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落泪的星星
收起左侧

【男仆团第一红楼】为重振昔日灌水雄风盖楼~~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4 15: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时,一天北齐皇帝高祖对几个大臣说:“我出个谜语你们猜猜吧:卒律葛答!”
只有石动筩猜出来:“煎饼。”
原来“卒律葛答”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突厥语,译成汉语是“前火食并。”“前火”和
“食并”正好组成“煎饼”二字。
高祖又让大臣们也出个谜。大伙还没制作出来,石动筩却说:“卒律葛答!”高祖没猜
出来,问他是什么?石动筩说:
“是煎饼。”
高祖说:“这是我刚才出过的谜,你怎么又重复出呢?”
石动筩诙谐地说:“我是趁你的煎饼锅还热,就跟着再做了一个。”高祖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齐高祖曾在八日斋戒祀日讲说,石动筩正好也参加斋戒,当时还有德望很高的僧人在
高座上论经讲道,众人提出许多问题都不能难住高僧。
轮到石动筩相问,说:“今是何日?”
僧答说:“是佛生日。”
动筩滑稽地解释:“那么日是佛儿?”
高僧面露不悦之色,说:“今日佛生。”
动筩又装作正经样说:“噢,佛是日儿!”众都大笑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老僧,每次在佛堂上长时间念经,即气短口干,需饮些热酒后才能支撑。但如每次
从堂中去房中温酒费时太久,恐人说话,就于堂前悬一铜铃,私下同弟子讲定暗语,每敲
“荡荡朗朗铛铛”时让弟子温酒待老僧。弟子遵命,每闻铃声,即温酒。
数日之后,弟子为戏剧之声所迷,忘了铃声温酒,老僧责怪弟子说:“你今日在当什么
心,铃声也不听?”
弟子怕怪罪,就推说:“今日铃声与往日的不一样。”
老僧问:“铃声有何区别?”
答:“今日铃声,只是冷冷清清,只因有别,所以不温酒。”
老僧会意,笑而不再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叫崔思海的人口吃,表弟杜延业一次对他说:“我可以叫你学鸡鸣,只要我问你什
么,你就得答什么。”
旁人说:“崔史如果不肯学鸡鸣呢?”
杜延业说:“能!”他抓一把稻谷问崔思海说:“这是什么?”
崔思海口吃着说:“谷谷。”
杜延业说:“‘国国’,不是鸡鸣么?”旁人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齐高祖常读《文选》,称赞郭璞的《游仙诗》写得好。石动筩说:“这诗有什么好?
若令小臣作,定胜他一倍。”高祖即令他作诗。
动筩说:“郭璞《游仙诗》云:‘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小臣作云:‘青溪二千
仞,中有二道士。’岂不胜他一倍?”
高祖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动筩对法师说:“佛常骑什么东西?”
法师回答说:“有时坐千叶莲花,有时乘六牙白象。”
石动筩说:“原来法师一点不读经书,连佛所乘何物都不知。”
法师问:“施主您读经书,知道佛骑什么?”
石动筩说:“佛骑牛。”
法师问:“怎么知道佛骑牛呀?”
动筩说:“经书上说:‘世尊(旧时对佛的敬称)甚奇(与“骑”谐音)特(古时解释
“牛”义)’,难道不是佛骑牛吗?”旁人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7: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可能会让这个帖子沉下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7: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些 没别的啦 勋章也给一个吧
还有 照这样的速度 会追的上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KISS,,,,,,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7: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俗汉假装雅士,造了一间精美的房子,房中罗列上古玩、书画之类,十分齐全。有
客人来时,主人问道:“这房中的东西有没有不相称的?如果有,请您指教,我把它剔出
去。”客人说:“古玩书画件件精妙,只有一样应该剔除。”主人问:“哪一样?”客人答
道:
“就是足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俗汉假装雅士,造了一间精美的房子,房中罗列上古玩、书画之类,十分齐全。有
客人来时,主人问道:“这房中的东西有没有不相称的?如果有,请您指教,我把它剔出
去。”客人说:“古玩书画件件精妙,只有一样应该剔除。”主人问:“哪一样?”客人答
道:
“就是足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年间,京城里工部衙门失火,皇帝命令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新修建。朝中官员
根据此事,做出一句上联: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
这个句子中含有“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没有人能对出下句。当时朝廷
有某中书科,长得状貌魁梧,自负为南人北相,他求教于纪晓岚,要求纪对出下句。纪笑
道:“此句不难,只是对出来有妨先生。”中书科说:“无妨,只要对上就行。”纪晓岚于
是对道:
“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叫伍文定的人与一个知府出游,见一家墙头露出一张少女的脸,知府出对子说: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伍文定对道:
“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送到典当铺去当的货物叫“当头”,如期用钱赎出来就叫“赎当头”。又古有“万
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的对子。有个人典当了东西,换了几个钱去赌博,进了赌
场,手提着钱串说道:
“万事不如钱在手。”
旁边马上有人应道:
“一年几见赎当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
着锻料出句说:
“一匹天青缎。”
医生对道:
“六味地黄丸。”
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
道:
“伤寒莫妙小柴胡。”
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对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位学使到某地主持考试。有个生员入考场时,把一只蝉放在头巾中,考到中间,蝉在
头巾里叫起来。众考生听到声音是从头巾中传出来的,都大笑起来。宗师以犯考场之规为
由,把他们召集来,查问为什么哄堂大笑。考生们都说:“某某生员头巾里有声音,所以忍
不住笑。”宗师把那个生员叫来,要斥责他。那人大声说道:
“今天学生入场时,被父亲叫住,把蝉放进学生的头巾内。它在里面爬跳得我难受,但
学生因是父命,所以不敢丢弃。”
宗师怒问为什么要将蝉放入头巾,那生员答道:
“家父要图个好兆头,犬头鸣’(名)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走路,前面有一群人挡路,牵牛的便吆喝着让人让路,前面的人不
听。牵牛的说:“你家大爷来了,还不让路!”前面人群中有一位回头看了看牛,说道:
“难道我家有这么一个大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8: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帮人在一起闲聊,讨论起天的远近大小,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争执不下。一个村
夫听了,在旁边插言说:
“天离地,也就有三四百里远。从下面到上面,慢走的话四天就能走到,快走则三天可
到。六七天时间就可以打个来回,还绰绰有余。你们为何还用得着如此争辩不决?”那些人
听了很吃惊,问道:“你这个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村夫说道:“你们难道没看到世俗送灶神上天吗腊月二十三日送灶,腊月三十迎灶,从
二十三日,到三十日,不过七天罢了。以一半路程计算,也就是三四百里路,根本就不
远!”众人听了哄然大笑,说:“你说得很好,可以谈论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25 03:41 , Processed in 0.01317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