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7|回复: 11
收起左侧

近代武术名家小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1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霍元甲(1868年-1910年),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县,直隶省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清末武术家。

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又名燕青拳,相传是梁山好汉卢俊义和燕青所创)的世家。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霍恩第有三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栋,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练习,并在24岁那年击败了一位外乡高手。这个传说被拍成了电视剧。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药材商店,与药栈掌柜农劲荪成为知友,逐步开阔了爱国修身的视野。1910年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精武门),为发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上海张园,他曾经在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真正史实他并没有打败力士,而是力士最终没有上擂台)。有一次日本一个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为理由派弟子刘振声理战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

不少人认为霍元甲死因是被日本人下毒药害死。但霍元甲真正死因是肺咳血。

又有传说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药害死之后,他的爱徒陈真替他报仇。这个传说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龙搬上银幕(电影《精武门》,李小龙演陈真)。但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陈真”这一个人物。

其实,霍元甲长久以来患肝病。众所周知,当时霍元甲患了肝臓之病。人称“黄面虎”是不疑的事实。

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逝世,随后,精武会由元甲之兄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其曾孙霍自正解密证实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揭秘一:霍元甲出身是农民】

“我曾祖父啊,其实就是天津小南河村的农民。因为父亲是镖师,也算出身武术世家。家中亲兄弟3人,霍元甲排名老二。”霍自正说。

他说,虽然出身农家,但霍元甲一成人,就到天津城里做小买卖养家。凭着一身武艺,霍元甲到处除强扶弱,很快闯出名气,后受到孙中山等知名人士的鼓励,来到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创办精武学校。根据家传武功,自创“迷踪艺”。

【揭秘二:徒弟“陈真”纯属虚构】

近年来,以霍元甲为原型的影视作品频频亮相,其中一代大侠有好几个徒弟,最有名气的要算大徒弟陈真,后者甚至被冠以“精武英雄”一说。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怎样?

“陈真其实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霍元甲的徒弟自始至终只有刘振声一个人。”霍自正说,刘振声曾是霍元甲在天津打过工的怀庆药栈伙计。后来,霍元甲师徒便一起到上海,创办精武会,从此声名大振。

1909年冬,西洋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北四川路52号阿波罗影戏院表演健美时口出狂言,以轻蔑的口吻称华人为“东亚病夫”,霍元甲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的牌匾这一情节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为人击掌称好。

霍自正说,这是洋人的一种普遍想法。但霍元甲以真功夫怒劈“东亚病夫”牌匾这一细节有虚构成分,“当时以我曾祖父的功夫,没人敢这么当众侮辱他。”

【揭秘三:遭人陷害烂肺而死】

有一次,奥皮音在上海摆擂台比武,霍元甲带着徒弟去了。奥皮音提出很多条件,比如不许指戳、足勾、拳击等等。

霍元甲都答应了,但奥皮音还是吓跑了。

此后,霍元甲等人决定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上海精武体育会前身),1910年6月以霍元甲的名义在《时报》上刊登上述消息,我国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诞生了。

那么,威震一时的霍元甲又是怎么死的?

“曾祖父一开始只是有些咳嗽。之后,曾比武时输给他的日本人介绍一个日本医生给他。吃过药后,曾祖父的病就愈发严重,最终不治,去世时年仅42岁。”霍自正说,“曾祖父去世后,友人拿他曾经服用的药去公立医院检验,发现是一种慢性的烂肺药。”

结果,在精武会成立70天后,霍元甲就去世了。

【衣钵难继:后人弃武拳谱仍在】

就像霍自正现在是村委后勤一样,霍元甲的后人大多已弃武。

“习武的人都懂一些医术,开武馆同时,霍元甲的儿子,也就是我祖父,也开了一家骨科医馆。我的哥哥霍公正继承霍家的医术,现在在印尼开医馆,武术已是许久不接触了。”霍自正说。

其实,从霍自正父亲这一代起,霍家专职从事武术的后人就不多,霍自正的父亲教了一辈子文学,其他叔伯亲戚从商、做工、务农的都有。虽然作为霍家人,武术也是从小就要练,但只是强身键体,自娱自乐。

