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缤纷
收起左侧

【八闽通志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府
  
龙溪县
  海在府城东南。 潮汐分三派入县境:中一派自泥仔洲、乌礁洲、许墓洲三门入,复合流环绕郡治,经通津门外,至西溪而止;左一派由濠门山下入,经柳营江桥,至北溪而止;右一派由海门山下入,至南溪而止。县境一、二、三都、四、五都、八都诸澳,皆通潮汐。
  

漳浦县
  海在县东南一百里许陆鳌千户所城之东,其西旁有溪。 潮汐通至陆溪桥五里许,经邑之南门桥至官迳而止。县境浯港、径港、黄淡港、蔗港、竹港皆通潮。
  

兴化府
  
莆田县
  海在府城东南。 潮汐入县境凡三派:一派自碧头而入,抵迎仙港;一派自上黄竿而入,抵涵头港;一派自下黄竿而入,抵白湖港。又各旁入于县境诸港浦。
  

仙游县
  潮汐入县境凡二派,俱自莆田系蓼而入,行二十五里许,经小屿以及太湖,又行一十五里,一派入于枫亭溪下,曰太平港,一派入于双溪,曰双溪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宁州
  
本州
  海在州城东南。 潮汐按《三山志》,入州境凡五派:一派自松山港口而入,一派自鸟崎港口而入,一派自敛港口而入,一派自怯港口而入,一派自沙埕港口而入。州境大桥斗门、饭溪、杨门潭、圆塘、桐山诸处皆通潮。
  

宁德县
  海在县东南。 潮汐入县境,凡五派:一派自南桥而入,一派自跨教桥而入,一派自蓝田桥而入,一派自东墙渡而入,一派自铜镜渡而入。
  

福安县
海在县南。 潮汐自县南官井洋、古镇门而入县境。甘棠港、黄崎岭、白沙镇、廉村、化蛟桥诸处皆通潮,又旁入诸港澳。

  

校 注


  1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谓“亦作鸣峰山”。
  2 “拖露”疑为“挹露”之误。
  3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唐妙应禅师”。
  4 重刊宋本《仙溪邑志·山川》作“数十人”。
  5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大官陂”。
  6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及《仙溪邑志·山川》作“数里”。
  7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谓系“覆鼎山”之讹,《闽书·方域志》亦作“覆鼎山”。
  8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南湖岩”。
  9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烽山”。
  10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燕峰”;《闽书·方域志》作“燕峰岩”,并云:“岩有石窟,燕冬蛰焉。”
  11 《闽书·方域志》谓为“啄木”之误。
  12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山水娟秀”。
  13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雷喧”。
  14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及《仙溪邑志·山川》均作“大柘山”,《府志》并云:“以山多柘木得名。”
  15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吴氏”。
  16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仙溪邑志·山川》及《闽书·方域志》均作“紫幕山”。
  17 应为“上二山”之误。
  18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鸣山岩”。
  19 《仙溪邑志》作“平坡”。
  20 《仙溪邑志·山川》作“梦赏岩”。
  21 《仙溪邑志·山川》作“藏春坞”。
  22 《仙溪邑志·山川》作“石牌岭”。
  23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数尺”。
  24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陈光义”。
  25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又五里”
  26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凫峰”。
  27 弘治《兴化府志·户纪》作“白浮溪”,此误
  28 《仙溪邑志·山川》作“皂洋”。
  29 应为“一在永兴里”。
  30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飞来峰”。
  31 应作“龙榜山”。
  32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玉牛峰”。
  33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梅陂”。
  34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浮瀛山”。
  35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及《闽书·方域志》均作“嵛山”。
  36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及民国《霞浦县志·山川》均作“形体皆具”。
  37 《闽书·方域志》作“下有飞仙石”。
  38 《闽书·方域志》作“石臼”。
  39 有关志书用语互殊,据文意寻绎,似阙“居人”二字。
  40 《闽书·方域志》作“才山”。
  41 据《闽书·方域志》,《力牧录》上缺一字,据文理似是“按”字。
  42 据《闽书·方域志》全句为“尧时有老母家路傍,练蓝为业”。
  43 两句应为“乘九色龙而仙去,因呼为太母山”。
  44 《闽书·方域志》及乾隆《福宁府志·地理》均作“童子”。
  45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必有蟛蜞见”。
  46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旃檀林”。
  47 据《闽书·方域志》为“闽浙”。
  48 《闽书·方域志》作“杨宪武”。
  49 《闽书·方域志》及民国《霞浦县志·山川》均作“有巨人迹”。
  50 《闽书·方域志》作“东抵五里台”。
  51 《闽书·方域志》作“石笼”。
  52 《闽书·方域志》作“水涸”。
  53 《闽书·方域志》作“少府龙潭”。
  54 《闽书·方域志》及乾隆《福宁府志·地理》均作“梨溪潭”。
  55 乾隆《福宁府志·地理》作“西港井”。
  56 据《闽书·方域志》,“查”为“杳”之误。
  57 《闽书·方域志》作“穹窿洞”。
  58 《闽书·方域志》作“姚溪尾”。
  59 《闽书·方域志》作“廉溪岭”。
  60 《闽书·方域志》作“陈傅良”。
  61 道光《福安县志·祥异》作“政和中,山寇汤粃率众寇村”。
  62 《闽书·方域志》作“倒油滩”。
  63 乾隆《福州府志·山川》作“李茸”。
  64 为《闽县潮汐志》之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之十三

