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奥巴马当众宣称 对中国他将采取强硬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5 0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昨日发表最新讲话表示,中国和亚洲将会继续是美国出口的庞大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

  奥巴马向民主党参议员表示,我们必须处理的其中一个国际挑战,是汇率问题,以确保我们的货品价格不会人为地被推高,而他们的货品价格被人为地压低。

  奥巴马还说,会对中国采取较强硬措施,确保对方遵守贸易法则;不过,他同时强调,中止双方已经签订的商业协议,美国将蒙受损失。

    中美互敬硬话 美国政治试探意味明显

  据2月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2月2日和3日,华盛顿和北京相互回敬了强硬的表态。鉴于这是两个当今世界最有力量的国家,分析人士认为不要指望其中的任何一方退却。

  2日,白宫副发言人伯顿公开称,“奥巴马总统在去年访华期间告诉中国领导人,他将与达赖会晤,而且他也想这样做”。伯顿的讲话被视为对同一天早些时候中国统战高官朱维群讲话的回应。朱维群2日表示,中国反对美国领导人会见达赖。路透社对此评论说,“中国称奥巴马见达赖将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白宫对北京的警告不以为然”。法国《地铁报》称,台湾和西藏问题是中国政府不可触摸的两条底线,而美国政府却偏偏在短短几天内接连触摸这两条底线,政治试探意味明显。

  《印度斯坦时报》分析伯顿的话说,“援引战略因素和强有力的经济关系,奥巴马政府试图缓和其与中国最新的冲突回合”。美国《商业周刊》网站则引述夏威夷东西方文化中心专家麦克纳利的观点称,奥巴马决定见达赖将使美中关系接近“引爆点”。

  德国《汉堡晚报》3日称,奥巴马的坚持让中美两国关系严重受损。达赖出现在白宫是对中国主权的一个挑战信号。美中之间正上演一场鹰和龙的挑战,这是两个上层建筑不可融合的挑战,加上台湾、气候政策、经济争吵等,这将影响未来10年的世界政治。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则说,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比布什还激进,让竞选时做出的更和平的外交政策承诺成为笑柄。奥巴马的手段在南美洲用过,他刚在那里承诺“不干涉”,紧接着就在沿委内瑞拉边界的哥伦比亚境内建军事基地,同时给洪都拉斯政变开绿灯。上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互联网审查问题向中国发难,而奥巴马有意通过同意与达赖会晤来挑衅中国。而不久前美中才刚刚爆发贸易纠纷。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跟达赖、互联网审查或人权无关。这都是借口,是被用于更大的地缘政治角力的外交手段。中国公司在美国企业萎缩之际迅速扩张,奥巴马使用种种手段阻遏这种势头。


    外媒猜测中美关系14道坎 冲突或让两国走得更近

  据2月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2月2日和3日,华盛顿和北京围绕达赖相互回敬了强硬的表态。鉴于这是两个当今世界最有力量的国家,分析人士认为不要指望其中的任何一方退却。路透社为中美2010年列出了14个冲突点,从顺序上看现在刚进入第二个。

  美国进步中心专家哈奇甘称,美中关系正处于“百慕大三角地带”。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3日报道援引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的话说,“进入2010年,中国增长率10%,而美国失业率10%。这两个10加起来不是20。他们彼此会冲突”,“(在2008年),我们无论是投票奥巴马或麦凯恩,都不会对他们的中国观点感兴趣。以后不会再这样。这种关系会被政治化,将是决定我们如何看哪个候选人、如何看美国政策的关键因素。”

  路透社3日以“中美关系2010年的颠簸之途”为题列出了今年可能影响中美关系的14个事件,主要包括:1月美国对台军售;2月达赖窜访美国;3月中国人大会议召开前后将披露国防预算;4月,奥巴马邀请各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国际核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现在尚未宣布是否参加;可能于5-7月间举行的中美战略对话;6月G20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提供了中美领导人会见的机会;11月美国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测试奥巴马人气,美国同中国的贸易、货币紧张可能成为重要话题;以及11月-12月胡锦涛可能访美等。

  德国《每日镜报》3日评论认为,最近几周中美上演更多的公开冲突,给人印象是中美关系正在短时间内进入“冲突多发期”。但这些年给人的印象是,两个国家的摇摆不定却让它们走得更近。2006年和2007发生过“玩具战”,最后中国紧紧把美国“握在手中”,中国握有巨额的美国国债。同样,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美中也难分离。因此两国关系是否恶化仍将是一个疑问。日本《每日新闻》说,奥巴马这次见达赖可能标志着其对华路线的改变。《费加罗报》的文章则称,对于这种肌肉比赛会否让中美关系彻底破裂,许多专家认为不必过虑,因为这一切都不过是“新的世界秩序形成过程中正常的强权摩擦”。


