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9|回复: 23
收起左侧

电视误国:“辫子戏”是怎样炼成的?(视频已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7 22: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8 13:07 编辑

电视误国:“辫子戏”是怎样炼成的?
      
      南阁楼




“辫子戏”的阴谋:

九十年代开始,影视圈内兴起了一股 歌颂满清,美化侵略 的“辫子戏”,

第一阶段:序幕  80年代末—90年代初       例如:
     1、 《满清十三皇朝》 —— 企图为整个满清翻案!
     2、 《努尔哈赤》 ——  歌颂屠夫!美化侵略!
     以正剧出现,不过效果不佳!


第二阶段: 转折点

1993年,引入无线剧 《戏说乾隆》(郑少秋主演)

           辫子戏以 “戏说”登场。
           实事求是地说, 此剧质量不俗,原本只是无线台的娱乐片,内容无伤大雅。
           但是,此剧的引进却掀起了“辫子戏”的热潮!
           今天看来,不排除是有人刻意为之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2: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8 00:27 编辑

第三阶段: “辫子戏”获得突破性进展

以娱乐形式推出,戏说不断,有计划的推出大制作,满清丑类粉墨登场                        
并为第四阶段做了扎实的铺垫!代表作:
   
3、 1995年陆续炮制系列剧《康熙微服私访》

    ——以戏说方法美化康熙,此甚至被引入香港无线。收视率不俗!
                        
     
4、 1997年炮制“历史正剧”《雍正王朝》————歌颂暴君雍正、美化雍正!

“辫子戏计划”终于撕掉伪装!  公然推出“历史正剧”!
    一代暴君摇身一变,竟变成了“呕心沥血”的“好皇帝”!
   满清翻案第一次获得巨大成功!


                    

     5、 1998年-1999年 精心炮制“娱乐片”《还珠格格》

         借琼瑶垃圾小说,以戏说方法淡化、美化乾隆,美化满清! 收视率极高!  
此剧的阴毒处恰恰不在于灌输明显的历史及政治目的, 而是以表面的娱乐形式成功俘虏 了广大年轻一代, 满清的面目从此变得 “超级可爱”!
        此剧醉翁之意不在酒,满清“借尸还魂”!     
                        满清辫子戏“播种”计划获得空前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2: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8 03:02 编辑

第四阶段:  悍然推出大量“历史正剧”, !以强烈的荧屏视觉冲击!   
           为满清“彻底翻案”!

                  

          
             2000年悍然炮制 《康熙王朝》   

            并无耻剽窃本来属于《大英雄郑成功》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歌颂鞑虏皇帝康熙、歌颂汉奸,彻底美化满清!
            
公然把双手沾满包括汉人在内的各族人民鲜血的满清狗皇帝, 描绘成“千古一帝”、“千载明君”!




下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向天再借五百年》版本!
根据主题曲的格调、歌词内容,等等因素跟电视剧主题的吻合程度,参考因素如下:
1、歌词内容
2、人物性格及具体经历
4、历史背景
5、电视画面
6、 配乐
可用心比较一下。自然会察觉其中蹊跷!


原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http://www.youtube.com/v/wzPDYB5R3zQ&hl=zh_CN&fs=1&border=1


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被扼杀后,主题曲被剽窃后的康熙版《向天再借五百年》
http://www.youtube.com/v/tc5CqJb4_gk&hl=zh_CN&fs=1&border=1"

=============================================



         之后几年,又先后炮制——

          《孝庄秘史》   
————美化侵略!歌颂女酋长婆娘!

          《乾隆王朝》
——美化暴君(独夫)乾隆!公然把双手沾满包括汉人在内的各族
                         人民鲜血的满清狗皇帝, 描绘成“明君”!

          《天下粮仓》
——无限美化暴君(独夫)乾隆!把乾隆说成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电视抨击,清宫辫子戏招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2: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7 23:07 编辑


第五阶段:  2005年至今 辫子戏开始“深化”,歌颂满清不忘为汉奸翻案!辫子开始遭到抵制!

            

《施琅大将军》
——公然为汉奸翻案! 把背叛郑成功的无耻汉奸小人、出卖华夏的民族罪人描绘成促进国家统一的“大英雄”!同时还刻意挑起网络论战,混淆视听!

《七品李剃头》
——此剧企图公然美化满清“剃发易服”、企图为满清摧毁华夏文明、反人类文明的罪行翻案!


   不过,此剧因遭到的网民抗议、抵制而流产,投资方据说已血本无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2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8 00:44 编辑

分析及预估——

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为满清翻案的程序他们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美化工作也做足了。

按照辫子戏的逻辑,既然这样一个“反人类”的的鞑虏政权也可以被美化到这种地步,
那么那些出卖华夏,背叛炎黄先贤,助纣为虐的帮凶自然也该顺理成章地被翻案了!
接下来,该轮谁了?

