到大坑里?”
杨素大笑,接着又说:“假如突然命令你去做将军,有一小城,守城兵士不足1000
人,城中粮食也只够吃几天,而城外已被数万敌军包围,危急中派你到城中去,你会有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计谋?”
这人问:“有有救兵吗?”
杨素说:“正因为没有救兵,所以才问你。”
这人默默想了好久,抬头对杨素说:“像像您您所说,一定失败。”
杨素大笑,又说道:“如果现在家中有一人的脚被蛇咬了。
怎样医治?”
这人立即答道:“取5月5日南墙下雪涂涂即即治。”
杨素说:“5月天什么地方还有雪啊?”
这人答道:“5月没雪,那么腊月天哪里会有蛇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侯白还未出名时,一次去谒见新任县令。他对差役说:“我能叫县令学狗叫。”差役不
信,与侯白打赌,谁输了请一桌酒席。
侯白见了县令说:“大老爷到之前,盗贼很多,请您命各家养狗,盗贼来,各家狗叫,
就会吓跑他们。”
县令说:“这样,我家也需养只能叫的狗了?怎样才能得到它呢?”
侯白说:“我家新有一群狗,叫起来‘呦呦呦’的。”
县令说:“君全不知,好狗的叫声应当是‘号号号’的,叫起来‘呦呦呦’的全不是能
叫的狗。”
侯白说:“好,一定给您找‘号号’叫的狗。”
侯白退出,掩口而笑的差役只得认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杨素与同僚牛弘退朝回来,侯白见了他俩,说:
“日之夕矣!”
牛弘不懂此话意。杨素却听出来了,对侯白说:“你这人呀,什么时候也改不了老脾
气!”
原来《诗经》中有这么两句诗:“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天,侯白和大家一起猜谜,约定谜底必须是大家知道的实物。
侯白出谜道:“有个东西,脊背和屋一般大,肚子和屋梁一般大,口和杯子一般大。”
大家猜不出,都说:“天下哪有口才杯子般大,而背却有屋子般大的东西?”
侯白指着屋梁说:“你们看,燕窠不正是背靠屋顶,肚贴屋梁,口如杯子那般大吗?”
又有一次,大家又在一起猜谜。这次规定不得出幽隐难识的谜,侯白又出了个谜语:
“有个东西,大小像狗,而相貌却同牛一样。”
有的猜是獐子,有的猜是鹿,侯白都说不对。最后大家让他公布谜底。他说:“这是条
牛犊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时,安陵人嘲嬉出名。凡任县令者,没有不被嘲弄的。有个县令新到安陵,只因口无
一齿,怕被嘲弄,就训诫下官说:“我早就听说安陵人喜嘲弄,你等不得重复前例,若有发
现,定当追究。”众官一口答应。
第一次上堂判案,佐史立于县令身后,见县官挥笔疾书,说:“明府书处甚疾。”县令
不知嘲弄,只以为称赞,心中很是快乐。
隔数月,一个与佐史有仇的人告诉县令:“佐史所讲的‘明府书处甚疾’是嘲弄您哪!”
县令不解地问:“有何凭据?”
这人说:“书处甚疾即‘奔墨’,‘奔墨’音变为‘北门’,‘北门’即‘缺后’,
‘缺后’音通‘口穴’也,这不是嘲弄您大人无齿吗?”
县令才恍然大悟,把佐史鞭打了一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24 22:45 , Processed in 0.01383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