[ 本帖最后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10-22 22: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子 +262 视频 +321 收起 理由
西角外人 + 262 + 321 好文章!特此授予社区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名家之黄飞鸿

黄飞鸿[1847年到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佛山,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生平

黄飞鸿于公元1847年(清朝道光二十七年)生于中国广东佛山,其父黄麒英为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五岁习武,得家技真传,又拜铁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从宋辉镗处又学得无影脚。黄飞鸿年轻时曾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之后设馆授徒,曾为铜、铁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黄曾经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任医官及军中技击教练,更随刘赴台抗击日军,之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除了武术外,黄飞鸿同时精于医药。黄于1886年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

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暴动,西关一带大火,宝芝林毁于一旦;加上儿子被人暗算惨死。黄飞鸿深受打击,郁闷成疾;于同年12月在广州方便医院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身后事颇为萧条,家人甚至无钱买棺,多亏过去受其恩惠者出资才将其埋葬于广州白云山下。其妻莫桂兰与黄的两名儿子,及黄飞鸿徒弟林世荣、邓世琼移居香港,开馆授徒。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2年11月3日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大事年表:
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鉈。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1925年农历三月廿五日        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 本帖最后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10-20 20: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9: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名家之杜心五

杜心五(1869年-1953年),名慎魁,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是中国著名的武术家,被万籁声称为自然门的第二代宗师,也是清末时的革命党员,曾担任宋教仁、孙中山先生等人的保镖。

生平

杜心五出生于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江垭岩板田,父亲是杜桂珍,曾任清军都司。八岁时丧父,先后随武士严克学南派拳术五战拳、鹰爪、梅花桩,从道士于虎习长拳,人称神腿。

    * 他的徒弟万籁声在其著作“武术汇宗”“杜心五老师小传”称杜早年(13岁)遇徐(短)老师祖,遂从之走镖习艺(未有得到杜心五本人证实)。
    * 杜心五少年时期去渔浦书院攻读。去常德高等学堂读书。嗣后考取公费赴日留学。
    * 杜心五1900年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百科学校补习日文,后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他在那里认识了宋教仁,两人交识很厚。
    * 1905年在覃振介绍加入同盟会,成为宋教仁、孙中山等人的保镖。
    * 卒业于东京农科大学,归国后,部试举人。
    * 1907年,宪政党首领梁启超在东京锦辉馆(电影院)演说,鼓吹君主立宪。杜心五和共和党青年张济,居正,萧荔恒等由会场楼上跳下,齐声喊打,会场大乱,梁乘机逃走,致使这次演说流产。
    * 1910年,他回国进行革命活动,往来京,津,东三省,秘密串联,准备起义。
    * 他随孙中山奔走南洋,宣传革命主张,募集革命资金。
    * 1912年5月,宋教仁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杜心五任佥事。
          o 旋调任农商,农工部部员,继调农商部直属第二农事试验场(河南彰德)任会办,
          o 后又改任直属第一农事试验场(今北京动物园一带)技正兼农事传习所气象学教授。
          o 在此期间,曾收农大毕业生万籁声为武术门徒。万在《武林学宗。杜心五老师小传》再版小序中写道:“追随杖履,倏已七稔(1920-1927)。余之得窥内家藩篱,兼聆禅解,社师之赐也。”
    *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因不满军阀的黑暗统治,曾经一度离开政坛,闭门事佛。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心五在家装疯,人称"杜癫",至此闭门谢客,潜心学道。
    * 1921年,杜居北京西直门酱房大院6号时,其同学,天津大公报社长张季鸾介绍四川气功师刘神仙到杜家,向他传授气功和医术多年。
    * 1928年秋,杭州举行全国国术大赛,杜受聘为评判员,应邀表演了“走圆场”。
    * 30年代初始收徒传艺,弟子甚众。
    * 1935年,杜住北京榆钱胡同。
    * 1937年,日军侵华后,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日军曾诱社心五任“华北自治政府”主席,让他出面组织华北维持会,但被他拒绝。后伺机逃出去了上海,后到湖南长沙,杜心五在此创办国术馆,万籁声任馆长。
    * 1938年日军犯湘长沙。杜与徒一起回到湖南慈利老家。
    * 1939年国民党政府迁重庆后,杜心五任“中国抗日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之职。
    * 1941年3月离慈赴渝。
    * 1942年辞职回乡,在饭甑山建了一座“斗米观”,行医。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长沙。
    * 杜心五除武术,医药之外,也是一位京剧爱好者。早在北京时,与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交往。
    * 1951年,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为顾问,后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
    * 1953年7月8日于湖南长沙咯血而病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2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名家之孙福全