我个人估计,极有可能 是  明 末 清 初 特 大 汉 奸 ——洪 承 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00: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恶臭的满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军尚未全部到位!

佐罗兄早已现行扎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阁楼2 于 2009-8-8 01:04 编辑

郑成功 收复台湾后,次年便因伤重而去世,而来不及完成反清复明大业,华夏民族痛失民族大英雄,“向天再借五百年”确切地表达出了这种历史的遗憾!

而他满清鞑子狗皇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之久,创了历史记录,他“向天再借五百年”想干什么?
难道还想继续奴役中国人民五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01: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宫辫子戏 泛滥成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orro3 于 2009-8-8 10:36 编辑

大型历史题材,较有代表性的有二月河和他的【康熙,雍正,乾隆】。是与之相呼应的
有孙皓晖和他的【大秦帝国】。清帝国三大皇帝确是英明神武,不过我更爱秦国诸公,
诸王。

秦国从一个贫穷,缺乏商业的的偏远国家发展到一统中原的强大军事,政治机器。从与当
时强大繁荣的魏国争夺【河西】,最终创造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成语。 到
长平之战击溃当时敌国中军事能力最强,能够靠【胡服骑射】镇服匈奴的赵国。与赵国之
间只隔了一条易水河的燕国,此后的每一天里,都可以听到从赵国传来的哭声 。

纷乱的大时代背景下,多少英雄共创了我们中华璀璨文明的起源。 秦国司马错足智多谋,
履出奇兵。战神白起彪炳史册,神将蒙恬威震匈奴。他们的对手里出现过田忌,赵括这样
的名将。(孙膑,乐毅则没有史书记载他们直接与秦军对抗)。文臣如变法而开创时代的
公孙鞅(即商鞅),与其合纵的师兄苏秦对抗却惺惺相惜,主张连横的张仪,他曾骂儒家
大伪道 “孟老夫子,尔何其厚颜也?!汝不过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还有“远交
近攻”的外交谋略,“固干削枝”的平内策略,遭魏国迫害而投秦的丞相范雎(sui”字)。

纵观秦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最好的励志教材。 看清朝辫子戏里那些繁文缛节,官宦勾
结叫人昏昏欲睡,恶心反胃。 清朝历史就是一本完整的中国人堕落史。

原谅我吧,炎黄。 小生斗胆道出事实:"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不明白的,百度这句话)。
先秦诸子百家以儒,道,墨,法,名,农,杂,阴阳,纵横为首。 然而百家争鸣,波澜壮阔
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 较之古人的刚烈,创新,勇敢和骨气。我们当今的中国人有几个配
得上成为中国人的?

当今中国的【士】又在哪里? 大都去了美国了吧?时代在变迁,世世界太大,中国【太小】。
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中国要强,必要吸引外来人才,和止住本国人
才流失。

衷心祝我祖国放开言论,广开思路,无论国籍,广纳百贤,从此强大,昌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转载:

朝阳与落霞,大秦帝国VS大清王朝。秦帝国的崛起和没落,清王朝的光辉与消亡,它对
中国文明史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大秦帝国VS大清王朝 孙皓晖南阳舌战二月河(图)


  4月25日下午,新浪读书频道与河南文艺出版社邀请两位重量级嘉宾,以《康熙大帝》等作品闻名于世的二月河与《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在南阳师院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交锋。

  

    ?

  精彩言论?  

  孙皓晖:春秋战国时代事件太多,多到每个事件都需要讲几百个故事。所以说法很多,基本事件《大秦帝国》没有虚构。主干没有虚构,我所虚构的是历史的连接点。历史告诉我们留下的现场,你发现的线索,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二月河:康熙、雍正、乾隆他们三个是一组,叫做“回光返照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极度成熟的阶段,写好康熙、雍正、乾隆,好比从含量最丰富的水质里面折射出来很多东西。你再写光绪、嘉庆,文化上没有刻意的变化。

  孙皓晖:不要抱着阴谋论的心态来写历史,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把正常的也写作成阴谋了。我看过一本书,写商鞅的妻子被强奸七次。就这样吸引观众吗?不这样写难道没有好的写法吗?

  二月河:整个历史就是一个抛物线,秦王朝可以看作是抛物线刚刚上抛的时候,产生激烈的、灿烂的火花。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抛物线开始下落了。下落也是美丽的。下落也给人一种流星的灿烂的曲线美。

  

  朝阳VS落霞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主持人:在座的诸位对秦始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网友:我感觉是暴政。主持人:怎么个暴政?