城 池

地理
  
福州府
  
府城
  闽越王故城,在今布政司北二百五步。晋太康三年,始置郡。郡守严高,以旧城险隘,乃图山川形势,以咨郭璞。璞指越王山南之小山阜,曰:“是宜城,五百年当大盛。”遂迁焉。唐中和间,观察使郑镒始修拓其东南隅。文德元年,陈岩复修之。北起小山阜,南至虎节门门外还珠门,东起康泰门,西至宜兴门;又有定安门、清泰门、丰乐门,是曰子城。及王氏据有此土,益加修葺。唐天复元年,王审知于子城外环筑罗城,北起永安门,南至利涉门,东起海晏门,西至丰乐门;又有通津门、清远门、延远门,是曰罗城。梁开平元年,审知又筑南北夹城,南夹城今宁越门东西一带,北夹城自严胜门、遗爱门至迎仙门一带;又有美化门、水部门、井楼门。后归吴越。宋开宝七年,其刺史钱昱复筑东南夹城,南自合沙门而西,至怡山门,东自行春门而北,至汤井门;又有通仙门、船场门,是曰外城。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诏尽隳其城。皇祐四年,复诏郡守曹颖叔渐次修筑,乃自严胜门始甓百五十丈。熙宁元年,郡守章岷请修子城,未及兴工而去。二年,郡守程师孟乃据子城旧基修筑,复增筑西南隅。八年,郡守元积中甃以重甓,密置候楼。绍兴元年,郡守程迈始发石累子城虎节、定安、丰乐、康泰四甕门,设敌楼其上。既而四门尽复旧而敌楼亦随废。淳熙间,子城尚如旧,而罗城则存通津、海晏、延远、永安、安善、清远六门,夹城则存美化、水部、井楼、严胜、遗爱、迎仙六门,外城则存合沙、通仙、行春、汤井、船场、怡山六门。咸淳九年,又增筑外城。元混一天下,城壁复渐堕废。至正十四年,平章陈友定稍缮完之。国朝洪武四年,驸马都尉王恭修砌以石。六年,福州中卫指挥李惠等重加修治,并建楼橹,周而覆之。城高二丈一尺七寸,阔一丈七尺,周围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凡为门七: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水部门、汤门、井楼门;为敌楼六十又二;为守宿之铺九十又八;为战屋,以间计之,二千六百八十又四。成化十九年六月,闽大风雨,敌楼、战屋并守宿之铺摧毁殆尽,门楼虽仅存,亦倾欹敝漏,寝以不支。时镇守太监陈道,会巡按监察御史汪奎,及方岳重臣,会计而规划之,借卒于闲羡,募匠于傭顾,取材于商贾之劝分,斥费于公币之余积,渐次缮理,悉复其旧。莆田黄仲昭为记。旧子城、罗城、夹城、外城各有壕,皆自南台东北江岸开河口通潮,北流入城。其间若大桥、雅俗桥、义和桥、仁爱桥、乐游桥、众乐桥诸水,盖旧子城之壕也;安泰桥、通津桥、去思桥、清远门桥诸水,盖旧罗城之壕也;美化门东西二水,严胜门、遗爱门所经之水,盖旧南北夹城之壕也;通仙门、汤井门所经之水,及洗马桥、乐游桥诸水,盖旧外城之壕也。今城壕深七尺五寸,长三千三百四十六丈。唯城北一段连山,不通水源耳。古云:“龙腰不可凿。”伪闽尝凿之,术者以为不可,遂罢。 小山阜。即今布政司后。 虎节门。旧南门,宋郡守严辟疆更今名,即今澄清坊。 还珠门。旧龟头门,严辟疆更今名,即今镇闽台。 康泰门。旧东康门,宋郡守元绛更今名,即今丽文坊稍西东,察院门之东。 宜兴门,即今登云巷口。 定安门。旧东南门,严辟疆更今名,今开元寺前。 清泰门。即今大中寺门之东。 丰乐门。旧西门外罗城门,严辟疆改名“乐输”,以近都仓也。后拓子城,遂为子城门建炎间改今名,即今定远桥东。 永安门。即今怀安县后永安境。 利涉门。即今安泰桥北。 海晏门。严辟疆名,即今澳桥西。 通津门。旧东南门,严辟疆名“兼济”,沈邈更今名。即今青门楼。 清远门。旧西南门,即今澳门桥北。初以丰乐门为罗城,与清远门接,故中间又有金斗门。 延远门。旧东北门,在今贡院前。 宁越门。旧登庸门,后严辟疆改今名。 严胜门。即今北城之东。 遗爱门。旧名“升山”,宋郡守元绛建。后绛去,父老思之,故名,即今北门。 迎仙门。即今西门。 美化门。即今镇海桥北。 合沙门。吴越名“光顺”,后改今名,即今洗马桥北。 行春门。吴越名“东武”,后改今名,即今东门。 通仙门。在美化门之南。 今东门。即旧行春门。 南门。即旧宁越门。 西门。即旧迎仙门。 北门。即旧严胜门。 汤门。即旧汤井门。 大桥。在虎节门外。 雅俗桥。在清泰门外。 义和桥。今俗呼“定远”,疑此旧名也,在丰乐门外。 仁爱桥。在定安门外。 乐游桥。在康泰门外。 众乐桥。在清泰门外。 安泰桥。在利涉门外。 通津桥。在通津门外。 去思桥。即今澳桥,在通津门外。 洗马桥。在合沙门外。 乐游桥。在行春门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镇东卫城1
  在福清县方民、新安二里间。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八百八十三丈三尺,高连女墙二丈三尺,阔一丈。为女墙凡一千三百四十有九,为窝铺凡四十有三。城四隅各辟一门,皆建楼其上。永乐十六年,增建战楼凡三十有一,并筑四门月城,俱高二丈。
  万安千户所城在福清平南里。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二百二十五丈八尺,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女墙八百二十有七,窝铺一十又三,战楼一十又八。东、西、南三面各为门,皆建楼其上。
  梅花千户所城在长乐县东北,洪武二十年创筑。高一丈八尺,阔六尺,周围六百四十八丈。女墙一千二百二十又四,战楼二十有四,窝铺二十。东、西、南三面各辟门一,外环以壕。
  定海千户所城在连江县二十七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高一丈五尺,周围六百丈。窝铺凡一十有六。西、南各辟门一,城外壕阔六尺深二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宁府
  
