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4
收起左侧

生完孩子了,教育孩子成了一等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0 00: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有点长,请各位爸爸妈妈耐心看完,真正懂得了,保证您和孩子一生幸福,不可小视哦~~[size=5]五、关于胎教

中国古人一直提倡胎教,一直到最近我们说:中国人讲的话都不可信。如果中国古人讲的话都不可信,那么现在好了,最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的脑神经医学非常发达,从脑神经医学也可以证明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那你总该相信了吧。西方的生理学是从科学的角度,从脑神经发展的角度,来说明胎儿的脑神经已经在开始发达,开始接受我们的教育。东方,尤其是中国,他们是从心灵的角度以直觉的方式来建立我们要给胎儿做良好的性情品德的教育。所以东西方这些胎教的理论合起来,就可以让一个人头脑聪明、性情平和、理想高远、才华卓越。要从最可能的地方做起,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做起。你每错过一步,你将来就麻烦多一分。

胎教的方法

那么胎教应该怎么做呢?应该用哪些教材呢?要用哪一种教法呢?我们认为天下的事都很简单,如果太困难,我们不做也不会对不起我们的孩子。所以假如胎教是很困难的,你就不要做。假如他是很简单的,你就应该做。

五-1 信息刺激

比如有人告诉你,一个母亲如果性情平和一点,对孩子应该有好处,至少没有坏处嘛。好,要一个母亲性情平和,其实不大容易,所以你可以不必做。为什么,因为这个母亲在少女时代脾气暴躁,结婚后天天吵架,她突然间让她改成性情平和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呀,所以就算了。有人说一个母亲如果喜欢读书,这个孩子应该会比较聪明一点,渺渺茫茫怎么知道呢?但是至少没有坏处呀,你就可以做一做呀。但是要母亲读书也不大容易,根据世界的统计,日本人是喜欢读书的国民,他们每人每年平均读70本书。台湾的国民其实也不错,每人每年平均读0.7本书,刚好相差一百倍。大陆这边我不知道,可能比较好一点吧。那么一个母亲在学校里面不喜欢读书,毕业之后从不拿书,要他怀孕的时候突然开始读书,那是登天之难啦,所以也算了吧。我们做可以做的吧,那么什么可以做的呢?至少依照西方脑神经医学的研究,这个人类的脑神经细胞大概有140亿个,每个脑神经细胞是各个独立的。但是他在接受到世界的信息的时候,这个细胞会长树突,就像树木长树枝一样的突出来。因为细胞与细胞之间虽然独立但是距离很近,所以隔壁如果也长树突就会变成突触,就是树突相接触,突触就变成将来信息沟通的管道。而且如果这个讯息反复刺激,刺激二十遍到三十遍以上。这个管道就建构的非常巩固乃至于一辈子都可以用。所以你的信息刺激如果少,他突触就少。讯息刺激如果反复的次数不够,它就比较虚弱。而如果完全不刺激,他就完全不长,或是长的、少的,将来他就容易被淘汰,所以只有长得多以及非常巩固的。这些路线可以留下来作为一生你思考运作的基础,就是聪明的基础。有的脑神经细胞长一两根突触,刺激丰富的可以长到两万根到三万根突触,长两根跟长两万根的这个头脑将来他们的聪明就相差一万倍。那我们怎么给他长这个树突呢?就是讯息的刺激。

五-2胎教主要方法:语音刺激

一个胎儿怎么得到讯息呢?我们人类得到信息的管道只有五种:眼耳鼻舌身。眼睛在胎儿当中是没有什么教育作用的,看不到光线。鼻子闻不到气味,嘴巴尝不到食物。这个身体,皮肤接触不到外界的物体。所以“眼鼻舌身”大概比较难以教育,现在剩下一个耳朵声音的教育。所以胎儿在三到五个月就有了听觉,有了听觉你就可以从声音给他教育,要用什么声音给他教育呢?这个教材是什么呢?我们要考虑了,丰富的声音总是比粗浅的声音好,因为丰富的声音刺激他丰富的成长,还有优雅的声音总是比污染的声音好,因为可以调和他的性情,这是东西方胎教总和起来可以判断出来丰富而优雅的声音(比较有益的)。