孙福全(1860年-1933年),字禄堂,晚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东任家疃村(今属望都县)人。孙禄堂是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名家,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

孙禄堂生平年表

    * 1860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出生于河北省完县东任家疃村。
    * 1867年,父亲逝世,未避免遭受欺侮,开始练习武术。拜当地吴姓拳师,学习六十四散手、童子功、轻功铁锡碑和暗器等少林武术。
    * 1872年,拜形意拳名家李奎垣学习形意拳。
    * 1875年,到深县马庄,由李奎垣介绍,拜形意拳名师郭云深继续深造。
    * 1881年,访问形意拳名家宋世荣,讨论内功经、炼神还虚之法及内外家之别。与郭云深研究形意拳理论,得到形意拳三步功夫、三层道理、三种练法的结论。
    * 1882年,向八卦掌名家程廷华先生学习八卦掌。
    * 1883年,代替程廷华与人比武获胜,程庭华传授点穴、轻功、八卦剑、七星杆等八卦掌绝技。
    * 1885年,南下十一省,在蜀中与高僧学习易理、峨嵋气功,在武当研究道学、练道家丹功,以及其他诸多境遇。
    * 1888年,于保定茶馆遭受伏击,与二十多人战斗,得胜。同年,在故乡蒲阳河畔创办蒲阳拳社。
    * 1898年,郭云深在去世前,把一生习武心得写成的《解说形意拳经》一书交与孙禄堂。
    * 1899年,在定兴收孙振川、孙振岱为徒。
    * 1900年,庚子之乱,入京城探望程廷华,程庭华已牺牲。
    * 1907年,与师弟李文彪北上奉天(今之沈阳),战胜地痞“盖三省”扬名东北。
    * 1908年,与俄国人彼得洛夫(欧洲格斗冠军)公开比武获胜。
    * 1909年,霍元甲南下上海挑战英国拳家奥皮音,孙禄堂同往。霍元甲获胜。
    * 1910年,在北京东城干面胡同、宣武门内和天津各设三家武馆,传授武术。其间陈可法、靳云亭等带艺拜于门下。
    * 1912年,前往青岛,收收剑术家潘赞化于门下。参加“世界大力士格斗大赛”,以全胜战绩荣获总冠军,震动世界。同年于北京法政学校教授武术,与京津名家共议形意、八卦、太极、通臂四门合一。
    * 1914年,结识武式太极拳传人郝维桢先生,学习太极拳。
    * 1915年,著述《形意拳学》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理论系统、论述详尽、留影存形的武学著作。
    * 1916年,会同杨少侯、杨澄甫、纪子修、刘恩绶、刘彩臣、张忠元、佟瑞浦、吴鉴泉、姜登撰、兴石如、许禹生等开办北京体育讲习所。孙禄堂于教学时将易理、儒释道三家之学与武术理论结合,深受师生欢迎。孙禄堂著《八卦拳学》出版。
    * 1918年,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系统,创立孙氏太极拳。名士刘春霖、陈宝泉、徐数铮等投拜门下。
    * 1919年,出任总统府承宣官兼武术教官。孙禄堂著《太极拳学》出版。
    * 1920年,日本大正天皇钦命大武士、全日本柔术冠军板垣一雄前来中国向孙禄堂挑战,孙禄堂获胜。
    * 1923年,孙禄堂著《拳意述真》出版。北京名拳家“神鹞子”陈魁、“京西刘”刘正邦等投拜门下。
    * 1924年,辞去官职,往山西指导国术。北京之高道天、海桂园、李敦素、朱国桢、龚剑堂、杨世垣等投拜门下。
    * 1925年,孙禄堂著《八卦剑学》出版。
    * 1928年,江苏省立国术馆在镇江成立。馆长钮永鉴聘请孙禄堂,担任副馆长兼教务长。自此孙禄堂往来于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传授武术。
    * 1930年,江浙水患,上海各界发起募捐,孙禄堂带弟子与学生到上海参加义演。孙禄堂以七十岁高龄亲自登场表演形意杂式锤,成为义演中最感人的节目。举办单位授予金奖杯“龙马精神”一尊、八棱金表一枚。
    * 1931年,摒弃旧俗在镇江武馆开设了女子武术班招生六十人。另登报招收弟子,报名者多达三百余人,孙禄堂从中择出三人。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难当头,因此中断教学,辞去国术馆职务,返回北京。
    * 1932年,发表《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一文。
    * 1933年,返回家乡成立了蒲阳国术研究社,收闭门弟子十八人,后被誉为完县十八侠。同年,于12月16日06:05(农历十月廿九日卯时)逝世,享年73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2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名家之李小龙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乳名为细凤,族名源鑫,书名李元鋻,洋名 Bruce Lee,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一拳力量达到355磅。