  网友:焚书坑儒。但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方面对现代文明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孙皓晖:秦始皇第一个贡献是统一了中国,更重要的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明。开创了统一中国文明的正源。

  主持人:到了清朝岂不是到了末流了吗?二月河老师同意吗?

  二月河: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主持人:您为什么用“帝国”命名这本书?

  孙皓晖:秦这个时代符合帝国的基本特征。一般意义上来说,帝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地域辽阔。第二个是专制时代,因为民主时代不可能是帝国。另外一个就是军事扩张极其鲜明。帝国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扩张。

  主持人:二月河老师,您认为清朝可以称之为帝国吗?

  二月河: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帝国制度,但有不同的变化。有的朝代采取内阁制,清朝只有一个军机处。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各种概念进行统一,使中国形成统一的大文化国,而这个文化国从秦朝开始流,流过长江水。

  主持人:大秦帝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孙皓晖:秦实现统一很艰难,秦统一中国时,中国处于文明分制,各国有各国的文明体制,今天作为国家标志的一些东西,没有一样是相同的,文明不同,文字不同,语言不同等。大秦王朝跟罗马帝国的统一也有所不同,罗马帝国只统一了国家,只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没有建立统一的文明,罗马帝国解体后,无数的地区建立了无数的文明。

  二月河:没有统一前,这个国家的车到那个国家走不通,交通不通。所以秦国的统一不是只政治一方面,还有文明方面的统一。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二月河老师,您写了清朝盛世的皇帝,为什么不往下写了?是不是觉得越写越没劲?

  二月河:康熙、雍正、乾隆他们三个是一组,叫做“回光返照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极度成熟的阶段,写好康熙、雍正、乾隆,好比从含量最丰富的水质里面折射出来很多东西。你再写光绪、嘉庆,文化上没有刻意的变化。

  真实VS虚构

  历史告诉我们留下的现场,你发现的线索,是一个推理过程

  主持人:写小说和写历史是两种方式,孙教授在写《大秦帝国》时,怎么构思和虚构一些情节?

  孙皓晖:《大秦帝国》写了三个时代,春秋、战国、秦帝国。人物非常多,我说一个总原则,我认为这个时代不存在一个需要大的虚构问题。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事件太多,多到每个事件都需要讲几百个故事。所以说法很多,基本事件《大秦帝国》没有虚构。主干没有虚构,我所虚构的是历史的连接点。历史告诉我们留下的现场,你发现的线索,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孙皓晖:把历史连接起来,这需要大量的想象力。

  秦始皇VS康熙

  十个康熙还比不过一个秦始皇?

  主持人:孙皓晖老师认为秦帝国有哪些贡献?

  孙皓晖:有几个大贡献,一个是先秦人的生命状态。那几百年是中国文明时代创造最多的,是原创时代,人的生命状态处于最勃发的时代。所以大秦帝国所有主要人物体现了昂扬奋发的状态。普遍性而言强于大于任何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举两个例子说一下。

  孙皓晖:例子太多了。比如说秦始皇,秦始皇是历代帝王里面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我认为十几个帝王加起来也不如他,一辈子做的事儿没有一件不是石破天惊的。把后面的明君加在一块不如他一个。当然也不是说他没有缺点,只有在战国时代,在战国这个大的时代下,才能产生这种精神状态,工作状态。

  主持人:二月河先生,你认为十个康熙还比不过一个秦始皇吗?

  二月河:我知道一点秦代的东西,留下的资料也不少,但是这些资料不太完整,不像清代的资料比较完整。孙先生能把它记录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阳谋VS阴谋

  阴谋有故事,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主持人:我们现在很多电视剧、电影,很喜欢写少数几个人操纵政变。孙老师曾提到“阳谋”这个词,怎么解释“阳谋”?

  孙皓晖:阴谋论的影响不仅在艺术创造里面,在历史研究里面阴谋论的影响痕迹也比较重。至少先秦研究的一些史料里,很多都是从阴谋论来研究的。专门以人际恩怨来解释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动机,在很多历史事件里往往都存在这些问题。另外注重宫廷斗争,凡是写吕不韦,一定是写他发动阴谋。另外,在大事件中不写主流,专门写琐碎。我们现在电视剧,只要碰到君主安排后事,非要在幕后埋伏甲兵。这样才有戏。所以我坚决不赞成这样。我认为,写历史应该写它的基本主流,主要的矛盾,主线的发展,而不要扯向一些龌龊的阴谋。

  主持人:二月河老师,对阴谋和阳谋的关系,请发表意见?