五-3 经典音乐教育

丰富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首先是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无限的神秘、无限的丰富。但是我们已经渐渐的远离自然,还好有人为的智慧的声音,这个人为的智慧的声音,就是天才的音乐作品。什么叫做天才,西方人说上帝在一个人心中发出声音,这个人把上帝的声音记录下来。这就是流传不朽的音乐经典之作,因为人性是一样的,而他是从人性的深处发出来的天地之声,这种声音就是天才的声音。中国古人也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

一个胎儿刚从天地而来,他其实是最接近而且是最能够领受这个天才之声,每一个孩子应该都是天才,或者说我们应该要给予每一个孩子天才的教育。让他在天才的环境中长大,就比较容易成为天才,他不成为天才都很难。假如你用蠢才的方式教他,他要成为天才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应该用最好的东西给他,在这么小的时候你怎么给他。非常简单,因为声音只不过空气的音波振动,音波振动只不过你放出声音来,现在科技非常的发达,你可以选择古今中外所有好的音乐作品了,什么叫做好的音乐作品呢?就是那些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必定能流传千古成为古典。所以古典不是只有古老的意思,古老只是古董不是古典。因此你的胎儿应该接受古典的音乐教育,既丰富又优雅,让这个孩子头脑既聪明性情又平和,从孩子到世界来你已经给他一种一辈子幸福的基础了。你的孩子如果出生了,请你也不要太过当心,0到3岁他还有60%到80%的机会,我们人类的头脑发展就好像水泥一样,水泥刚泡好的时候,是柔软的,你怎么捏它,它就成什么形状,你留下记号他就抹灭不掉。但是这个水泥会越来越艰硬,等到他完全艰硬以后,你捏也捏不动,你要留下记号,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应该在他越小的时候给他越良好的教育,让他留下良好的印像,给他良好的刺激,所以0岁到3岁是人类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应该给他听尽世界名曲,古今中外都可以,我们让他听音乐的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音乐都可以听,什么时候都可以听。所谓这个教学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按下CD的“播放”,再按下CD的“重复”,从早听到晚,从晚听到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都是可以听的。因为这么小的时候他其实睡觉跟不睡觉都差不多,在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的接受力是最强大的,我们大人如果跟他一起听,我们可以有一个方法,把声音调小一点,大声的时候听的到,小声的时候几乎听不到,你不要认为听不到就没有效果。因为所有的音波都在刺激一个孩子的脑神经,而且依照台湾高雄有一个陈功雄博士的研究,人类普通在工作读书的时候是用左脑,而这个音乐的刺激可以开发右脑,所以你也可以作为你读书工作的背景音乐,会让你左右脑同时平衡的开发,工作比较不会疲惫,效果比较大。


[ 本帖最后由 冬日将尽 于 2008-3-9 23:5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4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音感”

所以其实每一个家庭都应该从今以后听古典音乐,尤其有小孩子的家庭,千万拜托你把这个流行歌的CD全部收起来,帮你的孩子听音乐,你忍心受苦也都要听。为什么呢?为什么说你忍心受苦呢?因为我们大人如果从前没有受过这种教育,你认为流行歌比较好听,你认为这些古典音乐比较难听,你勿以美为丑,勿以丑为美,所以我要说是忍心受苦为得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才再把你这些流行歌拿出来,反正你听也没有关系,你已经没救了。