府城
  自汉景耀三年2,吴以王蕃为郡守,始筑于溪南覆船山下。刘宋元嘉初,太守华瑾之迁于溪北黄华山下。陈刺史骆文广复徙于覆船山下。唐天宝中,有张刺史者,始建楼阁。建中元年,刺史陆长源复筑于黄华山之麓,延袤九里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广一丈二尺,为门九:南曰建溪,东南曰资化,西南曰建安,东曰宁远,西曰水西,水西之东曰西津,西津之南曰临江,东南隅曰通安,北曰朝天,后改西津门曰万石。天祐中,刺史孟威增筑东罗城。五代晋天福五年,伪闽王延政又增筑之,周围二十里。宋改水西门曰平政。靖康、建炎间,范汝为作乱,城遂坏。绍兴十四年,复为洪水所圮。明年,郡守张铢修筑,并建宁远门。二十年,郡守黄轺重建朝天门。淳熙元年。郡守傅自得重建通安门。端平二年,郡守姚重建建溪、资化、建安、水西、万石、临江六门。元世祖既定江南,遂罢守御,城日颓圮。至正十二年,红巾入寇,郡守赵节因其旧而修筑之,周围九里三十步,为门九:改宁远门为高门,通安门为卷秋门,建溪门为南门,资化门为长桥门,建安门为市门,万石门为西门,后复改市门为管门,其临江、平政、朝天三门,仍宋旧名。二十年伪闽陈友谅入寇,参政阮德柔击败之,因修筑旧城。国朝洪武二年,指挥沐英又拓其西南隅,东北仍旧,复改高门为宁远门,卷秋门为政和门,长桥门为通仙门,南门为广德门,管门为通济门,西门为威武门,其临江、平政、朝天三门,仍依旧名。十九年,指挥时禹复申请而增广之,西自威武门抵朝天门之北,包黄华山于城中,仍增辟二门曰拱北,曰朝阳。城周围二千七十九丈三尺有奇,高一丈九尺。城楼凡二十有四,窝铺凡七十有六,女墙凡三千一百三十又八,壕东北自黄华山下至政和门止,西北自威武门至拱北门止,长五百三十一丈一尺,深一丈五尺,阔五丈五尺;正北依山,西南滨大溪。永乐间,以拱北、朝阳二门地势偏僻,人鲜由之,请于朝塞焉。覆船山下,今瓯宁县西隅光孝寺后。黄华山下,今郡城是也。张刺史者,旧志失其名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浦城县城
  汉东越王余善始筑,后废。元至正二十三年,守将岳承祖因旧址复筑,东距越王台,北包黄华山,南濒大溪,西堑深濠3,广袤七里,辟为四门。二十六年,王师下福建,先克浦城。指挥张某镇守是邑,以其城太宽,减其东一半,更筑之,国朝洪武二年,罢守御兵,城遂废。十二年,知县张宗颜以县治民稠地狭,乃平其故址,以广民居。正统十四年,处州贼犯境,县丞何俊筑土城以保障之。成化六年,巡抚副都御史滕昭以浦城为闽首邑,又其地左邻处州,右接永丰,时有私自攘敚官坑银利者,请复筑城以守。九年,镇守太监卢胜、巡抚副都御史张瑄、巡按监察御史郑昱、佥举按察司副使刘城莅其役,踰年告成。周围一千八百丈,高一丈九尺,而阔倍之,皆砌以石。上列埤堞,下浚沟池,为门凡五,东曰金凤,西曰迎远,曰德星,南曰南浦,北曰拱北,合建楼橹。又附小门五4,以通水利。城上为守宿之铺凡二十。学士钱溥为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府
  