  二月河: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历史都有阴谋,我写大清王朝,从主体上来说,还是阳谋,是主线。像《康熙大帝》里的伍次友就是阳谋。我们说雍正是阴谋夺权,现在已经发现了传位诏书的原件,证明雍正是堂堂正正获得君主地位的。但是阴谋还是有的,有的时候阴谋真的能够成功,但是人们为什么对阴谋有兴趣呢?阴谋有趣。阴谋有故事,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孙皓晖:不要抱着阴谋论的心态来写历史,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把正常的也写作成阴谋了。我看过一本书,写商鞅的妻子被强奸七次。就这样吸引观众吗?不这样写难道没有好的写法吗?要写就是要堂堂正正地写主流。

  二月河:阴谋有戏,阳谋没戏。

  短命VS长寿

  秦亡基本原因是战国惯性,不是因为暴政

  孙皓晖:秦只有15年,这15年我认为是极为特殊的15年。它对历史的影响,也包括灭亡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中华历史上唯一的最大的个案。我最基本的观念是,秦不是暴政。我从战国时代对秦的评价和分析谈起,一直谈到清朝,二十五史中对秦的所有评价,对秦的典型言论,历史烟雾如何形成的等。最后我得出的结论,秦不是暴政。

  主持人:怎么会造成秦始皇暴政的形象?

  孙皓晖:历史太悠久了,第一个最大烟雾是秦末农民战乱。六国史书上记载最详细,陈国父老劝陈王,灭无道、破秦王。那些煽动性的演说,无数的谣言和攻击,这些谣言之词,对后面的历史学家影响很深。但他言词里面矛盾太多了。为什么我们连最简单的东西都不分析,宁可轻信,骂秦始皇。秦亡基本原因是战国惯性。我们所有研究秦亡国,没有一个人重视这个问题。

  主持人:这不正是说明了秦始皇暴政吗?

  孙皓晖:关键是时代背景被我们忽略了,战国末期,几百年来,天下握有重权、不同派别的力量都活着。胜利和失败者还都在历史的风向标和时代的风向标中。

  二月河:大清王朝时代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全成熟了,像康熙虽然是满人,已经完全折服于汉文化了,把孔子书当作经典来拜读。秦那时没有确立一个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再加上反革命的比较多。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还有一个原因是基本建设速度过快,修长城,修阿房宫,给老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清朝把治国理念建立起来。

  主持人:为什么秦王朝的统一只延续了这么短的时间?

  二月河:秦王朝当时的政治形势,只是表面上得到了统一,里面有很多配套的东西,包括文化理念,包括怎样镇压反革命的东西,这些配套的东西没有搞,只是用极端的手段压制人民。秦始皇活着的话,秦国还要延长,秦始皇一死,亡国之恨,复辟的欲望,复辟的决心,复辟的实力还都在。

  上升VS下落

  历史是一个抛物线,秦王朝刚刚上抛,康乾时代开始下落

  主持人:无论是秦朝还是清朝,无论是朝阳和落霞都是昨天的事情了。

  二月河:整个历史就是一个抛物线,秦王朝可以看作是抛物线刚刚上抛的时候,产生激烈的、灿烂的火花。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抛物线开始下落了。下落也是美丽的。下落也给人一种流星的灿烂的曲线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1: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河有才不假,但是他只是站在一个作家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所以才有了:下落也是美丽的。 这么一句屁话。

佐罗的评论:下落是可耻的!默认中华的萎靡,不思进取是可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1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皓晖 把历史写成了小说。
二月河  却把小说装饰成历史。

一个写尽先秦血性男儿 展现原生文明
一个满嘴昏话,歌颂满清鞑虏,混淆视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1: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ls正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最少有情趣,伪历史让人呕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秦帝国》确实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2: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orro3 于 2009-8-8 12:03 编辑

其实两者都是大型历史题材小说。

不同的是描写满清的剧情拖沓,唧唧歪歪,尽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显示帝王的聪明,伟大。
描写秦帝国崛起的剧情紧凑,无需刻意修饰即能让人感到令人心潮澎湃的那个时代给人的震撼。
秦国在秦孝公的带领下,将秦国的指挥棒交给卫鞅以后,万事俱兴,一片生机勃勃。【大秦】
后面三部讲到的杀死商鞅,却忠实沿用其政策的秦惠文王,举大鼎而死的秦武王,张仪,白起,
范睢,蒙恬,敌将赵括,战国四君子,六国大宰相苏秦那才是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12: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战国各大学派,没有一个产生在秦国。

秦国在战国诸侯中是原创文明份量相对最少的一个。
也是最崇尚武力的一个。
法家治国的理念诞生于山东六国,却在最为穷困的秦国进行得最彻底。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任何事物都有美中不足之处,这套书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继续在制度创造上深入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0 13:48 , Processed in 0.01483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