他是华人社会乃至国际影坛均有影响力的武术家,哲学家和演员,同时也是编剧,导演,更是截拳道的创立人。

家庭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为粤剧名丑,母亲何爱榆(洋名 Grace)为富商何甘棠(何东爵士胞弟)千金,是文学家兼收藏家。李小龙有两姊(秋源、秋凤)一兄(忠琛)及一弟(振辉)。

妻子琳达(Linda Lee Cadwell)为其诞下儿子李国豪和女儿李香凝。

[编辑] 生平

1939年李海泉偕妻子及三个儿女从香港远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演出粤剧。翌年1940年11月27日在积臣街医院(Jackson Street Hospital)诞下李小龙,是年为庚辰年,中国人称为龙年。李小龙只有3个月大就在旧金山当地拍摄的粤语文艺片《金门女》中亮相。李小龙跟随父母返回香港后,1949年在香港入读德信学校,再转读喇沙书院及圣芳济书院。
摩羅街店鋪出售李小龍電影海報
摩罗街店铺出售李小龙电影海报

1946年至1959年期间,作为电影童星的他在香港出演了18部粤语文艺片,包括:《细路祥》(1950年)、《人之初》(1951年)、《苦海明灯》(1953年)、《慈母泪》(1953年)、《父之过》(1953年)、《千万人家》(1953年)、《危楼春晓》(1953年)、《爱》上下集(1955年)、《孤星血泪》(1955年)、《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年)、《孤儿行》(又名《苦命女》,1955年)、《儿女债》(1955年)、《诈癫纳福》(1955年)、《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年)、《雷雨》(1957年)、《甜姐儿》(1957年)和《人海孤鸿》(1959年)。

李小龙自幼时身体十分瘦弱,其父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锻炼身体的协调性,使他得窥武学堂奥。

1955年,13岁的李小龙拜叶问门下学习咏春拳,授业师兄为有“讲手王”之称的黄淳梁。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随邵汉生师傅)等拳种。1957年夺得香港校际拳击比赛冠军。

1959年5月,由于喜与人争斗,家人便将他送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戏剧系与哲学系。李小龙在美国西雅图青年会迎接一名日籍空手道选手挑战,仅用11秒便打败了这名挑战者。

1962年4月,李小龙大二期间租用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两年后在美国的万国空手道大赛中展示了中国功夫,令全场瞩目。

1964年,他参加美国加州举行的“长堤空手道竞赛”(Long Beach Karate Tournament)后,被电视剧《蝙蝠侠》制作人威廉·多兹尔(William Dozier)赏识,邀请参加试镜,于1966年4月30日,李小龙与美国广播公司签订了30集电视剧《青蜂侠》的演出合约,担演配角“加藤”(Kato),但只能播出一季共26集。其后以“加藤”角色演出3集《蝙蝠侠》及在《无敌铁探长》(Ironside)和《新娘驾到》(Here Come the Brides)中客串。

随后在1967年至1968年间,不断在美国各地的空手道大赛中做示范表演。

于美国其间,仍不断进修其武艺,除了教授传统国术外,还在不断的切磋讲手中研习多种武术,如随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久(李骏九)进修腿法、与其高足伊鲁山度交流菲律宾武术,研究西洋剑击、泰拳、西洋拳击、柔道、以及当时风靡美国的空手道等武术,在美国后期时间还研究凶狠的巴西格雷斯柔术。