我们小孩子还有救,0-3岁是人类听觉奠定良好基础的时候,所有音乐家都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人的绝对音感要在3岁之内,什么叫做绝对音感,空气中的任何的音波振动的频度,他一听就能够分辩出来他的高低标准音,而且十个手指头弹钢琴,他可以分辨十个音符,清清楚楚,七八种乐器一起演奏,他可以听辩七八种乐器各别的声音,它位置强弱大小全部非常的明白,像这样子的耳朵叫做绝对音感,我们大人都以为我们还听到声音,其实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非常的混淆不清,那你要培养这种强大的听力,在三岁之内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假如你在三岁之内没有的好好培养,大概很难有这种听力了,这是人生的大不幸了,日本有一个音乐家叫做铃木镇一先生,他注意到日本有许多的大人欧依桑、欧巴桑唱卡拉OK唱的不标准,叫做“音痴、音盲”的人他唱的特别的大声,他就觉得很奇怪这些人明明唱得这么难听,为什么还唱得那么大声,那么勇敢呢?他根据考查结果,并不是因为他们嘴巴唱不标准,而是他们耳朵就听不标准。他们自以为他们唱得跟刘德华一样标准,所以就唱得非常的尽兴,非常的大声。他又去深入考查调查,为什么这些人声音会听不标准呢?哦,原来是他们在三岁之前是听老祖母唱不标准的儿歌长大的,所以一辈子…一辈子的耳朵就坏掉了。那有没有改善的方法了?据说有,就拿每一个标准的音,让他听一千遍到三千遍,这个大人大概就可以稍微的纠正过来。你在他耳朵神经发展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最良好的声音来教他?为什么等到长大以后才用一千遍到两千遍的这种纠正、这种方式?谁还有这些精神谁还有这些力气呢,所以好教的时候尽快教,不要等不好教的时候你才来受苦你才来尽力,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假如你孩子超过三岁了呢,也不要太担心,三岁到六岁还有20%的机会,幼儿园一定要天天用古典音乐来做学习的背景,一般人说幼儿园怎么听得懂古典音乐呢。这么高深的音乐,其实幼儿园他们自己唱歌跳舞是用儿歌,因为这是属于技术,人类的技术发展是慢慢的由浅到深的,但是人类听声音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现在很多教育的学者他混淆了这两种教育的理论层次,一种是供他用的,这叫做实用主义下的教育理论,他现在能够了解什么他现在要用什么,这是越小的时候用的越简单,但是并不代表他所听到的声音都要听简单的,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应该给他听卡通,应该给他听非常浅陋的音乐,你就混淆了两种理论,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理论的层次,该简单的地方简单,你不可以教一个三岁小孩唱歌剧,你不可能的,但是他一定可以听歌剧,他还可以听交响乐,所以千万不要糊涂了,那你的孩子如果超过六岁了呢,还有机会,6岁到13岁人类的脑神经还有10%发展的机会,而且照中国人来讲,三岁虽然看大,七岁看老,但是大家都知道1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心灵比较纯净的,或者说他的接受力是比较强的,6岁到13岁还有最后的10%的机会,那你一定会非常遗憾,如果你孩子在小学,你说10%那我的孩子不是完了吗,人类的脑神经只要开发5%以上就是天才,据说爱因斯坦的头脑只开发了7%。所以你如果能够把这10%全部开发出来,那你的孩子就是两个爱因斯坦的聪明,但是你的孩子如果超过13岁了呢,我看就算吧,人生从此就走向了艰难的地步了。



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就好像我们开高速公路一样,你先要把高速公路给开好,将来你去思考运作,你去算数学,你去研究物理化学,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跑车子,假如你的脑神经只开出羊肠小道,那你将来只好用脚踏车,用摩托车去交通去运作,你所载得货量就不多。那么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小孩子,你并没有从根本做起,没有赶快建立他丰富的够用的脑神经系统。你却用很多的数学让他算,就好像在羊肠小道上你用很多的货柜车,连接车,然后强行让他跑,你想要用连接车,货柜车跑出道路来,那是跑不出道路的,建构道路有另外的方法,你去跑动汽车有另外的方法,所以这也像建构一个电脑硬体一样,电脑硬体的CPU跟它机体先要建构好,然后你再去运作程式。如果你的电脑只是286,那你下去跑现在这个复杂的城市,他就滞工,跑的很慢,跑得不能动的时候呢,他就“档机”,他就不跑了。

五-5  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环境的问题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小孩上了小学五六年级,上了初中高中,他一拿到书就头痛,他一看到数学就紧张,从今以后我们家长跟老师不要再责备你的孩子了,不要再骂他你怎么这么笨,如果他会回答,他会有两个回答的话,第一个回答的话,我笨我是谁生的你知道吗,第二个回答是,我笨,是谁把我教成这么笨的你知道吗,所以我们的青少年是很可怜的,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的聪明不够用,甚至他如果从小所听到的声音都是所谓靡靡之音,其中富有很强烈的暴戾之气,你说我的孩子还很可爱还很天真,其实这些污染已经深深的占据了他的心灵,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十七八岁他就发作出来了,等到他要发作的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因为那是在潜意识,下意识里面的东西,那是他人格整体的背景,所以这个发作是他自己控制不了的,叫做非理性,所以一个青少年如果非理性,如果叛逆,甚至如果是犯罪,请你不要再责备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那谁要负责任呢,就是他的父母以及他的老师,这就是教育。