府城
  郡旧有衙城,衙城外为子城,子城外为罗城。又罗城南外为翼城,内外有壕,舟楫可通城市。岁久城废,壕多湮塞。子城凡四门:曰行春、肃清、崇阳,今俱存,惟泉山门废。元至正十二年,江浙省以淮西盗起,命州郡修浚城。于是监郡偰玉立会僚属议,东西北仍罗城,南仍翼城旧址,役僧道编氓分筑,高二丈一尺,周围三千九百三十八丈;东西城基广二丈四尺,外甃以石;南城基广二丈,内外皆石。为门凡七:东曰仁风,西曰义成,南曰德济,北曰朝天,东南曰通淮,西南曰临漳,濒溪水门曰南薰。门上各有楼,外环以濠,阔三丈七尺,深一丈八尺,潮汐通自西南,抵东北盘石而止。国朝洪武初,泉州卫指挥同知李山增高旧城五尺,城基俱广二丈四尺,内外皆甃以石。建月城六,战楼五,窝铺百四十,壕加浚治。天顺以来,城楼门铺或圮,都指挥佥事武成,知府张嵓、徐源,指挥使王浚、王振、王炫,指挥同知王琨,指挥佥事李珏,千户秦昇、何祯等,相继葺而完之。 通淮门。俗呼泥门。 临漳门。俗呼新门。 南薰门。在旧市舶司之旁。
  祥芝巡检司城在二十一都祥芝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六,东西辟二门5。
  乌浔巡检司城在乌浔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东西辟二门,各建楼其上。
  深沪巡检司城在深沪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七,南北辟二门,各建楼其上。(上二城在十六都。)
  围头巡检司城在十四都围头村。周围一百六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各建楼其上。(已上四城,俱在晋江县东南。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安县城
  宋绍兴十五年,县令王轼创筑。高一丈二尺,周围七百九十五丈有奇,濠深广各一丈二尺。十八年县令刘宽缓踵而成之。绍定二年6,令韩木以山寇窃发,重加修浚。元至正十四年,安溪山寇李大攻陷县治,城遂毁。十五年,达鲁花赤马哈谋沙复修之,内外皆砌以石,寻复圮。国朝正统十四年,沙、尤寇蔓延至邑。景泰元年,泉州卫指挥使杨海守备是邑,同主簿蔡遴重修,视旧城增高五尺,增广二百二十五丈有奇,东西广,南北隘。成化十八年,知县张伋因城堞门橹多坏,复修完之。凡五门:东曰迎阳,西曰镇兑,南曰来薰,北曰拱辰;或面山,或临溪,惟西北门外良田弥望,因建楼其上,名曰绿野。
  高浦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四十丈,广七尺,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
  塔头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四十丈,广八尺,高一丈七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上二城在县南二十二都。)
  官澳巡检司城在十七都。周围一百六十丈,广六尺五寸,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
  田浦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六十丈,广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东西辟二门。
  陈坑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八十丈,广一丈一尺,高一丈七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
  峰上巡检司城周围一百九十三丈7,广一丈,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上三城在十八都。)
  烈屿巡检司城在二十都。高、广、门、铺之数,俱与陈坑巡检司城同。(上五城俱县东南。)
  小岞巡检司城在惠安县东三十都小岞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二尺8,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
  獭窟巡检司城在惠安县南二十五都獭窟屿。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二尺,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
  峰尾巡检司城在惠安县北八都峰尾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六,西北辟二门,并建楼于上。二门内,各建兵马司一所。
  黄崎巡检司城在惠安县东南三十二都黄崎村。周围一百五十丈有奇,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已上一十一巡检司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宁卫城
  在晋江县东南二十都,旧永宁里地也。洪武二十七年,江夏侯周德兴以卫在濒海,宜备倭寇,乃遣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率兵校相地,筑城于此。周围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为窝铺凡三十有一,为门凡五:南曰金鳌,北曰玉泉,东曰海宁、曰东瀛,西曰永清,各建楼其上。城外有濠,广一丈六尺,间碍大石,深浅不同,濠水或时涸。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巡视,增高旧城三尺,五门各增筑月城,高与城称。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卫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复增置敌台。成化六年,门楼俱圮,指挥使杨晟重建。
  福全千户所城在晋江县东南十五都大村。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六百五十丈有奇,城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三丈一尺,为窝铺凡十有六,城四方各辟一门,并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四尺,并筑东西北三月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正千户蒋勇增筑四门敌台,各高二丈五尺。
  中左千户所城在同安县南嘉禾屿厦门海滨。洪武二十七年徙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官军于此守御。筑城周围四百二十五丈九尺9,高连女墙一丈九尺,为窝铺二十有二,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四门各增砌月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韩添复增筑四门敌台。
  金门千户所城在同安县东南浯州屿。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六百三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七尺,城台广一丈,为窝铺二十有六10,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并砌西北二月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陈旺复增筑各门敌台。
  高浦千户所城在同安县西南十四都。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宁卫中右千户所官军于此守御。筑城周围四百五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七尺,城基广一丈,为窝铺一十有六,东西南北辟四门,俱砌月城,并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赵11复增筑四门敌台。
  崇武千户所城在惠安县东南二十七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因小兜巡检司旧址而广之。城周围七百三十七丈,城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二丈一尺;为窝铺二十有六,城四方各辟一门,并建楼其上。二十八年,本所千户钱忠因门楼敝坏,重修葺之。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旧城四尺,及砌东西二月城,各高二丈五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府
  