[编辑] 电影作品
以李小龍為藍本的人偶
以李小龙为蓝本的人偶

1971年由于他无法接受只是在《青蜂侠》中扮演一名专门负责打斗的“特技人”式的角色,所以决定回香港演电影,期盼闯出一番新天地。李小龙回香港后,与邹文怀等人合作拍摄了五部电影:

《唐山大兄》(1971年)

片中,李小龙迅猛的三脚回旋连环踢、凌空飞脚以及高亢的啸叫等武打噱头皆极具个性,令观众如痴如醉,功夫热潮因而掀起。

当时粤语片正陷于低潮,几乎停止生产。他替罗维拍《唐山大兄》及《精武门》,原版都是国语对白,后来嘉禾重新发行才配上粤语。在此形势下,李小龙凭借著一身好武艺与个人银幕魅力,不仅在七十年代初期掀起一股电影热潮,将观众拉回戏院中,让衰退的香港电影工业重新找到一线生机,使嘉禾公司奠定基础;亦使“功夫片”复苏,赋予新的面貌与活力。他的电影也身价百倍,轰动了全球,让人们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

该片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

《精武门》(1972年)

讲述创办精武体育馆的民族英雄霍元甲遭日本人毒杀,其爱徒陈真为师父报仇雪恨……

李小龙尽量避免使用蹦床等辅助工具,也不用替身出演危险镜头,且李小龙首次将双节棍搬上银幕,并道出一句经典对白:“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自此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大经典。


《猛龙过江》(1972年)

李小龙与嘉禾公司合组协和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

李小龙在片中饰演一个来自香港乡村的功夫高手唐龙,远赴意大利帮助一家中餐馆的女老板铲除当地恶霸。

主要的打斗部分被安排到古罗马竞技场,《猛龙过江》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远赴欧洲取景的影片。

本片在台湾放映,创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并获得第十一届金马奖的优等剧情片奖。

《龙争虎斗》(1973年)

该片为李小龙的巅峰之作,是打斗场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多,以及在系列中最卖座的一部。 在片里比武中,李小龙展示出少林齐眉棍、菲律宾短棍、双节棍等绝技。

1973年5月10日,李小龙在拍摄本片时於戏场内昏迷,差点不省人事。

《死亡游戏》(1978年)



讲述一位强者为了夺得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独闯七层宝塔,经过一轮恶斗后到达塔顶,却只换来一句古老的谒语:“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

岂料一语成谶,该片成了李小龙的未竟遗作。









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7大武术家之一。

他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1972年,李小龙更获香港评为10大明星之一,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美国洛杉矶市将《死亡游戏》开映日(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他作为惟一入选的华人获《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

在美国、日本、英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

而的确,东方武术家能如李小龙般突破国家和种族领域,死后声威依然不减,这绝对是很少有的。

逝世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计划与邹文怀约因演出007第六集女王密使而闻名的澳大利亚籍演员乔治·拉赞贝用膳,希望说服后者参演其新片《死亡游戏》。

晚上十点以后,他被发现死于女星丁佩位于九龙塘笔架山的寓所中[1]。

据当时的检验报告显示:李小龙体内有大麻留下的物质,最后几年他精神渐渐陷于失常状态,无法通过心理调节解脱自己,加之他成名太快,操劳过度,体力精力常有不支之感,不得不依赖兴奋剂。由香港政府签发的死亡证上被列为“死因不明”[1]。

死因众说纷纭,医院公布的资料说他是死于脑肿瘤,并指出他对一种含有“Equigesic”的止痛药过敏,身体并无受伤,除大麻外并无发现其体内含有其他毒品。
李小龍、李國豪父子之墓
李小龙、李国豪父子之墓

据说李小龙家中有给肌肉通电来刺激肌肉发达的机器(香港武打演员杨斯曾证言在李小龙寓所见过并试用过该机器),而且他在最后三部电影中的肌肉特别好看。

这些说法虽然没有很充足的证据,但是他在死前确实服食过少量药丸。[来源请求]

