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专家认为黄帝文化最重要的遗产是科技创新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9 15: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文化,不仅有纪年的遗产,还有更重要的遗产,叫中国的科技创新。”在今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间,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许文胜如是说。

    和许文胜一样,自2006年以来河南举行的大规模祭拜黄帝活动,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频繁关注、挖掘黄帝文化中的创新元素。

    许文胜断言,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从黄帝那时候来的,黄帝做了很多科技的贡献。一说到“科技”这个词,人们马上想到美国,中国科技不就是四大发明吗?许文胜说,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在17世纪前,中国的科技是超前的,《考工记》《五纲总记》等3本书是西方人争先学习的,还有一本书就是明代的中国科技总集成的《天工开物》,日本人专门弄了一个“天工开物研究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研究员也认为,黄帝文化的精髓就在变革创新。他说:“黄帝文化有几个精髓:以民为本,变革创新,从而走向大同和谐的社会。黄帝文化的现实意义就是它的变革创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变革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将成为5000年变革创新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时期。”

    黄帝文化的科学发明创造极为丰富

    “黄帝文化的科学发明创造极为丰富,远远地超越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代的发明创造。”专家们指出:

    像黄帝发明的车、弩、釜、甑和冠冕,发明炊灶水井,作宫室筑城邑,并作棺椁;

    黄帝画洛书河图,铸鼎制镜,合符封禅,别12相与28宿;

    黄帝以道自律修身治国,开创中华以道德治国的共和国体制;

    黄帝的妃子嫘祖教桑;仓颉发明创造文字;大臣宁封发明陶器制作;共鼓、化狄发明舟船制造;大骁发明创造甲子,容成发明制作历;隶首发明数术;伶伦发明乐曲;牟夷发明制作矢,挥发明制作弓;

    曹胡发明制衣,伯余发明造裳,于则制发明制作履;

    亥发明制作牛车,黄雍父发明加工粮食之舂,风后创造发明指南车;

    歧伯发明制作铙鼓、号角;

    雷公、歧伯论医学,俞跗外科,马师皇为尤医(兽医);

    黄帝时代还诞生了商业市场、货币、图画、伞、蹴鞠(足球)等发明。

    专家们指出,黄帝文化还有两个重要思想,一个是和而不同,一个是海纳百川。中国的核心思维方式需要大力发掘,把西方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华文明。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现在,我们公用的是公元纪年。专家们说,其实“公元”这两个字,只有中国大陆在用,在港台地区叫“西元”,在美国叫“AD”,“公元前”叫“BC”。公元是以耶稣诞辰为纪年的,也有以佛教的释迦牟尼诞辰为纪年的,还有其它的纪年方法。

    专家们认为,在17世纪前,领先欧洲长达1000年之久的,是中国的古天文学。日食、月食等天文的变化都是中国人发现的。可以说,所有中国人都是大天文学家。他们发现星体从来不用望远镜,就是拿天干地支计算,算完了以后,肉眼一对,没错,就是那星星了。公元前28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后才发现太阳黑子,比我们晚了1600年。

    自干支体系创世之后,黄帝开始了延续五千年之久的干支纪年。中国有自己的纪年,首先一个纪年就是干支纪年,连续性非常强。但中国人为什么不用数来记录?专家认为,一是在17世纪以前中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带来的是自以为是,认为没有必要和别的民族比较;其次是中国还有一种纪年方式,就是从汉武帝刘彻开始的帝王纪年。这两个方法导致了中国有纪年没有数字。

    但是,在民间却是有数字纪年的。这就是严复、刘师培、蔡元培等人第一次提出的“黄帝纪年论”。后来,宋教仁极力主张黄帝纪年,废除西元纪年。武昌起义后,各地军政府全部以黄帝纪年。真正把黄帝纪年推到高潮的是孙中山。他推翻满清王朝后,以黄帝纪年4609年作为中华民国元年。这个纪年既有民国的国号,又有西元的纪年。

    专家们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界也大规模纪念黄帝纪年。把这个推上来的是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他是按孙中山的说法。从里根总统以后,在唐人街,只要到春节前一个礼拜,都会贴上“中国多少多少纪年快乐”。(来源:科技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9 23:25 , Processed in 0.00713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