府城
  郡旧筑土为子城,周回四里,辟门六:东曰名第,曰清漳,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宋咸平二年,浚河环子城外。祥符六年,郡守王冕加浚西河,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汐,通舟楫,外城惟木栅周回一十五里。绍兴间,郡守张成大毁子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以土筑之,独南一面临溪为阻,环子城之河,皆在城内矣。嘉定四年,郡守赵汝譡始于东门左右砌之以石,高十级,长五百余丈。绍定三年,郡倅林有宗复以石砌西南北三面,长二千五百余丈,高一丈七尺,并浚河渠,辟门七:东曰朝天,西曰南丰,南曰通津,北曰环珠12,西北为小关门,西南为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是岁郡守江模始至,拨钱助役,明年讫工。淳祐九年,郡守章大任复修筑而增高之。元至正二十六年,省丞陈友定命总制郡事理问张某改筑东西北三面,视旧基小一千余丈,独南一面仍其旧。周围计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惟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周围五十丈,浚河三百五十九丈,东深二丈,广五丈,西深一丈八尺,广四丈,南临大溪,北则依山沟隍而已。门惟以东西南北为称,东西南三面各有水关13。国朝洪武初,四门内外,各建楼其上。周城为女墙一千五百一十,月城为女墙各六十,战楼凡二十有五,守宿之铺凡二十有三,水关楼二。正统七年,指挥使杨隆重建西北内外门楼。天顺五年,东门内外楼为飓风所坏,明年杨隆重建外楼五间,重檐高九丈。成化五年,巡视福建副都御史滕昭檄分巡佥事黄隆,重建内楼七间,三檐高一十二丈。十四年,西水关楼坏,指挥王璟重建。城之东南角,溪流冲射,旧有堤垾之,然潦至辄崩坏。九年,巡抚福建副都御史张瑄命工叠石,以护城址。十八年。知府姜谅复规措木石,甃筑外堤,高一丈二尺,长一百余丈,广一十丈,作亭其上,匾曰“保安”。郡人陈舒为记。
  濠门巡检司城在府城东一、二、三都。濠门三。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一百五十丈六尺,城北辟一门,建楼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漳浦县城
  旧无城,惟立四门:东曰东溪,西曰应龙,北曰永丰,西北一门旧无名,后县令高稷改永丰为拱辰门,淳祐三年,盐寇乘间突入邑中,居民惶惧,始议筑城,未果。元至正十二年,达鲁花赤买撒都刺创筑,以石砌之,周围七里,高一丈二尺,东西南北为门,建楼其上,环城浚濠,各深三尺,广一丈。
  青山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十五都浦头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洪淡巡检司城在百社。周围一百一十丈,阔八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
  金石巡检司城在山东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东沉赤山巡检司城在上西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上三巡检司城俱在漳浦县南五都。)
  后葛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南九都大洋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井尾巡检司城在井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岛尾巡检司城在岛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上二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北二十三都。已上七巡检司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岩县城
  初惟编竹为限,后易以土墙。宋绍定三年,县令赵性夫始于山巅筑城避寇。县治不在城中,寇至辄毁。元至正四年,邑人卢仲义倡谋砌石为城,周围县治,于是有上、下二城。二十一年,达鲁花赤锁柱闾以二城缓急难守,遂修筑合而为一,周围八百七十二丈,高一丈五尺,濠周围九百五十九丈,深一丈八尺14。国朝洪武八年,知县刘文彧、守御百户黄宗复修浚之。成化六年,巡视福建右副都御史滕昭、镇守太监吴昱申明治中丘昂所奏,檄参政赵昌、知府王文等计费,令兴、泉、漳三府协助砖石,而委成于知县韦济;八年乃兴工包砌,接于旧城,周围一千九百二丈五尺,高二丈一尺,为门东西南各一,北二,又作水门于其南,工未毕升去。十四年,知县陶博继砌南城三百余丈,并建门楼、女墙、窝铺之属,今悉完备。
  

长泰县城
  旧惟土墙,周回二百五十三丈,高一丈。宋嘉熙元年,县令郑师申率邑人方文子、黄千里始筑土城,为门四:东曰武胜,西曰顺成,南曰登科,北曰良岗。元及国朝皆因之。
  