另外在2006年2月,美国芝加哥验尸官James Filkins在西雅图举行的美国科学院周年会议上称,医院解释是错误的;他说于1995年被医学界确认的癫痫猝死症(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才是李小龙的死因。

癫痫猝死症可令心肺功能停顿,因为“李小龙当时身心均感痛苦”。

有人造谣李小龙是被一些中国武术家毒死的,按照中国的传统,武术不外传,李小龙把武术授予洋人违反了这个传统,因此有中国人使用祖传秘方把他毒毙,让尸检显示正常死亡,但这种说法并无根据。

还有些非洲人认为李小龙没有死,而是在肯尼亚隐居练功,这种说法不但无确实证据,而且还与追悼会中的录像矛盾。

影响

李小龙的事业成就对影坛以至文化方面都有影响,他不仅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更创立了截拳道,让全球崇拜得如痴如醉,也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功夫,同时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

他对成龙、元彪、洪金宝、李连杰、甄子丹及周星驰等着名电影人有着莫大的影响—

成龙:“没有李小龙就没有我”;

李连杰:“李小龙是我的榜样”;

周星驰:“李小龙是我从小到大的第一偶像”。

[编辑] 武术

李小龙表示,截拳道是一种武术哲学,并非打斗手段,旨在要将人类的身体变成“像水一样”,招式像一条铁链而非一条钢筋,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伤害,并且以柔克刚,藉力用力。

李小龙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流派之一咏春拳为基础,吸收西洋拳、剑击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自创了——截拳道。

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李小龙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是他的绝招。

截拳道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不仅是他的妻子,就连演出《死亡游戏》的美国NBA巨星天勾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也是其学生,其他好莱坞明人弟子还有史提夫麦昆、占士高宾(James Coburn)、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等。1996年1月10日于美国华盛顿西雅图由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儿李香凝联同13名李小龙亲传弟子,5名第二代门人组成“振藩截拳道”(Jun Fan Jeet Kune Do),但仍发生黄锦铭与伊鲁山度就截拳道嫡传之争。

[编辑] 香港故居

李小龙在香港的故居位于九龙塘金巴伦道41号的独立别墅,由嘉禾邹文怀租用作为李小龙一家的住所,李小龙在1972年迁入,命名“栖鹤小筑”(“栖”字是用简体的“栖”命名)。由于李小龙十分钟爱这个家园,邹文怀遂伙拍四位好友(包括李小龙好友小麒麟及首徒兼管家胡奀的家族)合资购入,仍供李小龙一家居住[1]。

在李小龙去世后,胡奀需要返回美国,邹文怀等业主透过律师以85万元出售给余彭年,余氏再租出成为时钟酒店。2008年四川地震后,余氏将包括李小龙故居等五块地皮出售,每售出一幅地皮即捐出2,988万元给四川灾区[2]。

李小龙语录


    * 我首先是一个武术家,然后才是演员
    *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 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机巧,即使发挥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以做观念上的俘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2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吕紫剑(1893年10月15日-),中国武术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