    2010中美关系:进入凶险、动荡的一年 | 关系曲折大趋势不变

    2009年,美中基本上处于蜜月期,华盛顿和北京都有意抛开围绕台湾、西藏、人权和汇率政策的分歧,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但是,随着美国即将迎来国会选举,新老问题(包括来自中国的网络安全威胁),今年将接二连三地扰乱双边关系。



  石齐平:美对台军售 属中美间摸索底线过程

  针对美国对台军售以及中方反应,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在2月1日的《金石财经》节目中认为,未来最大的两个悬念是:美方是否会做出改变以及中国将如何做出进一步回应。而整个事件实际上是美国单级大国地位动摇之后,中美互相摸索底线的过程。

  以下为文字实录:

  安东(主持人):上周五美国政府宣布,说正在推进向台湾出售价值64亿美元左右的武器计划,中国是马上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且冻结了中美军事交流。虽然美国那边的官员相信,说中美双方都不愿意让如此重要的一个双边关系失控。不过,有分析就认为,说在经历了贸易壁垒、汇率分歧、谷歌事件等等一系列敏感的问题之后,对台军售无疑会给两国的关系再次带来损害。可以说这次美国的对台军售,在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激起了非常大的波澜。中国的网民是立刻发起了这种抵制美国企业的活动,而政府除了表示抗议之外,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制裁涉及军售的美国公司。有专家就指出,说这样的制裁肯定会让美国的企业损失,遭受很严重的损失。而当奥巴马政府发现美国企业的订单损失远远的高于对台军售所获得的利润的时候,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

  而说到对美国公司的制裁,首当其冲的那就是航天业了,据了解美国的航空航天业已经是对中国的威胁表示了关切。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官员也是呼吁中美两国展开新的磋商,以防军售引发危机。而中国政府这次表现出的这种强硬态度,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关注。有外国媒体就猜测,除了对美国企业进行制裁之外,中国政府也有可能会大量的抛售美国国债。而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的话,那对于美国的金融市场来说,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日报》看来,美国在中美关系当中制造一些麻烦其实并不稀奇,其实压在中美关系上一直就有三座大山,其中一个就是对台军售。另外一个是达赖的问题。再有一个是贸易摩擦。中国的不断崛起,让中美关系中即有合作,又有竞争,而这一点奥巴马比谁都清楚。而处于为自身利益考虑,美国未必就真的希望看到这几座大山被移走。

  石先生咱们谈到这个问题,你看美国对台军售是引起了中国,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强烈反弹,对此您怎么看?

  石齐平(评论员):这件事情这几天我想大家都很关注,未来的发展最大的悬念我想是两个,一个是美国宣布了对台军售之后,中国政府从国防部到外交部、到人大、到政协、到国台办,提出一系列的这种不满、抗议之后,坚决反对之后,美国会不会作出改变,会不会就像我们中国政府所要求的撤销这个军售,这是第一个。第二,如果美国撤销或者美国不撤销,那中国对于美国的反应又有什么反应,我觉得这是两个将来最大的悬念了。

  就像你刚刚所提到的,实际上双方面其实都在从事一种你说它是心理战也罢,你说它是一种博弈也罢,我们以前都讲过中国跟美国的博弈有各式各样的内容,有合作的、有斗争的、有交换的,但这里面也包括了刚才我们所提到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人民币问题、贸易保护的问题,现在就这些东西,过去都是一个中间的线,双方面都有一个底线的,但这个底线现在出现了一种变化,变化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中国快速崛起了。

  第二是美国作为一个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的所谓单极的超级强权,这么一个地位开始动摇了。既然这两个形势发生动摇,那么那个底线就要调整,底线究竟怎么个调整、具体在哪里,需要双方面还要再不断地摸索。我要看你到底能够容忍到什么地步,我要看你能够容忍到什么地步,那么现在就在不断测试的过程中。在具体讲就是八一七公报,八一七公报当时美国在80年代初期,承诺北京说我愿减少对台军售。其实那里面只是一个承诺而已,并没有具体的说如果我没做的话怎么、怎么办。今天从中国角度来讲,我现在发现到必须要有一个如果没做的话怎么怎么办,那就好像形成了一个罚责,现在没有罚责,我现在帮你找罚责。找罚责,就是我要试图把那个罚责找出来,比方刚才你讲的对美国的一些公司采取一些制裁,就是在这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11:57 , Processed in 0.00782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