南靖县城
  自元至正十六年,县尹韩景晦始迁今所。土城周围六百六十三丈三尺,阔一丈。东西南北各为门,西濒双溪,东北浚河。国朝洪武二十五年,县丞黄以能重建小楼于南门,俗呼为水门。
  

镇海卫城
  在漳浦县东二十三都鸿江。周围七百八十三丈六尺15,阔一丈三尺,高二丈,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东北辟水门,女墙凡一千六百六十,门楼五,窝铺二十。
  铜山千户所城在五都之东。周围五百五十一丈,阔一丈,高二丈,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而建楼其上,南北辟水门,女墙凡八百五十又五,窝铺十又二。
  玄钟千户所城在四、五都。周围五百五十丈,阔一丈,高二丈一尺,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而建楼其上,东北辟水门,女墙凡八百六十又一,窝铺十又六16。(上二千户所城俱漳浦县南。)
  六鳌千户所城在漳浦县东南十五都。周围五百五十丈,阔一丈,高二丈五尺17,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而建楼其上,西北辟水门,女墙凡八百六十又五,窝铺十又五。(已上四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汀州府
  
府城
  唐大历四年,刺史陈剑迁筑今所。大中初,刺史刘岐创敌楼一百七十又九间。宋治平间,郡守刘均拓而广之,周围五里二百五十四步,基广三丈,面广三之一,高一丈八尺,浚三濠,深一丈五尺,引南拔溪水东流以绕之。辟六门,东曰济川,西曰秋成,南曰颁条,曰鄞江18,东南曰通远,东北曰兴贤。绍兴间,赣卒叛,郡守黄武增修。隆兴元年,郡守吴南老又增修之,为敌楼五百一十又五间。绍兴间,郡守赵充夫以土城缓急不足恃,欲甃以石,定议始于子城,岁甃一里,以及于罗城,未及就而去。嘉熙间,郡守戴挺复规划砖石,始事于颁条门,渐次甃之,又未及就而去。国朝洪武四年,汀州卫指挥同知王圭塞颁条门,改济川门为丽春门,改秋成门为通津门,改鄞江门为广储门,改通远门为镇南门,改兴贤门为朝天门,周城皆砌以砖石。城北卧龙山巅,创总铺一,周城创窝铺八十又一,为女墙一千一百九十又五,为箭眼八百一十又四。按旧志谓刘岐创筑郡城,与郡志不同。又谓治平间缮修,周一里二百九十一步,高一丈一尺,为敌楼二百一十一间,亦与郡志不同,未知孰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化县城
  周围二百八十步,为门四:东曰连岗,西曰通赣,南曰道爱,北曰朝宗。宋端平间,县令赵时19修辟,以石砌之,周围五百丈,改连岗门曰迎春,改通赣门曰通圣,改道爱门曰端平,改朝宗门曰朝天。宝祐间圮于水,遂废。
  

上杭县城
  宋端平间,县令赵时钺创筑。周回一百六十丈,转车激水,注为濠池,然覆以茅竹20,寻毁。淳祐间,县令赵希21更筑,缩其址而小之,复圯于水。宝祐间,县令潘景丑重加修筑,乃址以石,甃以砖,覆以瓦。元至正间颓圯殆尽。摄县事郑从吉拓其旧址,复筑之,周回五百一十五丈,高一丈,为门四22,各建楼其上。后亦圯。国朝洪武十八年,邑人钟子仁作乱,知县邓致中修筑,甫毕而贼至,民赖以全。久复圯。正统十四年,沙、尤寇至,无以备御,县遂为所破。景泰三年,知县黄希礼从邑民郑仕敬、孔文昌等议,奏请复筑,六年肇工。天顺六年,溪南阙永华乱,巡按御史伍骥、左布政使姚龙、按察副使钱璡、佥事游明同擒捕之,乃奏调汀州卫右千户所官军捍御其地。成化二年,巡按御史朱贤、右参政许振、参议张雄、佥事牟俸、刘子肃以城狭不足以居军,乃命知县胡钺拆而大之。继而巡按御史余棐又委成于府同知程熙、通判吴桓,而以邑民唐纪等佐之。其后参政赵昌、副使何乔新、佥事周谟、都指挥吴杲又经划其所未备者,八年始讫工,学士柯潜为记。周围一千四百二十四丈有六尺,基广二丈,南临大溪,砌以石,高三丈,东西北并砌以砖,高减于南三之一。濠广二丈,深半之。为门七:东曰昭阳,西曰通驷,南曰通津23,北曰迎恩,上南曰兴文,中南曰阳明,下南曰太平,各建敌楼其上,周城为守宿之铺凡三十又三。
  

武平县城
  宋绍兴间,使相张浚帅闽,遣官创筑。端平间,县令赵汝重修,周围二里八十步。为门三,东曰永平,南曰南安,西曰人和。后废。
  武平千户所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洪武二十年,广寇谢仕真作乱。明年,汀州卫指挥黄敏奉命讨捕之。二十四年,设千户所守御于此,始筑城以居军。周围三百八十九丈有奇,高二丈五尺,广三丈。为门四:曰迎恩,曰涌金,曰常乐,曰永定,各建楼其上,为守宿之铺凡三十。濠周围三百九十九丈有奇,阔三丈,深一丈五尺。
  