所以教育不是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再去弥补,教育是在一个人可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要给他最好的东西,用什么方法,用自然的用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教育的时机越早越好,教育的内容越高深越有智慧越好,教育的方法越简单越自然越好,你不必把一个孩子抓来说你好好给我的听音乐,不需要的,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饭在睡觉他通通可以听,他通通在接受天才的教育,你说他这样子怎么听的进去呢,请不要以你大人的眼光看孩子。你感觉孩子恍恍惚惚的时候其实他都注意到了。他不像大人明明很注意,都恍惚去了。所以我们大人的学习能力已经非常的薄弱了,请你不要用这个方式来衡量你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如何实施“语文教育”

首先我们说语文教育也跟其它教育一样,第一,要把握时机,越早越好,第二点要把握教材,越高深越好,第三点把握教法,越简单自然越好,



八-1   高度的会了低度的自然就会

    我们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已经学到我们日常的语言,然后我们还要教他更高层次的语言,就是文章的语言,文章的语言是语言的提升,是思想的高度表现,这种文章的语言简称文言,一个会文言的人一定会白话,所以在教育的设计当中,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谁学白话文谁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不必学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学呢,而且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时间来学呢,你只要把高度的语文学会了,低度的语文自然就会,就好像是流行歌是不用教的,我们不一定要打倒流行歌,但是流行歌是不需要教的,你只要让一个孩子会听古典乐就一定会听流行歌,卡通漫画是不用教的,一个孩子只要会看世界名画,一定会懂得卡通画。

八-2   白话文与文言文   

我们只要会懂得文言文就一定会白话文,而中华五千年文化都靠文言文传下来,文言文是高度的语文艺术表现,文言文当中又有许多的才智之士,圣贤之人,他作了许多永垂不朽的作品,我们如果能够从这些最高度的作品,号称经典之作开始学,高度的学会了,低度的就会了,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密秘”。八十年来我们把这个忘记了,现在我们并不是复古,而是我们思考教育的基本原理,假如古人作对了我们就要继承,继承古人好的东西不叫做复古,我们也不是否定现代,因为现代的理论有他应用的范围。所以我们以后考虑问题就是要兼容并蓄,是要把它排在恰当的位置,甚至语言的学习文章的学习,我们这样看,语言放在日常生活中,既然学文章就不必学语言式的文章,要学真正文章的文章,所以教材就是经典之作。教法呢,很简单,就按照语文的恰当教法,语文的恰当教法是什么呢,就是让他接触让他反复让他熟悉,甚至让他滚瓜烂熟,所有的资讯放在他心中,生命是活的,能够自己酝酿,然后融会贯通,所以对于语文的学习不是懂了才教乃是教了才懂。

八-3   语言的学习,为什么说孩子感觉困难

很早以前我记得有一件事情,我有一次带我的孩子上街,迎面来一个美国人带着他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大概是只有两三岁,他们父女两个一路走就一路讲话,跟我们擦肩而过,我那个孩子就转头过去,看了他们这一对父女看了好久以后,然后就跟我说,爸爸那个小女孩子好厉害哦,他这么小就会讲英语哦,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小孩学英语学得很痛苦很困难,这么小的小孩子讲英语她当然羡慕了,但是请问为什么他这么小就会讲英语呢,他是先懂得英语文法才会讲英语吗,他是父母亲每一句都教他这是什么意思她才会懂得英语的吗,其实不是,她是听多了,自然他就对这个语言熟悉,就自然就能够运作。

我们中国人学我们的文言文并不比英语困难,那我们大人为什么觉得文言文困难,现在觉得文言文困难的人你要想一想,到底是文言文本生困难,还是你自己认为他困难,这个就难说难讲了,我们想想有没有人他觉得文言文简单了呢,当然有,哪些人觉得文言文简单了呢,凡是受过中国古文教育的人,都觉得文言文简单,像看报纸一样简单,杜甫李白韩愈柳宗元都觉得文言文简单,甚至我们的胡适之,徐志摩,朱自清都觉得文言文简单。我们的鲁迅老舍,钱钟书,沈从文,他们读文言文跟我们读白话文一样,难道是他们聪明吗,不是,难道他们用功吗,不是,我们的孩子一样聪明一样用功,但是我们的孩子长大为什么觉得文言文困难呢,