生平

    * 吕紫剑1893年生于湖北宜昌,自称从小跟随母亲学习武术,后来拜江英为师,稍大就读于湖北国医学堂。

    * 18岁(1911年)前往北京,在京城拜八卦掌李长叶及形意拳丁世荣为师,最后(相信在抗战时期?)在重庆跟随李国操习长拳(太极拳)。

    * 1920年,南京雨花台举办武术擂台,当时已27岁的吕紫剑一举夺得了武术大会擂台冠军。

    * 1929年,为抗议当时国民党“废止中医案”,他被选为中医医疗组组长

吕紫剑,生于1893年,其父吕正才由湖北当阳雅雀岭迁入宜昌。祖父曾为清朝镇台,因借路于太平天国石达开部而获罪,得祖母用计在刑场救生,被降为庶民过其余生。其母倪九英为洞庭湖除却危害多年的“水怪”,被民众称为“屠龙女侠”。吕紫剑自幼在家学文习武,后上武当山、峨眉山师从武林名师徐本善、李国操、江英、李长叶等人,历时18年,练得一身软硬功夫,武医合一,身怀绝技,志在报国济世。学成后参加全国第一届青年武术大赛,获第一名,被聘为国民政府少将武术教官,教授国府侍从。淞沪会战期间,为十九路军官兵武术教练,为抗战出力。日寇占领上海时,吕紫剑死里逃生到重庆行医糊口;后二度出山任国民政府医药顾问,下云贵、上新疆,押运抗战物资。西安事变期间受命宋美龄,赴西安救蒋介石;在碑林掩护中共代表团周恩来一行;重庆谈判,受命外围治安,暗防地方邪恶势力破坏和谈,使中共代表团免受一场意外之灾;国共和谈,冯玉祥授意其与马歇尔随从镖师打擂,力挫洋人锐气,打败美国一级拳师汤姆,弘扬中国人志气。后入山修行,曾与共产党游击队司令双枪老太婆比武。解放初期,被押至新疆劳改30年,在世界屋脊修路,到死亡之海开荒。“文革”之中,被红卫兵揪斗,死里逃生,幸遇维吾尔族老大娘得以疗伤休养生息。不久又逃亡上海流浪,被抓捕,回新疆劳动。后获特赦、平反,回到故乡传武行医,当选市政协委员,传授武术。

    * 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总裁侍从室少将国术教官。

    *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中,他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在新疆劳改了十多年。

    * 1979年才返回重庆,被选为市政协委员。

    * 后来开办了“渝丹紫剑武术馆”和“吕紫剑骨伤科诊所”。他出版了《中国武当内家拳法》《八卦养生法》等着作。自己创编了“八卦浑元养生功”。

其他

    * 1982年获全国武术精英赛雄狮金奖,1984年峨眉山拳师邀请赛特别金奖,1985年任国际功法联盟总会会长。
    * 1986年,他被国际气功学会聘为首席顾问。同年还获聘美国加州武当武术开发中心总顾问、副董事长。
    * 1994年任国际气功协会首席顾问。
    * 2000年获全国健康老人金牌,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中国武林泰斗”、“长江大侠”、国家武术九段。
    * 2005年10月18日在第五届武当太极拳联谊会和赵保太极拳联谊会担任评委。
    * 现系武当武术联合会名誉会长。

据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李杰介绍,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以来,曾相继向长期工作在武术教学和训练岗位的5位著名武术家授予了九段段位。吕紫剑是第一位获得九段的民间武术家。

[ 本帖最后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10-22 23: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0 2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这一位还活着啊.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22: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的帖子

补充116岁吕紫剑先生内容如下:
开手中画卷,一幅国画“雄风”图跃然眼前:金黄色的色彩披在虎的身上。他以此画回赠上海虹桥画院院长唐天源,寄托寓意:虎老雄心在!

刚才开门引见者,是吕老的大弟子王清华先生。对中医颇有研究的他在一旁解释,吕老想把中华武术中的奇葩——八卦拳传授下去,发扬光大;还想把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播撒人间,造福大众。

被联合国誉为“健康长寿老人”的吕紫剑老先生,现在每天晨起练功、午后打坐、作画看报、打的访友,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源泉来自何方?记者试着揭开个中奥秘,同时,也应他的徒弟之请,还一个真实可信的吕紫剑给世人。

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生活过

交谈良久,外出午餐,吕老背上一个皮质挎包,出门上车。面包车踏脚板较高,但吕老一抬腿就上去了。

在饭店坐定,吕老出去“方便”,记者提出陪同前往,老爷子摆摆手,语气坚定:“不用管我。”

回来入座,他告诉记者,上世纪20年代曾在上海住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条路叫霞飞路。他知道,现在这条路改为淮海路了。与吕老交谈相当轻松,他思路清晰、口齿清爽、风趣幽默,真是一位健康长寿老人。

回想当年,他娓娓道来。他与霍元甲是好朋友,霍元甲摔跤摔得特别好。他曾和外国人打过两次擂台,立过生死状。美国拳击手汤姆身高一米九十以上,两人打了一个多小时仍难分胜负,吕紫剑的两手皮肤都被抓烂了,这时一个叫王钢的学生大声提醒他:“师傅,用八卦掌。”吕老说当时打迷糊了,清醒过来后,他走八卦绕着汤姆走,最后用掌击中对方胸部,汤姆当场吐血。后来在上海和日本人三井秀夫比武,练跆拳道的三井更不是他的对手,结局比汤姆更惨。