清流县城
  旧惟子城,周围二百丈,外无城而为门四:东曰迎恩,西曰登瀛,南曰平坡,北曰拱辰。绍兴间寇乱,县令郑思诚24始招集流散,筑城为守备计,岁久颓废。
  

连城县城
  宋绍兴间,县令江钦若25创筑。乾道间,县令杨立中26作三门:东曰朝京,西曰腾骧,南曰龙门,岁久颓圯。端平间,县令米巨宏因寇乱之余复筑。淳祐间,县令罗应可重修27,并作甕城,改朝京门为通京,腾骧门为秋成,龙门为薰风,后复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平府
  
府城
  周围七里一百八十步。宋元间,为门十又一:曰津门,在子城之东;曰开平门,在子城之南;曰延安门,在子城之西;曰崇文门,在子城之北;曰延平门,曰延清门,曰披云门,俱临溪;曰建安门,在城东;曰将顺门,在城西;曰通福门,在城南;曰延泰门,在城北。国朝为门九:曰建宁门,即旧建安门;曰炉坑门,二门俱在城东;曰上小水门;曰小水门,二门俱临溪;曰福州门,即旧通福门;曰西水门,即旧将顺门;曰西鹤门,即旧延安门;曰大北门,即旧延泰门;曰小北门,二门俱近山。自建宁门抵福州门,临剑溪;自州尼门抵西水门,临樵川;自西水门抵大北门,临山磵;自大北门抵建宁门,城壁袤延,环高岗之巅。将顺门俗呼为小南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乐县城
  元至正四年,漳寇李志甫侵县,县人吴文让募义兵剿灭。文让子克忠,因地势高下筑土为城。十二年,临川寇邓思28来侵,邵武路总管吴按摊不花加以木栅,既而陈有定据延、邵,复加修筑。周围五里四十余步,为门六:东门旧名攀龙,南门旧名金溪,西门旧名万安,北门旧名安福、桥门、水门。自东门抵南门,临大溪;自西门抵北门,据山麓。壕堑延袤三百五十九丈。国朝洪武元年,始置将乐守御千户所。时千户李济、韦准移西、南二门进五百步;东、西二门仍旧29,城壁俱砌以砖石。
  

永安县城
  正统十四年,沙寇邓茂七平,都督范雄奏请于沙、尤二县堺筑城,调邵武卫后千户所军置永安守御千户所于此。景泰三年,始置县城,周围五里、三十二步。为门四:曰东门,曰西门,曰南门,曰北门。自东门抵北门,又自北门抵西门,壕堑延袤七百一十一丈;自东门抵南门,又自南门抵西门,则负山阻溪,壕堑无事开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邵武府
  
府城
  古有乌坂城,越王所筑也,在今城东三里许大溪之北,今名故县。宋太平兴国四年置邵武军,治今所,乃别筑土城,西堺熙春、西塔二山,周回一十里有奇,辟门七:东曰行春,西曰朝天,南曰武德,北曰北门,东北曰小东门,西北曰车阑门,西南曰樵岚门。元尽隳江南城壁。至元戊戌总管魏刘家奴复筑,垒以陶甓,西南视旧址收入一里许30,东北仍旧。为门四:东曰行春,西曰镇安,南曰武宁,北曰樵溪。至正二十四年,郡守常瓒又因其旧而筑之,基用石,上用陶甓。国朝洪武初,河南侯仍旧筑浚城,周围一千三百三十八丈八尺31,崇二丈八尺;女墙俱崇四分之一,址广崇之半。濠东西南深一丈五尺有奇,广倍之,北临大溪,广四十二丈,深二丈许。五年,指挥蔡玉建门楼四,城楼四十又六。九年,指挥车济建城上廊房,以间计之,凡一千一百一十又二,建窝铺五十。永乐十四年,大水圯其半,寻修筑之。成化十二年,知府冯孜奏请,欲仍依宋城旧址修筑,跨熙春山,不特可避水患,万一有外寇,亦不得据熙春之险,以瞰城中虚实也。有司重民力,迄今未及改作。“乌版”一作“马阪”,萧子开《建安记》:“越王筑六城以拒汉,乌阪其一也。”按本志谓:“至元戊戌,总管魏刘家奴筑郡城。”考之《元史》,前至元凡三十一年,后至元凡六年,俱未尝值戊戌岁辰。又按郡志,总管题名,无所谓魏刘家奴者,惟《学校志》尝见其名,但言其为千户,不云总管也。此志谓至元戊戌,又以魏刘家奴为总管,皆误矣。又考之《公署志》,至元十四年,以魏天祐为总管;意者至元复筑郡城,盖魏天祐,而记者误以为魏刘家奴也;不然则魏刘家奴或在至元戊戌年尝为总管,而记者误以为至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宁县城
  宋咸淳二年,县令宋秉孙始筑,宋砌以砖石,周回五千八百二丈五尺,崇二丈四尺,女墙崇四分之一,址广崇之半。为门四:东曰朝天,南曰迎薰,西曰庆丰,北曰拱辰,皆建楼其上。便门二:曰小南门,曰小北门。四年圯于水。六年,秉孙悴本郡,以余盐钱重修。及摄郡日,合得务司零钱近万缗以置田,为修缮之费,廖邦杰为记;元至正四年圮于水,惟迎薰门尚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府
  