八-4   学习的内容影响思想的成长

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教材走错了路,我们用白话文教他,他的语文就停止成长,而刚才所说的这些人他们从小都读经典长大,用最高深的文章教他,刚才说学多了就会,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所以从今以后你想要培养你孩子聪明的头脑,请你用高深的讯息给他,而高深的讯息当中又有高度的文学艺术,所以你要增进语文能力请你用经典教他,而这些经典之中大部分都是圣贤之教,你要培养未成年青少年的品德素质,请你从小就给他这种熏陶。让他在潜移默化当中内化为自己性情的背景,使他俱备有开阔的心胸,高远的理想,将来是个有大志气,大智慧的人物,你如果都用这些小里小气的,小猫小狗教他,将来十七八岁二十来岁他的性格就像小老鼠小猴子一样,因为他从小就这样培养长大的,以下我要跟各位安排一下,一个人理想的成长方式,你要教孩子从胎儿开始,从可以教的地方教,从简单的方法着手,你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家里准备两架CD机,一架就放古典音乐,一架呢,就放经典的诵读,所谓经典就是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孟子庄子易经诗经唐诗宋词古文,这些永垂不朽的著作,我刚才所念的是越开头念的是越重要,从最高深的教起,将来那些次等的,三流的不教也就会了,所以你一定要从论语跟老子开始,其他的慢慢再拓展出去,所以,一架就放古典音乐,一架呢,就放经典诵读的CD,假如你有空的时候父母亲就念给你的胎儿听,有许多家庭已经知道用这种方式做胎教,用这种方式做胎教的孩子,一出生下来相貌就不凡,而且好养,好教,有许多父母已经跟我说,他的孩子出生以后从不哭不闹,不是笨到不会哭不会闹,是聪明到不需要哭不需要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5    经典教育培养的孩子(例子)   

前几天我在长沙,有一个父亲他觉得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刚好那时候是100天,他就很高兴的跟大家讲,他的孩子在胎儿当中就做这种胎教,孩子出生以后真得是与众不同,在作月子一个月之内,没有听过孩子哭过一声,而且一个月之后他们父母两个就不必再洗尿布片,这个孩子自然会通知家长,每个晚上只醒来一次,醒来不是哭,是两脚踢一踢,家长就知道,哦,要给他吃奶了,现在一百天很多人都说这个孩子已经六个月了是不是,所以家长是那么样的高兴,尤其是不只是现在这么好养,而且这个孩子将一辈子都好养,这个家长在他孩子一百天的时候已经没有教育的烦恼了,所以胎教开始非常容易,你的孩子两三岁也要这样做,一边放古典音乐一边给他听经典的作品,或是你念给他听,如果他渐渐长大,会拿书的时候就让他看书,指着书给他看,一次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通通没有关系。看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你反复的让他听,听到他熟悉甚至会背,你又指着字给他看,他很快就会认字,所以认字基本上是不用教的,我们的国家为了教我们下一代的孩子认字,用了六年的小学时间,只认了二千五百到三千个中国字,要认得二千五到三千个中国字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孩子大概在两岁的时候就可以认完了,因为认字是人类的基本能力。

八-6   识字的关键期

但是家长如果不给他认,他就永远不能够识字,所以有很多人叫做文盲,到了六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其实人类的认字能力已经降低了几乎一半了,六岁才开始认字是一个错误的教育,而认字依照科学家去研究,一年级的孩子能够认几个字,我们就用几个字来写课本,这更是错误的想法,一个人认字不是依照日常认识这样慢慢来认的,乃是开放一切的字,随便让他认,从糊里糊涂模模糊糊中认出来,经过一段时间他就什么字都会认了,所以认字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认,认字要在自然情况中随便让他认,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教他论语,第一天教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一章教他三四十遍,第二天又教他“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第三天又教他“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第四天教他“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第五天再教他“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样子教他五天他至少会认两个字,(听众应:“子曰”)你也知道,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不知道这件事。

所以认字是要越早越好,两三岁就把中国字认完,如果你的孩子幼儿园毕业了,还没有认完小学到初中的所有中国字,就是说他还不能读小学和初中的书,你的孩子就被你障碍了,而且这个损害是一辈子的遗憾,能够认字就可以读书读什么书,我们要感谢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现在有很多白话文作品,所有白话文就可以让你孩子看,一天看三本书,一年就看一千本书,所以一个孩子大概两岁可以看书,看到他五岁六岁,看到幼儿园毕业后他已经看过三千本到四千本书,大概他的知识量超过高中跟大学生,这个孩子就不需要你再教他了,所以一个孩子教到五到六岁就可以不要老师了,他自己就知道怎么学习,叫做自学。