获中国武协最高武术9段称号

吕紫剑是获得中国武协最高武术9段的唯一的民间武术家。从86岁起,凡有武术比赛,吕老必定前去参加。93岁时,他加入当时的四川省武术集训队,随后代表四川参加在徐州举行的全国比赛。为重振武当雄风和游身八卦连环掌,吕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吕老见多识广。在上海,有位92岁的老人天天练心意六合拳,这位老人名叫凌汉兴。凌老先生曾于1953年写了《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一书。当记者将这本书赠给吕紫剑老先生时,吕老接过连声说:“心意六合拳,我知道、我知道。”他边看边说:“好!好!”

听说记者来自上海的新民晚报,吕老高兴地说:“新民晚报,我晓得,解放前重庆也有。”他拉住记者的手,把嘴贴在记者的耳边说:“我们有缘。”

凑近时,记者发现,在吕老的一丛丛白发间,竟有细细的黑发长了出来,他的手臂上也长出许多黑色的汗毛。

吕老的弟子说,吕老大概是95岁时身上开始脱皮的。一年年过去了,老皮脱了,新皮长了出来,脸上手上身上都是这样。吕老鹤发童颜,简直是返老还童了




2008年7月21动态:
昨日,渝北,吕紫剑在现场展示拐棍功夫 记者 唐浩 摄  
  

    昨天上午,重庆戴斯酒店。太极、少林、武当等八大门派约150名高手,在酒店内摩拳擦掌,舞刀弄剑,纪念我市太极大师周子能100年诞辰。

    116岁太极拳高手来捧场

    昨天上午8:40,戴斯酒店。武林高手或带长枪,或提大刀,乘电梯直上6楼,参加我市著名太极拳大师周子能100年诞辰纪念活动。

    上午9:30,大厅内。周子能的徒弟、子能太极拳顾问李正声踱着方步,招呼各大武林高手。武当派高手、116岁的长江大侠吕紫剑银须飘动,走进大厅。一名10来岁的小男孩,提剑紧紧跟在他身后。

    上午10点,约150名武林高手都到了。

    5000徒子徒孙遍及欧美

    上午10:08,一名太极拳高手宣布,纪念活动开始。李正声在台上讲话。他说,周子能恩师习武数十年,生前武艺精湛。如今,他的徒子徒孙多达5000余人,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外国徒孙。

    话毕。子能太极拳门下的高手摩拳擦掌,登台献艺。余志全等4人率先登台,打了一套太极拳。一招一式,轻缓柔和。不懂武术的观众,不以为然,而有高手小声议论:这拳看似柔弱无力,实则借力打力,迅雷不及掩耳。拳脚刚罢,李正声的徒弟马国栋提枪上场。枪杆抖动,上下翻飞。长4米、重4公斤的太极枪,或如鱼贯长虹,或如灵蛇缠绕,变幻莫测。

    上午11:17,武当派的吕紫剑提着手杖,登台表演。众人掌声响起。吕大侠右手舞杖,忽前忽后,疾如流星。昨天,共约80名高手登台表演。记者 聂超

[ 本帖最后由 欲望无恙 于 2008-10-22 22:53 编辑 ]
吕.jpg
吕2.jpg
吕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0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1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有吕紫剑最出名了~~~现在国术不知道没落成什么样了~~
                 ,
                / \
               {   }
               p   !
               ; : ;
               | : |
               | : |
               l ; l
               l ; l
               I ; I
               I ; I
               I ; I
               I ; I
               d | b
               H | H
               H | H
               H I H
       ,;,     H I H     ,;,
      ;H@H;    ;_H_;,   ;H@H;
      `\Y/d_,;|4H@HK|;,_b\Y/'
       '\;MMMMM$@@@$MMMMM;/'
         "~~~*;!8@8!;*~~~"
               ;888;
               ;888;
               ;888;
               ;888;
               d8@8b
               O8@8O
               T808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18: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大好象很喜欢打打杀杀啊~~王超也很有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7 04: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德里有谁教国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2 14:52 , Processed in 0.0139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