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中国人来了,起风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05: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典中国商贸城”被国外媒体描述为新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经济向全球扩张的一个符号。
  
  2007年9月28日,有雨的下午,瑞典小城卡尔玛,“瑞典中国商贸城”试营业剪彩仪式刚刚开始,风突然大了起来。六百多人聚集观看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的中国歌舞表演,头发随风飞舞。“中国人来了,起风了。”第二天,卡尔马当地的报纸这样报道中国商贸城试营业的消息。
  
  来自中国义乌的民营企业家、浙江凡尔顿集团公司董事长骆金星,这位“瑞典中国商贸城”的创始人在去年春节与年轻的卡尔玛市长佩尔松共同在这里奠基,向外界宣告北欧最大的中国商贸城将于2007年9月28日开业。在他们的地图上,以卡尔玛为中心,以一小时飞机里程为半径,整个波罗的海地区所有国家都在这个中心圈内,他们的野心不可谓不大。但此后一年多来,在整个欧洲,对中国制造、中国商铺的反对运动此起彼伏,卡尔玛政府和凡尔顿集团都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非议和质疑,但商贸城仍如期试营业。
  
  在此之前,由于凡尔顿集团在中国境内的大力宣传,寂寂无名的卡尔玛在短短半年里成为在中国最有名的瑞典城市之一。而不少瑞典人同样是因为这个项目才对当代中国有了解。卡尔玛是一个美丽的古城。这座中世纪的城堡在最热闹的日子也透着懒散的气息,波罗的海上的白色游船似乎总是安详地停泊着。由于不少工厂搬迁到东南亚,卡尔玛已经无法像当年那样称为瑞典著名工业城市,失业率增加,城市活力减弱。卡尔玛市的官员希望通过中国商贸城这一项目,使卡尔马重新成为波罗的海的商业中心。为此,卡尔玛市政厅专门拨款600万瑞典克朗用于在中欧两地对该项目的推广。
  
  如果按预期招商完成,将有2500个商户入住“瑞典中国商贸城”,届时,将有上万名中国人生活在原本只有6万多人的卡尔马。瑞典国家投资促进署副署长说,这个项目对瑞典甚至整个北欧意义重大,将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骆金星称,商贸城的招商并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关键在于中国商人来瑞典后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瑞典中国商贸城”试营业仪式举行后的一周,在荷兰海牙,又一中国商贸城宣告动工,计划于2008年开业,目标是400个摊位。此前在欧洲,匈牙利、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地都已有了类似的中国商品城,在建和在筹划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在中国商品以及商品城全面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卡尔玛的“瑞典中国商贸城”是影响最大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它已不再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翻版,而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它卖的不是中国的商品,而是中国商品的销售模式。它在选择商家、遴选商品、物流配送、价格制定等方面都实行系统性管理。但仍有国内外媒体质疑,这是个投资项目还是个移民项目?
  
  “瑞典中国商贸城”是一个集“商贸、居住、移民”
  于一体的商业模式,按凡尔顿的设计,只要花费300万元人民币,就可获得1个瑞典公司,1套位于卡尔玛的80平米公寓和1个30平米的商贸城商铺,根据瑞典法律,在正常经营瑞典公司两年后,作为公司股东,其1家3口人可申请瑞典永久居住权。
  
  很多海外的“中国城”没有发展起来,往往是因为在其间经商的中国人解决不了身份问题,无法安心做生意。骆金星说,这是他下决心要把解决身份问题放到商贸城项目里的初衷。面对种种怀疑,骆金星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公关努力。中国驻瑞典使馆的一名高层官员对我们说,瑞典是一个法治社会、诚信社会,犯一次错,就可能上黑名单,生意就可能完全泡汤。这是中国商人最不适应的地方,对骆金星和“瑞典中国商贸城”而言,这又是一个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8 07:28 , Processed in 0.00738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