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收起左侧

环球瞭望:《阿凡达》隐喻了怎样的历史主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0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2月22日08:29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看完《阿凡达》,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为了一部电影,如此熬夜,对于已届不惑之年的笔者而言,好像至少十三四个年头没有过了。但我不后悔,反倒有些血脉贲张,总体感觉就一个字:值。

  说它“值”绝不止笔者一人,这部电影表达的主题是战争、爱和环保,还有人从3D炫技、残障励志、人性教育诸方面都有人夸赞过。这些都很正确。但笔者想表达的重点则是,其表现的深邃的严肃的历史主题,因为这个主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突突而动,真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权当是我发历史之幽思的结果吧。

  《阿凡达》围绕地球人为开采“潘多拉星球”的珍贵能源矿产而发动一场灭绝原住民的侵略战争而展开,讲述了身有残疾的海军陆战队老兵杰克,受命夺取“潘多拉星球”的资源,最终因良心发现而反戈一击,帮助当地原住民击败入侵的地球人类军队的科幻故事。这个故事一方面不吝笔墨地展示了人类的野蛮、暴虐、冷酷无情和偏执自私,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人的良知与觉醒,肯定了弱势群体对外来侵略的反抗,在摧毁与反击中义正词严地谴责了人类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丑恶行径。

  很明显,这个主题展示的主线非常鲜明。如果把《阿凡达》中的地球远征军当作历史上此伏彼起、潮起潮落的超级大国,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看作第三世界和弱小国家,会产生非常有意思的关联。《阿凡达》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词是“I SEE YOU”,这句话在片中意义重大,用导演卡梅隆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历史上看,“文明人”做得更多的是拿走“野蛮人”的土地,然后将他们逐步同化,而原本对方拥有的文化就会因此而式微,或是消亡。“我想这部电影是个寓言,I SEE YOU在英文中的意思不仅仅是我看到你,更表示我理解你,我们都应该睁开自己的眼睛,看到文化上的差别的同时,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卡梅隆自己的解说再明了不过了。历史上,“文明人”同化“野蛮人”、“优秀民族”灭绝“劣等民族”、超级大国并吞弱小国家的事例何其多。仅仅看看资本帝国主义在非洲、美洲、亚洲、澳洲干下了多少伤天害理、灭绝人性的勾当,就够了。美国军方对《阿凡达》颇有微词,称该片有意丑化美国军人,一些军事爱好者也对此持相同看法。美军的不满情绪和对号入座,正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所谓的西方“文明国家”曾经或正在进行的此地无银、不打自招之举。

  再说说“纳威人”。“纳威人”所代表的种族并非未开化的原始人类。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有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高级思维”,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他们的侵占和灭绝,恰恰是那些所谓的高贵国家急功近利、贪婪本性的极端愚蠢之举。我们主张不同文明之间,要以对话、协商、交流、共生为前提和目标,要承认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差异性。这种多样性、差异性共同构成了多彩的人类世界,这是不容置疑的。全球一体化决不等同于全球同一化,如果人类文明“九九归一”般地向单一价值观靠近、对齐,可以肯定地说,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和梦魇。这样的结局,除了极个别国家或国家集团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外,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是不会答应、欢迎和追求的。也许,这才是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最应该明白的道理。 (作者为资深媒体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0-11 21:48 , Processed in 0.0075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