府城
  宋太平兴国八年筑。内为子城,周回二里三百一十八步,覆以屋,环以通衢;仍拆广外城,版筑草创,土垣茅覆而已。宣和三年,始更筑,崇一丈五尺,基厚半之,栅其上,甃以砖甓,周回七里八十三步。引北涧水为濠,广一丈,深六尺,缭城而达于东南,与西南沟堑合。为门五:东曰望海,南曰望仙,西曰肃清,北曰望京,东北曰宁真门,各建楼于其上。南渡之后,岁久废。既而盗起汀郡,势且及境,郡人陈宓始倡板筑之议。郡守王克恭、赵汝固、通判赵汝盥相继经营,未克就绪;及郡守曾用虎至,始踵而成之。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高一丈八尺,表里以石,覆以砖,五门各为楼堞。昉于绍定三年之春,讫于四年之冬。郡人刘克庄为记。元至正十四年32,兴化路同知关保因旧址重修。国朝洪武元年,本卫指挥李春复加缮治。十二年,指挥程昇以增设军士城隘不能容,奏请益以东北隅。遂辟城垣跨乌石山而下,周围凡—十一里一百四十三步33,高连女墙二丈四尺,阔一丈六尺,为女墙凡二千四百八十有七,为窝铺四十,为敌楼一十有七。为门四:望海、肃清俱仍其旧;改望仙为迎仙;新辟一门曰拱辰,各建楼其上,而宁真门遂废。其后敌楼、门楼俱圮。成化十年,巡抚副都御史张瑄檄知府潘琴、指挥使张瑄重建四门楼:拱辰、迎仙、肃清三门,皆府所建,而望海门则卫所建也。池深一丈,阔二丈六尺34。由东北隅逾拱辰门,至东南,则受寿溪之水;由西南隅转而历望海门,以接东北,则受木兰溪之水;惟西北负山,辟城时亦尝凿之,以地势陡峻,艰于用力而止。 望海门。以白湖名,俗呼东门。 望仙门。以壶山陈、胡二仙名,俗呼南门。 肃清门。僧涅槃谶云:“永不动干戈”,故名,俗呼西门。 望京门。旧名朝天。古谶云:“拆却屋,换却椽,朝天门外出状元。”宋徐铎居朝天门外,将第而门坏,后改名望京。今废35,不知其处。但莆阳驿前北行,人犹呼为北门街,疑即此门之所在也。 宁真门。以天庆观名。按旧志:“崇宁初,尝议筑罗城,规划自广化寺路口四览亭越小塘,至龟纹岭、梅井,瑞龙、招福、东岩,下历前埭、后埭、东斗门,距永丰塘合焉。建南门于广化寺路口,西门于龟纹岭,北门于阙下,作通监门于后埭小桥之西。堑山绝涧,役大而无用,俄罢。”
  迎仙寨巡检司城在府城东北待贤里江口鼓楼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八。
  冲沁巡检司城在府城东兴福里冲沁。城上守宿之铺凡四。
  嵌头巡检司城在武盛里嵌头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六。
  青山巡检司城在奉谷里青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八。
  小屿巡检司城在醴泉里小屿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八。
  吉了巡检司城在新安里华胥山,即宋之系蓼寨也。城上守宿之铺凡六。(上六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檄兴化卫指挥佥事吕谦创筑,各周围一百五十丈,南北为门,而建楼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0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游县城
  宋绍兴十五年,知县陈致一创筑,以御山寇;寇退,竟不克就。乾道中,知县赵公绸建四门:东曰九仙,西曰甘泽,南曰流庆,北曰横翔。后改九仙为朝京,横翔为拱德,甘泽为元台,流庆为登俊;又改九仙为迓仙,流庆为来薰。今四门俱废,惟迓仙、来薰二匾尚存。
  

平海卫城
  在府城东北武盛里。周围八百六丈七尺,高连女墙二丈四尺,阔一丈四尺,女墙凡一千三百一十,窝铺凡三十。门四:东西各一,南二,俗呼大南门、小南门,各建楼其上。城之北,地势高峻,故不置门,惟筑台以瞭海洋而已。正统八年,户部侍郎焦宏奉命理沿海军务,檄指挥同知王茂增筑敌台凡十所。
  莆禧千户所城在府城东南新南里36。周围五百九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九尺,阔一丈二尺;女墙凡一千四十有九,窝铺凡二十。辟东西南北四门,各建楼其上。东南北三面滨海,西则有濠,长一百一十丈,阔二丈,深八尺。(上二城俱洪武二十一年江夏侯周德兴檄兴化卫指挥佥事吕谦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1-17 15:21 , Processed in 0.01385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