八-7  早阅读早识字早开启智慧

我们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第一个给他聪明,第二个是给他自学的兴趣,一个孩子读书是越读越喜欢读,越读书知识量越丰富理解能力越好,一个人本来就有理解的能力,我们称为思维的能力,这个思维的能力首先是表现在人生,是表现在具体思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而具体思维的大中表现是在语文,所以语文当中也有逻辑,我们的语法就是逻辑的一种表现,还有他的语文的表达能力好,他就能够贯穿他的思路,这叫做思维的具体表现,所以语文能力好的人其实是在表达他思维能力高,这种思维的能力到越长大的时候他就越能够转换成抽象的思维,我们的数学就是逻辑的在数字方面的表现,几何就是逻辑在图形方面的表现,所以一个有具体思维能力的人,长大以后很容易转成抽象的思维,简单一句来说,一个语文能力好的人数理能力比较好,有许多数学教育专家已经发现,很多孩子的数学不好就是因为他的语文不好,数学要学会计算是不太困难的,但是要了解这些曲曲折折的说明,是比较困难的,要了解应用问题题目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这你要听懂老师讲的说明,你要看懂应用题的用义,这都是要靠你的语文而不是要靠你的数学,所以数学的基础在语文。

八-8   阅读与作文

我们怎么提升他语文能力,首先要让他认字,第二个让他读书。博览群书,博览群书以后知识量增多,思维能力强,他各方面的学习都变得简单,所以任何人都知道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语文在13岁之内要奠定高度的能力,有了这样高度的能力,将来要学什么就像什么,这是全面性的开发,请你要注意这一点,那么博览群书之后,越长大他有思考能力人生经验丰富了,他就能够作文,所以作文是不需要紧张的,作文是不需要教的,一个人作文要是好,最重要的是要让他有学问,有学问的方法不是叫他去练习作文,而是让他多读书,所以只要你的孩子从早开始读书,自己喜欢读书,你就不要怕作文做不好,那么一年看一千本字,大家认为很困难,小孩子很喜欢读书,你认为不可思议,其实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教育,现在接受读经教育的孩子正是如此,而且人人如此。

八-9   多动症幼儿的静定和朗诵疗法   

还有纵使有一些天生智能有障碍的孩子,有一些性情比较乖脾的孩子,最简单的就是那些多动症的孩子,他接受的经典教育大概在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最多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治疗好他的多动症,如果他天生头脑有障碍,你也不要那么早放弃他,因为他的脑神经正在成长,我们要用良好的方式刺激他,最好的方式就是语文的治疗,在台湾高雄地区有一个母亲发现他的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行动很奇怪,走路常常碰到东西,很容易跌倒,不能上楼梯,手眼不协调,他明明看到杯子,手伸过去拿不到杯子,因为手跟眼睛的神经不协调,这个孩子学习能力当然比较差,而且不能够自己生活,这个母亲非常的烦恼,于是他就开始到各处去学所谓的特殊教育,学了几年之后,他也成为一个特殊教育的老师,一个小小专家,但是这些的方法都还不能够把他的孩子治疗好,吃药也好像没有用,所以这个母亲烦恼这个孩子将来怎么办,后来在五岁的时候知道了读经教育,就是从语文着手,从高度的语文着手,于是就教他的孩子读经,为了教孩子读经,他就招一批邻居左右的孩子来一起读,他开始教的第一本书叫做大学,其他的孩子大概在两个月就把大学的一千五百多个字都背完了,他的孩子学习特别慢,学到六个月的时候才把大学背完,当孩子把大学背完的时候,他的脑神经系统已经就串联的非常的丰富了,他的天生的障碍就日渐改善,后来就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有许多相关的报告,有一些是语言能力天生的障碍,几乎不讲话或是不会讲话,只要他不是因为耳聋不会讲话,而是他语言那个头脑的地区发展的不好,很多人都用读经的方式治疗好了,只要背一篇大学一千五百多个字,就可以使一个孩子脱胎换骨,这个手眼不协调的孩子五岁治疗好以后上了小学,一直成绩很好品学兼优,都当模范生,到了初中不补习还是成绩很好,上了高中以后不必考就保送了,保送的那一天家长打电话给我说非常感谢王教授,我的孩子如果没有读经,现在没有这个成果,所以他说从今以后我发誓一辈子要推广读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0 0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先收藏了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9-19 18:45 , Processed in 0.01014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